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思考的分析分析范文.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菲***
  • 文档编号:308680798
  • 上传时间:2022-06-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2.8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思考的分析分析范文 1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现代教学改革进程的加快,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办学经验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不同院校根据各自的特色,在培养方式和目标上也各有不同为系统了解不同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的培养目标,以以下举5所医学院校(含中医和西医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1)**医科大学:培养具备应用心理学根底知识、医学知识和心理评估、诊断能力,能在医疗、教育、司法等行业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安康教育、心理评估与诊断等工作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2)**医科大学:培养具备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医疗、司法等部门从事医疗、教学、管理、技术等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3)**医科大学:培养具备一定的根底医学知识、临床医学知识、扎实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备开展心理学实验、心理测量的基本能力和将心理学理论、技术应用于相关领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心理专门人才 (4)江西中医药大学:培养熟练掌握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评估与诊断、心理安康教育等方法,同时具备心理学和医学相关知识的医学心理学特色人才。

      (5)**中医药大学: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受过系统的心理学和医学方面的训练,能较好地掌握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毕业后能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卫生评估、心理安康教育、心理安康管理与培训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医学与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问题 应用心理学专业在医学院校的学制一般为4年在4年时间内,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既要学习医学课程又要学习心理学课程,由于学生精力有限,导致学生对医学知识掌握不全面,对心理学基本理论掌握也不扎实医学和心理学是两个完整、成熟的专业体系,在4年时间里系统学习两个专业的全部课程显然是不现实的,医学院校现行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是选取医学专业的相关课程和心理学专业的相关课程,平行开课这种课程设置模式破坏了传统医学教学模式的系统性及心理学系统教学的完整性,导致医学院校心理学毕业生既不能像五年制医学毕业生那样拥有系统的医学理论知识,也不能像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心理学毕业生那样拥有完整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浅尝辄止式的教育模式最终导致学生能力缺陷、就业困难。

      2.2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实践问题 应用心理学专业最初只在师范类院校开设,受到传统办学模式的影响,应用心理学专业与教育学专业的教学模式相似,在专业培养方面只考虑了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而对心理学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方面缺乏系统性培训在教学模式上,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心理学专业属于素质教育专业,非职业教育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心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研究型人才而目前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面窄、数量有限且对其学历层次要求高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的压力剧增,社会急需能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良好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心理学人才,然而高校这种教学科研型定位的培养思路显然不符合社会对心理学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导致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3建设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 3.1确定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确定培养目标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专业培养模式应有独特的发展空间医学院校的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与师范类、综合性大学的培养模式不同,应突出医学特色和优势,为卫生事业服务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心理因素占居重要地位。

      然而实际情况是,一方面,医疗工作人员大多认同心理因素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另一方面,目前的临床却很少实施现代医学模式的治疗方式,还是沿用传统的生物医疗模式在这两者之间,正是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发展空间,他们既有生物医学知识,又具备心理学理论,能够熟练地在现代医学诊治模式下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因此,医学院校的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应以现代医学模式为根底,系统培养现代心理学人才,将心理学与医学知识有机结合,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发挥作用 (2)人才培养要解决应用性缺陷、专业性不强的问题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学生学了医学知识,但不能考执业医师资格证,不能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学了心理学专业知识,又达不到师范类学生心理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医学院校的心理学专业学生对自身发展出现了迷茫,甚至削弱了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动力,最后出现的问题是培养的学生对双学科知识掌握都不专业或者偏向某一科,无法表达出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特色因此,当前医学院校的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要解决这个问题,否则就会给专业发展及学生的职业前景带来隐患 3.2构建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医学院校要办好应用心理学专业,就必须充分开掘自身专业特色和优势。

      为此,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在课程设置上,核心思想是要突出医学院校在医学类和生物学类课程方面的优势由于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的学科,这种学科性质也应渗透在课程设置上如在通识性课程中,可利用自身优势开设医学类、生物学类课程此外,医学院校还应结合自身师资特点,开设医学心理学等一些有别于传统心理学系开设的课程,而不能仅限于简单照搬师范院校开设的相关课程 (2)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采取博尔德培养模式,它是目前西方比较成熟的心理学应用人才培养模式之一博尔德培养模式把应用心理学工作者界定为科学家及实践者,即心理学工作者既要学会如何开展科学研究,又要能从事心理学实践工作按照这种模式,我们既要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其专业实践技能的提高根据社会对心理学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我们应在博尔德模式的根底上,坚持传统的双基教育,即加强学生专业根底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3)在办学模式上,应充分开掘和凸显医学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实现专业资源的优化整合为此可采取以下方式:针对与医学联系严密的专业采取合作办学模式许多国内心理学家认为,要能从事心理咨询工作,除了具备心理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外,还需要扎实的医学根底知识和临床技能。

      因此,有临床心理学家建议,心理咨询这一领域最好采用3+2培养模式,即3年医学院校根底知识学习加2年心理学科的训练与实践 第 6 页 共 6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