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作业设计.docx
11页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一、 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数学六上人教版比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比P46——P492练习十一P50——P513比的应用P524练习十二P53——P54二、 单元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除法的计算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为后续学习比例、圆周率、百分数及其他知识打下基础比的意义”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了分数、除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它既是“比的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等数学概念的基础,又是解答比和比例问题的依据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习了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商不变规律和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找出比中有什么相应的性质,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能应用其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比的应用”是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它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本单元教材注重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的过程注重利用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自主探索比的基本性质注重应用旧知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三、 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求比值的方法,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初步掌握化简比的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判断两个量的比,理解比值相同的量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结构及解法,能解答按比分配问题在理解比的意义、探索比与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及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体会类比法、推理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经历用比描述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理解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四、 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分层设计作业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2-5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2-6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具体设计体系如下: 五、 课时作业比基础性作业():()==()÷6=6÷()=比的前项是3,比值是,比的后项是()发展性作业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2厘米和3厘米,它们的周长比是(),面积比是()完成数学作业,小刚用了15分钟,小明用了18分钟,他们写作业的速度比为()一班调出全班人数的到二班,则两班人数相等,原来一班与二班的人数比是多少?练习十一基础性作业两个电脑厂一个月生产的电脑数量比是6:5,单价的比是11:10,那么这两个电脑厂的总产值的比是多少?发展性作业把5克糖完全溶解在50克水中,水与糖的质量比是(),糖与糖水的质量比是()。
比的应用基础性作业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比3:2,已知一个内角为75度,其余两个内角分别为多少度?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80,差与减数的比是5:3,差是()发展性作业一项工程,甲单独完成需要10天,乙单独完成需要18天,丙单独完成需要15天,三人工作效率的最简整数比是多少?如果甲乙丙同时一起做,完成需要多少天?把一批书按2:3:4或2:4:5两种方案分给甲乙丙三个班,都正好分完,这批书可能是()本A 90 B 99 C 110练习十二基础性作业 = 20 :( ) = ( )÷45 = 八折 =( )%6a = 7b,a:b=( ):( )看的页数与看的天数这两个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是( ) 照这样计算,笑笑6天能看( )页,a天能看( )页如果用t表示看的天数,n表示看的页数,t与n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n=( )发展性作业六、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 20 :( ) = ( )÷45 = 八折 =( )%a÷4=b÷1.2(a≠0,b≠0),那么a和b的比是()钟面上,时针的转速与分针的转速之比是()。
两个圆的直径比是3:1,这两个圆面积的比是( )2.5 :1的比值是( )钟面上,时针的转速与分针的转速之比是()地球表面陆地面积与海洋面积的比为29:71,其中陆地面积的在南半球,南、北半球的海洋面积之比是多少?甲乙两种商品的价格比为3:4,它们的价格分别上涨了320元后,价格比为6:5,请问甲乙两种商品的原价分别为多少元?杯子里装有糖水,糖与水的比为,加入13克糖后,糖占糖水的,杯子里原来有糖多少克?水多少克?把一根原木锯成5段用了20分钟,按同样的速度若锯成8段要几分钟?把一个图按1:3的比缩小后,周长会比原来缩小3倍,面积会比原来缩小6倍 )用放大镜看正方形时,观察到的正方形的边长会变长,正方形的顶点角的大小不变把一个直角边长分别为5厘米,1厘米的三角形的各边扩大到原来的4倍,它的周长和面积会怎样变化?一个长方形的长扩大到原来的7倍,宽缩小到原来的,它的面积是怎样变化的?一个平行四边形各边缩小到原来的,它的周长是怎样变化的?面积是怎样变化的?画出把一个直角边长分别为4厘米、2厘米的直角三角形按1:2的比缩小后的图形画出把一个直角边长分别为4厘米、2厘米的直角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后的图形。
甲、乙两数的比是2: 7且它们的平均数是4.5那么乙数是( )把一批书按4:5:6分给甲、乙、丙三个班,已知甲班比丙班少分得24本,三个班各分得多少本?六年级有学生132人,其中男学生与女学生人数的比是6:5,六年级男、女学生各有多少人?一个圆柱的高是一个圆锥的高的,该圆柱的底面半径是该圆锥底面半径的2倍,已知该圆锥的体积为18.84立方厘米,那么该圆柱的体积是多少?一对互相咬合的齿轮,大齿轮有36个齿,每分钟转120转小齿轮有18个齿,每分钟转多少转?化肥厂有一批煤,每天用12吨,可用30天如果这批煤要用60天,每天只能用多少吨?修路队5天修路360米,照这样的速度,再修8天,又修多少米?用同样的地砖铺地,铺12平方米要用砖512块,如果铺18平方米,要用多少块?七、 作业的批改方式:学生互批和教师自批相结合的方式八、 作业完成时间:每一课时基础性作业10分钟,拓展性作业10分钟单元质量检测作业25分钟九、 设计意图在当前“双减”教育大背景下,要求小学数学教学提质增效,作业设计与评价是检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创新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评价方法,是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必要手段,是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提质。
本单元编写依据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笔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满足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真正做到分层布置作业笔者力争在单元作业设计中培养学生数学的核心素养,达成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即要求学生达到“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其中基础性作业的设计强调打牢四基的重要性,拓展性作业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的设计有易有难,既重视基础又重视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所有题目的设计都从生活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又有对学过知识的应用强调解题时规避题海战术、刷题提分的应试教育操作,认真培养推理能力、模型思想、数据观念,努力让优选习题体现数学课程的整体性和一致性各个环节的题目可以根据学情适当选做,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只做简单题,其他同学可以挑战难题十、 作业设计反思从课堂反馈和课后反馈来看,65%的学生作业完成的非常好,10%的学生在挑战题上没做,25%的学生出现错误,这些出现错误的学生,有几个共同点,一是基础不好;二是做题不细心,不认真读题,数据计算错误等通过学生互批和教师自批,揪出了部分学生的错误,并帮助他们改正过来。
也帮助没有做错的学生巩固了学过的知识通过本单元课程的作业设计,学生对本单元作业掌握较好,同时也提高学生对完成作业的兴趣而与我而言,让我知道今后作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对作业设计方面要避免死板应该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在设计方面尽量创设一些带有切合学生生活情境的题型每次作业的题量不要过多,但要顾及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这样才有利于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自觉乐意完成作业的好习惯等这都是今后要完善的十一、作业评价表评价指标 等级 备注 A B C 答题的准确性 A 等:答案正确、过程正确数学综合素养能力强 B 等:答案正确、过程有问题 C 等:答案不正确,有过程不完整;答案不准确,过程错误、或无过程 答题的规范性 A 等:过程规范,答案正确 B 等:过程不够规范、完整,答案正确C 等:过程不规范或无过程,答案错误 解法的创新性 A 等:解法有新意和独到之处,答案正确 B 等:解法思路有创新,答案不完整或错误 C 等:常规解法,思路不清楚,过程复杂或无过程 综合评价等级 AAA、AAB 综合评价为 A 等;ABB、BBB、AAC 综合评价为 B 等;其余情况综合评价为 C 等。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