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一生物优质教学方案设计.docx

27页
  • 卖家[上传人]:hu****59
  • 文档编号:279062126
  • 上传时间:2022-04-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94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一生物优质教案设计 生物是一门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科,大自然的事物都可以纳入生态系统当中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课堂中有效地进行学习今天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高一生物优质教案设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生物优质教案设计1 一、教材分析 学生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有机化学知识这是本节教学内容的瓶颈,而氨基酸的结构和蛋白质的形成又属于微观知识,比较抽象,十分枯燥,所以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动画、故事、游戏和形象的比喻,不仅增加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并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2)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3)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能力方面 (1)通过自主对比观察几种氨基酸的结构,思考讨论后得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的、信息内容的同时,培养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蛋白质的功能 (2)氨基酸的结构及其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难点: (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四、教法学法及媒体选择 1.教法及媒体选择 根据新课程理念,针对本节内容,我主要采取探究式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动画和图片创设情境,层层递进,解决教学难点 2.学法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选择良好的学法关键在于找到教法与学法的结合点,实现教、学的统一与探究式教学法相对应,我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使他们能用观察法、分析法、比较推理法得出结论,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让学生能由宏观进入微观再回到宏观,形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播放_《_侠》的片段, 问:_中的主人公是谁?他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 展示:⑴黑寡妇_的图片,黑寡妇_因为它蛛丝中的“蛛丝蛋白”,使得他的蛛丝的强度异常的高。

      ⑵荧光水母的图片 问:这是什么生物?为什么它们能发出美丽的荧光? 问:从这些画面中我们应该不难发现这些神奇的生命现象是由谁来承担的? 引出今天这节课的主题 展示:一些食物(肉、蛋、乳等) 问:为什么我们经常说这些食物的营养价值很高? 问:蛋白质对人体很重要,那么人体中的蛋白质又能承担怎样的生命活动呢?大家想不想和我一起到人体中去进行一次旅行? 创设情景:三维透明人体场景 ⑴观看人体骨骼肌的三维动画,并问:构建肌肉的主要结构物质是什么?这又说明蛋白质可以具有怎样的功能? ⑵接着让学生观察在人体中可以发生的4个生命活动的场景,并问:在这样的4个场景中分别涉及到了哪些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又各自具有怎样的功能呢? ⑶总结:蛋白质在生物体中承担的功能多不多?概括出蛋白质的功能,“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过渡: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蛋白质们能够承担如此众多的功能,这是否和他的功能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掀开它的神秘面纱吧!研究表明蛋白质的结构是复杂的,可是这种复杂的分子却是由一些结构简单的氨基酸分子作为基本单位所构成。

      所以认识蛋白质的结构,首先就必须了解氨基酸的结构 创设情景:利用比喻,讲述“4个氢兄弟”和“两个强大势力集团”的斗争故事,让学生了解,“化学键”、“羧基”、“氨基”这些基团和它们的一些书写方法,以及是如何由“甲烷”到形成“甘氨酸”这种氨基酸的,为后面认识构成生物体蛋白质、氨基酸的结构,以及氨基酸共同结构特点打下铺垫 过渡:氨基酸会不会只有甘氨酸一种呢?告诉学生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其它的氨基酸吧! 提问:比一比这4种氨基酸,从4个“邻居”的角度来看,有几个“邻居”相同?几个“邻居”不同? 提问:其实其它的氨基酸也都符合这一规律,能否根据这一规律将约20种氨基酸用一个结构通式表示出来? 活动:邀请两位学生主动到黑板上演板,其他学生尝试在纸上书写 请学生评价演板的两位同学尝试写出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教师最后总结,并针对错误进行说明 提问:⑴观察结构通式,不同的氨基酸在结构上只是什么不同?那么甘氨酸和丙氨酸的R基是什么? ⑵观察结构通式,氨基酸们都拥有哪些相同的元素?那么蛋白质呢? ⑶再来观察结构通式,和刚才的4种氨基酸,问道:如果说从氨基和羧基的角度来看这些氨基酸又有哪些共同结构特点。

      学生思考同时,引导学生从氨基和羧基的数量;氨基与羧基的连接方式两个方面考虑) 总结:对氨基酸共同结构特点进行总结,并指出只有同时满足共同结构特点的氨基酸才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否则不是 过渡:现在我们知道了氨基酸的结构,但是由氨基酸作为基本单位又是如何形成蛋白质的呢?指出是“相互连接” 活动:请一位同学到前台来,和我做同样的一种姿势伸展双臂,两腿并拢,让学通过今天课的内容进行联想,可以想到什么?问:我和这位同学连接起来时最简单的方式是什么?再问:那么氨基酸在相互连接时是否也有“左右手”,以及“握手”的地方呢? 创设情景:观看flas_(蛋白质的形成) 提问:⑴描述氨基酸分子间是如何“相互连接”的? ⑵有没有“左右手”和“握手的地方”总结出“肽键” ⑶虽然和手牵手有相似的地方,但又没有不同的地方?总结出这种“相互连接”称为“脱水缩合” ⑷这是不是一种新的分子,指出“二肽” ⑸二肽还能继续进行“脱水缩合”吗? 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出“三肽”,“多肽”,“肽链”,以及一条“肽链”中“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和“氨基酸数”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

      总结:氨基酸形成蛋白质大致经过了哪几个阶段? 过渡:展示一些常见蛋白质的结构图片,指出这些蛋白质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并指蛋白质的种类有1010—1012可是构成这些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约20种 这些氨基酸怎能形成数量如此多的蛋白质分子呢? 活动:讲学生分成每6人一组,请其中一组的同学到台上来扮演氨基酸,其它组 相互同学讨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请2组学生 代表发表蛋白质分子多样的原因 评价并总结: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思考:为什么蛋白质能承担如此众多的功能? 小结、结课:在今天的这节课里,我们不仅获取蛋白质的基础知识,而且大家应该感受到蛋白质对生命的意义:生命世界是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的,离开了蛋白质,这一切还存在吗?不过蛋白质是生命的主要承担者,可它们是生命活动“操纵者”吗?它们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化合物呢?这个问题就留给下节课吧! 高一生物优质教案设计2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阅读教材P110~111) 1.主要观点 (1)生物来源:生物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而来。

      (2)进化历程:由低等到高等 (3)进化原因: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2.意义 (1)历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2)反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奠定了科学生物进化论的基础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阅读教材P111~113) 1.主要内容 2.对自然选择学说的评价 (1)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性 (2)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 三、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阅读教材P113) 1.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 2.关于自然选择的作用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3.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重点聚焦 1.在达尔文之前,人们是怎样看待生物进化的?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是什么? 3.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有哪些局限性? [共研探究] 材料一食蚁兽是吻部尖长、嘴呈管形、舌可伸缩并富有黏液适于舔食昆虫的一种哺乳动物鼹鼠是外形像鼠、耳小或完全退化、眼小且视力完全退化、营土壤_居生活的另一种哺乳动物。

      材料二超级病菌是对几乎所有抗生素有抗药性的细菌的统称能在人身上造成脓疮和毒疱,甚至让人的肌肉逐渐坏死这种病菌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它对人的杀伤力,而是它对普通杀菌药物——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对这种病菌,人们几乎无药可用 1.结合材料,利用拉马克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1)用进废退 ①食蚁兽吻部和嘴特征的形成:食蚁兽的吻部尖长、嘴呈管形、舌可伸缩并富有黏液是其长期伸向土洞舔食蚂蚁的结果 ②鼹鼠耳和眼特征的形成:器官长期废而不用的结果 (2)获得性遗传 ①超级细菌的形成:人们经常使用抗生素改变了细菌的生活环境,细菌发生定向性变异,而且逐渐积累和遗传,从而演化为超级细菌 ②长颈鹿脖子长:草地退化后,长颈鹿只能食用高处的树叶由于经常使用颈部,导致颈部越用越长,并将长颈这一性状遗传给后代 2.环境引起的性状改变不一定遗传给后代,只有环境使遗传物质改变进而引起性状改变时才能传给后代 [总结升华] 1.拉马克进化学说的内容 (1)用进废退:凡是没有达到其发展限度的每一种动物,它的任何器官,如果持续地使用,会逐渐增强,并且发达起来。

      相反,任何器官如不经常使用,则会逐渐衰弱,其功能减退,最后导致器官的退化或消失 (2)获得性遗传: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一个动物经常使用某种器官或经常不使用某种器官的结果是发展某器官或丧失某器官,这种变异可以通过生殖遗传给后代 2.拉马克进化学说的“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的观点具有局限性他过于强调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物种的改变实际上,如果环境的变化未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就不会使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对点演练] 1.拉马克认为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不定向变异和定向的自然选择 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C.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D.器官的反复使用 解析:选C拉马克的观点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器官经常用就进化,不用就退化,并且把这种性状遗传给后代 [共研探究] 根据图示,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1)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性状(表现型) (2)对生物的变异起选择作用的是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 (3)生存斗争 ①类型:包括生物之间的斗争、生物与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