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学习讲义第11章第15章.doc
62页第 11 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导读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能够: 1.了解信息不对称对经济行为有很重要的影响 2.了解垄断与市场失灵、外部影响与市场失灵、科斯定理、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等知识 3.掌握一些关键的概念如: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4.能利用理论解释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市场失灵是微观经济学中目前最有生命力的内容之一 第一节 垄 断 一、垄断与低效率 如图,横轴表示产量,纵轴表示价格曲线d和mr分别为该厂商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为简单起见,假定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相等且固定不变,它们由图中水平直线ac=mc表示垄断厂商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生产产量qm,垄断价格为pm,高于边际成本,这表明,消费者愿意为增加额外一单位产量所支付的数量超过了生产该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成本因此,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如果能够设法使产量从垄断水平qm增加到最优水平q*,则就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可能的方法是垄断厂商同意生产q*产量,并定价p*,这样垄断厂商的利润下降了(pm-p*)·qm而消费者剩余pmbap*面积超过了垄断厂商的利润损失超过的部分为abc面积。
这个收益可以在垄断厂商和消费者之间进行适当的分配,从而双方都得到好处 二、寻租理论 1.概念:寻租指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即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垄断租金)的活动 2.损失衡量:从理论上来说,单个寻租者的寻租代价要小于或者等于上图中的垄断利润bcp*pm在很多情况下,由于竞争激烈,寻租代价常常要接近甚至等于全部的垄断利润 三、对垄断的公共管制1.对垄断的管制:递增成本 2.对垄断的管制:递减成本 四、反托拉斯法 目的:反对垄断活动 第二节 外 部 影 响 一、外部影响及其分类 1.含义: 所谓外部影响或外部性,就是指一个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对社会其他成员造成的影响而未将这些影响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与价格中 2.分类: 外部影响有两种类型,一是消费或生产上的外部经济,一是消费或生产上的外部不经济 v 生产的外部经济:当一个生产者采取的经济行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而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报酬时,便产生了生产的外部经济 v 消费的外部经济:当一个消费者采取的行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而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补偿时,便产生了消费的外部经济。
v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当一个生产者采取的行动使他人付出了代价而又未给他人以补偿时,便产生了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v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当一个消费者采取的行动使他人付出了代价而又未给他人以补偿时,便产生了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二、外部影响和资源配置失当 图中水平直线d=mr是某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mc则为其边际成本曲线由于存在着生产上的外部不经济,故社会的边际成本曲线位于(私人)边际成本曲线的上方,它由虚线mc+me表示me表示边际外部不经济,即由于厂商增加一单位生产所引起的社会其他人所增加的成本竞争厂商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其产量为x*,但使社会利益达到最大的产量应当使社会的边际收益(可以看成是价格)等于社会的边际成本,即应当为x**因此,生产的外部不经济造成产品生产过多,超过了帕累托效率所要求的水平x** 资源的有效配置要求市场的价格等于社会边际成本 同理,当存在外部经济时,私人边际收益小于社会边际收益,提供的产量小于最优产量 三、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 1.使用税收和津贴对造成外部不经济性的企业征税,其数额应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他成员造成的损失,从而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
例如,政府向污染者收税,其税额等于治理污染所需要的费用反之,对造成外部经济性的企业,国家则可以采取津贴的办法,使企业的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相等无论是何种情况,只要政府采取措施,使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与相应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相等,资源配置是可以达到帕累托最适度状态的 2.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如果通过某种产权的分配,使具有外部性的相关企业同属于一个公司或业主,合并使得外部效应内部化了,这种协调会带来帕累托改进 3.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在许多情况下,外部性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产权不明确如果产权是完全确定的并得到充分的保障,有些外部影响就可能不会发生 四、科斯定理 · 科斯第一定理:若交易费用为零,无论初始产权如何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 · 科斯第二定理:若交易费用为正,不同的产权初始界定会导致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 · 科斯定理对外部性的含义就是,只要明确界定产权,企业之间会通过市场交易和谈判来消除或减弱外部性比如在一条河流的上下游有两个企业,上游是个造纸厂,下游是纺织厂,造纸厂的污染水使得纺织厂的质量下降,销售下降如果市场交易费用为零,把产权界定给造纸厂-有污染的权利,纺织厂将寻求与造纸厂谈判,给予造纸厂一定补贴以让其减少污染;反之,如果初始产权界定给纺织厂-有使用洁净水的权利,即造纸厂没有污染的权利,则造纸厂会与纺织厂谈判,给予纺织厂一笔补贴以让其允许自己排放污染。
所以产权初始界定给谁并不重要但在现实中,交易费用为正,因此产权的初始界定就显得非常重要 第 三 节 公 共 物 品 一、概念 1.公共物品:指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 v 非竞争性是指,对于任一给定的公共产品产出水平,增加额外一个人消费该产品不会引起产品成本的任何增加,即消费者人数的增加所引起的产品边际成本等于零 v 非排他性是指很难或禁止他人不付代价消费该种产品非排他性表明要采取收费的方式限制任何一个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消费是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2.公共资源:指具有非排他性但具有竞争性的物品 3.私人物品:指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物品 二、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 三、市场失灵 1.含义 指市场机制不能提供符合社会效率条件的商品或劳务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种: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产品及垄断 2.免费搭车与市场失灵 所谓免费搭车,就是指某些个人不付费也可以同享公共产品的好处,完全依赖于他人付费在这种情况下,愿意支付代价而消费的人必将大幅度减少,从而导致市场失灵。
四、公共物品和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是用来评估经济项目或非经济项目的它首先估计一个项目所需花费的成本以及它所可能带来的收益,然后把二者加以比较,最后根据比较的结果决定该项目是否值得公共物品也可以看成是一个项目,并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来加以讨论如果评估的结果是该公共物品的收益大于或至少等于其成本,则它就值得生产,否则便不值得 五、公共选择理论 1.集体选择的规则 (1)一致同意规则:所有参加者都认可 (2)多数规则:所有参加者中的多数认可 (3)加权规则:按实际得到的赞成票数(而非人数)的多少来决定集体行动方案 (4)否决规则:先让每个参加者提出自己认可的方案,汇总后,再让每个成员从中否决掉自己反对的方案 2.最优的集体选择规则 (1)成本模型:按最低的相互依赖成本来决定集体选择的规则 (2)概率模型:力图使集体决策的结果偏离个人意愿的可能性达到最小 3.政府官员制度的低效率 (1)缺乏竞争 (2)机构庞大 (3)成本昂贵 第 四 节 不 完 全 信 息 一、信息的不对称性(或不完全性) · 信息不对称就是指市场上买方与卖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其中的一方比另一方掌握更多的信息。
在交易中,如果一方了解自己的一些特征(如商品的质量、身体的好坏),而另一方不了解,我们把这种信息不对称结构叫作隐藏特征;由于交易的一方能采取行为影响对方,而对方不能直接辨别,我们把这种信息不对称结构叫作隐藏行为 · 信息不对称容易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 道德风险是指在协议达成后,信息多的一方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损害对方的利益逆向选择指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拥有信息少的一方作出不利于另一方的选择 二、信息的不完全性与商品市场 1.价格——质量曲线 2.不完全信息与市场失灵 由上图知,当价格由p*水平上升或下降时,由于商品的价值都是下降的,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也是下降的由此得到一条向后弯曲的需求曲线d 由于假定不完全信息只出现在消费者一方,故生产者供给曲线仍向右上方倾斜当供给曲线为s1,与需求曲线的右下方倾斜部分相交时,结果与以前一样,供求均衡点(p1,q1),不存在市场失灵但是,当供给曲线为s2,与需求曲线的向右上方倾斜部分相交时,均衡价格p2非最优价格,因为提价可以增加产量,并使供求双方都获利p*才是最优价格而当价格为p*时,产量为qd,但是,在qd上,需求价格超过了供给价格,社会的边际收益大于社会的边际成本。
消费者在产品质量上的信息不完全导致了生产过低的产量 三、信息不完全与保险市场 在保险市场中,信息的不完全性不仅会?/b>扭曲?/b>保险市场中供给者即保险公司的行为而且也会?/b>扭曲?/b>投保人的行为当保险公司很难了解到投保人的具体情况的条件下,?/b>保险?/b>这种商品往往会诱发投保人的?/b>败德?/b>行为:在没有购买到保险以前,那些潜在的投保人总是小心翼翼地提防着风险,然而一旦买保险了,投保人往往就?/b>粗心大意?/b>起来,因为此时出现风险的损失不再由投保人自己承担,而由保险公司承担全部或部分 四、信息不完全与劳动市场 由于招聘者不能够真正了解每一个具体的应聘者,更无法做到使工资与回报相等在这种情况下,招聘者常常只好对所有的应聘者?/b>一视同仁?/b>,即用相同的工资水平来招聘他们 五、委托代理问题 ? 当一方当事人即委托人雇用另一方当事人——代理人——代表委托人完成某些任务时,代理人可能不以委托人所请求的方式行为,且委托人不能直接监督代理人的行为这就是?/b>委托?/b>代理问题?/b> ? 委托?/b>代理问题有三个重要特征:(1)委托人利益的实现取决于代理人的行为;(2)委托人的目标不同于代理人的目标。
3)有关代理人行为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代理人的信息明显要多于委托人的信息,代理人的行为不易直接被委托人观察到 六、发送信号 如果市场上信息多的一方通过某种方式将信号传递给信息少的一方,即向市场发送信号就可以消除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问题 如果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问题很严重,以至于破坏市场的运作时,政府有必要进行干预,或通过法律解决问题附录 一、本章内容精要 1.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不少场合下会导致资源不适当配置,即导致无效率的一种状况换句话说,市场失灵是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的一种情况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可以达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但是理想化的假定条件并不符合现实情况,以下情况会导致市场失灵: (1)垄断;(2)公共物品; (3)外部影响;(4)信息不完全 2.垄断与市场失灵 垄断是对市场的控制如果是生产者垄断,即一般所说的垄断,或卖方垄断如果是购买者垄断,就称为买方垄断这两种垄断都会引起市场失灵在竞争情况下,价格由供求决定,当价格调节使供求相等时,用消费者剩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