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年级物理全章练习题.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05682170
  • 上传时间:2023-06-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96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关键字】物理九年级物理全章练习题知识复习建议:1. 本章知识中规律、概念较多,且难度较大,不能一味地死记硬背,而应把掌握的重点放在理解和归纳 基础上2. 本章的主线是把固体、液体和大气压强等知识贯穿一体,切实掌握好压强的概念是复习好本章的关键 由于固体、液体、气体在性质上的不同,它们在压力和压强计算方面有着不同的规律,在复习过程中,既 要掌握不同状态下物体压强的共同特点,还要注意它们各自的特殊规律3. 浮力知识是密度、压强、力的平衡、液体内部压强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在复习时,不但要加深对阿基 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等知识的理解,同时应加深对密度、压强、力的平衡等知识的进一步掌握4. 实验探究也是本章要掌握的另一个重点知识,对液体压强的探究、浮力大小的探究可以重新再实践一 次,有利于更深层地掌握其探究方法和探究结论考点一:压强[例 1]一名韵律体操运动员做表演时,展示了独掌支撑的雄姿,此时他的手掌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 ×102Pa B. 4.0×103Pa C. 4.0×104Pa D. 4.0×105Pa解析:本题是一道估算题,在解题时应先假设出适当的数据(只要符合实际,数据大一点或小一点不 会影响估算结果),然后运用有关的物理知识求出结果的数量级,就能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中,假设韵律 体操运动员的质量约为 m=,他的一只手掌长约,宽约,则它对地面的压强利用 p=F/S=G/S,便可求出 P≈3.3×104Pa这个结果最接近于 4.0×104Pa,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应选 C答案:C点拨:本题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处处留心皆学问若不知道人体的质量和手掌面积的大 小,是无法正确解答本题的,因此留心常见物理量的大小(数量级),是同学们应具备的科学素质方法宝盒:估算法:当题目要求答案不是太精确时,可以在自己实际经验和常识范围里,假设一个常 见的符合实际数据,用估算方法,确定题目的正确答案[例 2]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站在水平沙面上,它的质量为,每只脚掌面积为,问:(1)骆驼对沙面的压力是多大?(2)骆驼对沙面的压强为多大?(3)骆驼的脚掌为马蹄掌的 3 倍,这样大的脚掌有什么好处?解析:骆驼对沙面的压力与其受到的重力相等,则,站在地面上 4 只脚同时着地,答案:(1)3920N (2) (3)骆驼的脚掌面积是马蹄的 3 倍,受力面积大,压强小,所以比马更 适合在沙漠里行走点拨:注意站立和行走时受力面积不同对应练习:1. 完全相同的 8 块橡皮,每块橡皮的长、宽、高之比为,小明同学在水平桌面上把它们摆放成了如图 1 所示的四种形式,其中对桌面压强相等的是( )图 1A. 甲与乙 B. 甲与丁 C. 乙与丙 D. 丙与乙2. 一头牛的质量为,站在水平地面上时,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则牛对地面的压强为(g 取 10N/kg) ( )A. B. C. D.3. 2005 年 3 月,大型国宝珍品——秦始皇马俑在福建省博物馆展出。

      小红参观时发现,秦俑脚下都踏踩 着一块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踏板,如图 2 所示为了弄清这种制作的好处,她收集了一尊站立姿态兵马俑的 有关数据:体重(含踏板)1600N,踏板面积问:(1)这尊兵马俑(含踏板)的质量是多少?(g 取 10N/kg)(2)这尊兵马俑竖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3)踏板面积比双脚面积大,这样制作有什么好处?图 2考点二:液体的压强[例 3] 如图 3 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重 5N,底面积为,装满某种液体后,容器中 A 点处所 受液体压强为,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Pa,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Pag 取 10N/kg)图 3解析:要求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在液体深度已知的情况下,关键是要知道液体的密度这可从A 点 的压强和深度来求得因为,可以用压强公式,求得,而,可通过代入数据,可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属于固体的压强问题,应先求出整个容器(包括液体)对桌面的压力,,然后运用公式答案:;点拨:本题考查液体和固体压强的综合计算,其中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液体重量均未直接给出,只有 通过认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4. 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 4 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 )A. 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B. 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C. 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D. 无法判断图 45. 一密闭的圆台形容器装有水,如图 5 甲所示,若把它倒置(图5 乙),则水对容器底面的作用将( ) A. 压强减小,压力增大B. 压强减小,压力减小C. 压强增大,压力增大D. 压强增大,压力不变图 56. 下列实例中全是连通器的一组是( )A. 过路涵洞、医用注射器、乳牛自动喂水器B. 自来水装置、乳牛自动喂水器、锅炉水位计C. 船闸、拦河大坝、茶壶D. 洗手间下水管、拦河大坝、锅炉水位计考点三:大气压强[例 4] 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量的大气压强值比实际值小,其中可能的原因是( )A. 玻璃管放得不竖直B. 玻璃管内混入了少量的空气C. 水银槽内的水银太多D. 玻璃管粗细不均解析: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玻璃管上方是真空的,则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和外界的大气压强相 等,即 由此可知所测的压强只与水银的密度和水银柱的高度有关,与玻璃管是否竖直、是否均匀以及水银的多少无关,显然可排除选项 A、C、D,即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

      这是因为当玻璃管内混 入少量空气后,空气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压强,于是有 ,显然所测 比真实值小答案:B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并能根据原理进行分析7. 有关大气压的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大气压的数值在不同的地方一般不同B. 同一地方的大气压也在不断变化C. 离海平面越高,大气压的数值越大D. 1 标准大气压等于 76 cm 水银柱8. 2005 年 5 月下旬中国科学院对珠峰高度进行了重测,珠峰重测的高度设在海拔5000 多米的半山腰上, 在这里的大气压比标准大气压 ,用常规锅烧水时,水的沸点 100℃9. 如图 6 所示,甲、乙、丙三个人同时用托里拆利的方法,在同一教室测大气压,测得管内水银柱的长 度分别为 74.5cm、75.2cm、76.1cm,他们当中一个做实验时管中进了空气;另一个测量水银柱高时没有把 管竖直放好;有一个测量准确,请问图中测量准确的是 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图 6考点四: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例 5] 唐代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说的是大 风掀走了茅屋上的茅草,此句诗中包含的科学道理是( )A. 风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声音B. 屋顶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屋内空气不流动压强大,屋顶上、下方的压力差将屋顶掀掉C. 力是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D. 风使屋顶产生的升力大于屋顶的重力解析:本题从唐诗的角度考查了相关的物理知识,命题角度新颖风怒号”涉及的物理知识是:风 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卷我屋上三重茅”的原因是屋顶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快压强小,屋内空气几乎不流 动压强大,屋顶上、下方的压力差将屋顶掀掉,这也可以解释为风使屋顶产生的升力大于屋顶的重力,从 而使屋顶被升力托起,是这个托力作用使屋顶由静止到运动,托力的作用改变了屋顶的运动状态,所以选 A、B、C、D答案:ABCD点拨:本题从不同角度入手分析,会有不同的答案,所以解答此类问题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去考虑, 要打破思维定式,进行发散思维训练[例 6] 在五一游艺晚会上,陈思同学演示了如图 7 所示的实验,排在一条线上的三个碗,中间碗内放一个 乒乓球,当用小管向球斜上方吹气,乒乓球将( )A. 仍静止 B. 运动到左碗 C. 运动到右碗 D. 无法确定图 7解析:当用小管向乒乓球斜上方吹气时,上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乒乓球便会上升,当乒乓球上升 后,挡住了乒乓球左边的空气流动,使其左侧气体流速小,压强大,右侧气体流速大,压强小,乒乓球的 合压强向右,故球会向右运动到右侧的碗里答案:C10. 如图 8 所示,把一纸条放在嘴边,用力从纸条上方向前吹气,纸条就会向上飘起来,对此现象的分 析,正确的是( )A. 吹气时纸条所受浮力增大,所以飘起来B. 其实,上述现象不可能发生,从上方向前吹气,给纸条一个向下的力,纸条应向下运动C. 吹气时纸条上方空气流速大,流体压强小,所以飘起来D. 纸条飘起的动力和热气球升空的动力是一样的图 811. 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小明同学将图 9 所示的玻璃管装置接到水流稳定 的自来水管上,当水在玻璃管中流动时,可以看到两个竖直的液面高度不相同,从图中可以看出在 A、B 两处管的粗细不同,因而 A 处流速小,B 处流速大,可见流体的压强与流速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图 9图 10接着,小明又自制了一个飞机机翼模型(图10),将其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在机翼模型的正前方用 电扇迎面吹风来模拟飞机飞行时的气流,比较机翼上、下方气流压强的大小,进一步验证了上面的关系1)由图 9 所示的实验,可以得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之间有什么关系?(2)在图 10 所示的实验中,电风扇转动后,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发生了什么变化?(3)下列四种情形中,哪几种情形能够运用上述的实验规律进行解释( )A. 乒乓球运动员拉出的弧圈球能急速旋转而下沉B. 将氢气球放手后,它会飘向空中C. 直升机能够停在空中一定高度处D. 船舶航行时应避免两艘靠近的船并排前进考点五:浮力[例 7] 如图 11 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缓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图 12 中能正确反应弹簧测力计示数 F 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 h 的关系的图象是( )图 11图 12解析:将圆柱体金属块缓缓浸入水中的过程中,圆柱体金属块受到弹簧测力计对它的拉力 F、水对它 的浮力 和重力 G 的作用,且 。

      在圆柱体金属块下表面接触水面到圆柱体金属块完全浸入水中前,随着 h 的逐渐增大,圆柱体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增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它受到的浮3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力逐渐增大,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将逐渐变小当圆柱体金属块完全浸入水中后,随着 h 的增大,浮 力不变,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不再变化,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先变小后不变,故正 确答案应为 A答案:A点拨:用图象表示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变化的情况,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同学们不但要学会 分析物理图象,更重要的是学会用图象表示物理现象的变化规律12. 李明和王聪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分别把一木块和一铁块同时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发现木块上浮、铁 块下沉对上述现象他俩展开讨论你认为他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木块受到的浮力比铁块受到的浮力大B. 铁块受到的浮力比木块受到的浮力大C. 木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辨别真假水果》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Part A spell 教学课件.pptx 苏少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 我的好朋友》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Part A talk 教学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Listen and say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单词讲解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第一课时教学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Listen point and repeat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Fun time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Lesson 3教参课件.pptx 辽海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2 涂涂画画》精品课件.pptx 辽海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1 美好的事物》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课时 1 A talk 教学课件.pptx 苏少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七单元《第2课 我跟别人不一样》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Lesson 1 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Lesson 4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Lesson 4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Lesson 1教参课件.pptx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2.感官的本领》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Listen point and repeat教参课件.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