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佩孚传简介(Word).docx
5页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吴佩孚传简介 吴佩孚传简介 现代人肯定特别熟识民国大军阀--吴佩孚,他生于1874年,死于1939年,堪称一位极富盛名的军事领袖论家谱,他属于山东蓬莱人,1904年1月,毕业于保定陆军速成测绘学堂 吴佩孚一生充满传奇在他的军旅生涯中,既有"一战安湘,再战败皖,三战定鄂,四战克奉'的煌煌战绩;也有土崩鱼烂,四面楚歌,兵败入川,茫然无依的狼狈窘迫;既曾通电反对"巴黎和约',支持"五四'爱国运动,博得了"爱国将军'的美誉,也曾摧残工运镇压"二·七'工人罢工,落下了屠杀劳工的千古骂名他死后,当时的重庆国民政府,竟然追赠其为"陆军一级上将',表彰他"精忠许国'大义炳耀,"足为我国军人之模范',"可谓中国旧军人最终一个典型'南京的汪伪政府也"哀悼良深'并连夜下令:三日之内,全部各省市一律"下半旗志哀',还专拨两万元,特殊款料理丧事当时,北平吴佩孚的住宅门前,素花牌楼矗立,车马接连不断...... 一个落魂失意的旧军阀,为何死后竟会得到当时敌对双方的共同捧场?这个保定陆军测绘学堂出身的一代袅雄,和他同时代的那些行伍、或绿林出身的军阀有些什么不同呢?对此,董必武早有定评,他说:"吴佩孚虽然也是一个军阀,但有两点却和其他的军阀截然不同。
第一,他生平崇拜我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是关(羽)、岳(飞),他在失败时,也不出洋,不居租界自失......吴的不出洋,不居租界的口号,表现了他不愿依靠外国人讨生活的性情,他在失势时还能自践前言,这是很多人都称道他的事实第二,吴氏做官数十年,统治过几省的地盘,带着过几十万的大兵,他没有私蓄,也没有田产,有清廉名,比较他同时的那些军阀腰缠千百万,终于难能珍贵......' 一个民族气节,一个自身清廉,再加上他晚年深居沦陷区,不愿接受日本侵略者的政治诱降,誓死不当汉奸,这都是应当值得确定之处 (一)生子当如戚继光,半兵半学中秀才 清同治十三年甲戌,也就是1874年,农历三月初七日辰时,在山东蓬莱城区县学后街一家字号"安香斋'的杂货店里,传来一阵阵婴儿的啼哭声这个新生的婴儿,就是后来被康有为吹捧为"牧野鹰扬'"洛阳虎视'的乱世袅雄、有名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 据说,在吴佩孚降生的那天,其父吴可成做了个美梦,梦见了抗倭名将--戚继光来到了家中戚继光,字佩玉,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登州,即蓬莱,其父戚景通为人刚直,畅晓边事,治军严明。
嘉靖中,戚继光袭父职后所率军队所向无敌,屡败倭寇,时称"戚家军'1565年,朝廷为表扬戚继光父子的功绩,在蓬莱建立了总督牌坊,戚继光父子也受到了民众的爱戴和仰慕 吴佩孚幼时家境并不富有父亲吴可成靠着出租祖传的几亩土地,并在城里开设"安香斋'小杂货铺,经营油盐酱醋、烟酒糖茶,维持全家生计其母张氏,白天帮助丈夫照料小店,夜晚织布纺纱,补贴家用 吴可成夫妇对儿子管教很严对吴佩孚,父母寄予期望更高六岁那年,他被送进东邻书塾读书在书塾先生"黄卷青灯,今日果真辛苦;紫袍玉带,他年何等威严'说教的诱导下,年幼的吴佩孚读书勤勉,用心致志一天,书塾先生因事外出,其他学生都乘机离座互相玩耍,唯有吴佩孚静坐读书不为所动先生回来,热闹的群童被责,独对吴佩孚赞不绝口 吴佩孚也不例外在他14岁那年,其父吴可成患病身亡一家人仿佛栋折梁摧,天崩地裂店务没人照料,只好让它自生自灭母子三人生活没有着落,吴母便夜以继日地纺纱吴佩孚看到母亲日见消瘦的面庞,单薄而佝偻的身子,咿咿呀呀的纺车声,心如刀绞,决心为母亲分担忧愁恰在这时,登州水师招学兵,对象是年龄为18岁左右的学子,每星期出操上课两次,月饷白银二两四钱。
吴佩孚了解了这一状况后,就冒充18岁的学子去报名考试并被录用从今,便穿上了水师营学兵的服装,一周两次到营里上课练操期间,又拜了登州府饱学宿儒李丕森为师,开始了"半兵半读'的学兵生活 1896年,正值大考之年,吴佩孚前往应试,竟然一鸣惊人,中了第三名秀才后来,吴佩孚成了直系首领,人皆呼其为"秀才大帅',即缘与此 就在吴佩孚考中秀才不久,只因管了一件闲事,惹恼了蓬莱电报局长和县太爷,受到通缉,吴连夜出逃,后辗转来到了千里之外的北京城在北京,他寻到了崇文门外巾帽胡同的"隆庆客',掌柜的叫做孙庭瑶,是吴可成的朋友孙看在吴可成的面上,容许吴佩孚可以住在店内,但不管他的饭 时值寒冬腊月,为谋生计,吴就向孙掌柜讨了些红纸笔墨,在崇文门外摆摊卖起了春联可年关一过,人们不买春联了,生活又无着落吴佩孚想到自己读过《周易》,而且喜爱杂七杂八的星象之书,便在门前大街摆起了卦摊由于他年轻,没阅历,算命看相者很少问津这天,他正守着卦摊发愣,其堂兄吴亮孚来到他面前,说:"你年轻轻的,靠摆卦摊哪是长法?我看,还是投军去吧'为此,吴佩孚便奔天津投军去了,走上了军旅生涯...... (二)学测绘成果优秀,入军营步步高升 1898年,吴佩孚到天津投入"淮军'聂士成的部队当兵,被派在一个姓沈的管带手下当勤务兵,传递文书,为文案郭绪栋所器重,当年即被选入开平武备学堂。
1899年,聂军改称武卫前军次年夏,八国联军入侵,开平武备学堂停办,吴回武卫前军,担任后路炮兵队官,驻北塘10月,随军赴马兰峪驻扎1901年武卫军中、后两路裁并减员,于是,吴改投直隶总督袁世凯,被分派到天津陆军警察队充当一名正目,所谓"正目',也就是班长年余之内,他靠着秀才的根底和对上司的恭顺,连升额外初等官(准尉)、三级初等官(少尉)、二级初等官(中尉) 这期间,袁世凯正坐阵保定编练"新军'随着队伍的不断扩大,袁发觉军队中急需补充一批中下级军官为此,袁世凯又在保定开办了各类军事速成学堂,以便快速培育和训练出一批军队骨干力量就这样,1902年8月,有着在开平武备学堂肄业经受的吴佩孚,以优先条件被选送到保定陆军测绘学堂,在这里除习练测绘、军事外,《左传》、《春秋》之类的古典文学作品,也都列入了必读的"修身课' 第 5 页 共 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