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湖南通道侗族传统木构架民宅建造过程小记及思考.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5670811
  • 上传时间:2021-10-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湖南通道侗族传统木构架民宅建造过程小记及思考张小玲阎照霍晓卫 吴庆雄 清华大学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作者简介:张小玲,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聚落遗产保 护THE 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WOODEN HOUSE OF DONG MINORITY IN TONGDAO, HUNAN1侗族民宅建造最终成果侗族聚居在贵州、湖南、广西省交界地带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属于侗语南部 方言区,习称“南侗”,相较于“北侗”更具鲜明的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通道 侗族的住宅建筑属干栏系民居,结构方式为穿斗式,具有底层架空、以柱承重、 梯上楼居的形式特征[1]侗族称掌握建屋本领的师傅为“墨师”墨师建造技艺的传承为师徒传袭的传统 方式墨师本人既是技艺的载体,又是技艺传承的主体侗族建造技艺鲜有文字 和图像记录,徒弟只能通过师傅的口传心授来习得建造知识和经验这种传承方 式极度依赖于墨师本人,给建造技艺的传承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自2014年起,一个旨在记录侗族建造技艺的青年志愿团队开始在湖南省通道侗 族自治县高步村开展志愿活动这一活动得到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大 力支持,并于2015年开始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志愿者项目o2016年, 我们团队有幸参与并记录了一处民宅建造的全过程。

      1准备 本次建造的民宅位于原有房屋门前左侧位置,占地面积约20m,计划建造2层, 层高4m,坡度五分水(图1)一层用于储藏,二层用于会客,是对原有房屋功 能的补充主人共请了 3位师傅一一1位墨师及其2位尚未出师的徒弟墨师要 负责方案设计、尺寸标定、误差调整等技术工作,也需要负责材料预算、吉日选 择、进度控制等管理工作,是建造活动的总设计和总指挥同时在建房过程中, 寨中的青壮年男性也会自发前来帮工,主人提供建造期间的餐食侗族建筑通常选择树高4~12ni、树径1尺(约33cm)、树龄大于30年的杉木作 为建造材料不同的建筑类别用材的尺寸差别很大民居用材相对较小,柱径约 15cmo木材经过裁弯取直、干燥去皮的预处理后,就可以用于建造了表1本次民宅建造所需木构件类型及数量 下载原表2建造侗族民居建造方案由墨师根据场地情况和主人需求而确定(图2)方案确定后, 墨师以此为依据核算木构件类型、数量及尺寸(表1),并建议主人准备木材用 量侗族建筑木构架的建造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木构件的制作和木构架的装配木 构件制作主要在地面完成,包括柱、植、榇等木构件的尺寸标定,卯口开凿和棒 头制作,儿个步骤交替进行。

      木构架装配主要在空中完成,包括房架组装和房架 连接2.1木构件制作木构件制作的过程分为四个步骤:制作丈杆;根据丈杆制作柱子;根据柱子卯口制 作竹签;根据竹签制作朽子棒头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用到两个特有的记录和测 量尺寸的竹制工具一一丈杆和竹签,这两个关键工具都由墨师亲自制作丈杆上面标注了各层枕和穿的具体位置,是建筑垂直方向的核心尺寸控制工具 每一座建筑只有一根丈杆,根据这根丈杆,可在校准过中心线的柱材上标示出 卯口位置,师傅们根据经验确定卯口尺寸,制作出需要的所有柱子(图3)越 靠近中部的柱子越粗,本建筑中柱直径为170、180响,檐柱则为150、160倾竹签用于记录每根柱子上的卯口尺寸,并以此为依据制作穿杭和斗杭桦头的尺 寸每一处桦卯交界处对应一根竹签(图4) o每根竹签为一段长约20cm、宽约 Ice的竹片,分正反两面正面用于记录柱子中心线位置及卯口沿开洞方向的1 组尺寸(卯口的长度),反面用于记录卯口垂直于开洞方向的两组尺寸(卯口 的宽度和高度)(图5)接下来,以记录了卯口尺寸的竹签为尺,画出穿杭和 斗植桦头标示线,并根据划线裁切出桦头一般梯头部分尺寸会略小于卯口尺寸, 便于构件插接(图6) o 2. 2木构架装配木构架装配的过程可分为六个步骤:房架地面装配;房架定位;房架连接;屋架空 中装配;屋架连接;整体校准;架楝钉椽(图7)。

      在木构架搭建之前,要对建筑的基础进行素土夯实处理在地面上将一棉房架的 主要构件一一柱和枕进行装配,并在墨师的统一指挥下用麻绳将其整体拉起, 调整到指定位置用穿杭连接两根房架,用同样的方式完成第三棉房架的竖立和 连接,形成较为稳定的空间结构在地面完成三组屋架的拼接,将其吊于空中分 别与三组房架拼接固定,随后用穿杭将三棉屋架顶端两两相连在对建筑整体进 行水平及垂直方向的校准之后,将楝条固定于柱头,并将多余长度锯除之后将 椽了固定于榛条上,榛条长2. 3口、横截面尺寸为3. 5cmX2. 5cm,以两根间距5cm 的椽子为一组,两组椽子间距为12cm椽子末端用木条固定,周围以白色遮椽 板围合至此,建筑木构架部分基本成型2本次民宅建造方案(根据墨师口述绘制)3丈杆及其对应的柱子卯口位置4本次建造活动所使用的全部竹签及其对应卯口位置5竹签标注及其所对应的卯口尺寸6丰方与柱、本方与丰方连接处的处理方式7木构架装配过程8侗族民宅建造成果实景3思考直至今口,侗族村落的民居建造依然沿袭着传统的方式和技术与现代建筑的建 造技艺相比,侗族民居的建造技艺具有其自身特征3.1对自然环境条件的适应侗族民居建造技术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都体现出了对自然条件的充分适应, 这一点与现代建筑的建造存在很大区别。

      设计方面的适应特征已在大量文献中有 较为详细的论述,在此不再赘述施工方面,由于民居建造的物质基础来源于自 然中形状各异的木材,若将其加工为完美的几何形态,会造成材料的大量浪费, 因此一般只对木材形状进行粗加工,这就导致了理想情况下完全相同的构件会 产生较大的实际尺寸偏差侗族建造技艺正视这种偏差,利用特有的实际尺寸标 定方法一一竹签的制作和使用,保证了构件桦卯之间的顺利穿插,也实现了材 料的充分利用3. 2对建造全过程的掌控侗族民居建筑的建造过程具有整体性,从设计到施工都由墨师一人负责,并由 建造知识和经验都较为统一的师徒配合实施C相比现代建筑的建造过程,这种方 式有其自身优势首先,对建造信息的全方位掌控,使得团队能够灵活合理地解 决建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工作适应性非常强;其次,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 提高了工作效率,整个建造过程只需要几天时间而其劣势在于,全过程建造技 艺对于传承人的体力和脑力等基本素质有着很高要求,这也导致了技艺的传承 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3.3对建造方式的稳定传承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侗族民居建筑形成了一套较为固定的做法这种做法强调 实践规则的一致性,但不要求建成效果的一致性。

      侗族村落统一而不死板、丰富 而不混乱的风貌特征,正是得益于这种做法的世代传承然而,这种固定的做法 局限于传统的建筑类型和建筑规模,因此在对新生活方式的适应方面,还需要 在实践中进一步创新4结语侗族建造技艺作为一种活态遗产,是侗族文化在人居环境营建方面的具体表现 (图8)它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创新不仅有益于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本土 设计、地域性建造方式备受关注的当下,对包括侗族民居建造技艺在内的传统建 造技艺的记录和思考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蔡凌.湖南通道侗族住宅建筑技术研究[J].南方建筑,2004 (6)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