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认识上的十六种错误.doc
3页人生认识上的十六种错误 宋智明人生的一切活动,都来自种子的现行, 根尘的反映以及感性与理性的认识,这一系 列过程的因缘作用,虽极其复杂,但均是迷 惑后的虚幻假象因为认识等的主体是阿赖 耶识,而阿赖耶识是真如体的染缘起,其中 不可能有实在的主宰,但众生在名色、五蕴 等的假象中,完全落于虚妄的对待,忘失自 己的本来面目,反认客尘缘影作自己的本体,认为有一个神我或灵魂在主宰着生命, 故能起见闻觉知的作用,于是形成了自我为 中心的人生观这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观, 是众生界难以超脱的,最严重而又最根本的 错谬观,正因为打不破五蕴的牢宠所以人 生的追求,外道的修行,终究成了轮转的动 力,无法解脱生死 佛陀因彻证了宇宙人生的本源,故能洞 悉人生的谬见根源,于是抓住“自我主宰” “自我存在”这一焦点, 提出了“打破自 我” 、 “无我解脱”的真理,树立正见,廓 破迷情虽在佛教各宗派中对破我的看法各 有不同,各有所破我的对象,但总离不开破 我以达解脱的正见智者大师根据《大智渡论》 .二十五卷之 文,立十六知见为人生根本的谬见这十六知见是未见道人,在五蕴等法中,强立主 宰,妄计有我及我所。
这执计“实我, ,之 心,在经历各缘时,就有如下的十六种错误认识: 一、我见——在名色诸法中,因为无始无明的迷惑作用,自我妄觉有一实体在若即若离中,起着主宰的作用,于是妄计有实在的“我” ,以及“我”所有的一切事物,这即是我见形成《成唯识论述记》中说: “我如主宰者,如国之主有自在故,及如辅宰能割断故,有自在力及割断义,同我故或主是我体,宰如我所,或“主如我体,宰如我用” 然这所谓我的主宰是真实吗?它所依据的又是什么?试分析所谓的“我” ,是由五蕴的和合,且看色蕴是由四大组成,四大中又有氢,氧,铁、碳、钠、碘等各种物质元素的合成,再分下去又有原子,电子、中子及基本粒子等,究竟那一个是“我” ,总不会所有的四大都是我吧?又如受想行识的四蕴,念念差异,刹那生灭,永远不见有一个保持不变的精神主体,因此,“我”的幻想,既不是某一物质也不是某一刹那的精神,而是由于无明不了,第七识妄执第八识为内自我此执根深蒂固,所以将五蕴的假和合,妄执为实有的我,于是在生灭变化中过着梦一般的颠倒生活,而却常执梦中的“我” 《圆觉经》中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 。
由此可知,所谓我的主宰,仅是无明不觉的妄想执着,除此之外,更无所有,而人生的可悲,正是沿着这条迷雾的独木桥,走向生死的彼岸,招感了无尽的痛苦与烦恼如果能打破我执,一切邪见顿时消亡,人人本具.的真如实相,便能显现所以《大乘起信论》中说:“一切邪见,皆依我见,若离于我,则无邪见” 我们修行用功,为什么迟迟不能悟证佛道,正是我执在作怪,它障碍了智慧之门因此,修行者应首先打破“我”的谬见二、众生见——在名色,五蕴等法的和合中,妄计有我生,所以称为众生见如《法华文句》第四卷中说:“若揽众阴而有,假名众生,此据一期受报也 ”而这一期的果报众生,是来自于我见的执着, 有了我见,才认为有真实的肉体之色,又有真实的精神之受等,于是精神物质的结合,产生了生命的现状,因为无明不了,就谬认为这精神物质,真能产生“我” ,于是就形成了“众生见” 三、寿者见——在名色、五蕴等法中,妄计有“我”受一期果报的长短寿命,称为寿者见因为有了身心的妄见,于中就在妄计中,自我感觉有一生历程,如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不同的寿命的长短的实在之妄见四、命者见——在名色、五蕴等法中,妄计有我命根成就,连持不断,所以称为命者见。
《成唯识论述记》中说, “色心相续,名之为命者,是主义,我有此命,权名命者 ”命是由息、暖、识三者组成的,因第八识业缘种子的作用,故能使色心相续,是假和合的一个连持过程,所以没有真实“命’的实体,而众生在虚妄中,计有我的生命,于是就产生了命者见 五、生者见——在名色、五蕴等法中,妄计我能起众多事物,譬如父母生子女,或者妄计我来人中受生,所以称为生者耳六、养者见——在名色,五蕴等法中,妄计我能养育他人,或者认为我从生来,父者的四见上建立起来的,是在妄生,妄养中,谬执真实生与真实养的妄见七,众数见——在名色、五蕴等法中,妄计我有名色,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诸因缘,这许多事物,都有决定的数目,所以称为众数见因为不知一切的数目皆从事物——法而来,如法本虚妄,数岂有真实,所以,一切的“数” ,是众生世界的假设,本无一定,如果执以为实有,则成了众数见的谬见了八,人见——在名色,五蕴等法中,妄计我是修行佛道的人,不同于不修道的人,也有计我生在人道,不同于其余五蕴,因固执我这个“人”与他人的不同,所以称为人见因为有了“人见” ,就产生了不平等之心,排斥异己,打击他人,贡高我慢,以及自私自利,都是“人见”的作怪,所以“人见” ,是人生的矛盾斗争的源头,是一个危害性很大的谬见。
九,作者见——在名色、五蕴等法中,妄计我有身体的气力和手足的运动功能,能够有所作为,因此在因缘假和合中,妄执实有所作,所以称为作者见十、使作者见——在名色、五蕴等法中,妄计我有权力能使他人服从我的指挥,为我服务因为“我” 、 “我的权力”以及服从我的人和所役之事,都是虚妄的假生因缘关系,由于无明不了,误以为真实,于是滥施权力,强人所难,压迫他人,造成人间的痛苦与不平等,这皆与不了我人假相的作怪,昕以产生了“使作者”的谬见十一、起者见——在名色、五蕴等法中,妄计我能造后世罪福业十二、使起者见——在名色,五蕴等法中,妄计我能使他人生起后世的罪福业以上二条皆执实有我能造与所造,不了罪福本空的道理而产生的谬见,如《普贤观》中说:“我心自空,罪福无主” 罪福只不过是业行虚妄的延续,如虚空的浮云,本不可得,自己尚不能造自己后世之罪福,何况能使他人产生罪福?因此无明不了,而产生了实有罪福的谬见 十三、受者见——在名色、五蕴等法中,妄计我当在身死之后,转世受罪福的果报十四,使受者见——在名色,五蕴等法中,妄见我当使他人在身死之后,转世受苦乐等果报以上二条皆是妄计后世有真实的苦乐之受,不了“受”是因识而生的虚妄遍计所执, 并无真实,因此把希望寄托来生的真实果报之受,同样是人生的一种谬见。
十五、知者见——在名色、五蕴等法中,妄计我有五根能在对境时,了知五尘的自在我体十六、见者见——在名色、五蕴等法中,妄计我有眼根故,能见一切色,或计我能起种种的邪见、正见等认识的自在之体以上二条,皆是就能知能见的作用上,谬以为有真实的神我之体的支配功能,因为在虚妄向我执上,误认能知能见都不是外界或他人,是真实的自己在见在知,所以执为真实的神我之体,而不了解这所谓的知见,只不过八识的了别功能,于中根本无实体可寻,同时真如迷妄缘起的假相,所以知见不出于六尘,从而不能显现真实的全体妙用,因此, 《楞严经》中说:“知见立知是生死本,知见无见涅盘因” 即是指出知见的虚妄性由十六种谬见可知,因为有了人生的谬见,才有人生烦恼的产生,乃至接踵而来的无量痛苦,生死不绝如果打破谬见,悟证无我的真如,必能显现无量的妙用与大自在的德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