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时方与经方的差别根源.doc

27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35047629
  • 上传时间:2022-08-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6.50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楔子在中医的学习之路上,不只一次听见老前辈对学习者的提醒:「要明白一味药的药性、药理、效用,假设走上西方化学的『成分分析』这条路,就完蛋了则,一味药的药性,自然就该照中国传统的看法:性味如何,归于*经……等等论述了?这,就一般学中医的同好而言,是对的但,如果是对于学「经方」也就是学"伤寒杂病论"的学习者而言,光以"本草备要.药性总义篇"的理论作根底,而详熟该书中的诸般药性,恕我撂下一句恶毒一点的风凉话:你对"伤寒杂病论"的理解,就会是「时方医」的领域,想不通的,就认为那是错字、错简,而与「经方派」的出手工夫有所出入时方派的本草学,和经方派的本草学,有着根本上不同的「认识观」,而讲难听一点,经方派之所以会堕落成今日的时方派,「本草理论」的改变,亦是其中最重要的几个因素之一即使去中国医药学院,也会听到那里的学生在说:「我们系的**大教授说啊,光学"本草备要"是不够的啦,学药理还是要研习"神农本草经"才行!」讲得是得意洋洋,但是"神农本草经"的功夫,终究还是练不成因为,他们所学的本草学认识观,绝大多是西方研究的「有效成分」,那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垃圾;而少数几个有志之士,专心研究中国本草学,晓得「桂枝解肌、麻黄散寒」,晓得「以皮行皮,以枝行肢」、「清气出上窍,浊味出下窍」了……但那仍是「时方药理学」,对经方中使用的「古典药理学」只沾上一点边儿。

      所以不够这篇文章,便是讲一些不正经的杂谈,就当做与诸同道闲聊,来说说什么是经方中历然可见、而时方派蒙然未知的药理、药性让初学的同好可以稍稍分辨其中的不同,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理路可循但是,虽然说是「和初学的同道」聊聊,如果有读者是还未读过"伤寒杂病论"的,JT还是觉得可以不用看,怕会徒增混乱JT的论点,大部份来自于清末唐容川的"本草问答"和邹润安的"本经疏证",许多好朋友们对这两本书想必并不陌生中医药理学的分水岭与本草史概说中医分为经方派、时方派,这,不但中国人晓得,日本人也晓得经方派在日本叫作「古方派」,而时方派在日本叫作「后世方派」,意思一样而不管是在中国还是日本,也都晓得,经方派和时方派的「分水岭」是什么──那就是所谓的「金元四大家」「金元四大家」虽然齐名并称,其实他们的生卒年是颇有差距的,并不是同生同死而比他们更早知名的一位,相传是东垣之师的人,就是元素,也就是洁古〔易水先生,易老〕而,洁古做了一件「功德盖世,罪恶滔天」的事情,造成了经方派从此变成时方派而那件事情,就是现在学传统中医的人耳熟能详的「归经理论」──**药入*脏*腑、哪一条或哪几件经归经理论是错的吗?不能算错,很多时候是很有道理的,临床上也大大有用,尤其是示人一条明径,使人更能掌握用药一事,对学习中医者而言,是甚有帮助的。

      但,它是对的吗?也并不全对因为,它大「窄化」了一味药的药性同样是用中药,以「"神农本草经"、仲景〔或"汤液经法"的作者〕所知道的药理学」创出来的方叫作「经方」,汉朝到唐宋,都还算是经方的时代而以「归经理论」创出来的方,就叫「时方」,其中对每一味药的看法,都和经方是很不同的最古的"神农本草经",其中提到的药性只有「性.味」,也就是「什么味道」、「温凉寒热如何」,而五色入五脏的概念,则是「稍微提及」,例入「五色灵芝各入哪一脏」,不是通盘性的认同而其后,晋的"名医别录",唐代的"新修本草"、"日华子本草"、"海药本草"、寇宗奭"本草衍义",或是宋朝具代表性的"证类"、"大观"二本草……等诸多书籍,大都只是顺着"神农本草经"之后补入新发现的「效能」,却未曾对「本草理论」作更多的理论分析〔在元素作大系统的归纳之前,入经药的论述,可散见于:汉."神农本草经"大枣:助十二经晋."名医别録"甘草:通经脉唐."食疗本草"胡桃:通经脉;乳腐:益十二经脉;绿豆:行十二经脉唐."海药本草"阿勒勃:通经络宋."本草图经"瞿麦:通心经;叶:通心经。11世纪末"史载之方"*方:宜行其肾经、清凉之药:解利肺经宋."本草衍义"天竹黄:凉心经;桑白皮:治小肠热。

      宋."本领方"真珠母:入肝经……等等至于引经药之记载则如下:"神农本草经"菌桂:为诸药先聘通使"名医别録"桂:倡导百药;白附子:行药势;酒:行药势5-6世纪"雷公炮炙论"绿蛇:令引药唐."食性本草"薄荷:能引诸药入荣卫;酒:引石药气入四肢"本草衍义"泽泻:引接桂附等归就肾经"本领方"椒:引归经;粥:引风湿之药径入脾经宋."氏家蔵方"酒:引药入经络──尚未有整体性之论述〕到了洁古,他对古代的方剂做了一番整理,发现到「太阳病病到太阳、阳明之间时,会用到『根』这味药……」,于是就以此归纳出了一句话:「根是阳明引经药,如果感冒太早用了,反而会引邪入阳明!」同样,对于柴胡,后人也看做是少阳引经药,说它会「引邪入少阳」〔明.中梓〕,而至于桂枝,因为有帖「桂枝汤」是治「太阳病」的第一主方,于是「桂枝」的归经也就变成是「太阳经药」了石膏,他也说是「大寒之药,不可轻用」这,有没有错?从*个角度来说,复方「桂枝汤」确实是「会」作用在太阳经,而单味药的柴胡、根和少阳、阳明二经也有着密不可分的相关性可是问题就在于:「不只如此而已!」后世的学者,因此就随随便便把*味药找几条经随意归类,做学问是简单化不少,可是却变成「见树不见林」,迷失了那一味药真正的本性。

      可是,因为这种「时方药理学」方便好用又好记,而洁古先生又的确实确是一位医术甚高明的医者,于是紧跟在他之后成名的「金元四大家」,也自然纳入了洁古的这个系统,而有了相当好的成就,比方说东垣自创的「补中益气汤」或是修改了宋朝自明"妇人良方"中的龙胆泻肝汤而成了「去男人下阴臊臭」专方的「东垣龙胆泻肝汤」,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也堪称「伟大之方」可是,归经理论,却是一套「反映了一局部真理却不等于真理」的不完全的理论洁古本人、金元四大家都是苦读"经"起家的,偏得还不太多,但愈用到后来,纰漏愈大,新创的方剂效果愈来愈差,「一剂知,二剂已」变成了今日的「你回去吃半个月再来看看有没有好,如果没好我们再换药试试!」到了后来,当然有人觉得好似事情不对头了,想要扳回如崩墙倒壁般的中医「末法」劣化状况,明朝不少医家都在重注"神农本草经",想要从这个大根头去重新寻回些什么当然也都是小有成就,但效果并不明显明朝那一位「把之前有的理论、药性全都收录」而编成"本草纲目"而被倪海厦先生痛批的时珍,其实不是中药学劣化的源头源头在元素光是他以降的几句「根引邪入阳明」,「柴胡引邪入少阳」,「石膏大寒不可轻用」就把经方中这三味药封印了八百年。

      明明没有这么一回事儿的,太阳初感,证齐全了,就可以用根汤;傅青主也用柴胡汤小制其方治伤风初感而很有效,并不会因此引邪入里,石膏更只是「凉」而已,不用八钱到四两甚至一斤,很难显出药性可是元素之后,人人都跟着这么说嘛,绝大部份的医者,小心翼翼地就都「尽量不要用"伤寒"、"金匮"方」了直到清朝,事情才有了转机如果以医术而论,修园、徐灵胎等人,因为临床功力够,其著作"神农本草经读"或"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都有卓然不群之见,但那是临床上的强而让他们得以重新明辨了历代本草的得失,并不是真正在本草理论上有所革新本草理论在清代得以翻身,主要的功绩,其实起自「儒家」清代的儒家,对四书五经有了很大的「革命活动」,原因是因为他们觉得古经典的注疏,绝大局部都被宋朝的朱熹垄断了,朱熹乱改原文,后代也只好照单全收;朱熹说*句如何如何解,后代也不好意思说不是可是,总觉得有问题但,离先时代则遥远了,连同一个中文字的字义都古今不同了,要如何平反才是?于是清代的儒者想出了一个方法:「用同时代的文献,做平行比对!」比方说"论语"中的*个字,朱熹说是这个意思,可是先时代的"庄子"、"列子"、"左传"、"诗经"、"尚书"等等其它书中出现这个字时,却都不是朱熹说的那个意思,于是他们就晓得:那是朱熹弄错了,那个字应当是**意思才对。

      比方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习」字,先当时是「实践」之意才对〔即使是现在的日文中也是『学到上手、会用』的意思,唐代传去的字义还在〕,「学到的常常能用在生活中,很快乐」如照朱熹的说法,学了就一直温习,就会快乐了吗?正常人类怎会有这么一回事儿呢?这么一种做学问的方法,一种新创的格物训诂之学〔日本人也很爱用这一套〕,影响了中国少数几位由儒而医的医家,而其中有一系的传承,是:明.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清.假设金"本草述"→清末.邹澍"本经疏证"→清末.周岩"本草思辨录"邹澍在"本经疏证"以及周岩"本草思辨录"用了「平行比对」的方式来批注"神农本草经"而他比对所用的本,就是中国医学史上唯一的一本「只要『证』合,药投下去,一定会好」,总有效率到达「神的绝对领域」的"伤寒杂病论"〔用其它的书也不行,因为有时有效有时没效,未到『绝对领域』,比对会出错〕他用「减法」来检证每一味药的药性,比方说,"伤寒论"中*一个汤剂比另一个汤剂只多了白芍三两,而这两个汤剂所治的主证却大不一样,于是,去推敲这两个主证之间病机的差异,就可以得到「这三两白芍在此处是做什么用的」之结论而*几十个方用生甘草,*几十个方用炙甘草,慢慢减来减去,就推敲出了甘草生用炙用的药性之别……这样一点一点的「相减」,彷佛在玩「数独游戏」,渐渐摸索出一味药药性的不同层次……而结果,说也奇怪!减出的一句一句,竟恰恰就符合了"神农本草经"那一句一句如天书般令人百思不得解的主治,于是,「三贲」〔读死人不赔命的三本难书〕之一的"本草经"之谜,就和"伤寒杂病论"的绝对领域之谜,在二者相互的帮助下,一齐渐渐地被解开了!、如果有些药味在"伤寒杂病论"中没有足够的出现次数可以相减,邹澍就会去找次一级,却也趋近于「绝对领域」的药王"千金方"、"千金翼方"等书,再去配合"伤寒杂病论",一味一味相减,做分析……这种苦工,光听也会知道有多可怕,可是竟然有人做到了,这真的是学问家的龟毛功夫,一般开业医生是没时间也没兴趣这么做的。

      而另一位年代比邹澍稍晚几年的,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唐容川氏了容川的理论,其"中西医汇通医书五种"中"本草问答"本身就阐释得非常完整,他的理学家思考所攀升到的本草学造诣,实堪与润安先生的"本经疏证"相互辉映,其金木药性相反、水火药性相反之论点,与敦煌出土的"辅行诀"竟然是相通的中医的大秘密「古典药理学」,终于在清朝的最后,得以重见天日所以,生在民国时代而学中医的我们,可以说是很幸福的至于「时方药理学」呢?果真是害人之物吗?有时,我也觉得很难论断,或许该说是「看个人」或「有没有正确的理论与之配合」吧……〔一说元素另有秘传,都学会了就会超强,也就是说,元素如今传下的东西,就是一本被撕去后半本容的九阴真经,所以时方家才会多半练成铜尸铁尸的等级?〕有一位时方大家,他创的方剂,有效率几乎可以与仲景比美如果仲景可称为「医圣」的话,这个人大概可以被叫做「医仙」了吧这仙人就是与明朝皇室有着奇异的关联性,文学医学两得美名的傅青主〔傅山〕,他的"傅青主男女科"也是家庭常备好书,尤其是妇女病,自己在家翻书吃药,比吃市面上一大堆中医开的药都好得更快〔其思想于清代士铎的著作中亦可窥见不少〕傅青主以时方药理学,加上五脏相传补泻的道理,去搭建他臻于颠峰的医术,依此事实,如果换成今日,恽子愉前辈的「看西医检验报告、透视片」来开中药,弈竣先生的「不开经方」、皮沙士先生的「平易之方」却也都其效如神,其事实也就并不值得奇怪,可以放下门户之见而都虚心叹服了。

      真的是「看个人」经方、时方药理学之差异──其之一和人论医,有时会被反问一句:「既然你说经方派的方子这么有效,那为什么还会处在完全的弱势呢?怎么可能医生不晓得要用经方呢?」这当然有许许多多的原因啦……好比说,「如果」如今是一个「经方盛行」的时代,假设有医生开药吃坏人,保证可以被告翻因为拿"伤寒杂病论"来一对,就会晓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国开山东开大《土质学与土力学》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x 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梳理【中学教师资格证】.docx 2025国开山东开大《特许经营概论》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 2025年高考英语全国一卷真题(含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与管理》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开大《自然现象探秘》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消费心理学》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 2025国开山东《小微企业管理》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 2025国开山东开大《资本经营》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试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考123答案+终结性考试答案.docx 2025国开《视频策划与制作》形考任务1-4答案.docx 2025国开《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形考任务234答案+期末大作业答案.docx 2025国开电大《煤矿地质》形成性考核123答案.docx 2025国开电大《冶金原理》形考任务1234答案.docx 2025国开《在线学习项目运营与管理》形考任务1234答案.doc 2025国开电大《在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阶段测验1-4答案.docx 2024 年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docx 环保工程师---2023 年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docx 2025国开《液压与气压传动》形考任务一参考答案.docx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教育研究方法060616计分:形成性作业2、3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