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机原理第11章讲述.ppt
66页通 信 原 理 第11章 同步原理 1 第11章 同步原理 l11.1 概述 同步是通信系统,特别是数字通信系统中 的关键技术和先决条件同步的目的是使接收 信号与发射信号保持正确节拍,以保证接收系 统能正确地接收信息 数字通信系统中的同步种类:载波同步、 码元同步、群同步和网同步 同步是进行信息传输的必要和前提,同步 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通信系统的性能 本章重点研究载波同步、码元同步、群同 步的概念、实现方法和性能 2 11.1 概述 载波同步:又称载波恢复或载波提取 u目的:在接收设备中产生一个和接收信号的载 波同频、同相的本地振荡(相干载波),用于 相干解调 u方法: 接收信号中有载频分量时:需要调整其相位 接收信号中无载频分量时:需从信号中提取载 波, 或插入辅助同步信息 3 11.1 概述 码元同步:又称时钟同步或时钟恢复 对于二进制信号,又称位同步 u目的:得知每个接收码元准确的起止时刻,以便 决定积分和判决时刻 为同步就是在接收端产生与接收码元重复频率和 相位(位置)的时钟脉冲序列 u方法:从接收信号中获取同步信息,由其产生一 时钟脉冲序列,使后者和接收码元起止时刻保持 正确关系。
或插入辅助同步信息 4 11.1 概述 群同步:又称帧同步(字符同步) u目的:在接收端产生与每“组”、每“帧”起止时 刻相一致的同步脉冲序列,以便对接收码元正 确分组 u方法:通常需要在发送信号中周期性地插入一 个同步码元,标示出分组位置 网同步:使通信网中各站点时钟之间保持同步 5 11.1 概述 同步方法 同步也是一种信息,按照获取和传输同步信息方式的 不同,又可分为外同步法和自同步法 u外同步法 由发送端发送专门的同步信息(常被称为导频), 接收端把这个导频提取出来作为同步信号的方法 特点:设备简单,建立同步的时间快,但需要占用 一定的频率资源和功率资源 6 11.1 概述 u自同步法 发送端不发送专门的同步信息,接收端设法从收到 的信号中提取同步信息的方法,称为自同步法 特点:同步建立的时间较长,但可以把全部功率和 带宽分配给信号传输自同步法是人们最希望的同 步方法 在载波同步和位同步中,两种方法都有采用,但自 同步法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群同步一般都 采用外同步法 7 第11章 同步原理 n11.2 载波同步 u 10.2.1 有辅助导频时的载频提取(插入导频法) p适用范围:不包含载频分量的信号(如2PSK信号)。
p方法:在发送信号中另外加入一个或几个导频信号( 发端专门在发送信号中导入的含有载波信息的单频信 号) p多采用锁相环(PLL)提取载波 p锁相环原理方框图: 环路滤波器 压控振荡器 输出导频 输入信号 鉴相器 8 10.2 载波同步 p对环路滤波器的要求:通带越窄,能够通过的噪声越少 ,但是对导频相位漂移的限制越大 p数字化接收机中锁相环的实现方法: 窄带滤波器:改用数字滤波器 压控振荡器:用只读存储器代替 鉴相器:可以是一组匹配滤波器 9 11.2 载波同步 u11.2.2 无辅助导频时的载波提取 p平方环法 p设2PSK信号 式中,m(t) = 1 当m(t)取+1和-1的概率相等时,此信号的频谱中无角 频率c的离散分量将上式平方,得到 由上式可见,其中包含2倍载频的频率分量将此2倍 频分量用窄带滤波器滤出后再作2分频,即可得出所 需载频 10 11.2 载波同步 载频 输出 带通滤波平 方 压控振荡 环路滤波 锁相环 s(t ) 2分频窄带滤波 平方环原理方框图 11 11.2 载波同步 此方案的缺点: 1、相位含糊性:2分频器的输出电压有相差180的 两种可能相位,即其输出电压的相位决定于分频器 的随机初始状态。
采用2DPSK体制可以避免此缺点 的影响 2、错误锁定:平方后的接收电压中有可能存在其他 的离散频率分量,使锁相环锁定在错误的频率上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降低环路滤波器的带宽 12 11.2 载波同步 p科斯塔斯环法:又称同相正交环法或边环法 科斯塔斯环法原理方框图: 90相移 环路滤波压控振荡 s(t) 载频 输出 低 通 低 通 解调 输出 a b c d e f g m(t)cos(ωct +θ) 13 10.2 载波同步 工作原理 a点的压控振荡电压: b点的压控振荡电压: c点的电压: d点的电压: e点的电压: f点的电压: g点的电压: 上式中的( - )是压控振荡电压和接收载波相位之差 14 11.2 载波同步 将m(t) = 1代入上式,并考虑到当( - )很小时, sin( - ) ( - ),则上式变为 电压vg 通过环路滤波器,控制压控振荡器的振荡频率 这个电压控制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电压相位,使( - ) 可能地小当 = 时,vg = 0 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电压va 就是科斯塔斯环提取出的载波。
15 11.2 载波同步 当( - )很小时,除了差一个常数因子外,电压ve 就近似等 于解调输出电压m(t)科斯塔斯环本身就同时兼有提取相干 载波和相干解调的功能 优缺点: 1、不需要对接收信号作平方运算,工作频率较低 2、为了得到科斯塔斯环法在理论上给出的性能,要求 两路低通滤波器的性能完全相同 3、由锁相环原理可知,锁相环在( - )值接近0的稳定 点有两个,在( - )等于0和 处所以,科斯塔斯环法 提取出的载频也存在相位含糊性 16 10.2 载波同步 p再调制器 -第3种提取相干载波的方法 再调制器原理方框图 载频 输出 90相移 环路滤波 压控振荡 低 通 s(t) ab cde f g 17 11.2 载波同步 工作原理 接收信号和a点振荡电压相乘后得到的c点电压 它经过低通滤波后,在d 点的电压为 vd 实际上就是解调电压,它受b点的振荡电压在相乘器 中再调制后,得出的e 点电压等于 上式的ve 和信号s(t)再次相乘,得到在f点的电压 18 11.2 载波同步 vf 经过窄带低通滤波后,得到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电压 将上式的控制电压和科斯塔斯环的控制电压式比较可见 ,这两个方案中的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电压相同。
19 11.2 载波同步 p多进制信号的载频恢复 例:QPSK信号提取载频的科斯塔斯环法原理方框图 s(t) 45 移相 低通 压控 振荡 环路 滤波 低通 解调输出 90 移相 135 移相 低通 低通 20 11.2 载波同步 n11.2.3 载波同步的性能 u相位误差 p相位误差的种类 恒定误差:由电路参量引起的 随机误差:由噪声引起的 p恒定误差分析 当提取载波电路中存在窄带滤波器时,若其中心频 率fq和载波频率f0不相等,存在频率偏差f,则载波 通过它时会有附加相移设此窄带滤波器由一个单 谐振电路组成,则由其引起的附加相移等于 21 11.2 载波同步 当提取载频的电路中采用锁相环时,若锁相环工作在 稳态,压控振荡电压的频率f0应当和信号载频fc相同 ,并且其相位误差应当很小设锁相环压控振荡电压 的稳态相位误差为,则有 式中,f 是fc和 f0之差,而Kd为锁相环路直流增益 为了减小误差,由上式可见,应当尽量增大环路的 增益Kd 22 11.2 载波同步 p随机误差分析 设这种相位误差为n,它是由窄带高斯噪声引起的,所 以是一个随机量。
当大信噪比时,此随机相位误差n的 方差与信号噪声功率比r的关系为 所以,当大信噪比时,由窄带高斯噪声引起的随机相位 误差的方差大小直接和信噪比成反比我们常将此随机 相位误差n的标准偏差称为相位抖动,并记为 23 第11章 同步原理 p在提取载频电路中的窄带滤波器对于信噪比有直接的影 响对于给定的噪声功率谱密度,窄带滤波器的通频带 越窄,使通过的噪声功率越小,信噪比就越大,这样随 机相位误差越小另一方面,通频带越窄,要求滤波器 的Q值越大,则恒定相位误差越大所以,恒定相位 误差和随机相位误差对于Q值的要求是矛盾的 24 11.2 载波同步 u同步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 p同步建立时间:从开始接收到信号(或从系统失步 状态)到提取出稳定的载频所需要的时间 此时间越短越好在同步建立时间内,由于相干载 频的相位还没有调整稳定,所以不能正确接收码元 p同步保持时间:同步建立后,从开始失去信号到失 去载频同步的时间 此时间越长越好长的同步保持时间有可能使信号 短暂丢失时,或接收断续信号时,不需要重新建立 同步,保持连续提供稳定的本地载频 25 11.2 载波同步 u载波同步误差对解调信号的影响 p载波同步的相位误差:包括两部分:恒定误差和随机误 差(相位抖动) ,现在将其写为:= + p相位误差对于2PSK信号误码率的影响: 由科斯塔斯环的输出电压 其中,( - )为相位误差,ve即解调输出电压,而cos( - )就是由于相位误差引起的解调信号电压下降。
因此信号噪 声功率比r下降至cos2( - )倍将它代入误码率公式,得 到相位误差为( - )时的误码率等于 26 10.2 载波同步 p相位误差对于单边带信号的影响 设有一单频基带信号 它对载波cosct进行单边带调制后,取出上边带信号 若接收端的本地相干载波有相位误差,则两者相乘后得到 经过低通滤波器滤出的低频分量为 其中第1项是原调制基带信号,但是受到因子cos的衰减;第2项 是和第1项正交的项,它使接收信号产生失真 27 第11章 同步原理 l11.3 码元同步 u码元同步目的:在准确的时刻对接收码元进行 判决,以及对接收码元能量正确积分 u码元同步方法:产生一个码元同步脉冲序列, 或称定时脉冲序列 u码元同步方法分类: p外同步法:它是一种利用辅助信息同步的方法 ,需要在信号中另外加入包含码元定时信息的 导频或数据序列 p自同步法,它不需要辅助同步信息,直接从信 息码元中提取出码元定时信息显然,这种方 法要求在信息码元序列中含有码元定时信息 28 11.3 码元同步 n 11.3.1 外同步法 u于发送信号中插入频率为码元速率(1/T)或码元速率 的倍数的同步信号。
在接收端利用一个窄带滤波器,将 其分离出来,并形成码元定时脉冲 u优点是设备较简单;缺点是需要占用一定的频带宽带和 发送功率 u插入码元同步信号的方法 p时域: 连续插入 增加“同步头” p频域: 在信息码元频谱之外占用一段频谱用于传输同步 信息 利用信息码元频谱中的“空隙”处,插入同步信息 . 29 11.3 码元同步 n 11.3.2 自同步法 u自同步法分类: p开环同步法:由于二进制等先验概率的不归零码元 序列中没有离散的码元速率频谱分量,故需要在接 收时对其进行某种非线性变换,才能使其频谱中含 有离散的码元速率频谱分量,并从中提取码元定时 信息 p闭环同步法:用比较本地时钟周期和输入信号码元 周期的方法,将本地时钟锁定在输入信号上 30 11.3 码元同步 u开环码元同步法 p延迟相乘法原理方框图 p相乘器输入和输出的波形: 变换后的码元序列的频谱 中就产生了码元速率的分量 p延迟时间等于码元时间一半 时,码元速率分量最强 c 延迟T/2 a b 放大限幅窄带滤波 (c) (b) (a) 31 11.3 码元同步 p微分整流法原理 p同步误差 若窄带滤波器的带宽等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