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课 刺激与反应(教学设计)五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docx
3页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5.17《刺激与反应》教学设计课题 人体的司令部单元5学科科学年级5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本课以体验活动为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围绕区分刺激与反应这个主题展开三个活动活动一,认识刺激与反应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是刺激、什么是反应以及反应是由刺激引起的活动二,感受刺激与反应课文提供了两个小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自己接收刺激后的反应行为并发现人的反应速度存在差异并且以资料的形式介绍人的起跑反应时间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活动三,体验人的本能反应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活动,知道什么是刺激、什么是反应,以及反应是由刺激导致的2、知道身体在刺激的作用下,可以做出快速的反应3、能在互相往对方脸上投棉球的游戏中感受到本能反应重点懂得刺激与反应的区别和联系难点在感受和体验活动中,区分什么是刺激、什么是反应教学准备20厘米长的直尺、护目镜、小棉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活动一:认识刺激与反应活动二:感受刺激与反应活动三:体验人的本能反应活动一:1、你认为下图中的行为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问题导入)2、认识刺激与反应明确:人的身体可以觉察到环境的改变或接收到某些信号,这些环境的改变或信号就是刺激。
由刺激引起的相应活动或变化就是反应3、 分析各图中的刺激与反应明确:闹钟声是刺激,起床动作是反应;绿灯亮是刺激,过马路的行为是反应;体内的腹涨感或腹痛感是刺激,赶往洗手间的行为是反应;教师的话语是刺激,学生欢呼的行为是反应4、 将人体接受的刺激与相应的反应连线活动二:1、人们在接收到刺激时,有的人反应快,有的人反应慢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谁反应快2、游戏一:玩“翻转打手”游戏,看谁被打到的次数少游戏发现: 有的同学总能快速躲避,被打到的次数少或打到别人的次数多,相反,有的同学被打到的次数多而打到别人的次数较少结论: 在这个游戏中,刺激是进攻方翻手的动作,反应是防守方躲避的动作不同的人,反应快慢是不同的3、游戏二:玩“快速抓尺子”游戏,看谁抓到尺子下端的长度短游戏发现: 每个人抓住尺子的位置有差异,同一个人每次抓住尺子的位置也有差异结论:这个游戏中刺激是放尺子同学松手或尺子下落的动作,反应是抓尺子同学将手指合上去抓尺子的动作, 抓到的尺子下端长度短,说明做出反应的时间短,即反应快不同的人,反应快慢是不同的,经过锻炼,可以适当提高反应快慢 4、人的起跑反应时间人的起跑反应时间有快有慢,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反应时间通常在0.2~0.3 秒;而一个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反应时间通常在0.1~0.2 秒。
如果一名运动员在听到枪响后的0.11 秒起跑,说明他的反应速度极快5、 总结:人的反应速度存在差异性活动三:1、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碰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有什么反应?2、分析个图中的刺激与反应刺激:在第一个情景中,人受到的刺激来自于耳朵感受到的声音 ;在第二个与第三个情景中,人受到的刺激来自于皮肤的触觉反应:捂耳朵 ;瞬间抬脚 ;立刻缩回手3、 认识人的本能反应人的反应存在两种基本状况:一种需要脑的复杂工作;一种不需要脑的复杂工作,人在不受大脑控制的情况下做出非常迅速的反应,叫做人的本能反应,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4、活动:体验人的本能反应①两人一组,相距1米左右面对面站立②一人出其不意地向对方面部投棉球,一次投一个,一共投10次,记下对方眨眼的次数③交换角色,重复游戏活动感受:在面对突如其来的飞向眼睛的物体时,人会不由自主地闭上眼睛,做出保护动作人的意志很难控制此反应学生观察图片小组讨论学生分析小组活动小组活动进行游戏记录小组讨论总结结论阅读资料总结小组讨论小组活动选取声音信号刺激、光信号刺激、体内感受信号刺激以及较为高级的语言信号刺激这四个常见的典型刺激形式,关联相对应的动作、语言以及情绪行为,从因果关系的角度,指导学生明白什么是刺激、什么是反应采用徒手游戏和借助器具游戏这两个活动,让学生在归结事实时发现个体之间的反应速度存在差异,并在游戏中分清自己受到的刺激和做出的反应。
动进一步指导学生认识更快的反应,即自我保护的本能行为,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刺激与反应这个主题习题巩固1、我们接受到刺激,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2、不同人对相同刺激反应时间不一样 )3、人的反应速度有差异 )4、本能反应是可控的 )5、本能反应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认识了什么是刺激,什么是反应,知道反应是由刺激引起的,了解了人体的本能反应以及每个人反应是由差异的总结课堂课后练习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人的反应方面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