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治理方案.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440524649
  • 上传时间:2022-12-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3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治理方案   摘要:文章以贵州某不稳定斜坡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分析,该斜坡局部已出现裂缝和崩塌,属浅层覆盖层滑坡,综合各方面因素,建议采取“钢管桩+抗滑桩+挡土墙+截排水沟〞的工程治理方案进行地质灾害治理,以保障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平安  关键词:不稳定斜坡;成因分析;治理方案  工程区位于贵州省印江县,交通较便利据调查访问,该不稳定斜坡最初发生变形于2022年,斜坡上部为已建乡村公路,该公路局部出现沉降后于2022年进行整修,变形点位于斜坡中部公路坎下,多户村民房屋出现裂缝该不稳定斜坡区为中低山侵蚀剥蚀地貌,发育于斜坡中上部,坡脚海拔约822.69m,坡顶海拔约890.42m,高差约67m,斜坡整体坡度约18°~35°,第四系覆盖层较薄,约0.3~1.3m,局部陡坎处可见基岩出露,工程区四周均为斜坡地形,斜坡地形较陡,第四系覆盖层较薄,植被发育多为林地工程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6.8℃,年平均降水量1100mm,工程区周边未见地表水体发育  1不稳定斜坡地质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1.1斜坡区地质概况  工程区出露地层由新至老为第四系(Q)、志留系中上统韩家店群(S2-3hn)泥岩。

      第四系(Q)主要黄褐色粉质粘土夹碎石,呈可塑、稍湿状,其中碎石含量约10%~20%,粒径0.1~1.5cm,碎石主要为强风化泥岩韩家店群(S2-3hn)为灰绿色泥岩,节理裂隙发育,出露岩体风化较强烈,其中强风化岩体为软质岩,岩层产状290°∠28°发育2组优势裂隙,L1:108°∠68°,长度约为3~5m,节理缝宽0.5cm,密度为2~3条/m;L2:182°∠82°,长度约为2~3m,节理缝宽0.5~1cm,密度为2~3条/m工程区未见断裂构造发育,相应地震烈度为Ⅵ度,区域地壳稳定性较好工程区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及松散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韩家店群泥岩风化带体中,含水性弱,微新岩体透水性弱,可视为隔水层  1.2不稳定斜坡根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1.2.1不稳定斜坡根本特征该不稳定斜坡位于村民住房和通组公路之间斜坡地带,见图1整个区域在平面上近似呈“簸箕〞形,根据现场调查分析,不稳定斜坡前缘和后缘均为通组公路,右侧边界为自然斜坡沟谷,整个不稳定岩土体宽约158m,长约121m,前缘高程约817m,后缘高程约867m,相对高差约50m,平均坡度约15°~25°,覆盖层厚度0.3~3.1m不等,斜坡上局部可见基岩出露。

      图1不稳定斜坡航拍图Fig.1Aerialphotographoftheunstableslope经现场调查,该不稳定斜坡体的滑体主要物质由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组成,平均厚度约0.3~3.1m,夹少量碎石,碎石以强风化泥岩为主,呈棱角状,块径一般0.5~6cm不等,结构较松散该不稳定斜坡体为土质不稳定斜坡,主要表现为表层土层发生局部滑塌开裂变形,斜坡体主要沿着岩土界线产生滑动变形,顺着坡向向下滑动,即滑面主要为岩土分界面该不稳定斜坡的滑床为韩家店群灰绿色薄-中层状泥岩,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反,斜坡为逆向坡,故基岩稳定性较好根据现场调查及监测资料,该不稳定斜坡最初变形发生于2022年,由于持续性强降雨及切坡建房导致不稳定斜坡局部地面开裂变形,于2022年局部变形扩大并局部发生滑塌,但该不稳定斜坡所在村寨整体无明显大幅度变形迹象目前该不稳定斜坡上共形成9个地面开裂变形区域和2个崩塌区域;其中,裂缝变形区的裂缝长4~35m,宽0.1~6cm,裂缝可见深度最大达20cm,崩塌区均位于公路的下部,方量最大约220m31.2.2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成因分析该不稳定斜坡发生变形破坏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如强降雨、地形地质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等。

      工程区大气降雨量较丰富,加上滑坡体主要为第四系粉质粘土,结构较松散,孔隙度大,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大气降雨渗入坡体不仅增加了岩土体自身的重量,水下渗后岩土接触面上富集,对岩土接触面上有浸蚀、软化的作用,降低了岩土体抗剪切力学强度,大大降低斜坡的稳定性该斜坡坡度较陡,且前缘多处存在切坡建房修路,局部临空面较为高陡,为斜坡发生滑动垮塌提供剪出空间斜坡区为人类工程活动区,人类活动对地表改造作用较为强烈,斜坡后缘切坡修路、切坡建房较为常见,导致植被减少,坡体裸露,显著增加了地表水的渗流量;此外,建构筑物的修建对斜坡体施加重力荷载也进一步加速斜坡的变形破坏  1.3斜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根据现场调查分析,该斜坡滑动面总体呈近圆弧形型,适用于圆弧滑动计算模型由于该不稳定斜坡规模较大,根据斜坡特征,选取3个典型坡面进行稳定性计算;稳定计算主要考虑降雨因素、坡体自重,地表荷载(建筑荷载)、地下水产生的水压力等,综合考虑上述荷载的作用,分别计算2种工况下的斜坡的稳定性,即工况1:自重+天然水位;工况2:自重+10年一遇暴雨结合工程经验及现场、临近工程点的岩土体试验,确定改斜坡体滑动面天然抗剪强度粘聚力C=22kPa、内摩擦角φ=14°(工况2抗剪强度折减系数为0.95),滑体天然重度18.5kN/m3,工况2容重为19kN/m3。

      根据斜坡区钻孔岩芯土工试验结果,滑床强风化泥岩的天然重度25.1kN/m3,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10.3MPa,基底摩擦系数取0.35,强风化泥岩水平弹性抗力系数K=180MN/m3,中风化泥岩K=250MN/m3在上述参数的根底上,根据?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进行稳定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工况1状态下斜坡均处于稳定状态,工况2状态下除了1条剖面处于根本稳定状态外,其余的2条剖面亦均处于稳定状态  2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方案研究  2.1治理工程方案建议  按照对地质灾害应“因害设防、突出重点、注重效果〞的治理原那么和前期滑坡勘察的根底上,建议采用工程手段对不稳定斜坡进行治理,根据以往滑坡地质灾害治理成功案例,该工程考虑如下3个治理方案方案1:钢管桩+挡土墙+截排水沟治理工程;方案2:钢管桩+抗滑桩+挡土墙+截排水沟治理工程;方案3:对受影响的35户127人进行整体搬迁  2.2治理工程方案比选  方案1:该稳定斜坡在2种工况下处于根本稳定—稳定状态,但坡体存在一定的变形裂缝,目前坡体缺乏有效的排水措施;在坡体前缘设置钢管桩和挡土墙,并在坡体设置截排水沟可到达阻止斜坡变形的效果,该方案可行性较高,能有效地提高的坡体的稳定性;但所需的钢管桩数量较多,工程投资较大。

      方案2:该治理方案在方案1的根底上增设抗滑桩,进一步提高了防治工程的平安系数,彻底解决该滑坡的稳定性问题,工程治理后的平安系数最高,同时抗滑桩的使用可以大幅较低钢管桩的数量,工程投资较方案1小方案3:该方案可以有效防止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对该地居民的威胁,永久性消除灾害体对居民的影响该方案涉及的工作类别少,工期较短;但移民投资高,并且违背当地村民的意愿,移民搬迁可能会使局部农民远离原来的生产对象,给农业生产带来不便,为确保搬迁后农民生活来源的稳定和生活质量的保证,当地政府和农民都将为此做出大量工作综上所述,建议选取方案2作为该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的治理方案,方案可行性高,投资较少  3结语  (1)工程区第四系覆盖层主要为黄褐色粉质粘土夹碎石,下伏基岩为韩家店群泥岩,岩体风化较强烈2)该不稳定斜坡在平面呈“簸箕〞形,宽约158m,长约121m,前、后缘高差约50m;滑体主要由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夹碎石组成,平均厚度约0.3~3.1m,滑面主要为岩土分界面3)该斜坡发生变形破坏是强降雨、地形地质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坡体处于根本稳定—稳定状态,建议选择钢管桩+抗滑桩+挡土墙+截排水沟治理工程的治理方案(方案2)进行地质灾害治理。

        参考文献:  [1]谢凯,员海.贵州某公路滑坡变形破坏模式与治理研究[J].路基工程,2021(01):204-209.  [2]万仁锋.抗滑桩设计优化与经济性评估[D].重庆大学,2022.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