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考历史复习 第35课时 改革专题教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历史教案.doc
6页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课题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主 备审核 历史备课组使用者课型 使用日期第 35 课时教学目标: 中国古代史: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国近代史: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中国现代史:土地改革、三大改造、改革开放世界古代史:伯利克里改革、查理.马特改革世界近代史:俄国废除农奴制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世界现代史: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教学过程使用补充一、改革的分类1、按性质分:奴隶制的改革:伯利克里改革地主阶级的改革:中国(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洋务运动) 世界(查理.马特改革、大化改新)资产阶级的改革:中国(戊戌变法) 世界(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社会主义的改革:中国(土地改革、三大改造、改革开放) 世界(新经济政策、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2、按时间分:◇19世纪中后期的改革: 洋务运动(19世纪50-60年代)、 戊戌变法(1898年)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1861年)、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20世纪世界完成经济政策转变的三次重大改革: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1921年)、美国的罗斯福新政(1933年)、中国的改革开放(1978年) 共同点:都是在确保社会制度不变的前提下,不断调整政策适应生产力的发展3、改变社会性质的改革 日本的大化改新(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日本的明治维新(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标志)、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转折点)二、比较与联系1、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答: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生产 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2、比较日本历史上的两次重要改新)革?(大化改新和明治维答:相同点:A、影响:都属于自上而下的改革,都导致了社会性质的巨变,是日本历史上重要转折点B、对外学习:都是向世界上比自己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学习C、内容上:都加强了中央集权,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进行改革不同点:A、学习对对象和内容不同:大化改新学习的是中国隋唐先进封建制度,明治维新学习的是欧美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 B具体的影响不同:大化改新使日本过渡到封建社会,明治维新使日本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给我们的有益启示:(历史上的改革给我们的启示)A、改革是推动国家繁荣昌盛,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B、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地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善于吸收和消化别国 的优秀文化,才能促进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3、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答:相同点:A、性质上: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背景上:都是在民族危机日深,封建统治难以维系的情况下发生的C、内容上: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D、目的 上:都希望通过变法,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亡,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不同点:明治维新大获成功,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避免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成为日本历史的转折点而“百日维新”则完全失败,不但没有实现富国强兵、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最后甚至没能阻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原因分析: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根本原因);只依靠无实权的皇帝进行改革,脱离了人民群众;再加上顽固派力量的强大日本的明治维新得到倒幕派的有力支持4.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答:相同点:A、性质: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背景:改革前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俄国是农奴制统治的危机,日本是幕府统治的危机再加上面临着外国侵略的民族危机C、影响: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经展,是本国历史的转折点,都有利于资本的发展,使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D、局恨性:改革都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不同点:日本改革前面临着外国侵略的民族危机,并通过改革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命运5.20世纪70-80年代 中国和前苏联的改革的不同后果及其启示?答:不同的后果A、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在改革中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国际地位。
B、前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激化了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垮台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A、改革中是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B、改革中是否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C、改革中是否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D、改革中是否西能正确对待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苏联改革失败给我们的启示:A、改革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B、改革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C、改革要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D、改革要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采取正确对策6.简要说明新中国农业政策的四次调整时间、内容、结果、)答:A、土地改革运动时间:1950年到1952年底内容: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果(意义):彻底废除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B、农业合作化运动时间:1953年到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引导农民走上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结果:进一步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间: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内容:组织农民参加人民公社,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业生产力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间:1978年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内容:坚持了土地公有制,把经营使用权承包给农民结果(或意义):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的公有制展示:1. 学生上黑板默写基础知识2. 做练习巩固基础知识1.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B.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C.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D.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下列属于同一性质改革的是 ①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②美国南北战争 ③戊戌变法 ④俄国十月革命 ⑤赫鲁晓夫改革 ⑥1956年匈牙利的改革 ⑦中国1978年的改革开放 ⑧1991年苏联解体A.①②⑤ B.③④⑦ C.④⑤⑧ D.⑤⑥⑦3.下列革命和改革引起社会性质变化的是 ( ) ①法国大革命 ②俄国1861年改革 ③中国辛亥革命 ④俄国十月革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 阅读材料并回答:材料一: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家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材料二:1933年3月……他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紧急救助署关注在挣扎的人们;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的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
——摘自纪录片《大国崛起》(1)为了改正材料一中的错误,列宁实施了什么政策?主要内容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文中的“他”是谁?“他制订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的目的和中心措施分别是什么?(3)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共同成效是什么?明确初中历史大致学到的中外改革及中考将要考的考点比较与联系1、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2、比较日本历史上的两次重要改新)革?(大化改新和明治维3、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4.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6.简要说明新中国农业政策的四次调整时间、内容、结果、)上黑板展示默写知识点做练习巩固基础课后追记改革历来都是考试的重头戏,本节课全方位多角度的总结了改革的重大事件,国际国内,帮助学生区分和重点把握很必要,我主要让学生来自己梳理总结讲述,效果不错。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