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涉外警务概论》.doc

22页
  • 卖家[上传人]:
  • 文档编号:41869682
  • 上传时间:2018-05-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8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涉外警务概论涉外警务概论》》第一章1、 涉外警务的性质:①从国内法角度分析,涉外警务是国家涉外行政管理和涉外刑事管辖权力的集中体现;②从国际法角度分析,是一种涉及国内法和国际法双重性质的执法活动;③从执法角度分析,是国际警务合作的一部分;④从管辖对象分析,主要是以涉及外国人的有关事务开展执法活动这是涉外警务具有涉外性质的主要特征2、 涉外警务处置特征:①构成因素的涉外性;②违法主体的复杂性;③法律依据的多元性;④管辖原则的国际性;⑤执法程序的特殊性⑥刑罚适用的灵活性;⑦国家管辖的双重性;⑧管辖效力的域外性3、 国际法规范——包括国际公约和国际条约等 (1)国际公约——是指由国际专业组织制定、参加国承认并适用于各参加国的国际性协议 (2)双边条约——是指我国政府和外国政府之间签订的,确定相互间权利义务的一种书面协议协定4、 涉外警务处置的基本原则——(一)维护国家主权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原则是是重要的国际法原则,是自理各种涉外警务的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涉外警务处置中,维护国家主权原则包括的内容:(1)实体意义上的国家主权原则 (2)程序意义上的国家主权原则(3)公安机关在涉外警务处置过程中的国家主权原则。

      (二)互惠原则(三)保障外国人合法权益原则;(四)遵守国际条约原则;5、 涉外行政警务的形式和职责(1)国籍事务管理(2)中国公民出入境事务管理(3)外国人入出境居留、旅行事务管理(4)出入境边防检查(5)处理涉外案件6、涉外行政警务的形式和职责(1)立案侦查权(2)案件前期调查权(3)实施强制措施权(4)实施出入境控制权(5)国际侦查权7、公安机关在涉外警务执法中的义务(1)保护外国人合法权益(2)遵循司法和外交两种程序办案(3)维护外交特权一豁免权(4)尊重并保障人权8、外国人法律地位的概念:外国人,是指在一国境内,不具有的在国的国籍,而具有其他国家国籍的人,一般也包括无国籍人我人对外国人的入境居留、旅行、出境以及违反该法的制裁办法作出的规定:(1)外国人入出境条件(2)外国人居留和旅行条件(3)外国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4)外国人的法律义务9、出入境活动领域的国民待遇:外国公民和中国公民享有同等的出入境权利,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就可以自由出入中国国境 (1)开放口岸的范围;(2)不断简化入境签证手续第二章涉外警务与国际法1、涉外警务条约的种类——(1)按照缔约国家的多少,分为多边条约和双边条约;(2)按照缔约国处的地域方位划分,分为全球性条约和区域性条约以及亚区域性条约;(3)按照缔约者的名义,分为国家级条约和政府级条约以及部门级条约。

      2、涉外警务条约的种类——(1)按照缔约国家的多少,分为多边条约和双边条约;(2)按照缔约国处的地域方位划分,分为全球性条约和区域性条约以及亚区域性条约;(3)按照缔约者的名义,分为国家级条约和政府级条约以及部门级条约3、惩治国际法犯罪公约的主要内容——(一)惩治恐怖犯罪公约(1)惩治恐怖主义的劫持航空器犯罪公约 (2)惩治劫持人质犯罪公约(3)惩治侵害国际保护人员犯罪公约(二)惩治毒品犯罪公约(三)惩治有组织犯罪公约(四)惩治海域犯罪公约(五)惩治文物犯罪公约(六)惩治偷渡犯罪公约4、中外政府间惩治犯罪条约的主要内容:种是综合的可以统称为惩治犯罪的合作条约;二是单一的称为惩治毒品犯罪的合作条约5、联合国惩治国际犯罪公约——主要有《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 《关于在航空器内的犯罪和犯有其它某些行为的公约》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 《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6、中外政府间惩治犯罪条约——1998 年 4 月和加拿大《关于打击犯罪的合作谅解备忘录》99 年 9 月和澳大利亚《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关于打击犯罪 的合作谅解备忘录》99 年 8 月13 日和塔吉克斯坦《关于禁止非法贩运麻醉精神和管制化学品的协议》2000 年 6 月 25 日和西班《打击有组织犯罪的合作协定》7、单一刑事司法协助条约——我为和加拿大、保家利亚、美国等缔此条约,主要有域外送书文、域外调查取证、讯问犯罪嫌疑人或罪犯、询问证人、移交赃物赃款、交换法律线索、通报诉讼结果、移交犯罪嫌疑人或罪犯。

      8、刑事司法协助范围——(1)送达刑事诉讼文书(20 查找和辨认有关人员(3)进行专家鉴定和现场戡验(4)代为调查、录证词(5)代为搜查和扣押(6)移交书证、物证和赃款赃物(7)安排证人和在押人员作证9、刑事司法协助程序——请求程序和审查程序10、刑事司法协助途径——司法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和外交途11、双边警务合作条约_其表现形式_(1)综合性条约;(2)单一性条约(3)地区性合作条约12 多边警务合作条约——形式有(1)国际性公约;(2)亚区域性条约13 中外警务合作范围——(1)在办理国际犯罪案件方面进行合作;(2)交换国际犯罪情报(3)执法人员培训(4)警察业务工作经验交流(5)警用技术开发与交流14 合作方式——(1)双方在本国法律的范围内,共同制定并且实施预防和打击各种有关犯罪活动的措施 (2)根据双方各自的职权范围,在各自的领域内组织侦查和缉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3)一方向另一方及时通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的身份案情证据等信息 (4)移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15 多边外交领事条约——我国签订的主要有 1961《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1969《特别使团公约》 ;1946《联合国特权与豁免公约》 ,1947《联合国各专门机构特权与豁免公约》1963《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 。

      16、双边领带条约——我国加入了《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还与 30多个国家签订了领事条约17、外交与领事特权范围 ——主要包括外交机关、外交代表的特权与豁免,特别使团和人员的特权与豁免,联合国专门机构和人员的特权与豁免,以及领事馆和领事官员的特权与豁免18、 领带保护职权——(1)本国公民被拘捕案件处理本国公民出现违法犯罪行为,如果被所在国司法机关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等强制措施,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通知有关国家的使领馆官员 (2)本国船员违法案件处理对于在外国船舶上发生的治安或刑事案件,如果不危及或影响所在国的安全和社会秩序,且违法者或受害人不是所在国公民,所在国一般不予干预,由领事官员或船长自行处理(3)本国公民死亡案件处理对于发生的外国人死亡案件,所在国主管机关在处理过程中,应当及时地通知有关国家的领事馆并协助领事官员妥善处理尸体和遗产等相关问题19、中外公民往来条约及其主要内容——为促进中国公民和外国公民的国际交往活动,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还签署了一系列关于促进中外公民相互往来的国际条约其内容有:(1)公民往来条约: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互免身份证和方便两国公民往来的协定》等。

      (2)简化签证条约三种形式是(1)互免签证条约;(2)简化签证条约 93)互免签证费条约第三章,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3、公民出入境的权利——公民有出境探亲的权利;出境定居;自费出国留学;出境继承财产;涉外婚姻与收养;出境就业;出境旅游;国籍选择;回国定居4、公民出入境的义务——按照法律规定申请护照,并且接受口岸检查机关的查验;(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5、出入境管理改革的举措——(1)放宽出入境管理政策;(2)改革护照申请制度(3)改革劳务人员出国管理办法6、出入境管理改革的发展状况和前景展望——(一)发展状况: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入 WTO 后,国家对外交流和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促使中国公民出国人数急剧增长,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公民出入境人数逐年增加,成为出入境活动最为活跃的一个时期 (二)前景展望:(1)完善立法,实现出入境信息与户政管理信息、犯罪信息共享 (2)通过改革,进一步推行出入境警务公开制度,实行阳光作业,不断拓展警务公开的层次、范围和内容,改进和完善警务公开方法;总之,我国出入境管理逐步从封闭型向开放型、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7、五种不准出境情况——(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认定的犯罪嫌疑人;(2)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结民事案件不能离境的(3)被判处刑罚正在服刑的。

      (4)正在被劳动教养的(5)国务院有关主管机关认为出境后将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8、审批的重要性——对公民出国申请进行审查的目的是,既要保障公民出国的正当权益,使大多数符合条件的人得到批准;又要保卫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使极少数不条例出国条件的人受到制止,是出国管理各道程序中最重要的一中心环节10、华侨回国定居程序——提出申请,由省级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核发《回国定居证明》 ,对其安置遵循两原则——(1)按照愿户籍地安置;(2)根据特点和特长实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原则11、 护照颁发的原则——(1)国籍原则(2)年龄原则(3)一人一照原则(4)不普遍发照原则(5)区别对象原则12、护照管理——(1)护照延期,可两次,每次 5 年为限 (2)护照加注(3)偕儿童分离14、国籍法的基本原则——(1)同一国籍原则;(2)单一国籍;(3)血统主义与出生地主义相结合原则;(3)防止与消除无国籍原则(4)申请与审批相结合原则15、 取得、丧失和恢复中国国籍的条件——取得:(1)自然取得:(2)依法取得丧失:(1)自动丧失中国国籍;申请退出中国国籍恢复:曾经具有中国国籍的容易。

      16、国籍的形态——(1)单一国籍 92)双重国籍(3)无国籍(3)多重国籍17、国籍与国家管辖的关系 ——(1)国籍是使一国境内的居民具有不同法律地位的依据和尺度,国家依据国籍法来确定谁是本国人,谁是外国人(2)国籍是联系个人与国际法之间的桥梁和纽带;(3)国籍是一国行使属人管辖权的依据18、国籍法的发展趋势——(1)国籍法的单行立法已成为普遍趋势;(2)国籍法的内容日益丰富和完善 (3)国籍立法的趋同化趋势国籍国籍冲突的产生及解决——不具有任何国家的国籍或同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国籍的法律状态叫做国籍冲突原因:因出生而产生;婚姻;收养;入籍;认领;解决的途径:(1)在国内立法中,防止制定可能产生国籍冲突的条款,积极主动地避免产生冲突的可能 (2)通过签订双边条约,就某些问题进行平等协商,达成协议 (3)通过签订国际公约审批程序——申请;受理和审批香港居民的国籍归属原则则——(1)以香港居民的中国血统和出生地作为认定国籍的依据;(20 有以所持护照作为国籍的惟一依据(3)有承认香港中国居民根据英国政府的“居英权计划”而获得的英国公民身份(4)实行国籍变更申报制度澳门居民的国籍归属原则则——(1)以澳门居民的中国血统和出生地作为认定 国籍的依据(2)不依护照作为国籍的主要依据(3)实行选籍制度。

      第四章外国人人出境管理2、外国人入出境管理 A:是指我国公安机关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对外国人进入、通过、离开我国国境或在我国境内居留、旅行及其他有关事务所实施的监督和控制它是国家涉外管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公安机关代表国家行使主权的重要体现《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对外国人的入境制度作出了明确规定依照规定外国人入境出境、过境,必须从对外国人开放的或者指定的口岸通行,接受边防检查机关的检查根据外国人来华的不同身份或事由,入境者须持有相应的入境签证(免办签证的除外),经过批准方能进入中国国境3、外国人出境许可 B:外国人的出境活动和入境一样,同样涉及一国的主权,涉及一国的安全和利益根据国家主权原则,一国有权在任何时候禁止某些刑事案件的被告或犯罪嫌疑人以及有违法行为的外国人在一定时限内离开国境对于大多数遵守入境国法律的外国人来说,出境是自由的,他们可以按照个人的意愿进行选择,无须受到出境时间、地点及方式的限制但是对少数违反入境国法律的外国人来说,出境的自由度则会受到法律规定的约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