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BCW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在胃癌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docx
3页基于BCW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在胃癌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基于行为改变模式〔BCW〕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在胃癌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12例胃癌晚期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基于BCW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比照两组干预前后疼痛强度、生活质量及镇痛药服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疼痛强度评清楚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依从性评分〔6.880.94〕清楚显高于对照组的〔5.790.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行为改变模式理论;健康教育模式;胃癌晚期2021临床护理过程中的行为改变模式〔behaviorchangewheel,BCW〕最初是由Michie等率先提出,逐渐演变成当前的大型行为系统【1】此模型中的能力、时机以及动机共同成为行为来源,亦为BCW模型的重要因素【2】以往,基于BCW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在胃癌晚期患者中的应用较少,而经常使用健康教育容易无视其主观能动性,较少关注疼痛控制的有关信念及行为本文对基于BCW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在胃癌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由此选取112例胃癌晚期患者进行分组比照分析。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2021年10月~2021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2例胃癌晚期患者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50岁;②预计生存期≥1个月;③患者或家属情同意,并均签署了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其他种类的恶性肿瘤者;②存在认知或意识障碍者;③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存在严重的功能不全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男31例,女25例;年龄62~74岁,平均年龄〔68.475.26〕岁;婚姻情况:已婚47例,丧偶4例,离异5例;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3例,中学或中专43例,小学10例;居住地:城镇31例,农村25例;付费方式:医保49例,其他社会保险3例,自费4例;疼痛性质:刺痛16例,胀痛15例,酸痛8例,跳痛5例,牵拉样痛4例,绞痛4例,其他4例对照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61~74岁,平均年龄〔68.415.37〕岁;婚姻情况:已婚48例,丧偶5例,离异3例;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4例,中学或中专41例,小学11例;居住地:城镇28例,农村28例;付费方式:医保47例,其他社会保险4例,自费5例;疼痛性质:刺痛15例,胀痛13例,酸痛9例,跳痛7例,牵拉样痛6例,绞痛3例,其他3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为患者建立疼痛档案,通过疼痛教育手册和有关知识健康宣教对患者实施干预,指导患者每日进行疼痛日记的书写,并对出院患者通过亦或是 进行随访,及时对发现疼痛问题实施反响及追踪解决观察组实施基于BCW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首先建立干预小组,选择专科医师及疼痛专科护理人员各1名、护理人员2名构成小组成员要求组员对癌痛知识的掌握专业且娴熟,建立好网络平台实施健康教育其次制定干预措施,设置好干预功能,主要包括:①教育:能提升知识和理解能力;②说服:以沟通刺激患者积极亦或是消极性感觉行为;③鼓励:实施预期奖励;④强制:强化需接受的惩罚亦或是所付代价;⑤培训:积极传授技能;⑥建模:为患者树立出渴望模仿的优秀典范;⑦实现:以改进方法亦或是减少障碍以提升能力,并增大时机最后落实基于BCW理论的健康教育:主要通过以下3个方面:①动机:入院首日填写好疼痛控制障碍问卷〔BQ-L〕,掌握在疼痛管理和药物认知上的障碍,一对一纠正错误认知,建立科学的疼痛控制理念在出院后1~4周,通过患者日记描述加剧及缓解疼痛的因素,推送疼痛相关知识的个性化指导,尽可能重塑其针对疼痛控制的有关自我效能感。
出院第2周时还需建立好同伴教育,举办健康教育沙龙等活动;②能力:在入院首日教会患者或家属应用疼痛的数字评分量表,明确何时向谁寻求帮助入院次日需掌握自身疼痛类型和镇痛药物的使用及副作用情况【3】入院第3日那么需掌握非药物治疗措施;③时间:入院首日为患者提供疼痛教育手册,明确主治医师的联系方式,要求患者积极汇报疼痛情况,给予合理支持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建立护患之间的正常沟通渠道,出院第2周那么为患者提供平台,建立典范,提供共同交流病情的機会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干预前后疼痛强度及生活质量疼痛强度通过疼痛数字评估量表进行判定,分值为0~10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也越剧烈生活质量通过QLQ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分值0~6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也越好【4】干预前后镇痛药服药依从性镇痛药服药依从性通过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进行判定,分值0~8分,得分越高表示依从性也越高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2结果干预前后疼痛强度及生活质量的比照干预前,两组疼痛强度及生活质量评分比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强度评清楚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干预前后镇痛药服药依从性比照干预前,两组依从性评分比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依从性评分〔6.880.94〕清楚显高于对照组的〔5.790.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讨论晚期胃癌患者不仅生活质量低下,而且长期受到疼痛的折磨【5】,致使病情不断进展及恶化,严重威胁了患者的预后生存有数据资料显示,大约65%的癌痛患者的病症并未得到良好的控制【6】而基于BCW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属于一种新型的干预措施,能够对个体健康行为的改善提供较好的干预依据本文研究結果显示,干预前,两组疼痛强度及生活质量评分比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强度评清楚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应用基于BCW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的患者虽然生活质量无明显变化,但疼痛强度明显缓解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基于BCW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通过关注患者自身的信念和行为强化了其对疼痛的控制和应对信念,有效增大了患者的疼痛阈值,因此使患者的疼痛强度明显下降【7】在生活质量方面,可能是由于样本量较小以及患者的文化习俗与传统观念的影响而导致差异不大,今后可通过扩大样本量的方式进行综合分析,以获得最具应用价值的结论。
此外,干预前,两组依从性评分比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依从性评分〔6.880.94〕清楚显高于对照组的〔5.790.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综上所述,基于BCW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对胃癌晚期患者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强度,提升其服药依从性,值得应用参考文献【1】李福霞,申洪昌,秦珂,等.癌痛患者基于BCW理论健康教育模式应用研究.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1,25〔7〕:518-523.观察.护理学报,2021,26〔10〕:68-72.【3】赵欣欣,王秀杰,张杰,等.健康教育模型在晚期胃癌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中国医药科学,2021,8〔15〕:125-127.【4】卢英.个体化护理模式对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后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1,4〔9〕:196-197.干预对晚期胃癌患者疼痛的应用效果及心理状态分析.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38〔4〕:494-496.【6】李静,郭丽君,王晓芳,等.系统性护理联合耳穴压豆对胃癌晚期癌性疼痛患者负性情绪、疼痛程度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6〔13〕:35-37.干预在胃癌晚期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28〔3〕:194-195.观察.中国医药科学,2021,9〔3〕:21-24.观察.白求恩医学杂志,2021,15〔2〕:258-259.[10]崔方方,郑彦娜,刘晓.用药护理在替吉奥胶囊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中国民康医学,2021,31〔13〕:142-143.2021-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