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管理数量方法大纲1.docx

21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427706521
  • 上传时间:2022-11-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74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数量方法课程(课程代码:05058)考试大纲目录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 管理统计基础第一节 数据的搜集与调查误差第二节 数据的整理与描述统计第三节 统计指标第四节 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第五节 数据离中趋势的度量第二章 概率简介第一节 随机事件与概率第二节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三节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四节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第五节 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第三章 参数估计第一节 样本及抽样分布第二节 参数的点估计及评价准则第三节 参数的区间估计第四节 样本容量的确定第五节 几种基本的抽样方法第四章 参数的假设检验第一节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及步骤第二节 一个正态总体均值与方差的假设检验第三节 两个正态总体均值与方差的假设检验第四节 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 第五章 时间数列分析第一节 时间序列的概念与种类第二节 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第三节 时间数列的发展速度指标第四节 现象发展的趋势分析第六章 指数分析法第一节 统计指数的概念和分类第二节 总指数的编制第三节 消费价格指数第四节 指数基期的换算第五节 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第七章 线性规划第一节 线性规划问题与数学模型第二节 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第三节 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式与解第四节 线性规划问题的单纯形解法 第八章 图论第一节 图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最短路问题第九章 预测方法第一节 预测的基本概念和步骤第二节 专家调查法第三节 回归预测法第四节 时间序列预测法第五节 增长曲线模型预测法 第十章 决策方法第一节 决策的概念和程序第二节 不确定型决策方法第三节 风险型决策方法第四节 决策树方法第五节贝叶斯(Bayes)决策方法 第六节 层次分析方法三 有关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附录】题型举例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是一门管理类、经济类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涉及到概率论与统计学、运筹学、时间序列分析、 国民经济中常用的指数分析、预测与决策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和扩大数学知识提供必要的数学基 础,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服务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打下基本的定量分析理论基础,掌握基本的定量分析方法,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 运用定量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基本能力训练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对有关前沿问题的了解 从而培养学生利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开展该领域研究工作的兴趣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管理数量方法》是管理类、经济类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是学习管理类、经济类各专业的许多其他后 续课程的基础重点章包括第一、五、九、十章次重点章包括第二、七、八章一般章包括第三、四、六章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 管理统计基础(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数据收集的方式方法和数据整理的程序,正确掌握分配数列统计表的编制、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统计资料的数字特征描述的方法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数据的搜集与调查误差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数据资料搜集的含义、要求和途径;原始数据资料的搜集;调查误差第二节 数据的整理与描述统计数据整理的意义和内容;统计分组;次数分配数列;变量次数分配的图示。

      第三节 统计指标统计指标的概念、特征;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区别与联系;统计指标的种类第四节 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位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和算术平均数的比较第五节 数据离中趋势的度量离中趋势的测定 变异指标;全距;平均差;方差与标准差;变异系数三)考核知识点1. 数据资料的整理与描述(重点)2. 集中趋势(重点)3. 离中趋势(重点)4. 数据的收集与调查误差(次重点)5. 统计指标(一般)(四)考核要求1. 数据的收集与调查误差 识记:数据资料搜集的途径,统计调查的几种方式,调查误差的产生的原因2. 数据资料的整理与描述 识记:组中值、全距、组数,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 领会:等距数列和异距数列、组距、组限、闭口组、开口组; 简单应用:数据资料分组、等距数列和异距数列统计表的编制 综合应用:统计图的绘制3. 统计指标识记: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领会:统计指标按表现形式分类,统计指标体系4. 集中趋势识记:集中趋势,平均数的概念及性质,分位数; 领会:算术平均数(均值)、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均值、中位数、众数之间的关系; 应用:各种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

      5. 离中趋势识记:离中趋势,变异指标的概念及性质,四分位差,异众比率,偏度与峰度; 领会:全距,平均差,标准差与方差,变异系数;简单应用:各种变异指标的计算方法第二章 概率简介(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概率是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学生应清楚地领会频率稳定性以及用频率估计概率的道理, 领会随机事件的概念,掌握随机事件之间的关系和运算,掌握几个重要概率模型的计算,掌握两点分布、二项分布、正 态分布的定义、性质及其数学期望与方差的性质和计算为后续各章节奠定必要的基础,本章不单独出题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随机事件与概率随即事件及其运算;随即事件的概率;条件概率;随机事件的相互独立性第二节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即变量;离散性随即变量及分布规律;随即变量的分布函数第三节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连续性随即变量及密度函数;正态分布第四节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数学期望;方差;多维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第五节 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律三)考核知识点1. 随机事件概率的计算(一般)2.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一般)3.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一般)4. 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次重点)(四)考核要求1. 随机事件概率的计算识记:随机事件、样本点、事件;领会:概率的统计定义、古典概型的定义、条件概率的概念、事件的独立性、先验概率、后验概率;简单应用:古典概型中随机事件的概率的计算、条件概率的计算、乘法法则及全概率公式、利用贝叶斯(Bayes) 公式计算。

      2.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识记:随机变量的概念及其分类;领会: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及性质,分布函数的概念及两点分布、二项分布 正态分布的定义、概率密度图形、性质;简单应用:利用正态分布概率密度求有关事件的概率3.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领会: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与方差的概念及性质,矩与相关系数;应用:利用数学期望与方差的性质计算4. 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领会:深刻领会契比雪夫大数定律,贝努利大数定律,(德莫佛 拉普拉斯 DeMoive—Laplace)中心极限定理含义第三章 参数估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总体、个体和样本及抽样分布,参数的点估计及估计量的评价准则,认识评价一个估计量好坏 的标准,理解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含义,掌握矩法估计数学期望与方差,掌握参数的区间估计方法以及样本容量 的确定,为统计资料的定量分析奠定基础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样本及抽样分布总体和样本;统计量;抽样分布第二节 参数的点估计及评价准则点估计的方法;点估计的平均准则第三节 参数的区间估计区间估计的思想;总体期望值的区间估计;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第四节 样本容量的确定影响样本容量的因素;简单随机抽样样本容量的确定。

      第五节 几种基本的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随机抽样;整群抽样三)考核知识点1. 参数的区间估计(重点)2. 样本容量的确定(重点)3. 参数的点估计(次重点)4. 样本及抽样分布(一般)(四)考核要求1. 参数的区间估计识记:区间估计定义领会:置信区间、置信下限和置信上限、显著性水平、置信水平,影响置信区间大小的因素、解释置信区间的实 际意义;简单应用:单个正态总体期望的区间估计,单个正态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单个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2. 样本容量的确定识记:几种基本的抽样方式领会:决定样本容量的因素简单应用:简单随机抽样样本容量的计算3. 参数的点估计识记:点估计的评价准则、矩法估计结果; 领会:参数的点估计含义,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含义 简单应用:矩估计法4. 样本及抽样分布识记:总体、个体和样本、样本统计量的概念领会:重要统计量的分布:Z = X 〜N(O,1) Tb /、.n= 〜t(n -1) 一 S 2 - X 2(n -1)S /1 n b 205.两个总体均值差、两个总体方差比、两个总体比例差的区间估计第四章 参数的假设检验(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掌握正态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正态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和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为统计资料的分析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双侧检验和单侧检验第二节 一个正态总体均值与方差的假设检验一个正态总体均值p的检验(无论样本大小);非正态分布或未知总体分布时大样本(n三30)总体均值|J的检验;方差b 2的检验第三节 两个正态总体均值与方差的假设检验两个正态总体均值差异的检验;两个正态总体方差差异的检验第四节 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一个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两个总体比例之间的假设检验三)考核知识点1. 正态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重点)2. 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重点)3. 正态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次重点)4.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次重点)5. 两个正态总体均值、方差的假设检验,两个总体比例差的假设检验(一般)(四)考核要求1. 正态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简单应用:单个正态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方差已知或方差未知)非正态分布或未知总体分布时大样本(n三30) 总体均值卩的检验2. 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简单应用:单个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3. 正态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 简单应用:单个正态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4.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识记: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领会:两类错误、双侧检验和单侧检验,样本容量n固定的条件下犯两类错误的概率°、©不可能同时减小。

      5. 两个正态总体均值、方差的假设检验,两个总体比例差的假设检验 领会:两个正态总体均值、方差的假设检验,两个总体比例差的假设检验第五章 时间数列分析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时间序列的概念和种类,领会时间序列的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掌握时间数列分析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指标分析法和构成因素分析法,揭示现象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对事物的发展做出分析和预测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时间序列的概念与种类时间序列的概念;时间数列的种类;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时间数列常用分析方法第二节 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发展水平指标;平均发展水平;增减水平;平均增减水平第三节 时间数列的发展速度指标发展速度;增减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减速度;速度指标的分析和应用第四节 现象发展的趋势分析时间数列变动因素的分解;长期变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