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南京导游考试中山陵.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正**
  • 文档编号:42204428
  • 上传时间:2018-06-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9.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山陵序号名称景点内容要点视频时长 1景点概况1、地理位置、建陵时间、5A 级景区2、墓址选定3、中山陵的设计者及设计特点4、孙中山生平5、奉安大典2 分 30秒2陵前部分1、孝经鼎的重量、高度和鼎腹的刻字及内置六角铜牌上的内容2、博爱坊的建筑特色,高度、宽度及正中匾额的“博爱”题字及出处3、墓道的长度、宽度及特点2 分钟3陵门、碑亭1、陵门前广场简介2、陵门的建筑特点,“天下为公”匾额题字及出处3、碑亭的形状、建筑特点,碑的高度、特点和碑上的题字4、台阶与八大平台简介:包括台阶和平台的数量、寓意,第五层和顶层平台的重要陈设2 分 30秒4祭堂、墓室1、祭堂前平台简介 2、祭堂的建筑特点和规模、“天地之气”直额及三拱门上的“民族、民生、民权”题字3、祭堂内的布局:色彩、十二根黑大理石柱、东西墙裙的《建国大纲》、内顶党徽图案及孙中山坐像4、坐像基座六幅石雕的方位和名称5、墓室门简介、墓室内部的建筑特色、圆形石圹的直径和深度,孙中山卧像简介 6、墓穴简介3 分钟5附属纪念建筑1、孙中山纪念馆 2、音乐台、光华亭、行健亭、流徽榭 3、中山植物园(原总理陵园植物园) 4、廖仲恺与何香凝墓、谭延闿墓、紫霞湖正气亭 1 分钟累计时长11 分钟注:内容要点按视频播放顺序排列景点概况 2 分 30 秒1、地理位置、建陵时间、5A 级景区2、墓址选定3、中山陵的设计者及设计特点4、孙中山生平5、奉安大典各位游客,中山陵景区位于南京市紫金山第二峰小茅山的南麓。

      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陵墓建于 1926 年,于 1929 年完工,整个陵墓由南向北沿着山势逐级升高,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平台、祭堂、墓室它的设计者吕彦直匠心独具,将整个陵寝设计为“木铎”之状,寓含警钟长鸣之意现在大家也许会问,孙中山先生出生于广州,逝世于北京,为什么选择南京作为自己的长眠之地呢?据说,早在 1912 年初春的一天,孙中山先生与胡汉民等人到紫金山一带打猎他看到这里前临平川,后拥春幛,气势十分雄伟,就笑对左右说:“待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尔 ”当然紫金山的风水并不是先生选择的主要原因,先生选择南京作为自己的长眠之地最主要的原因是纪念辛亥革命,激励革命同仁接下来,我为您简单介绍一下孙先生的生平孙中山先生名孙文,字逸仙,国内尊称为中山先生1866 年出生于广东香山县,先后求学于檀香山、香港等地,毕业后在广州、澳门等地行医,后弃医从政,并于 1905 年在日本组织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以及“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

      1911 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1 年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1924年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1925 年病逝于北京陵墓主体工程完工后,国民政府为孙先生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将先生的遗体自北京香山碧云寺移出,由专列护送抵达南京,在国民党中央党部举行三天公祭后,于 1929 年 6 月 1 日举行了奉安大典,从此孙先生就一直长眠于此,距今已有 80 多年陵前部分:2 分钟1、孝经鼎的重量、高度和鼎腹的刻字及内置六角铜牌上的内容2、博爱坊的建筑特色,高度、宽度及正中匾额的“博爱”题字及出处3、墓道的长度、宽度及特点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就来到了中山陵的陵园广场,在中山陵前的半月形广场南面,有一座八角形石台石台上有尊双耳三足的紫铜宝鼎,重 5000 公斤,高 4.25 米,腹径 1.23 米,是中山陵纪念性装饰之一这座鼎铸于 1933 年秋,是由广州中山大学全体师生和校长戴季陶捐赠的鼎一面铸有“智、仁、勇”三个字,是中山大学的校训鼎内竖有一块六角形铜牌,上刻戴母手书《孝经》全文由广场踏阶而上,迎面是一座四柱三楼檐的冲天式石牌坊这座牌坊采用福建花岗岩结构,建于 1931~1933 年,高 12 米,宽 17.3米。

      广场上端刻着“博爱”两字,这两个字是孙先生的手迹,语出自唐韩愈《原道》 “博爱之为仁” 据说孙先生生前最爱题这两宇送人可以说“博爱”二字正是对他一生的高度概括和最好写照由博爱坊向前走,是一段长 480 米,宽近 40 米的墓道墓道分为左中右三道:中道宽 12 米,钢精水泥路面左右两道各宽 4.2 米,柏油路面中山陵墓道的设计既符合中国传统建筑精神,有具有独特的风格严格的中轴对称,给人以法度谨严的感觉以两两对称的雪松、松柏等代替古代常见的石人、石兽,更好地表现了高洁常青的象征意义陵门、碑亭:2 分 30 秒1、陵门前广场简介 2、陵门的建筑特点,“天下为公”匾额题字及出处3、碑亭的形状、建筑特点,碑的高度、特点和碑上的题字 4、台阶与八大平台简介:(台阶和平台的数量、寓意,第五层和顶层平台的重要陈设)穿过墓道,来到陵门平台根据吕彦直的设计,整个陵墓平面为“木铎”形木铎的声音洪亮,而且传的很远,有“使天下皆达道”的寓意,其用意也在警示后人陵门广场的边缘就是当年吕彦直设计的“自由之钟”的下缘广场东西栽有千头松和银杏陵门前有汉白玉石狮一对,显得非常的庄严古朴现在我们看到的单檐歇山式建筑就是陵门,陵门坐北朝南,有三个拱门,每三个拱门都有一扇对开的楼花铜门。

      是一座单檐歇山式建筑陵门平面呈长方形,高 16 米,宽 27 米,全部采用福建花岗岩建成陵门门楣上有孙中山亲笔手书“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出自于孔子《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意思是国家政权不是哪一家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是老百姓的天下表达了孙中山先生毕生的奋斗目标和所追求的理想过了陵门便是碑亭碑亭宽约 12 米,高约 17 米,为重檐歇山顶碑亭正中这块 9 米高的巨碑上,刻有国民党元老谭延闿手书的“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24 个镏金颜体大字碑额上有阴刻的国民党党徽这块碑的重要特点是突出了孙中山先生的葬礼为党葬从碑亭到祭堂共有八段大石阶,每段设有一平台上三下五的八段平台,设计寓意为三民主义,五权宪法这八段大石阶共有290 级,如果从博爱坊算起,共有 392 级台阶在南京,人们常说中山陵的台阶就像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 392 级台阶的设计并非巧合,而是寓意当时全中国的 39200 万同胞更绝妙的是,当你从下往上看的时候,是一望到底,石阶连绵不断,却不见平台而当我们爬上顶层朝下看的时候,却反而看不见台阶了,只看见宽阔的一级级平台此设计仿佛暗语:革命的道路虽曲折,但到革命胜利,前方会是充满希望的坦途。

      在第五段石阶的平台上,有一对紫铜鼎,上面刻着奉安大典四个篆书大字,这是当时的上海市政府为纪念中山先生的葬礼而敬献的西侧的鼎腹上有两个洞,为 1937 年 12 月日军炮轰紫金山时留下的纪念,这两个弹洞时时刻刻在提醒着我们莫忘国耻 祭堂、墓室:3 分钟1、祭堂前平台简介 2、祭堂的建筑特点和规模、“天地之气”直额及三拱门上的“民族、民生、民权”题字 3、祭堂内的布局:色彩、十二根黑大理石柱、东西墙裙的《建国大纲》、内顶党徽图案及孙中山坐像 4、坐像基座六幅石雕的方位和名称 5、墓室门简介、墓室内部的建筑特色、圆形石圹的直径和深度,孙中山卧像简介 6、墓穴简介中山陵的修建依托紫金山,陵墓更显气势雄伟壮观从最下方的博爱坊到祭堂,我们已经走过了平面大约 700 米,高度大约 70 米的距离先生的祭堂与墓室依托着钟山气势,更显巍峨,让谒陵者感悟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与浩然正气长留天地之间第 8 层的平台上,有孙先生长子孙科一家敬赠的青石鼎祭堂前还有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捐赠的一对华表祭堂是融中西风格于一体的宫殿式建筑,长 30 米,宽 25 米,高 29 米祭堂的三拱门额上自东向西分别刻着 “民族” 、 “民生” 、“民权”六个篆体大字,是国名党元老张静江手书。

      居中的“民生”门楣上端,又有孙中山手书的“天地正气”四字匾额请各位跟我进入祭堂祭堂内采用云南的大理石铺地,十二根黑大理石柱采用四隐八显的手法,左右两侧的护壁上有孙先生手书的《建国大纲》全文顶上的斗式藻井是用马赛克镶嵌的国民党党徽祭堂正中是孙中山着长袍马褂的石刻全身坐像,像高 4.6 米,底座阔 2.1 米这座雕像是当时世界著名的法籍波兰雕刻家保罗.朗特斯基受孙中山葬事委员会之托,用意大利白石雕刻而成,并于 1930 年从巴黎运至中山陵的,全部造价 150 万法郎坐像下四面的 6 幅浮雕是截取了孙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六个片断它们分别是东面“出国宣传” 、“商讨革命” 、 南面“如抱赤子” 、西面是“振聋发聩”和“讨袁护国” ,北面是“国会授印” 石像上的孙中山端坐在太师椅上,双脚并拢,膝上摊着展开的长卷,他沉思着,双目凝视着远方,仿佛思考着建国方略,表现出一位思想家的深沉和睿智 经过祭堂来到墓室墓门分两道,第一道是紫铜保险门,门上刻有“浩气长存”横额,取自孙中山为黄花岗烈士墓的题字第二道门为独扇铜门,上刻张静江所写“孙中山先生之墓”七个篆字墓室是半球形封闭建筑,顶呈西式穹隆状,以马赛克镶成国民党党徽图案。

      正中安放着孙中山穿中山装的大理石卧像,这是捷克雕塑家高崎按孙先生遗体形象所做,孙先生的紫铜棺就安放在卧像下 5 米左右处孙中山先生的遗体自奉安大典之后放入墓穴,从未被打开移动过 附属纪念建筑:1 分钟1、孙中山纪念馆 2、音乐台、光华亭、行健亭、流徽榭3、中山植物园(原总理陵园植物园)4、廖仲恺与何香凝墓、谭延闿墓、紫霞湖正气亭中山陵周围有许多附属建筑,孙中山先生纪念馆,原名为藏经楼,收藏有孙先生的图片资料及实物,在藏经楼后有三民主义碑廊藏经楼外有一尊孙中山铜像,是中山先生的日本友人梅屋庄吉捐赠的音乐台,是由美国旧金山华侨代表和国民党辽宁省党部捐资建造的此外还有光华亭、行建亭、流徽榭等社会各界捐建的中山陵纪念建筑中山陵的周边还有中山植物园,廖仲恺、何香凝墓,谭延闿墓、紫霞湖、正气亭等建筑,大家有时间可以前去游览各位游客,中山陵的讲解就到这里结束,我们接下来要游览的景点是灵谷寺,请各位游客 30 分钟后在停车场集合上车,谢谢大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