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道工程施工方案拉管.docx
5页管道工程施工方案拉管一、工程概况项目名称:本工程位于,设计范围为工程施工图设计采用国家2000坐标系,高程参考现有道路及给排水附属建筑采 用相对高程二、 依据1、 《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2、 《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2004;3、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4、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5、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6、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7、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8、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9、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683-2011;三、 管网工程(一)给水管道1、 管道从河沿水厂西侧公路向北至四支排干渠,为了节省临时占地、减少投资,减 少对地上果树破坏,将工程建设对附近影响降低,该段采用拉管施工;从四支排 干渠渠底向东直埋敷设至中湖大道,该段采用开槽施工;穿越中湖大道及南水北 调至滏阳河现有预留口采用拉管施工。
2、 管材直埋给水管网采用PE100级给水聚乙烯?£管(SDR13.6、1.0Mpa),管径为 De280,管件及阀门的压力等级为1.0MPa拉管给水管网采用PE100级给水聚乙 烯PE管(SDR13.6、1.25Mpa),管径为De280,与阀门、排泥三通、排气三通相 连接管道的法兰盘按1.0MPa进行螺栓加工PE管道管材应满足《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GB/T13663-2018)要求设计要求出厂前每一根管道均应进行打压试验,合格后填写合格证书方可使 用产品的技术规格应满足设计要求,其性能指标应符合技术标准要求,下管前 应对管材进行检验,符合标准的管材方可作为施工用管3、管道连接PE管道连接采用电热熔连接,与金属管道附件之间的连接采用法兰或钢塑 过渡接头连接PE管道借转角度按以下规定进行:160VdnW250弯曲半径V75dn; 250Vdn <350弯曲半径VlOOdn管道(含预埋管)之间交叉处理方法:管道交叉时应保证与现状管道的安全 施工距离二) 管基设计给水、给水管道均采用90°中粗砂基础做法详见国标图集《市政排 水管道工程及附属构筑物》06MS201-1-9应在管底以下原状土地基或经回填夯 实的地基上铺设一层厚度100mm的中粗砂基础层。
在管道设计土弧基础范围内的 腋角部位,必须采用中粗砂回填密实回填范围不得小于设计支撑角2a,回填 密实度应达到95%以上原状土地基承载力应能满足管道承受的地面荷载若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要求, 应进行地基处理沟槽内有地下水时,应将地下水降到槽底以下不得小于0.5m,做到干槽施 工,具体要求应满足《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4.2 节施工降排水相关规定三) 附属构筑物1. 给水检查井设计给水管道检查井采用砖砌矩形检查井,做法详见图集2. 给水排气井设计给水管道排气井采用砖砌矩形排气井,做法详见图集3. 井盖给水检查井、排气井井盖均采用6 800球墨铸铁井盖,井盖等级不得低于 B125级井盖上应标有“给水”字样采购的井盖式样、规格及性能应满足当地市政主管部门的现行有关规定四) 管道施工1、 管道开槽开槽前应先清除杂植土层管道边坡系数1:0.67,根据实际情况经监理单 位和建设单位同意后可适当调整,建议施工单位先根据实验段、确定经济的开槽 边坡系数,发生的工程量由监理单位进行计量沟槽弃土应随出随清理,堆放在 距沟槽上口边线10m以外成槽后应尽快完成铺设基础和管道等工作,避免长时 间晾槽。
施工期间,沟槽内不得有地下水如有积水,应及时做好槽内排水,当管道 未具备抗浮条件时,严禁停止排水施工开槽时,槽底禁止扰动,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应留150mm以上土层采用 人工清底,勿用机械开挖,不允许超挖如遇局部超挖或发生扰动,不得回填泥 土,可换填最大粒径10〜15mm的天然级配碎石、级配砂石回填,回填密实度不 小于95%2、 管道基础管道基础采用10cm砂垫层基础管基设计支撑角2a+30°(90° +30°) 的管底腋角部位必须采用中粗砂填充密实,与管壁紧密接触3、 管道回填管道铺设后应立即回填,回填时应留出管道连接部位,待闭水试验和水压试 验合格后再回填管道回填应两侧对称进行,分层夯实,每层夯实厚度不大于 20cm回填压实系数见下图管顶以上500mm部分回填素土,压实系数不小于0.9管道在管基至管顶50cm范围内必须人工夯实,以上部分逐步过度到小机械、 大机械进行管道敷设后宜沿管道走向埋设金属示踪线,距管顶不小于0.30m处宜埋设警 示带,警示带上应标出醒目的提示字样4、 拉管施工(1) PE管的入土角应满足8°〜30°,出土角4°〜20°,曲率半径N1200 倍钻杆外径2) 水平定向钻法管道穿越工程施工应综合考虑施工场地、地层条件、敷 设管线直径、埋深和长度等因素,合理选择钻机类型和性能参数。
3) 水平定向钻进应根据地层条件、穿越管道直径和长度,制定合理的泥 浆体系,选择合适的造浆材料4) 钻孔泥浆的配方和性能参数应根据施工过程中地层条件、钻进工艺、 孔内情况等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5) 当钻进过程需要长时间中断时,应向孔内定时补充新泥浆并活动钻具, 以补偿泥浆漏失及防止卡钻事故的发生6) 扩孔钻进前应确认扩孔器喷嘴畅通扩孔过程中,如发现扭矩、拉力 异常,应降低进尺速度,判断孔内状况并调整相关技术参数7) 水平定向钻法管道穿越工程施工应遵循国家和行业有关健康、安全与 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8) 穿越中湖大道及南水北调供水管道,本工程穿越中湖大道及南水北调供 水管道1次,采用拉管穿越,段长260m,与道路交角约90°,南水北调供水管道 一并拉管穿越,中湖大道处拉管设置40m壁厚4mm的焊接钢套管(9) 其它未尽事宜按照《水平定向钻法管道穿越工程技术规程》(CECS382: 2014)进行施工5、 依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 37号)基坑开挖深度N3米或基坑距离现状建筑物、构筑物、管线等较近,属 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需做好基坑支护以及对现状建筑物、构筑物、 管线的保护措施,做好安全措施和安全预案,保障周边环境安全和施工安全;施 工单位应当在危大工程施工前组织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 工程,施工单位还应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论证通过方 可实施。
6、 管道应由厂家依据《室外给水排水和热力燃气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032-2003第1.0.3条规定,进行抗震设计;按照5.1.11条、5.5.2条、5.5.3 条、5.5.4条、10.1.2条等的规定进行抗震变位、位移量和应变的计算、验算 进场前,需经监理等相关单位复验无问题后,方可入场使用7、给管道水压试验、冲洗与消毒(1)管道水压试验长度不宜大于1000m对中间有附件的管段,水压试验 分段长度不宜大于500m,且对不同材质的管道应分别试压管道的试验压力不 应低于0.8MPa2) 管道试验压力试验方法及验收标准按《给水排水管道程施工及验收规 范》(GB50268-2008)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允许渗水量均按照规范标准采用3) 管道分段试压合格后,接通供水前应对管道进行冲洗及消毒,以达到给水供水的卫生标准其要求应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范》(GB50268—2008)的规定执行四、注意事项1、 施工前明确其它现状管线的管道位置及标高施工前务必对其进行现场 探槽,实测管线的位置、数量、口径、深度,若发现不明地下管线或与设计中标 注不符时请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协商解决。
2、 施工中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及相关规程,遇到问题请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 及时处理3、 施工方法、要求、注意事项除执行现行有关规范、规定、设计图纸外, 参见《给水排水施工手册》4、 管道施工及验收严格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 执行5、 道路破除及恢复厚度以现场实际情况为准6、 若管道及检查井的沟槽距离现状建筑物较近,管道沟槽开挖时需密切监 视周围建筑的地基和沟槽边坡稳定性,必要时应对现状建筑物基础和沟槽边坡采 取保护措施7、 污水管道与生活给水管道相交时,应敷设在生活给水管道的下面,且不 应有接口重叠;当给水管道敷设在下面时,应采用钢管或钢套管,钢套管伸出交 叉管的长度,每端不得小于3m,钢套管的两端应采用防水材料封闭污水管道 与其他地下管线(或构筑物)水平和垂直的最小净距应满足《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附录B的要求8、 未尽事宜参见相关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