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宝鸡市初中物理八年级期末高分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18页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B.9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kgC.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0m/sD.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2、 如图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的是()A. 树叶上的白雪熔化B. 冰冻的衣服变干C. 阳光下露珠变小D. 树枝上形成雾凇3、 科学量是科学中量度物体属性或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及其变化过程的量。
下列科学量中,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是( )A.长度B.功率C.速度D.时间4、 一束光垂直照射在水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入射光线到反射光线,光的传播方向不变B.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都是0°C.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都是90°D.顺时针旋入射光使得入射角为30°,则反射角、折射角也变至30°5、 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强弱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B.声音在真空中和空气中都以340m/s的速度传播C.医生用B超来检测人体的内部器官是否正常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D.次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6、 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医生用B超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光传递信息B.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C.声和光都能传递信息且都能在真空中传播D.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地球与月球间的距离7、 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2020年爱眼日主题是“视觉2020,关注普遍的眼健康”大力宣传儿童青少年近视、老年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眼病防治知识,增强群众爱眼护眼意识,下列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原理及近视眼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8、 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海市蜃楼B.皮影戏C.日环食D.水中倒影9、 我国珠峰高山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将五星红旗再次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并进行相关测量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被带到峰顶的测量器材质量变小B.五星红旗吸收红光而反射其他色光C.登山鞋底锋利的鞋钉可以减小压强D.队员登顶后呼吸困难是因为气压变小10、 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分解成红、橙、黄、绿、蓝、灰、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1、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B.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能够承接到像D.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变小12、 下列图像中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的是( )A.①和②B.①和④C.②和③D.②和④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3、 小明骑自行车2min行驶600m,他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___m/s,合 ___________km/h,马拉松运动员跑步的平均速度为10km/h,若二者在公路上以各自的平均速度同时向西运动,以自行车为参照物,马拉松运动员向 ___________(选填“东”或“西”)运动14、 小天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时使用温水水浴法加热除了使得冰块受热均匀外,还具备的优点是 ______ ,实验中除了需要观察记录温度和时间外,还需要观察记录 ______ 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属于 ______ (晶体/非晶体),在图中AB阶段 ______ (需要/不需要)吸热15、 小红是一个小魔术迷.她把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医用酒精中,均匀湿透后取出,用镊子夹住两角在空中展开,用火点燃,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却完好无损(如图所示).这是因为手帕上的水和酒精的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使手帕的温度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且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棉布的着火点.16、 《义勇军进行曲》是我国的国歌。
升旗时,全校师生一起合唱国歌,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热爱歌声是由声带的______产生的,如图所示,从物理知识的角度看,歌词上方的数字表示的是声音的______17、 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则A为______光,B为______光平时我们使用的防晒伞,是为了防止______对人体的伤害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例如:太阳、点燃的蜡烛、月亮、正在播放节目的电视机屏幕,不属于光源的是______18、 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则_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_是折射光线. 19、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水面成37°角,如图所示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_20、 双牌日月湖是白鹭栖息地,一只白鹭在平静的日月湖上空8m高处沿水平方向飞行,此时白鹭与像之间距离为_____m三、作图题21、 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A'B'22、 将遥控器不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也可以控制电视机(如图),这是因为光的反射,画出此时光的反射光路图。
四、实验题23、 如图所示,物体长度是 _____cm;温度计示数是 _____℃24、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玻璃板、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M和N、白纸、光屏、刻度尺等为器材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因为玻璃透明,便于确定像的______;(2)用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确定物与像______的关系;(3)将玻璃板竖直放置在白纸上,在其一侧点燃蜡烛M,在其另一侧移动蜡烛N,直到与M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此时用光屏代替蜡烛N,在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到蜡烛M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像(选填“实”或“虚”);(4)如图是实验小组分别在A、B、C点进行了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下的物与像对应点的位置,连接物与像的对应点,物点与像点的连线与镜面______(选填“垂直”或“不垂直”),用刻度尺测量物点和像点到镜面的距离,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在A、B、C点进行的三次实验中,蜡烛A逐渐靠近镜面,其所成的像大小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5、 如图所示是用来探究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盛有水和某种液体,A、B烧瓶中电阻丝的阻值相等.(假设实验过程中没有任何热量损失)每隔1min记录一次它们的温度,测得数据如下:时间/min012345水的温度/℃202224262830某液体的温度/℃202326293235回答下列问题:(1)A、B烧瓶中装有________和________均相等的水和某液体.(2)如果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________吸收的热量多.(3)依据表格中数据,利用公式________,推出C水________C液(选填“>”“<”或“=”)(4)根据以上数据,可算出C液=________.26、 下图为探究“钢球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钢球从斜面h高度处滚到水平木板上的过程中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2)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由静止向下运动,在水平木板上撞击木块钢球开始向下运动的起点位置A 越_________,木块运动的距离越长3)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向下运动,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的大小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在水平木板上撞击木块钢球的质量越_________,木块运动的距离越长五、计算题27、 某空瓶质量为300g,装满冰后总质量为750g,过了一段时间后,冰全部熔化成了水求:(1)空瓶的容积;(2)需向瓶中再加多少g的水才能将此瓶重新装满;(3)向装满水的此瓶中缓慢放入质量为125g的某种金属球,待水不再溢出,擦干瓶外的水后得瓶子总质量为875g,则金属球的密度为多少?28、 如图甲,2021年l1月8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翟志刚、王亚平成功完成出舱全部既定任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为了出舱一刻,航天员们都要在地面上经历“魔鬼式训练”其中模拟失重水槽训练是其中的一项必修课,模拟失重训练水槽的原理是:通过增减配重和漂浮器,使宇航员悬浮在水中,模拟失重环境的操作效应如图乙所示,质量为75kg的宇航员,若所带配重及所着模拟宇航服质量为25kg,人自身的密度设为。
g取求:(1)宇航员悬浮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2)宇航员排开水的体积;(3)宇航员服手腕处有一面小镜子,航天员可以通过它随时察看自己身上的各种开关当小镜子处于水面以下5m处受到的压强为多大? 参考答案与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