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粘度法测定聚乙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 大学化学实验P 浙江大学.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469639981
  • 上传时间:2023-05-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1.13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粘度法测定聚乙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1.引言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对于它的性能影响很大,通过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可 了解聚合物的性能、指导和控制聚合条件,以获得具有优良性能的产品聚合物的相对分子 质量是一个统计的平均值,因测定方法不同而异本实验所采用的粘度法具有设备简单、操 作方便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2. 实验原理聚合物溶液的特点是黏度特别大,原因在于其分子链长度远大于溶剂分子,加上溶剂化 作用,使其在流动时受到较大的内摩擦阻力黏性液体在流动过程中,必须克服内摩擦阻力 而做功黏性液体在流动过程中所受阻力的大小可用黏度系数(简称黏度)来表示kg・m- 1 , st)聚合物溶液的黏度n则是聚合物 n0三者之和在相同温度下,通 °记作nsp,即纯溶剂黏度反映了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力,记作n0, 分子间的内摩擦、聚合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以及 常n〉n°,相对于溶剂,溶液黏度增加的分数称为增比黏度 n =(n-no)/no 溶液黏度与纯溶剂黏度的比值称作相对黏度,'记作n:,即n =n/nonr反映的也是溶液的黏度行为;而n p则意味着已扣除了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效应,仅反映 了聚合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和聚合物分子间的内摩擦效应。

      聚合物溶液的增比黏度nsp往往随质量浓度C的增加而增加为了便于比较,将单位浓 度下所显示的增比黏度n p /Cs称为比浓黏度,而Innr/C则称为比浓黏度当溶液无限稀释 时,聚合物分子彼此相隔甚远,它们的相互作用可忽略,此时有关系式lim sp - lim匕=[q] c T 0 c c T0 c[n]称为特性黏度,它反映的是无限稀释溶液中聚合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其在足够稀的聚合物溶液里,n /C与C和n /C与C之间分别符合下述经验关系式:值取决于溶剂的性质及聚合物分子的大小和形态由于n和n均是无因次量,所以[n]的 单位是质量浓度C单位的倒数 r "sp rnsp/C=[n] + k [n]2Cln nr/C=[n]-B[n]2C上两式中k和B分别称为Huggins和Kramer常数这是两直线方程,通过nsp/C对C或Innr/C对C作图, 外推至C=0时所得截距即为[耳]显然,,'对于同一聚合物,由两线性方程作图外推所得截距交于同一点,如图 1[1 ]所示图1外推法求特性粘度聚合物溶液的特性黏度[n ]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通常用带有两个参数 的Mark-Houwink经验方程式来表示:式中〃门是黏均相对分子质量,3分别是与温度、聚合物及溶剂的性质有关的常数, 只能通过一些绝对实验方法(如膜渗透压法、光散射法等)确定。

      聚乙二醇水溶液在 30°C时 K=12.5X106m3 - kg-i,a =0.78图2乌氏粘度计本实验采用毛细管法测定黏度,通过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流 经一定长度和半径的毛细管所需时间而获得本实验使用的乌氏 黏度计如图2[2]所示当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经毛细管时,其遵 守 Poiseuille 定律:冗pr41 兀hpgr41门= = 8lV 8lV式中:n为液体的黏度,kg • m-1 • s-1;p为当液体流动时在毛细管两端间的压力差(即是液体密度 P,重力加速度g和流经毛细管液体的平均液柱高度h这三者的 乘积),kg • m-1 . s-1;r为毛细管的半径,m; V为流经毛细管的液体体积m3; t为 V体积液体的流出时间,s; l为毛细管的长度,m用同一黏度计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两个液体的黏度时,它们的 黏度之比就等于密度与流出时间之比n_ =门 p i p i2 2 2 2 2如果用已知黏度n 1的液体作为参考液体,则待测液体的黏度n2可通过上式求得在测定溶剂和溶液的相对黏度时,如溶液的浓度不大(C<1X1okg・m-3),溶液的密度与、,一,, 门 i溶剂的密度可近似地看作相同,故,叩= =一r 叩 ° 10所以只需测定溶液和溶剂在毛细管中的流出时间就可得到n。

      3. 仪器和药品 r 仪器 恒温槽1套;乌氏粘度计1支;洗耳球1只;5mL移液管1支;10mL移液管2 支;;25mL移液管1支;100mL容量瓶5只;秒表1只试剂 8.00% (质量分数)聚乙二醇储备液;去离子水4. 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恒温水槽调至30C±0.1C2. 溶液配制分别移取5mL、10mL、15 mL、20 mL、25 mL 8.00% (质量分数)聚乙二醇储备液于 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3. 洗涤黏度计先用热洗液浸泡,再用自来水、蒸馏水冲洗4. 测定溶剂流出时间to将黏度计垂直夹在恒温槽内将一定量(约20ml)水自入管注入黏度计内,恒温数分 钟,夹紧C管上连结的乳胶管,同时在连接B管的乳胶管上接洗耳球慢慢抽气,待液体升至 G球的一半左右即停止抽气,打开C管乳胶管上夹子使毛细管内液体同D球分开,用秒表测 定液面在a、b两线间移动所需时间重复测定3次,每次相差不超过0.2—0.3s,取平均 值5. 测定溶液流出时间t取出黏度计,倒出溶剂水用待测溶液润洗黏度计数次,同步骤4测定流经时间按上述方法从稀到到浓依次测定溶液的流经时间6. 实验结束后,将溶液倒入回收瓶内,用溶剂仔细冲洗黏度计3次,最后用溶剂浸泡,备用。

      5. 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室温:25.4C恒温槽水温:29.8C大气压:98.75kPa聚乙二醇水溶液密度值随温度变化函数P =1.04101-1.19*10-3t/C°=1.005548*103 kg - m-3溶液浓度C=wP(kg • m-3)将测得的数据及根据原理计算出的各个数据记录于下表表1时间与浓度、粘度数据记录计算表c(kg-m-3)tl/st2/st3/st/snrH spn sp/clnr|r/c0127.88127.7127.8127.794.022192148.09148.13148.1148.111.1590.1590.03950.03678.044384170.49170.47170.5170.491.3340.3340.04150.035812.066576196.30196.39196.4196.391.5370.5370.04450.035616.088768224.89224.89224.95224.911.7600.7600.04720.035120.11096253.88253.71253.8253.801.9860.9860.04900.0341图3 lnnr/c和n sp/c与c的关系6. 实验结果与分析以lnnr/c和nsp/c分别对c作图,并作线性外推求得截距,bj 0.0370, b2= 0.0372,平 均值为 0.0371,即[n]= 0.0371 m 3 - kg-i。

      根据蛆=K. M— K=12.5*10-6m3・kg-i,a=0.78,求得M门=2 . 83X 104 由文献[3 ]可知合理区间为(2~500)*10 4故实验结果合理.实验过程中由于恒温槽精度问题,常观测到温度有小幅波动,波动的温度会导致测量到的时 间产生误差由于每组实验间粘度计并不进行完全彻底的清洗,故前一组残留液也会导致测量误差参考文献:[1]王国平,张培敏,王永尧编.中级化学实验(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233-237.。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