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教材 沁园春•长沙(知识精讲)(word解析版).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刚**
  • 文档编号:127056562
  • 上传时间:2020-03-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66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沁园春长沙 知识精讲 一 知识结构图内容知识点沁园春长沙文学常识写作背景基础知识内容结构课文主题写作特点名句积累二.学法指导1.温故知新:回顾毛泽东生平及创作,体会毛泽东的伟大情怀;默写《沁园春•雪》2.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词的相关知识,及《沁园春•长沙》的创作背景3. 梳理字词,积累基础知识4. 自读、品读与朗读相结合,理清诗歌写作思路,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促进思维发展,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5. 把握毛泽东词的意象,鉴赏词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形象,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三.知识点贯通知识点一 文学常识1.词(1)定义:词又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是一种押韵的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句式长短不一作为诗歌的一种,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2)分类:词根据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中调(59-90)、长调(≥91字)根据段落片数分,又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根据创作风格又可分豪放派、婉约派两大类3)词牌: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它决定词的句数、字数和平仄《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的词牌,“长沙”是词的题目2.作者:毛泽东,字润之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杰出的文学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伟大的革命领袖知识点二 写作背景《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的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该词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战斗精神知识点三 基础知识1.字音沁(qn)园春 漫(mn)江 百舸(gě)争流 怅寥廓(chng)(lio)(ku)岁月稠(chu) 峥嵘(zhēng)(rng) 方遒(qi) 浪遏()飞舟 万户侯(hu)2. 释义漫江:满江漫:满、遍舸:大船 争流: 争着行驶 鹰击长空:击:搏击,这里指鹰飞得矫健有力鱼翔浅底:翔:这里指鱼在清澈的水中轻快地游动万类:一切生物霜天:秋天 怅: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 寥廓:高院空阔,指宇宙的广阔谁主沉浮 主:主宰;沉浮:事物的盛衰、消长峥嵘:不平常 稠:多 恰:正当、刚好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书生意气 书生:青年学生 意气:意志和概念 挥斥:奔放 遒:强劲有力激扬:激浊扬清粪土:把……看做粪土 击水:游泳 遏:阻止知识点四 内容结构1.上阕上阕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上阕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为前三句,交代了时间(寒秋)、地点(橘子洲)和人物(诗人自已),勾勒出一幅“独立寒秋图”第二层是中间七句,第四句的“看”作为领字,领起后面的景色,在写景中由远山层林到近江百舸,由仰视“鹰击长空”到俯察“鱼翔浅底”的全方位视角,描绘出一幅立体的湘江秋景图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词人火热的革命情怀诗歌以高度概括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表达诗人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因此诗人都会注意“炼字炼意”,重点字词:遍:写出红之广,面积之大,画面之壮美;(让人联想起星火燎原的革命火炬,因为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大有燎原之势)此两句也足以见得崇高磅礴之壮观美;染:把一带枫林彷佛人工染成的一样的壮美景色描绘出来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即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名句漫:写出江水满溢之状争:展现了江面上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击:拟人手法,构思新颖地写出雄鹰矫健翱翔、迅猛有力地搏击长空的有力姿态;翔:“浅底”并非真的水浅,而是清澈见底,显得水浅蓝天倒影在碧水中,看上去鱼好像在天空中游动,好像飞翔一样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鱼在水中酣游时的那种轻松自如的神态竞:竞争、竞赛由眼前之物一下子扩展到世界万物,并作了哲理性的概括。

      既然世间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斗争中获得生存的自由,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特别是被压迫的人民,不是更应该争自由吗?照此理解,可以认为这句话实际上是对被压迫人民的一种什么?(问)是号召和呼唤第三层为最后三句,词人由写最转为抒情,词中的一“怅”一“问”深刻地表达了词人对祖国命运的忧思,表现出词人博大的胸怀和高远的抱负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阕的抒情乐章2.下阕下阕通过对往事的回忆抒发革命豪情,艺术地回答上阕提出的问题,即由革命青年来主宰这个世界下阕分为三层第一层,前两句,忆当年生活不平凡以峥嵘形容岁月,新颖、形象,自然地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将无形的不平凡岁月,化为一座座有形的峥嵘山峰,给人以巍峨奇丽的崇高美第二层,中间七句,展现出青年学子的精神风貌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第三层,最后三句,青年学子击水湘江,巧妙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问题主宰国家命运的正是这些才华、有抱负、有能力青年小结:上阕为景,下阕为情,借景抒情,景情合一由景到情,由实到虚,由眼前之景到追忆往昔的战斗岁月,由自然情趣到人生哲理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谁主沉浮”这一句是构思的枢纽,转变的关键,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知识点五 课文主题全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抒写出作者及其战友们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知识点六 写作特点1.写景、叙事、抒情完美结合上阕为景,下阕为情,借景抒情,景情合一上阕,诗人面对充满蓬勃生气之景发问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通过革命豪情的抒发,艺术地回答上面的问题,即由革命青年以及站起来的全国人民来主宰这个世界2.意象壮美,意境高远作者视野开阔,所选取的景物或厂博,或宏伟,或雄峻以上片“看”字所总领的几句词为例,人词的意象有山上的“层林”,有江中的“百舸”,有空中的雄鹰,有水底的游鱼而从景物的状态来看,有静态的火红的枫林,有动态的“争流”的“百舸”作者从远望到近观,从仰视到俯瞰,天长地阔,山红水绿,壮阔亮丽,真的是做到了“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词中,作者的注意力不在游戏山水,而在对历史使命的指点,对当时革命形势的判断,对中国革命领导权等问题的思考。

      在忆起往昔岁月时,感情之水顿时形成了拍天的江潮随着词句的展开,情感越来越激越,终于喷射出一句惊天动地、振聋发聩的强音一“粪土当年万户侯”!读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气概是多么豪迈,气势是多么磅礴!作者问天问地,与同学们一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又远非凡夫俗子所能及也!确有一种豪迈气派3.用词精当,极富表现力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写出了江水满溢之状,“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表现出鹰矫健飞腾的雄姿;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样盘旋的情态4.对比手法,增强效果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知识点七 名句积累1.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泽东2.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毛泽东3.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4.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毛泽东 《水调歌头游泳》5.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毛泽东6.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毛泽东 《和柳亚子先生》7.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毛泽东8.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毛泽东9.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10.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11.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毛泽东12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毛泽东 《清平乐六盘山》13.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毛泽东14.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毛泽东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15.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毛泽东16. 中国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妆爱武装 ——毛泽东 《七绝 为女民兵题照》"四.课堂练习(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老房子修旧如旧,传统的生活方式被保留, 、柴米油盐、烟火气息依旧;设置主题活动,传承延续数百年的传统习俗;搭建文化空间,让游客走在小巷就能 古老旋律……如何在创造活力的同时,保护古城?怎样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文明延续、文化传承?福建泉州“活态古城”的传承做法,为各地提供了有益借鉴。

      如果说,一座城市的风貌往往蕴藏在一棵古树、一幢老宅之中,那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则是城市的神韵所在,相比于 历史街巷、文物建筑,传承好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同样重要事实上,( )接续历史、传承文脉,并不意味着就是拒绝创新、一味复古从泉州古城,到厦门鼓浪屿,再到广州永庆坊,一个个案例 我们,传统与现代完全可以融合发展,创新与传承完全能够相得益彰在延续文脉中创新发展,在创新发展中延续文脉,这样的城市才能既富有历史底蕴,又充满勃勃生机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家常便饭 邂逅 保护好 启事B. 家长里短 邂逅 保护好 启示C. 家长里短 遇见 建筑好 启事D. 家常便饭 遇见 建筑好 启示【答案】B【解析】家常便饭:①家庭日常的饭食②比喻经常发生、习以为常的事情家长里短:家庭日常生活琐事结合后文“柴米油盐、烟火气息”可知,选“家长里短”更恰当邂逅:指不期而遇或者偶然相遇,也可以表示欢快的神态遇见:碰到句中说让游客走在小巷时感受到“古老旋律”,用“邂逅”更恰当保护好:指尽力照顾好,使不受损害。

      建筑好:修建好(房屋、道路、桥梁等)结合下文的“历史街巷、文物建筑”,可知应用“保护好”启事:是指公开声明某事的文字,多刊登出来如招领启事,征稿启事启示:动词,启发提示,使有所领悟:名词,通过启发提示领悟的道理文中说的是一个个案例给我们启发提示,应选“启示”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如何在激发活力的同时,保护古城?怎样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文明传承、文化延续?B. 如何在保护的同时,创造古城活力?怎样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文明延续、文化传承?C. 如何在创造活力的同时,保护古城?怎样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文化延续、文明传承?D. 如何在保护的同时,激发古城活力?怎样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文明传承、文化延续?【答案】D【解析】“创造活力”搭配不当,应改为“激发活力”;“创造活力的同时,保护古城”语序不当,应先说“保护”,将“创造活力的同时,保护古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