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甫《望岳三首·其二》诗词简析.docx
3页杜甫《望岳三首·其二》诗词简析 望岳三首·其二 唐代:杜甫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译文 西岳高耸似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群峰在其四周则像他的儿孙 怎么才能求得仙人杖,拄着它登上华山去玉女祠呢? 可进了车箱谷就难以回归了,而山峰像通天的箭尾直抵天门,难以登爬 稍稍等待天气转凉后,登上山顶去,看山本貌 解释 崚嶒:高耸突兀 九节杖:《刘根外传》:“汉武登少室,见一女子以九节杖仰指日,闭左目,东方朔曰:‘此食日精者’”《真诰》:“杨羲梦蓬莱仙翁,拄赤九节杖而视白龙 玉女洗头盆:《集仙录》:“明星玉女,居华山,服玉浆,白日*,祠前有五石白,号玉女洗头盆其水碧绿澄彻,雨不加溢,旱不减耗祠有玉女马一匹 车箱入谷:《太平寰宇记》:“车箱谷,一名车水涡,在华阴县西南二十五里,深不行测。
祈雨者以石投之,中有一鸟飞出,应时获雨 箭栝:箭的末端 白帝: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古代指西方之神 简析 咏华山一首,所写的华山亦同样宏伟不过,与年青时代一首相比,这无疑是一首失意之作自天宝乱来,饱历忧患方得重返朝廷,而今因宰相房琯败绩丧师于陈涛斜被罚,抗疏救之而获罪被贬人至中年,除了官拜左拾遗一年境遇较佳,始终极备艰辛因此,诗中亦有流露出失意徬徨之感发端“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即写华山崇高虽然极欲登山,但“安得仙人九节杖”一句“安得”二字诘问,已说明了之愿难以实现这好比欲要报国,却总是报国无门,无可奈何的心情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两句写仰视之余,估计攀登之路不过这始终并未实行,只是在望岳时的盘算,藉以自我劝慰而已状况一如纵有一腔理想抱负,却只能空自盘算,无法行之于世最终,本诗以“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作结,宦途的坎坷更是可见现实环境的不顺,使得产生了厌倦宦途之情,期望于喧闹中寻得凉冷以自疗创痛以华山之顶比白帝之居,更表现了自感抱负无可实现的失意徬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