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涂尔干的纪律精神.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4129968
  • 上传时间:2021-10-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4.5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析涂尔干的纪律精神摘要:埃米尔•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奠定了他在社会学和 教育学中的不可或缺地位其理论的核心内容是道德三耍素 原理:纪律精神、对社会的依恋和自主性并通过在学校教 育中实行道德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三要素,来培养具 有道德精神的人其中纪律精神在其道德三耍素中是处于基 础地位的关键词:涂尔干纪律精神含义功能埃米尔•涂尔干是著名的法国社会学家、教育学的“经 典作家”和教育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也同马克思、韦伯一 起,并称为社会学三大奠基人涂尔干首创将社会学的研究 方法引用丁道德教育中,创立道德教育理论,是他整个社会 学和教育学思想体系的一个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代道 德教育理论中独树一帜,也因此确立了他在道德教育理论发 展中不可或缺的地位鲁洁在其《德育社会学》一书中,这 样评价涂尔干“在社会学领域内,还没有哪一位社会学家像 涂尔干那样对道德做如此深入的研究,并且对于道德的研究 始终是社会学的(即自觉地运用社会学的方法论,特别是实 证科学的方法,来探讨道德生活的事实),因此他对以后的 道德社会学、德育社会学的影响非常深远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是道德三要素原理 涂尔干认为,在道德价值观内化过程中,有三种基本的成分: 纪律精神、对社会的依恋和自主性或自觉性。

      其中纪律精神 是三者中最基本的耍素一、涂尔干的纪律精神提出的背景任何一种思想或理论,都是一定时代背景的反映,都 与当时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密切联系涂尔干的道德 教育思想当然也如此涂尔干纪律精神的提出也并非横空出 世的,是法国十九世纪后半叶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 的产物涂尔干所处的法国社会,同欧洲其他国家一样正经历 正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急剧转变中工业化在 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已完成,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 革,社会的巨大转型使得整合社会秩序的法制和道德纽带出 现了极大的断裂由于传统社会秩序和价值观的塌陷,个人 主义盛行,贫富差距急剧拉大,社会处于极度的动荡和不安, 法国爆发了社会和文明的危机在巨大的社会变革之中,许 多人热衷于追求物质享受,蔑视公共道德,热衷于追求个人 利益,无视社会集体牛活涂尔干认为,这些危机的根源 又在丁•维系社会团结和稳定的道德规范的混乱,是在旧体制 瓦解、旧规范衰微,新体制尚未完全确立、新道德未创造出 来的社会转型出现的道德真空状态的具体表现 i道德 教育问题已经到了亟需解决的时候,整个社会的道德教育体 系需要重新建构涂尔干正是在社会危机发展到如此严重的 情况下来考察道德教育问题的。

      旨在通过道德教育调节人们 的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从而找到解决社会危机的出路欧洲社会的道德和宗教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耍重建 社会的道德教育体系,涂尔干认为必须进行理性的道德教 育,实施一种纯粹世俗的道德教育在法兰西第二帝国统治 时期,天主教会控制着学校教育,教师多数是由天主教教士 来担当的,课程以神学为主,学生从小就被灌输宗教迷信和 君主专制思想,科学与理性受到排斥教会几乎垄断了一切 文化教育中心,还渗透到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在原始社 会和古代社会,道德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宗教教育人们对 众神负有最主要的义务,严格地遵守着各种宗教仪式繁琐的 规定相形之下,人类社会的道德却不是特别垂要,“在古 希腊,杀人在犯罪等级中的位置并不高,甚至还不如性质严 重的渎神行为在这些条件下,道德教育本质上只能是宗教 教育,就像道德牛活本身只能是宗教牛活一样能够为教育 提供基础的只能是宗教观念,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教会人 们面对宗教存在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方式 ii宗教在很大程度上约束着人们的行为而如果道德规范的尊严只能通过 宗教的形式表达出来,那么它也极有可能会随着宗教观念的 没落而没落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要求把人性从宗教的 神性中解放出来,道德世俗化运动拉开序幕。

      十九世纪,科 学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强烈地冲击着神学对世界的统治, 宗教的权威性受到极大的挑战,世俗化已是大势所趋法兰 西第三共和国时期确立了实施世俗教育的原则,即以世俗教 育代替宗教教育涂尔干同样主张让儿童在国立学校中接受 —种世俗的道德教育这种教育彳、是由宗教派牛出来的,而 应该是完全理性的,应该是独立丁神学而被建构起来的鉴 于此,道德教育需要割断传统观念的影响,打破旧有的习惯, 消除任何神秘的宗教色彩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唯理的道德 教育并不意味着仅仅从道德教育中剔除所有的宗教因素就 可以了,因为“根据道德与宗教之间从历史上确立起来的密 切联系,我们能够预期,如果我们开始清除传统中的一切宗 教性的东西,而不是提供任何替代物,那么我们就有把基本 道德观念和情感也清除掉的危险,因为这些基本道德观念和 情感,除了披着宗教外衣之外,都是一些从未得到过体现的 基本要素 i"所以这种唯理的道德教育除了耍从表面和形式 上与宗教道德相分离以外,最垂要的是耍发现隐藏在宗教观 念之中的道德实体,用理性的语言把它们表述出来新的道 德价值体系尚未完全确立之时,道德“失范”现象便极易出 现,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研究纪律、规范对社会的作用乃是顺 理成章的,纪律是重建社会道德秩序的重要手段。

      二、涂尔干的纪律精神的含义涂尔干极其关注道德教育问题,率先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W入道德教育领域,认为道德教育问题是导致社会问题的垂 要原因,主张通过道德教育传授道德规范来达到调节社会行 为、解决社会危机、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针对当时法国社 会道德混乱,新道德体系尚未构建的状况,他主张彻底重建 社会的道德秩序,必须要摆脱上千年来宗教道德的影响和宗 教信仰对道德的束缚,揭开宗教的神秘面纱,还道德以本来 面目因此,涂尔干提出在国立学校实施世俗的道德教育, 这种道德教育不应是从宗教中派生出来的,而应是一种纯粹 理性的道德教育,是由纪律精神、对社会或群体的依恋、道 德的自主三大要素组成的这三大耍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共同构筑了道德这一概念在涂尔干看来,纪律精神是指由常规性的意义和权威性 的意义构成的一种复杂状态的两个方面,是在道德牛活的根 基中,人们凭借道德权威的力量遵从常规,从而养成遵守规 范的行为和习惯或倾向纪律精神是道德教育的首要的和基 本要素涂尔干认为:“实际上,纪律就是使行为符合规范 纪律意味着再特龙条件下重复的行为,不过,倘若没有权威, 没有一种能够起到规定作用的权威,规律就不会出现iv(一)常规性、规范性涂尔干认为道德是由不计其数的规范组成的,是各种明 确规范的总体。

      这些规范预先确定了个人的行为,引导着人 们的行为当人们行动时,他们不能从一些普遍的原则中推 导出这些规范或临时去构建这些规范,而是应该按照已然存 在的规范行动规范消除了个人的随意性,确定人们在某种 既定情境中的行为,使人们的行为表现出某种一致性道 德基本上是一种持续的事物,只要我们考察的时间段不是很 长,道德始终会是同样的道德道德行为在明天和今天都应 该是一样的,不管行动者的个人秉性是什么所以,道德的 前提,就是能够在相似的环境中举止相似的某种能力,因而 道德也就是一种能够养成习惯的某种能力,对常规性的某种 需求 V涂尔干把这种相似环境中的行为的一致性称为常规 性规范性,本质上是一种外在丁•人的存在,对人们行为具 有约束力的忠告,这些规范就是从规定它们的科学那里,是 从代表科学对人们提出的行为要求涂尔干认为规范是对人 们行为的约束,但它不是人们主观任意构建的,这种约束是 源丁科学的规定和需求人们遵从规范,不是遵从某个个人 的意图,而是遵从科学和社会现实的要求应当怎样适用 这些规范?既然每一个规范都是普遍的规定,就不能一完全 相同的方式把它精确和机械地应用于每一种特殊的环境人 的职责就是要弄清楚,这种规范如何适应于既有的情境。

      对 他的创造力来说,始终有某些很有限,却也相当大的余地 行为的本质特征是由规范决定的vi(二)道德权威规范在本质上是一种外在丁•人的具有约束性的存在,它 不象情感或习惯一样表达着人的内在,它独立于个人、高于 个人、超越个人的偏好并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强制性,人们并 不能够根据自己的品味随意改变它既然规范是对人的行为 的一种约束限制,是与人的欲望和人向往自由的本性相违背 的,它又如何能够支配人们的行为使人们自觉地服从它呢? 涂尔干认为,人们之所以要遵从这些具有约束性的规范并不 是因为人们热爱它、对它感兴趣,也不是因为它所耍求的行 为有某种吸引力或是先天或后天的禀性使人们产生了这种 倾向,而是因为这些规范本身就能够下达命令,具有强制性, 而且往往会带来好的行为结果任何规范都具有强制力,能 够下达命令,它阻止了人们随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使得 人们的行为表现出某种常规性,保证了常规性的存在涂尔 干把这种超越于人们的道德力、使人们必须服从的、具有约 束性的东四称之为权威观念要充分发挥道德的社会控制功 能,消除社会的道德危机就必须树立起道德的权威常规性和道德权威共同构成了纪律的两大耍素涂尔干 是这样来界定纪律的:“这里,我们面临着道德的另一个方 面:在道德生活的根基中,不仅有对常规性的偏好,也存在 着道德权威的观念。

      进一步说,道德的这两个方面是紧密相 连的,两者的统一性来源于一个更为复杂的、能够将两者都 涵括在内的观念这就是纪律的概念实际上,纪律就是使 行为符合规范纪律意味着再确定的条件下重复的行为不 过,倘若没有权威,没有一种能够起到规加作用的权威,纪 律就不会出现vii “通常来说,纪律之所以看上去很有用, 只是因为它会带来具有有益结果的行为纪律仅仅是一种能 够详细说明并强制执行所要求的行为的手段 “纪律的存在 理由是从其自身中获得的;人受纪律的约束,而不以发现自 己受到约束的行为为转移,这就是善 Bi纪律精神的存在有 其特有的作用,不仅在道德教育活动中,而且在学校教育中 体现的更加突出三、涂尔干的纪律精神的作用(一) 纪律具有社会效用纪律本身就蕴含着规范、约束的效用当社会中出现 一些混论状况时,需要一些纪律、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我们很容易表明,纪律具有一种社会效用,这种效用是其 本身和本来就有的效用,与它所规定的行为迥然不同实际 上,社会生活不过是各种有组织的生活形式中的一种而已, 所有现存的组织都以某些明确规范为前提,倘若忽视了这些 规范,必然会招致严重的混乱衣为了保证各项社会牛活正 常运转,就需要通过纪律将这些规范规定下来。

      每时每刻, 我们都必须确保家庭牛活、职业生活和公民牛活的运转;对 这一目的来说,人们完全又必要让自身从无休无止地去寻找 恰当行为的这种做法中摆脱出来必须把各种规范确是下 来,这些规范决定着什么关系是适当的关系,人们得服从什 么样的规范 X纪律不仅对社会具有一定的效用,而且对个人的自身的 福利也是有作用的因为我们不可能简单地通过制度的社 会效用来解释制度此外,它也决不可能在人们当中遇到不 可克服的抵抗如果它确实对人性构成了侵害,那么无论它 从社会上说可能如何有用,都永远不会产牛,即使产牛了, 也不会持续多久,因为它不可能扎根于人的良知深处"所 以,纪律对个人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二) 纪律的育人功能在涂尔干看来,“纪律是有用的,不仅对社会利益而言 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因为没有这种工具,常规活动就不 可能产生,而且对个人自身的福利来说也是有用的通过纪 律这种手段,我们可以学会对欲望进行控制,没有这种控制, 人类就不可能获得幸福因此,纪律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有助 于人格的发展,而人格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具有根本的重 要性 Xii纪律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丁.人格的发展,是人性本身 所需耍的纪律对人们发号施令,限制人们行动的范围,说明纪律 追随的并非完全是人的本性,否则纪律就无需对人们下命 令,强制人们的行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