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学世界地图空白图2.docx
12页1世界地理自学填图亚洲填图21、 海域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安达曼海、阿拉伯海、孟加拉湾、波斯湾2、 岛、群岛、半岛日本群岛(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 世界最大的群岛 )、马来半岛、堪察加半岛、朝鲜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 世界最大的半岛 )、加里曼丹岛( 亚洲最大、世界第三大岛 )、苏门答腊岛、斯里兰卡岛3、 河、湖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黑龙江、黄河、长江( 世界第三、亚洲第一长河 )、湄公河、恒河、印度河、乌拉尔河、贝加尔湖( 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咸海、里海( 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 )、死海( 世界陆地最低点 )4、 山脉、地形等喜马拉雅山脉( 世界最高大的山脉 )、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乌拉尔山、大高加索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秦岭青藏高原( 世界最高高原 )、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德干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蒙古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亚洲最大、世界第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非洲填图31、 海域海峡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红海、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莫桑比克海峡(世界最长的海峡)2、岛屿索马里半岛、马达加斯加岛(非洲最大的岛屿)、几内亚湾(非洲最大的海湾)、好望角3、地形撒哈拉沙漠(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刚果盆地、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屋脊”)、阿特拉斯山脉、德拉肯斯山脉、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峰,5895 米)4、河湖尼罗河(世界最长的河,注入地中海)、刚果河(非洲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年径流量仅次于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二位)、尼日尔河、赞比西河(东非大裂谷的起点,注入印度洋)、坦噶尼喀湖(非洲最深、世界第二深的湖,狭长)、维多利亚湖(非洲最大的湖,世界第二大淡水湖)、东非大裂谷、白尼罗河、青尼罗河、纳赛尔水库、阿斯旺水坝、喀土穆4西欧填图1、海域、海峡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波罗的海、黑海、巴伦支海、挪威海、北海、比斯开湾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丹麦海峡、多佛尔海峡2、岛、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日德兰半岛冰岛、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克里特岛、西西里岛、撒丁岛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勃朗峰-欧洲最高峰)、比利牛斯山脉、亚平宁山脉、喀尔巴阡山脉3、地形西欧平原、波德平原、多瑙河下游平原4、 河流多瑙河、莱茵河5、欧盟 15 个成员国法国(巴黎)、德国(柏林)、意大利(罗马)、荷兰(阿姆斯特丹)、比利时(布鲁塞尔)、卢森堡、丹麦(哥本哈根)、爱尔兰(都柏林)、英国(伦敦)、希腊(雅典)、西班牙(马德里)、葡萄牙(里斯本)、奥地利(维也纳)、芬兰(赫尔辛基)、瑞典(斯德哥尔摩)5北美洲填图1、海域与岛屿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墨西哥湾、哈得孙湾、加勒比海、南美洲、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格陵兰岛( 世界最大的岛 )、巴芬岛、纽芬兰岛、拉布拉多半岛、佛罗里达半岛、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巴拿马运河2、地形海岸山脉、落基山脉、中央大平原、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墨西哥高原3、五大湖五大湖的名称(苏必利尔湖(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尼亚加拉瀑布( 伊利湖与安大略湖之间 )4、河流密西西比河、密苏里河、圣劳伦斯河、5、 国家美国、阿拉斯加、加拿大、墨西哥、古巴、6南美洲填图1、 地理事物大西洋、太平洋、加勒比海、巴拿马运河、德雷克海峡、麦哲伦海峡、火地岛;安第斯山、阿塔卡马沙漠、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亚马孙河、巴拉那河、伊瓜苏瀑布、伊泰普水电站2、 国家巴西(巴西利亚)、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智利(圣地亚哥)、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委内瑞拉7澳大利亚填图1、 地理事物印度洋、太平洋、珊瑚海、塔斯曼海;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岛、北岛、新几内亚岛、美拉尼西亚;约克角半岛、大分水岭、大堡礁、澳大利亚大盆地(大自流盆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墨累河、达令河、北艾尔湖、2、 城市堪培拉( 澳大利亚首都 )、悉尼( 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 )、墨尔本( 第二大城市 )、惠灵顿( 新西兰首都 )8极地地区填图(一)北冰洋、挪威海、巴伦支海、楚科奇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新地岛、北地群岛、埃尔斯米尔岛、格陵兰岛亚洲、欧洲、北美洲9极地地区填图(二)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南美洲、大洋洲、非洲、德雷克海峡、火地岛、塔斯马尼亚岛、南岛南极半岛、文森峰、乔治王岛、罗斯海长城站( 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 )、中山站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10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地势阶梯界线 (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l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4.气候界线 (1)l 月 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3)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5.河流界线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 2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一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6.三大自然区界线 11(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 米等高线 (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7.自然地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秦岭一淮河(1 月 0℃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 4500℃等值线) ②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 3200℃等值钱 ③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 7500℃等值线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于 2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8.农业活动界线 (1)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2)水田区与早作区的界线:秦岭一淮河 9.行政区界线 (1)南疆与北疆的界线(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线):天山 (2)湖北省与重庆市的界线:巫山 (3)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线:武夷山 (4)广东省与湖南省的界线:南岭 (5)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线:昆仑山脉 (6)甘肃省与青海省的界线:祁连山脉 (7)四川省与陕西省的界线:大巴山脉 10.综合地理界线 (1)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①黄土高原的南界 ②大致是 1 月 0℃等温线、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 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 12①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的界线 ⑤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⑥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 ⑦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