
工程专用巡更系统方案-金万码资料.doc
20页电子巡更解决方案 沈阳金万码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系人:鄂闯 :13436588844目 录1项目意义 32系统概述 32.1系统设计目的 32.2系统设计原则 42.3设计依据 42.4系统组成 52.5系统拓扑图 52.6解决方案示意图 62.7系统安装流程图 73系统组成介绍 83.1感应式巡更机介绍 83.1.1技术参数 83.1.2产品特点 93.2 通讯座介绍 113.2.1技术指标 113.2.2 功能特点 113.3巡更点介绍 123.3.1技术参数 123.4巡检系统软件介绍 133.4.1软件主要功能模块 133.4.2软件界面介绍 144系统配置表 175技术特点及优势 175.1技术、质量指标 175.2产品创新点 175.3同类比较 186系统对比 187系统安装 197.1安装要求 197.2安装准备工作 197.3巡更点施工 197.4设置软件 198售后服务承诺 198.1售后服务主要内容 208.2系统维护 208.3售后服务管理 208.3.1售后服务管理 208.3.2质量保修费用 201项目意义为了进一步确保智能化小区、工厂、仓库、酒店、学校等企事单位的财产安全,每个企业都加强了保安巡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但是仍然无法杜绝保安玩忽职守所造成的财产损失、火灾、用户投诉等现象的频繁发生。
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加强对保安巡逻人员的有效监管是当前管理者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通常的方法是依靠员工的自觉性,在巡检巡逻的地点上定时签到,以达到目的但是这种方法又不能避免一次多签作为管理者难以进行有效、公平合理的监督管理,从而形同虚设电子巡更系统完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为管理者提高各类巡逻巡检工作的规范化及科学管理水平杜绝了对巡逻巡检人员无法科学、准确考核管理的现象,有效地保障了企业井然有序的工作流程,把巡逻人员管理工作落到了实处把只限于特定时间、地点及人员的考勤范围通过系统的预先设定,可满足各种场合的特殊考勤,方便记录下工作人员到达巡更点的时间及状态信息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系统概述感应式电子巡更管理系统是采用世界领先的RFID自动感应识别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与数据处理技术,实现对巡逻人员的考核管理只要将巡更点安装在指定的巡逻位置,巡逻人员手持巡更机到每一个巡更点采集信息后,自动记录巡逻人员所到该位置的准确时间和位置名称巡逻结束后通过通讯座将巡逻信息传输给计算机,就可以显示整个巡逻过程(如需要再由打印机打印,就形成一份完整的巡逻报告)2.1系统设计目的² 增强安全防范管理的科学化手段,技术实现具有先进性达到行业领先水平;² 解决传统布线巡检模式下需要投大量的施工费和材料费的问题;² 解决同类产品不稳定,售后服务多的问题;² 解决同类产品,不能在夜晚照明的问题;² 解决同类产品MINI USB通讯接口易损坏和不防水的问题;² 解决同类产品防水性、抗摔性及防拆性差的问题;² 解决同类产品读取巡检数据慢和易死机的问题;² 解决同类产品不能显示巡检信息的问题;² 满足客户需求,以解决实际问题满足用户需求为基本原则;2.2系统设计原则² 可靠性:系统可保证长期安全地运行。
系统中的软硬件及信息资源应满足可靠性设计要求;² 安全性:系统具有必要的安全保护和保密措施,有很强的应对计算机犯罪和病毒的防范能力,支持多用户分级管理的要求;² 容错性:系统具有较高的容错能力,有较强的抗干扰性对各类用户的误操作应有提示或自动消除的能力;² 适应性:系统对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统计核算方法、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具有广泛的适应性;² 可扩充性:系统的软硬件具有扩充升级的余地,不可因软硬件扩充、升级或改型而使原有系统失去作用;² 实用性:注重采用成熟而实用的技术,使系统满足用户业务需求;² 先进性:在实用的前提下,采用国际先进的美国德州仪器微处理芯片,跟踪国内外最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信息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使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指标;² 易操作性:贯彻面向最终用户的原则,建立友好的用户界面,使用户操作简单直观,易于学习掌握;2.3设计依据² 《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GA/T644-2006)²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²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²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1985)²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² 《安全防范系统适用图形符号》(GA/74-94)²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²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904)2.4系统组成 序号产品作用1软件安装在管理中心电脑上,用于读取、查询、统计巡检数据;2巡更机巡逻人员巡检工作时手持使用;3通讯座与电脑USB相连,用于读取巡更机内数据到电脑上。
4巡更点安装在需要重点检查地点或者重要的设备上;2.5系统拓扑图2.6解决方案示意图2.7系统安装流程图说明:首先在巡检作业区的路线或设备上安装巡更点,通过管理软件将巡更点的ID号对应该设置成“实际安装地点名称”,结合实际巡逻管理要求,通过系统软件设置相应的巡逻时间(巡检计划);然后将感应式巡更机配发到巡逻人员手中,巡逻人员手持巡更机到达指定的巡更点,用巡更机感应一下巡更点,巡更机会自动记录应地点的名称和所到达的时间,巡逻结束后通过通讯座将巡更机内的巡检数据上传到管理中心巡检报表以天、月、年的方式统计,给管理者提供了科学有效的考核依据3系统组成介绍3.1感应式巡更机介绍 型号:WM-5000V10采用军工级元件,橡胶外套,金属外壳,硅胶内胆,防护等级为IP67;同时巡更机还集成了高亮手电照明、指南针、温度计及高亮度OLED显示屏双功读卡(可识读125K和2.4G两种巡更点);低功耗设计,耗电量极低,大大延长了电池及巡更机的使用寿命;同时采取了防静电、防干扰、防电击及掉电保护等先进的电路保护措施,掉电后数据不丢失,可存储20年以上,确保数据安全可靠;采用汉字加振动提示“读卡成功”及巡更机的各种工作状态提示。
采用新型防破坏防水USB通讯方式(速度快,抗电磁干扰,误码率低);采用聚合物锂离子充电电池,无需反复拆卸更换电池3.1.1技术参数序号技术指标参数图片1温 度-40℃~+85℃2湿 度100%3尺 寸148 mm×42mm×34mm4重 量243g5电 池1150mAH7存 储6万条数据8读卡距离3CM~5CM92.4G距离≥30m10温度计-40℃~+125℃11防护等级IP6712手电照明照射距离20~30M有效距离5~6M照明时长10小时照明亮度120~130 lm3.1.2产品特点Ø 双功读卡:支持双功读卡,自动感应读卡;Ø 完全防水:完全密封防水设计,可在雨天使用(可在水中读卡);Ø USB充电:防水、防破坏全新型触点式USB充电;Ø 高清屏显:人性化设计可显示温度、指南针、存储空间、巡更机号码、通讯提示、充电提示、低电提示、读卡时间;Ø 振动提示:在吵杂的环境下可让使用者,清晰感受到读卡成功;Ø 超强电量:每天读卡500次,可用21天以上Ø 手电照明:高亮度LED照明,方便使用者在夜间巡逻时发现巡更点所在位置;Ø 指南针设计:高精度指南针设计,帮助使用者在野外巡检不会迷失方向;Ø 温度计设计:高精度温度计设计,帮助使用者清楚的了解室内外温度;当前记录当前时间当前温度当前方向3.2 通讯座介绍型号:WM-5000T8采用ABS工程塑料、表面双色钢琴漆喷漆处理,指示灯带磨沙灯罩,造型美观,高端大气;标准打印机USB通讯线与电脑相连;无按键设计,采用2.4G无线通讯模式与感应式巡更机通讯,实时传入电脑;同时具备采集巡更点信息的功能,通过通讯座直接将巡更点录入到软件中,方便、快捷。
3.2.1技术指标序号技术指标参数图片1传 输 速 率5000条/分钟2电脑通讯接口USB3巡8通讯方式2.4G无线通讯4通讯频率2400MHz~2483.5MHz5温 度-40℃~+70℃6尺 寸167mm×96mm×40mm7重 量232g3.2.2 功能特点Ø 自动通讯:将巡更机放在通讯座上自动建立通讯;Ø 采集巡更点:巡8通讯座可采集巡更点信息,自动上传至软件中;Ø USB通讯:无需电源供电,采用与打印机相同的USB通讯方式;3.3巡更点介绍感应式巡更点无需电源,无需布线,具有防水、防尘、防腐蚀、耐高低温、使用寿命长且体积小等特点具有静电保护功能及唯一性无法复制,可隐蔽式安装在物体内部 3.3.1技术参数序号技术指标参数图片(任选一种)1温 度-40℃~+85℃2湿 度100%3工作频率125KHz4管型尺寸WM-28B/EMФ6.5mm×28mm5圆型尺寸WM-30A/EMФ30mm6新型尺寸WM-70A/EM76mm×56mm7夜光形尺寸WM-70Y/EM76mm×56mm3.4巡检系统软件介绍Ø 设计:人性化,参数化,树型结构设计。
设置简单灵活实现智能化操作Ø 计划:智能排班,可实现任何方式的排班计划,排班可修改Ø 查询:单条件及多条件组合查询,人员、线路、时间、漏检等情况,不同颜 色代表不同结果,一目了然Ø 统计:自动分析巡检巡更情况,扇形图表及多种图表显示,更清晰更明了Ø 安全:双重密码保护,数据自动备份,安全可靠Ø 可操作性:为适应不同的使用人群,软件简化了繁杂的操作步骤,用更通俗易懂的名词说明操作选项;Ø 系统优化:软件收到巡检数据,自动按巡检计划分析处理,大大节省数据查询和统计的时间;Ø 资源整合:结合各行业不同的业务需求设计软件结构和功能,满足更多用户的使用需求;Ø 二次开发:系统软件支持二次开发,同时可为客户提供SDK;3.4.1软件主要功能模块3.4.2软件界面介绍说明:巡检线路是指巡更地点的集合针对某一巡检路线设置一个名称如XX大厦,XX小区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