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禁牧存在问题及建议.doc
3页封禁牧存在问题及建议(一)实施围封禁牧存在问题和矛盾:1、 封山禁牧政策宣传尚有差距,群众认识还没有到位,行动还 有差距以往的牲畜散放陈规陋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2、 山区养羊业、农民增收面临严重困难养羊业历来是石楼农 民主要的经济基础和收入来源禁牧后山区羊只存栏由原来的 万 只压减到现在的 万只,农民人均纯收入下降60%〜90%,农民增 收致富的空间极小,而目前还没有新的致富渠道3、 实行禁牧后,饲养草料极度短缺,饮水设施、饲草机械严 重不足按冃前石楼舍饲羊只 万只,加上大家畜,共计折算1・57 万只,每只牲畜按年需饲草900公斤计算,年需饲草1350万公斤 目前我县年自产草料130万公斤左右,尚缺1220万公斤羊只生产 难以维计4、 如何巩固禁牧成果难度极大目前我县建立了林政派出所、 乡镇林草中心、林业林政执法大队和乡村禁牧管护组织,但我县面积 大,地形地貌复杂,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确保禁的住、 管的好、不反弹存在极大的难度5、 观念滞后养羊效益较低传统的养羊方式一吋难以改变,养 羊业的管理还比较粗放,羊只的品质、繁育率还比较低,实行禁牧、 舍饲圈养后,近期养羊业的养殖成本增大,经济效益下降。
6、山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十分困难,创收门路较少,直接 影响了农民增收因山高路远,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外 出打工很不容易,即使找到活干,也常常因在无一技之长、加上食 宿、打工工钱所剩无几在利益的驱使下想方设法进行偷牧二)、保证围封禁牧效果的建议:1、 继续进行再宣传、再教育,采取深入乡、村、组召开会议、散 发资料、刷写标语及和养殖户而对而讲解政策等多种形式,宣传市、 县有关禁牧政策及封山禁牧的重耍意义,宣传我县生态建设方面的成 绩,以及巩固提升生态建设成果的重要性、紧迫性,真正做到家喻户 晓,人人皆知,赢得群众理解,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封山禁牧的自觉 性和积极性,使农民群众思想上有认识,感情丄无抵触,行动上能配 合,真正成为封山禁牧的主体把禁牧变成自觉行动2、 坚持持之以恒的政策措施,加强监管一是在继续强化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 “人盯人”、“人盯圈”,全方位对羊群进行监控,从“根”上杜绝 漫山放牧二是组织乡镇林草中心、乡镇禁牧队伍,每天对山间地头 进行拉网式巡查,出重拳,对偷牧现象发生一起,依法严肃查处一起, 绝不姑息迁就以巩固退耕还林和封山禁牧的成果同时在醒目位置 张贴公告,设立公开举报,努力形成“漫山放牧,人人喊打”的 局面。
3、 坚持“堵疏结合,以疏为主”的方针,在禁牧的同时,千方百 计为农民群众发展舍饲养殖提供各项服务一方而,筹措资金,扶持农民群众修建养殖圈棚,并积极向养殖大户、养殖示范户提供饲草加 工机具,不断改善农民群众的养殖条件;另一方面,加大以饲草、作物秸秆转化技术的推广和重点进行品种改良、舍建设、舍饲管护及饲草饲料加工贮存等技术的培训提高养殖效益,使广大群众养殖观 念由“放养”彻底向“圈养”转变,让群众彻底打消偷牧的侥幸心理4、结合现行的林权制度改革,鼓励引导农民大面积植树造林, 将路、河、沟、渠等适宜栽树的地方,招标承包给一些农户,十五年 或三十年不变,农户按规划自费栽植树木,口己管理,树木成材后收 益归农户,形成农民自觉保护森林资源、抵制放牧的环境5、采取用材经济林和林果经济林基地产业模式、林下种粮药蔬菜 养鸡立体模式、乡村生态旅游模式,以及通过对生产的林特产品的加 工,延长产业链;拓宽新的致富渠道,促进封山禁牧6、实行生态移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