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志图形训练一:点化练习.ppt
85页标志图形风格训练--点化效果,(一)符号语构元素 -- 点 (二)点化效果 (三)常用点化手法,导言,这个阶段只考虑标志视觉效果与感觉的关系,不争论图形符号的选择与同构. 用点线面来抽象概括事物,是基本的表现手法点线面,是描绘事物的手段,不仅仅是在描绘事物的形状,更是在描绘事物的形式张力,用简洁的点线面概括事物特征,揭示事物结构张力的美一)符号语构元素 -- 点,(1)点的概念: 在几何学中,线与线相交的交点是点的位置,点没有大小,只有位置但在造型中,点是最基本的单位,因此它不但具有位置,还具有大小、面积和形态2)点的种类 从外部变化上可分为:规则的点、不规则的点 规则的点 —— 如方点、圆点、半圆点、三角点、菱形点等圆点是理想化的点,单个圆点不具有上下左右的连续性和方向感,椭圆点、三角点,除了位置大小之外,还具有方向感 不规则的点——自由随意,自然界中的任何形象,只要缩小到一定程度,都可以产生点的形态一)符号语构元素 -- 点,,Tips小贴士,点的内部变化,使相同形态的点有不同的视觉感受,具有点性质的形态,若在其内部加以其他因素的变化,其点的形态受到减损,失去部分性质,容易造成面的特性。
3)点的特性 A.点的独立性质 单个的点在画面中具有争取位置,避免被他形同化的性质,并起视觉的强调作用单个点是视觉中心,也是力的中心,当画面中只有一个点时,人的视线就集中到这个点上,单独的点本身并没有上下左右的连续性,但具有视觉的聚集性和心理上的扩张感点由于具有张力的作用,在构成设计中可发挥其特殊的效能一)符号语构元素 -- 点,,(一)符号语构元素 -- 点,,* 点为视点 当我们的双目在观察事物时,视觉范围内只有一个点是最清晰的,那这个点就是视点我们可以利用视点的特性,帮助人们关注你所想表达的重点一)符号语构元素 -- 点,,* 点的张力 当画面中出现两个不同位置的点时,两点之间就会产生特殊的张力 出现两个同样大小的点时,张力作用就表现在连接这两个点的视线上,即在视觉心理中产生连续的效果; 出现一大一小两个不同的点时,视觉从大点向小点移动并定格于小点上 当画面中出现三个点,并在三条轴线上平均散开时,点的视觉作用就表现为一个三角形的场的关系距离较近的点,其张力比距离较远的点来得强,因此,有目的地加以处理,能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效果一)符号语构元素 -- 点,,(一)符号语构元素 -- 点,,* 点的大小 点的大小和形态发生变化,其所具有的特性和相对的影响力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相对小的点,其点的特征就越明显,随着点的不断扩展,其面的特征则有所加强,点的特征就会减弱。
其他形态的点则受到形态大小的影响,比如方形或三角形的点,当它们的边长小于构图边长的1/5时,呈现出点的感觉,若超过1/4,则立刻呈现出面的感觉一)符号语构元素 -- 点,,(一)符号语构元素 -- 点,,点的形状过小时,会给人以难以辨认之感,存在感相对损失 同样大小的点在相同的画面框架中进一步放大或缩小,它们在空间中的影响力与作用力表现各不相同,并随着位置的移动产生各种心理变化,所有的点都会因为邻近的形体、背景、色彩等关系的变化而影响视觉效果,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 明度上的黑白灰层次及色彩的纯度、色相的强弱对比都会对视觉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从而产生空间感 形体大的、充实的、暖色的、与背景对比强烈的点显得突出,有前进的感觉一)符号语构元素 -- 点,,Tips小贴士,从稳定性方面来看,圆点的扩张或缩小,对其自身的特性影响不大,而其他形态的点,缩小到一定程度,其具体的性格特性损失较大,而将其形态放大到一定程度则失去了点的意义,其线化及面化的感觉就会增加 较大的点引人注目但没有凝聚力 较小的点在环境的衬托下成为视觉的焦点 圆点最具有点的特征,由于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性,因此不管有多大,它都具有点的感受。
一)符号语构元素 -- 点,,Tips小贴士,* 点的形状 不同的点有不同的性格表现,如: 方点有坚实、规整、静止、稳定之感, 圆点 往往给人以饱满、充实、运动、不安定的感受, 多边形的点有尖锐、紧张、躁动、活泼的联想,,(一)符号语构元素 -- 点,,* 点的形状 不规则的点 有自由随意的感觉等 有动机地使用各种不同形态的点经过组织,反映不同的心理效应与情态,与之相应地构成画面中的各种意想,使作品有了情绪表现,更具有生命力 光滑圆满的点精致完美,趋于理性 有轮廓和质感的点个性鲜明,带有表现性一)符号语构元素 -- 点,B.点的组合性质 *点的线化 多个完全相同的点等距间隔排列在同一个方向上,可以产生线的感觉无论何种形态的点,只要将其纳入到线的轨迹中,都可以产生虚线的感觉,在此基础上作规律性的改变,可以产生多样化的效果点在大小上渐次变化可以产生速度感、空间感,相同的点的排列作规律性的间隔变化也是空间感表现的手法之一一)符号语构元素 -- 点,点的线化受到两个因素影响: a.受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影响格式塔心理学中指出,位置相邻的单位和大小,形状及色彩相似的单元,有造成结合的更好的整体趋势这种趋势可以理解为视觉上的“引力”。
点的线化由引力造成,引力强度与距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两点间的距离大小与引力大小成反比,距离越近,点相互间的引力越大,距离越远则引力减弱,甚至消失 b.受点的面积影响点的形态大小变化对线化的方向产生影响点的面积越大,引力也越大,小的点往往向大的点方向靠拢,因此面积逐渐变化的点会产生动态的感觉一)符号语构元素 -- 点,* 点的面化 在点的线化基础上,向线的平行方向作等距间隔的排列可产生面的感觉大而密的点的等距间隔的排列,有很强的包容性多数点处于分散而不加以排列时,与其将其视为线,倒不如将其看做暗示的面,随着点数目的增加,集合程度提高,面的感觉就越强烈以成簇或扩散的点随意布局可以产生三维空间的立体效果,如果这些点在大小上再有不同,立体的感觉便会增强一)符号语构元素 -- 点,* 点的多少: 均匀分布的点的集合富有动物毛皮的装饰性 少数点显得弱小,除非在画面中心等特殊位置一)符号语构元素 -- 点,* 点的排列: 自由排列的点带来活泼和跃动的感觉 规则排列成线的点,有强烈的方向暗示作用 规则排列成面的点,有阴影和层次感一)符号语构元素 -- 点,* 点的位置: 一般位置的点,起到装饰作用,丰富画面。
中心、开始和结束位置的点,是特别的提示符号一)符号语构元素 -- 点,C.点的语意和应用规律 斑点图案的应用——迷惑和装饰性 动物利用斑点进行伪装,人们把动物的斑点外衣当成华美的装饰,点从一开始就带有迷惑性和装饰性 均匀的点阵带来阴影——增加画面层次和装饰性 如同印刷网点放大般的点阵,在波普艺术中大放光彩,从此成为一种丰富画面层次和表现力的视觉语言 衬托之下的点——借助空间的凝聚力 单独的点必须借助空间的衬托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反过来说,大面积的空白中只要有一个点,就成为凝结视线的焦点一)符号语构元素 -- 点,C.点的语意和应用规律 简洁活泼的标志元素——符合标志本质 点在标志设计中是重要角色,因为标志这样小的空间范围里,点是最合适的创造动感的元素 在重要位置的点——用点作提示作用 在信息繁多的空间里,为了引导阅读,把点放在标志性的位置上, 暗示读者开始和结束等信息 跳动缤纷的点——表现光、色和音乐的节奏 利用通感,用阳光般跳动的点也能表现音乐等轻松活泼的节奏感一)符号语构元素 -- 点,(4)点的视觉形式 A.点的明暗错觉白色——表现扩张,黑色——表现收缩如图所示,相同的灰色圆形a和b因为背景色的不同而显示出明暗的不同。
一)符号语构元素 -- 点,B.点的空间关系错觉 同一大小的点,由于周围空间的点的大小的不同,就使中间两个基本点也给人以大小不同的感受(左图)完全相同的方形 a 处在白色背景的对比下,显得小于黑色背景上的 b(右图)一)符号语构元素 -- 点,C.点的方向错觉点具有向心性,点是视觉中心,会产生方向错觉,,(一)符号语构元素 -- 点,D.点与点的关系错觉两点之间成线,三点之间成面如(图2-18)中,垂直线与倾斜线实际的长度是相等的,但图造成长度的错视在三点中会形成虚面的错视(如图2-19)一)符号语构元素 -- 点,E.点与线的关系错觉在两线交汇处,大小相同的两个点,因距离不同而大小感觉不同(如图2-20)由实到虚的点也给人以大小不同的感觉以及线的错觉(如图2-21)一)符号语构元素 -- 点,(1)点化效果——具象图形符号的点化,,(二)点化效果,,(二)点化效果,,(二)点化效果,,(二)点化效果,,(二)点化效果,(1)点化效果——抽象图形符号的点化,,(二)点化效果,,(二)点化效果,,(二)点化效果,,(二)点化效果,(1)点化效果——具象文字符号的点化,,(二)点化效果,,(二)点化效果,,(二)点化效果,(2)常用点化手法:具象图形符号的点化,A.事物特征本身就具备点效果,只需要用点来表现特征即可,如下图左面的斑点狗和长颈鹿。
二)点化效果,B.还有就是利用适形或填充手法来塑造点化效果,在一个事物的外形里填充点化效果如下图右面的两幅标志二)点化效果,表现事物形态时,可以用疏密来表现事物的高光和阴影,如上图的灯泡和下图中的伞 图形里面的点可能有大有小,毫无规律,如果图形简单那就手动组合这些无规律的点,如果非要追求随机性,可以借用PS画笔设置(F5)来做,形状动态--大小抖动,加上散布设置即可,一遍遍画,总能找到理想的随机感设计小贴士,,(二)点化效果,,(二)点化效果,C.像素化(数字化点阵化),常用来表达科技效果,也来自艺术派别里的点彩派,和印象派的绘画手法这种点大小一致,有规律,好处理如下图的左边两个标志(杯子与蜜蜂),这种效果可以通过PS里滤镜--马赛克得到二)点化效果,D.网点化,这种效果模仿印刷网点处理手法如上图右面的两幅(鹿与树)印刷网点是横竖均匀分布的,通过变化网点的大小,来表现图像高光和阴影的层次,这种效果可以通过ps的滤镜像素化--彩色半调得到,(这种滤镜模仿四色印刷,有青品黄黑的四层网点,以及分别的网点旋转角度设置),先将要处理的图像色彩处理清晰,拉开图像的高光和阴影的对比,如果想得到横竖均匀的网点效果,就将PS里滤镜彩色半调的四色通道的网角都调整一样的角度数值,如果想得到水平和垂直的就都设置成“0”即可。
二)点化效果,,(二)点化效果,表达高光和阴影的方法: A.利用点的疏密来表现高光阴影,在无规律的点化中,就是把点密集化,在网点化(有规律的点化)中,因为点的位置不动,就利用网点的大小,来塑造阴影和高光,如上图的格瓦拉的网点 B.在点(无论是圆形的网点,还是像素化的方点,还是其他任意形状的点)的大小都一致的情况下,利用色彩的明度来表现层次感小结,,(二)点化效果,,(二)点化效果,(2)常用点化手法——抽象图形符号的点化,抽象图形常利用点化效果来表现气氛,光感,色感,比如音乐感等等,这需要良好的形式感觉,如下图:,,(二)点化效果,(3)点的形状,,(二)点化效果,(1)点的等大等距排列:严肃、呆板 a.形状选择扇形,改变其中一个、一组的颜色、方向、形状能打破呆板气质总结:点化处理方法,,(二)点化效果,b.用等距等大的点排出具象图形 c.更进一步,赋予它们五彩的色, d.并用颜色体现体积感二)点化效果,(2)在等大等距基础上做渐变处理:色彩、大小、方向、位置,追求统一中有变化二)点化效果,(3)点的大小的渐变 a组成直线 b组成曲线,或在此基础上增加 大小不一的点打乱渐变节奏 a-a直线长度的渐变 bb曲线弧度、长度的渐变,,(二)点化效果,a-a直线长度的渐变 bb曲线弧度、长度的渐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