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10页目 录一、引言 2二、我国行政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2三、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一)政府职能转变与组织结构优化的关系被分离 3(二)创新管理模式与合理的组织机构的构建被分离 3(三)政府行政管理绩效与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存在差距 31.宏观经济调控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 32.微观经济管理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 4(四)政府行政管理绩效与改善民生的要求存在差距 41.政府管理中的监督缺位影响管理效能 42.现行政策之间的“打架”现象影响行政管理绩效 43.发展中的认识误区降解了政府行政管理的实际功效 4(五)组织结构改革的法制化与规范化的程度比较低 5(六)在服务性政府的构建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 51.政府职能转变缓慢,影响服务能力提升 52.公共服务机制不完善 53.公共财政体制不健全 5四、完善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建议措施 6(一)调整行政管理组织结构,完善行政管理体系 6(二)加快建设形成公共行政管理体制 6(三)在管理取向上积极创新政府管理模式 7(四)在方法选择上完善政府运行模式 71.经济职能要由单纯的经济增长型向社会和谐型转变 72.由封闭式的集中决策向开放式的民主决策转变 73.由“集权行政”向“分权行政”转变 84.由利益政治化向利益社会化转变 8(五)在理念定位上牢固坚持以人为本 8(六)在职能定位上实现全方位的角色转换 8(七)在目标定位上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9(八)在路径依赖上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 9参考文献 10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相对于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事业,我国政府的行政管理在很多方面已经不适应社会各界的发展需求,从多方面综合审视,我国政府管理绩效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
目前的行政管理改革中存在着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认识方面的、有体制机制方面的、也有管理主体方面的,因此必须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在理念定位、角色定位、目标定位、路径选择和方法选择等方面推进政府行政管理创新所以本文首先分析介绍了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现状,然后研究总结了我国现阶段行政管理改革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中部分问题,并针对性的给出了一些完善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建议和措施关键词:行政管理 模式 改革 问题 对策 一、引言在各种新形势快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构建一个能够推进我国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各方面全面、快速、健康发展的新型政府,我国正分别从技术、体制以及理念等多个层面同时进行行政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但是在这一改革进程中还存在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与加强行政管理模式的改革的力度,从而彻底转变和改善行政管理中的种种不足,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摸清目前行政管理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一一加以解决,只有保证改革进程的正确进行,才能更好的完善我国行政管理工作二、我国行政管理模式现状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进行了行政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过程,我国的行政管理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这其中最大的成效主要表现在,我国的行政管理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已经逐渐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初步顺应了我国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等多方面提出的要求,使得我国社会方方面面的生产力状况得到了显著地解放和改善,但是我国的行政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工作还远远没有彻底的完成。
行政改革并不到位了,一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还远不如经济体制改革那么大,许多老大难问题尚未解决;二是,随着经济与社会的深入发展, 国内外形势和行政环境不断有新变化,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又出现了许多新的不适应我国的行政管理的改革还远远没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进行的那么成功与彻底,还有很多困难没有克服和解决,这对我国的行政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行政管理职能与运作模式都有了很大改观,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相比,与以人为本的现实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还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进一步探索应对措施因此,我国的行政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工作任重而道远 三、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政府职能转变与组织结构优化的关系被分离政府职能指的主要是政府部门为了更好的适应各方面社会环境与发展过程的需要而相应的发挥自身的功能与职责政府的组织结构主要是作为一种载体来对相关的政府功能与职责进行具体的实施,因此,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密切的联系但是,在目前的很多行政管理改革的过程中,这两者经常被单独的割裂开来,比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每一个行政管理改革几乎都很重视政府职能转变方面的改革,但是在组织结构优化方面却做得很少,做的工作仅仅是精简结构,而很多精简了的组织结构在改革高潮过后又重新上马,这就直接导致了整个改革过程很难落实到实处,也就没有了应有的明显的效果。
二)创新管理模式与合理的组织机构的构建被分离 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这种行政管理中组织结构的设置于安排通常都表现为全而大、上下对口的特点,在这种模式下,监督、执行以及决策等职能往往集于一身在现行的行政管理的改革过程中,这种组织结构的设置形式没有得到足够的改善,大多数改革措施都是在此结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把创新管理模式与合理的组织机构的构建这两个方面割裂了开来,三权模式的优势在西方一些国家行政管理模式中已经得到了验证,我国虽然不能完全照搬西方模式,但是这种三权适度分离的模式确实是我国行政管理必须要实现的一个目标三)政府行政管理绩效与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存在差距1.宏观经济调控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经济发展只有给人带来幸福才具有意义,政府的管理工作不能脱离这个目标但是,这个要求并未完全达到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近几年最令人们关心的房地产问题一直热度不减,房价不断攀升,直接影响着群众的利益虽然政府对房地产调控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还引发了广泛质疑2.微观经济管理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一些部门的管理中存在着“越位”“错位”“缺位”现象,造成一些地方政府在管理中措施不当,直接或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利益。
特别是在我们当前提倡低碳生活的背景下,行政投入和行政绩效之间的较大反差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真谛第三,对发展主体的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发展权的主体是人,尊重人的发展权本质上就是尊重人的自主发展但是,一些部门把发展权片面理解为“政府的发展权”,进而滥用“政府发展权”,危害人民群众其他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四)政府行政管理绩效与改善民生的要求存在差距1.政府管理中的监督缺位影响管理效能目前,我们的政府工作远没有形成全面有效的监督机制一是人大、政协、媒体等社会各方面对于政府工作的监督并没有真正体现监督的实质,一些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行为在所谓的“中国国情”“中国特色”借口下被一再演绎如目前我们虽然也实行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度等措施或做法,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不尽如人意二是群众对政府工作难以实行有效监督一些地方行政程序的参与度较弱、公开度较低、公正性差较,对违反行政程序的责任追究制度也不健全相当一部分行政程序缺乏民主性和透明度,甚至没有给当事人应有的申诉权和申诉机会三是群众的民主意识和运用民主的能力还不适应监督工作的要求在一些人眼里,有关的法律制度也还是挂在墙上的风景四是在一些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上,如拆迁问题、农民权益保障、群体性突发事件、物价问题等,监督不力的现象很严重。
2.现行政策之间的“打架”现象影响行政管理绩效由于制定政府公共管理政策的主体较多,这些主体本身又都是独立的利益部门,在政策制定中必然存在着利益纠葛,造成政府公共管理政策制定中协调不够,出现不同条例相互“打架”的现象,政府公共管理政策之间相互抵触、彼此冲突的情况时有发生一是部门之间存在政策冲突一些地方、部门为了自己的小团体利益相互拆台,甚至以损害别的部门利益为代价获取局部利益二是一级政府或上级部门制定的政策与本级政府的部门或下级业务部门的政策相冲突,使全局利益受到损害,助长了地方保护主义三是政府公共管理政策之间不配套,造成一些管理机构以所谓“因地制宜”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借口,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类的活动四是问责制的问责尺度不一,缺乏专门、完善的问责法,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定不够清楚、权限许可不够明确、问责程序不健全、问责主体和问责范围过于狭窄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重权力轻责任、重态度轻处罚、重处罚轻预防等现象3.发展中的认识误区降解了政府行政管理的实际功效在增长方式上,一些政府部门片面关注GDP,把它异化为某些形象工程,脱离了现代社会应有的人文关怀一些地方领导热衷于建豪华广场,脱离实际追求“形象工程”“亮丽工程”“夜景工程”,希望用城市的变化来展现自己的政绩。
有的地方不顾群众反对,大肆圈地卖地,通过各种手段“挤占”群众利益,在当地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一些干部对服务型政府的认识也存在问题,简单地认为服务型政府就是强化服务职能、取消管理职能,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政府发挥市场监管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出现了生产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药品安全问题等还有,人们内部矛盾的化解效果不理想,社会思想道德的引导效果不理想,农村土地征用中的问题解决效果不理想,等等五)组织结构改革的法制化与规范化的程度比较低这里所说的组织结构改革过程中的法制化与规范化只要指的是两个方面,第一就是说行政管理中需要有对相关行政权力进行有限监督与制约的机制,第二就是指在行政管理的改革需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行政法规但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次行政管理的改革在法制化与规范化这两点始终做的不够,例如因为缺乏严密周全的法律法规机制条例的约束,带来了很多临时的地方组织结构,这些机构都是在没有法律依据的前提上设立的,不仅不便给整个行政机构的合理性带来了负面影响,而且极大地增加了管理操作的难度六)在服务性政府的构建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1.政府职能转变缓慢,影响服务能力提升从一些发达国家的行政管理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其非常重视有关政府部门的职能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将人民群众的就业服务以及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的投资等等方面政府部门职能的首要位置,我国经过30余年的行政管理改革,政府职能在很多方面已经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是在社会服务以及公共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表现的还是相对比较薄弱,相应的转变也非常缓慢,相关政府部门更多的注重私人投资与招商引资等促进经济与政绩提升的方面,而忽略了公共产品的投入与改善。
2.公共服务机制不完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人口与城市化的高峰期,大量人口由农村转向城市,这对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的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要求也日趋提高从完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与现实需求来看,我国行政管理中的公共服务机制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不适应,即:公共服务体系与全面构建小康社会的目标不适应;与加快我国政治民主建设以及政治体制改革不适应;与日益增长的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不适应;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适应等等3.公共财政体制不健全发达国家一些行政管理比较好的国家通常都非常重视公共财政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从而更好的加强政府部门对于公共服务事业的投资但是我国的公共财政体制相对还不是很健全,主要表现为还有很多地区没有构建好相应的公共财政体制,从而导致我国政府对于相关的公共服务的投资还非常不到位,很多资金都投入到了本就相对比较优势的领域,资金与服务的利用率大打折扣四、完善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建议措施(一)调整行政管理组织结构,完善行政管理体系要使得我国行政管理组织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