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全技术要求.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450549784
  • 上传时间:2022-08-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0.24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附件2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全技术要求(试行)根据《煤矿安全规程》、AQ6210-2007《煤矿井下人员管理 系统通用技术条件》等相关标准的规定,结合煤矿井下人员定位 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技术发展现状,在相关国家、行业标准 正式发布实施之前,为保障系统的安全标志审核发放工作顺利进 行,经广泛调研、征求意见、摸底与比对试验,制定本安全技术 要求一、 基本要求系统除应满足《煤矿安全规程(2016)》、AQ6210-2007等 标准的相关要求外,还应满足本安全技术要求二、 主要功能1. 系统应能与安全监控、应急广播系统、胶轮车和电机车 等车辆管理系统融合;应与GIS技术融合;宜与供电监控、煤炭 产量监测、移动通信、视频监视(控)、照明控制、应急指引等 系统融合2. 系统应具有定位卡工作是否正常和每位下井人员携带1 张卡唯一性检测功能,当出现下井人员携带多张(含2张)定位 卡、不携带定位卡或非本人卡等情况时,系统应识别并报警宜采用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技术3. 系统应具备设置、识别、记录、查询并统计带班领导下 井信息的功能4. 系统应具有携卡人员位置及时刻监测功能;宜具有携卡 人员二维定位功能。

      5. 系统组成中应包含便携式定位仪,且系统应具有使用便 携式定位仪脱网定位功能6 .系统应具有携卡人员超层越界起/止时刻、临近老空区起 /止时刻、临近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起/止时刻、临近冲击地压危 险区起/止时刻、滞留时间、人员总数及人员等监测、报警、显 示、打印、存储和查询等功能三、技术指标1.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最大静态定位误差应不大于3m, 最大动态定位误差应不大于10m;煤矿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系统 最大静态定位误差应不大于0.3m ,最大动态定位误差应不大于 7.3m必要时,需进行井下试验2 .最大位移速度应不小于7m/s3 .定位卡与定位分站/定位器之间,空旷无遮挡情况下的无 线传输距离应不小于400m ;煤矿井下的无线传输距离由产品企 业标准明确必要时,需进行井下试验4 .最大巡检周期不大于2s5.双机切换时间:从工作主机故障到备用主机投入正常工作时间应不大于1min6. 在电网停电后,备用电源应能保证系统连续监控时间不 小于4h7 .远程本安供电距离应不小于2km,大于2km时按整数 递增8.采用可充电电池的便携式定位仪,每次充电应能保证便 携式定位仪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8h9 .系统主干网应采用工业以太网。

      10 .分站存储数据时间应不小于4h11 .抗干扰性能系统应满足如下抗干扰性能:(1)设于地面的设备应能通过GB/T 17626.2-2018规定 的严酷等级为3级的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2 )系统应能通过GB/T 17626.3-2016规定的严酷等级 为2级的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3 )系统应能通过GB/T 17626.4-2018规定的严酷等级 为2级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4 )系统交流电源端口应能通过GB/T 17626.5-2019规 定的严酷等级为3级的浪涌(冲击肮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B 系统直流电源端口和信号端口应能通过GB/T 17626.5-2019规 定的严酷等级为2级的浪涌(冲击肮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B12.使用于人员定位系统中的标识卡(含与矿灯一体化的定 位终端)、更携式定位仪、标识卡搜索仪等应符合EPL Ma要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