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校生”语文:现代文阅读中语法题浅析.doc
3页三校生”语文:现代文阅读中语法题浅析 作者:赵韬 语法,顾名思义,就是语言的法则,是我们现代汉语中的规律性东西其实学习语法好比“磨刀”,解决题目就像“砍柴”,如果“刀”够锋利,那么“柴木”一定会“迎刃而解”下面结合近三年的考题具体讲析: 2011年三校生高考第六题: 6.下列句子中,属于单句的一项是()2分) A.好梦都能成真,都非要成真吗 B.对于这些梦,弗洛伊德的定义是适用的:梦是未实现的愿望的替代 C.可是,说到第二种梦,情形就很不同了 D.这样的梦可能多少代人也不会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甚至很难成真 这道题目直接考的就是语法知识:判断单句还是复句我这里把单复句判断原则概括为“两谓语、不包含,非介同”九个字除了非主谓句,基本上都适用这九字真诀两谓语”,指判断复句的分句,主要看一个句子中的谓语成分如:只有共产党,才是领导我们穷人闹翻身的大救星句中的“只有……才”这一关联词语,“只有”起了强调作用,全句只有一个谓语“是”,所以是单句不包含”指复句的分句之间不存在互相包含的关系如:片面强调政治,而不注重学习,都是不对的这里出现“强调”、“注重”、“是”三个谓语,其中真正的谓语只有“是”一个,“强调”、“注重”所在分句被包含了,做了整个句子的主语成分,这个句子还是单句。
非介同”,指分句不能是介词结构与同位语如:我们按规定,扣掉了王峰一个月的奖金这句话的前面句子“按规定”就是介词结构,修饰限定后句真正谓语“扣掉”,有一个谓语,当然也是单句了再如: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与“这”是同位语,都做句子的主语A项中两个句子有两个谓语,互相并不包含B项中,第一句是介词结构,第二句与第三句是同位语关系C项中,第二、第三句存在互不包含的两个谓语D项两个句子也有两个谓语,也互不包含所以正确选项为B 2012年三校生高考第一题: 一提到黄土高原,自然就想到那块贫瘠的土地,那里不但干旱少雨,水土还大量流失,人们认为这都是过失,其实,流失中还有它的功劳呢千百年来,流失的泥沙被卷入黄河,导致黄河水患不绝黄河的泛滥也造就了肥沃的土地,孕育了中华文明可以说,人们对黄河又爱又恨,一方面称黄河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另一方面又称黄河为“中国的忧患”这一切都源自于可爱又可恨的黄土 1.作者说“人们对黄河又爱又恨”,“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2分) 这道题目变向考语法知识:句群中层次关系。
人们对黄河又爱又恨”前有过渡语“可以说”,“可以说”表示因果过渡,相当于因果关系中的关联词“所以”题干问的是原因,“可以说”前面就是表述原因的句子,题干句子表述为“又……又……”是并列关系,“可以说”前面句子也有并列关联词“也”,推出答案“恨”是因为“千百年来,流失的泥沙被卷入黄河,导致黄河水患不绝”,“爱”是因为“黄河的泛滥也造就了肥沃的土地,孕育了中华文明” 2013年三校生高考第八题: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