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丰子恺《春》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zh****ng
  • 文档编号:106164593
  • 上传时间:2019-10-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92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丰子恺《春》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春丰子恺①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希望它长在人间诗人,特别是词客,对春爱慕尤深试翻词选,差不多每一页上都可以找到一个春字后人听惯了这种话,自然地随喜附和,即使实际上没有理解春的可爱的人,一说起春也会觉得欢喜这一半是春这个字的音容所暗示的,“春!”你听,这个音读起来何等铿锵而惺忪可爱!这个字的形状何等齐整妥帖而具足对称的美!这么美的名字所隶属的时节,想起来一定很可爱好比听见名叫“丽华”的女子,想来一定是个美人然而实际上春不是那么可喜的一个时节我积三十六年之经验,深知暮春以前的春天,生活上是很不愉快的②梅花带雪开了,说道是漏泄春的消息但这完全是精神上的春,实际上雨雪霏霏,北风烈烈,与严冬何异?所谓迎春的人,也只是瑟缩地躲在房栊内,战栗地站在屋檐下,望望枯枝一般的梅花罢了!③再迟个把月罢,就像现在:惊蛰已过,所谓春将半了住在都会里的朋友想象此刻的乡村,足有画图一般美丽,连忙写信来催我写春的随笔好像因为我偎傍着春,惹他们妒忌似的其实我们住在乡村间的人,并没有感到快乐,却生受了种种的不舒服:寒暑表激烈地升降于三十六度至六十二度之间(注:此处说的是华氏温度,华氏温度三十六度至六十二度之间相当于摄氏温度2.22°—16.67°)。

      一日之内,乍暖乍寒暖起来可以想起都会里的冰淇淋,寒起来几乎可见天然冰,饱尝了所谓“料峭”的滋味天气又忽晴忽雨,偶一出门,原本干燥的鞋子拖泥带水归来一春能有几番晴”是真的;“小楼一夜听春雨”其实没有什么好听,单调得很,远不及你们都会里的无线电的花样繁多呢春将半了,但它并没有给我们一点舒服,只教我们天天愁寒,愁暖,愁风,愁雨正是“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④春的景象,只有乍寒、乍暖、忽晴、忽雨是实际而明确的此外虽有春的美景,但都隐约模糊,要仔细探寻,才可依稀仿佛地见到,这就是所谓“寻春”罢?有的说“春在卖花声里”,有的说“春在梨花”,又有的说“红杏枝头春意闹”,但这种景象在我们这枯寂的乡村里都不易见到即使见到了,肉眼也不易认识总之,春所带来的美,少而隐;春所带来的不快,多而确诗人词客似乎也承认这一点,春寒、春困、春愁、春怨,不是诗词中的常谈么?不但现在如此,就是再过个把月,到了清明时节,也不见得一定春光明媚,令人极乐倘又是落雨,路上的行人将要“断魂”呢⑤可知春徒美其名,在实际生活上是很不愉快的实际,一年中最愉快的时节,是从暮春开始的⑥就气候上说,暮春以前虽然大体逐渐由寒向暖,但变化多端,始终是乍寒乍暖,最难将息的时候。

      到了暮春,方才冬天的影响完全消灭,而一路向暖寒暑表上的水银爬到temperate[(气候)温和的]上,正是气候最temperate的时节就景色上说,春色不须寻找,有广大的绿野青山,慰人心目古人词云:“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出原来山要到春去的时候方才全青,而惹人注目我觉得自然景色中,青草与白雪是最伟大的现象造物者描写“自然”这幅大画图时,对于春红、秋艳,都只是略蘸些胭脂,轻描淡写到了描写白雪与青草,他就毫不吝惜颜料,用刷子蘸了铅粉、藤黄和花青而大块地涂抹,使屋屋皆白,山山皆青这仿佛是米派山水的点染法,又好像是Cezanne风景画的“色的块”,何等泼辣的画风!而草色青青,连天遍野,尤为和平可亲,大公无私的春色花木有时被关闭在私人的庭园里,吃了园丁的私刑而献媚于绅士淑女之前草则到处自生自长,不择贵贱高下人都以为花是春的作品,其实春工不在花枝,而在于草看花的能有几人?草则广泛地生长在大地的表面,普遍地受大众的欣赏这种美景,是早春所见不到的那时候山野中枯草遍地,满目憔悴之色,看了令人不快必须到了暮春,枯草尽去,才有真的青山绿野的出现,而天地为之一新一年好景,无过于此时自然对人的恩宠,也以此时为最深厚了。

      ⑦讲求实利的西洋人,向来重视这季节,称之为May(五月)May是一年中最愉快的时节,人间有种种的娱乐,即所谓May-queen(五月美人)、May-pole(五月彩柱)、May-games(五月游艺)等May这一个字,原是“青春”、“盛年”的意思可知西洋人视一年中的五月,犹如人生中的青年,为最快乐、最幸福、最精彩的时期这确是名副其实的但东洋人的看法就与他们不同:东洋人称这时期为暮春,正是留春、送春、惜春、伤春,而感慨、悲叹、流泪的时候,全然说不到乐⑧东洋人之乐,乃在“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新春,便是那忽晴、忽雨、乍暖、乍寒、最难将息的时候这时候实际生活上虽然并不舒服,但默察花柳的萌动,静观天地的回春,在精神上是最愉快的故西洋的“May”相当于东洋的“春”这两个字读起来声音都很好听,看起来样子都很美丽不过May是物质的、实利的,而春是精神的、艺术的东西洋文化的判别,在这里也可窥见取材于丰子恺的同名散文,有删改)19.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铿锵:“春”这个字的音读起来响亮、明快B.妒忌:住在都会里的朋友对我在美丽的乡村偎傍着春感到忿恨C.憔悴:山野中枯草遍地、荒凉萧条的景象。

      D.萌动:花柳一点点地发芽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春”这个字的形状齐整妥帖而有对称的美,但实际上春不是那么可喜的一个时节B.引用“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说明春虽将半了,但并没有给人舒服感C.第⑤段有过渡作用,“可知……”道结论,总结上文;“实际……”转话锋,引出下文D.作者虽然喜欢满眼是青山绿野的暮春,但不大认同画家对春红、秋艳的轻描淡写21.第①段中作者说“深知暮春以前的春天,生活上是很不愉快的”,请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说的理由6分)  22.简要赏析第⑥段中的划线句子4分)  23.文章最后两段叙写了“东西洋文化的判别”,请分别概括东洋人和西洋人对春的不同看法作者在这里写西洋人对春的看法有何匠心?(6分)  24.本文中,暮春的草能让人感受到一种顽强的生命力下列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好似暮春的草一样生命力顽强,其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B.《边城》中的翠翠C.《老人与海》中的桑迪亚哥                  D.《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   答案: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19.B(3分) 20.D(3分)21.参考答案:①初春时节,雨雪霏霏,北风烈烈,与严冬无异,人们在这样的冷春中瑟缩着、战栗着,生活上很不愉快  ②惊蛰已过,春已过半,乍暖乍寒,忽晴忽雨,这样时冷时暖的春直叫人不舒服、叫人愁  ③暮春之前,春的美景隐约、模糊、难寻,不易见、不易识;早春山野枯草遍地,令人不快说明:第①点语意指向气候寒冷,第②点语意指向气候多变,第③点语意指向美景难寻评分建议:6分共三点,每答对一点得2分第③点答为“春所带来的美,少而隐;春所带来的不快,多而确”亦可意思对即可得分22.参考答案与赋分建议:该句子运用了拟人和对比的手法,(1分)形象可感地写出了私人庭园里的花木是不自由的,是要献媚于人的,(1分)以此在对比中突出草是自由自主地生长的,是能普遍地受到大众的欣赏的,(1分)并印证了作者“草色青青,连天遍野,尤为和平可亲,大公无私的春色”的说法1分)评分建议:意思对即可得分23.参考答案与赋分建议:第一问,东洋人的看法:新春时,默察花柳的萌动,静观天地的回春,精神上是最愉快的;(1分)春是精神的、艺术的1分)西洋人的看法:May(五月,实为暮春)是一年中最愉快的时节,(1分)May是物质的、实利的。

      1分)  第二问,作者写西洋人对春的看法,一是用典型事例来印证自己对春的看法——现实中,暮春的景象最令人快乐1分)二是借之点明(突出)本文主旨——绿草满地、生机勃勃的暮春能给人以实实在在的快乐,而早春与半春则是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1分)评分建议:意思对即可得分24.A(3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