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后蓝宝煤业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2.doc
29页山 西 临 汾 蓝 宝 煤 业 有 限 公 司 (晋华拾亩)2011 年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二 O 一一年八月第一章 矿井概况山西临汾蓝宝煤业有限公司(晋华拾亩)矿井位于尧都区乡河底乡三交村境内,开采太原组 10#煤层,井田面积 1.8336km2,矿井资源量 828 万t,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21 万 t/a,核定生产能力 30 万 t/a,采用斜井开拓方式根据尧都区安整办(2011)9 号文件,同意山西临汾蓝宝煤业有限公司(晋华拾亩)复工整顿,矿井复工整顿包括巷道修护、运输大巷、回风大巷掘进、矿井运输系统、供电系统、机电管理、一通三防、压风系统、排水系统、三大监控及通讯系统的恢复、整改和完善等,矿井复工整顿完成后,掘进 10101 工作面为加快复工整顿工作速度,早日完成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有关事宜,煤矿对复工整顿方案提出调整方案申请,尧区安整办[2011]19 号文批准整改二盘区 10203 综采工作面,变更原 10203 高档普采工作面为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力争该工作面在 2011 年 9 月份完成全部设备装备工作开始试生产山西临汾蓝宝煤业有限公司(晋华拾亩)主斜井井口坐标X=4001631、Y=19513738、Z=1130m,斜长 196m,半圆拱形料石砌碹,净宽2.6m,净断面 6.0m2,担负全矿井的提煤、进风、管线敷设等任务,兼作矿井安全出口。
主提升采用 DTL80/35/90S 型胶带输送机,配套电机功率90KW主斜井提升系统按规定安装有胶带机综合保护装置3副斜井井口坐标 X=4001689、Y=19513679、Z=1127m,斜长 120m,半圆拱料石砌碹,净宽 2.5m,净断面 6.65m2,担负矿井辅助运输、行人和进风任务,兼作矿井安全出口辅助提升采用 JT-0.8 型矿用提升机提升,电机功率 30KW该提升系统按规定安装一坡三挡及绞车后备保护回风斜井口坐标 X=4002398、Y=19513387、Z=1175m,斜长 451m,半圆拱料石砌碹,净宽 2.5m,净断面 5.58m2,为矿井专用回风井,兼矿井安全出口矿井采用中央分列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由主、副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主要通风机为 4-72-20B 型离心式通风机,一用一备,配套电机功率 55kW,矿井总进风量 2033m3/min,总回风量 2069m3/min矿井利用反风道和反风装置反风掘进工作面采用二台 FBD№6.3/2×30 型局部通风机通风,功率2×30kW,额定风量 600-400m3/min矿井采用双回路供电,一路引自河底 35KV 变电站送出的 10KV(839)线路,距离 2km,另一路接于口子河 35KV 变电站送出的 10KV(533)线路,距离 2.5km,供电线路均采用 LGJ-35mm2钢芯铝绞线,接至该矿地面 10kV变电所,井下采用双回路供电。
矿井正常涌水量 4m3/h,最大涌水量 8m3/h沿主斜井敷设两趟φ108×4㎜排水管至中央泵房选用 3 台 D12-25×11 型多级离心式水泵,1 用 1 备 1 检修,额定流量 12.5m3/h,扬程 275m,配套电机功率 22kW,主、副水仓容量 200m3二盘区及 10101 掘进工作面均安装有 φ57×3.5mm 钢管,将巷道积水排至中央泵房4矿井采用 KJ70N 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配有 7 台分站,设甲烷、风速、,风机开停、负压、风门等各类传感器 51 个产量监控系统型号 BH-WTA人员定位考勤系统型号 KJ231,调度中心安有十六路视频监控系统,矿井通信系统:地面对外联系为 0357--3199577;0357--3199600;井下采用程控交换,型号 7c-424B(120 部) ,以上系统运行正常,按规定进行校验矿井建立了综合防尘、洒水系统地面静压水池容积为 230m3,防尘、洒水主管采用 φ108×4mm 钢管由地面静压水池经主斜井铺设到运输大巷、回风大巷,再用 φ57×3.5mm 钢管铺设至各用水点,静压管道每隔 50m 设有阀门和支管采掘工作面及各转载点设有喷雾洒水装置,用于日常消防及井下洒水消尘。
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运输大巷、回风大巷、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均设有净化水幕或隔爆水棚胶带输送机机头、机尾处设置火灾报警装置、自动灭火装置和消防器材矿井防尘供水系统有专人管理维护,每 7 天定时冲洗大巷和煤壁,并定时洒水降尘矿井为低瓦斯矿井瓦斯绝对涌出 0.28m3/min,瓦斯相对瓦斯涌出量 1.36m3/t经山西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检验,矿井开采的太原组 10#煤层,自然倾向性为Ⅱ类,属自燃煤层,煤尘具有爆炸性压风系统:采用 AED-132A 型压风机两台,排风量 24.2m3/min,额定、最大排气压:0.81/0.85MPa主管路采用 φ108×4mm 钢管,支管路采用φ57×3.5mm 钢管5第二章 生产布局一、矿井煤岩层赋存特征1、煤层厚度:煤层为 9+10#煤,煤层厚度 3.5—4.3 m 左右,平均厚度 4.0m2、煤层产状:煤层倾向北西,倾角 4°-5 °,为单斜构造3、 煤 层 赋 存 稳 定 , 煤 层 夹 矸 厚 度 0.50( 0.22) m 煤层为黑色光泽,裂隙发育,视密度 1.3t/m3—1.4t/m34、10 #煤层化学性质:灰分 16.13~19.31%,平均 16.31%,属低中灰煤。
挥发分 15.86~19.31%,平均 17.9%;水分 0.41~0.58%,平均 0.49%;含硫2.30~2.91%,平均 2.65%,含磷 0.01%煤层为低中灰,中高硫,低磷,中高发热量,优等贫瘦煤5、9+10 号煤层顶板:为 K2 石灰岩、岩性深灰色-灰色,中厚层状,质坚硬,性脆,含燧石结核单向抗压强度 48.2-71.0MPa,平均62.5MPa;单向抗拉强度 3.57-4.99MPa,平均 3.93-4.24MPa;抗剪强度5.44-10.28MPa,平均 7.09-8.30MPa顶板易管理,局部伪顶为泥质灰岩、单向抗压强度 49.9-59.1MPa,平均 54.7MPa;单向抗拉强度1.18-1.27MPa,平均 1.22MPa;抗剪强度 3.83-10.49MPa,平均6.99MPa煤层顶板以 K2 灰岩为主,稳定性好6、9+10 号煤层底板:多为泥岩、岩性灰黑色,致密,性脆单项抗压强度 16.4-68.0MPa,平均 23.3-42.2MPa;单项抗拉强度0.92-1.60MPa,平均 1.09-1.27MPa;抗剪强度 1.72-5.44MPa,平均2.45-4.02MPa。
底板以泥岩、粉砂岩为主,稳定性差,遇水易软化,易6发生底鼓现象,隔水性能好,较易管理二、生产布置矿井前期复工整顿,矿井复工整顿包括巷道修护、运输大巷、回风大巷掘进、矿井运输系统、供电系统、机电管理、一通三防、压风系统、排水系统、三大监控及通讯系统的恢复、整改和完善等,矿井复工整顿结束后,掘进 10101 工作面,对原二盘区 10203 高档普采工作面进行整改,变采煤方法为综合机械化采煤,力争于 2011 年 9 月份将该工作面安装完成三、主要灾害可能发生的场所1、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可能发生的场所(1)运输大巷、回风大巷、二盘区运输顺槽、二盘区回风顺槽2)10101 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10101 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10203 综采工作面3)井下煤仓放煤口;(4)运输大巷及各运输转载点2、火灾事故可能发生场所(1)外因火灾容易发生场所:①井下配电点、水泵房等机电硐室;②带式输送机及刮板输送机的机头与机尾处; ③回风大巷、运输大巷、10101 运输顺槽、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10203 回采工作面;7④煤仓放煤口2)井下容易发生内因火灾的场所:①煤层巷道或采煤工作面的冒顶处这些冒顶孔洞中遗留有碎煤并且未进行预防性充填、灌浆,则容易发生煤炭自燃发火。
②工作面的上三角留下的阶段保护煤柱,通常由于充填不满,煤柱受压破碎,形成有无数裂隙,存在漏风,易发生煤炭自燃③采区巷道、采煤工作面的区段煤柱间,由于处于应力叠加带,且受采动影响和维护条件的限制,形成有无数裂隙,因而易发生煤炭自燃④掘进、回采过程中遇到的未充填实的旧巷道、旧采迹,当存在漏风通道时,也易发生煤炭自燃采空区遗有大量浮煤时,若密闭墙漏风,易自燃发火3、矿井水害可能发生场所(1)10101 工作面运输顺槽、材料顺槽掘进工作面;(2)回风大巷、运输大巷掘进工作面;(3)10203 回采工作面4、顶板事故可能发生的场所(1)10101 工作面运输顺槽、材料顺槽掘进工作面;(2)回风大巷、运输大巷掘进工作面;(3)10203 回采工作面(4)巷道交岔点及大断面硐室5、运输、提升运输事故可能发生场所(1)由于副斜井、材料大巷采用提升绞车提升、运输,因而,易发8生跑车、掉道等伤害事故2)10203 回采工作面及运输顺槽采用刮板运输机运输,因而易发生绞人、轧人伤害事故3)主斜井、运输大巷、10203 工作面运输顺槽原煤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因而易发生绞人、轧人伤害事故6、机电事故可能发生场所因触电、机械伤害等形式造成的伤害事故,其可能发生地点和场所为:(1)井下配电点、水泵房等机电峒室;(2)胶带输送机和刮板输送机的机头与机尾处;(3)局部通风机等机电设备布置处;(4)井下采、掘工作面。
7、中毒和窒息事故可能发生场所矿井因通风不良,造成的中毒窒息事故,其易发生场所和地点为:(1)回风大巷、运输大巷、10101 掘进工作面;(2)10203 回采工作面;(3)未及时密闭或封闭不良的巷道;第三章 矿井重点安全技措工程为不断完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矿井抗灾能力,加大安全资金投入,9严格按每吨 10 元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专户储存,自提自用,主要用于“一通三防”工程和安全设施的改造与更新第四章 矿井灾害预防措施一、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1、矿长、总工程师、安全员及各工作面带班班长佩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矿井对工作场所的瓦斯状况进行连续监测,同时专职瓦检员必须严格按照循环图表对工作面进行循环检查;工作地点检查次数每班不少于 3 次,对临时停工点、密闭前巷道栅栏外风流,检查次数每班不少于 1次2、瓦检员检查发现瓦斯超限时,带班长必须带领现场工作人员停止工作撤离到安全地点,并及时上报值班矿长,采取措施处理,消除瓦斯积存后方可作业,严禁超限作业3、专职瓦检员必须将每次检查结果作好记录并及时报瓦斯检查手册或检查地点的牌板,通知现场工作人员,严禁空班漏检或弄虚作假4、矿长、总工程师每日审阅瓦斯报表,工作面瓦斯超限时必须进行排放,排放前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必要时请矿山救护队处理。
5、矿井因停电或别的原因,造成风机停风时,值班矿长及时通知风机房人员,打开防爆门,恢复自然通风,地面变电所切断井下供电开关,工作面工作人员撤到主进风大巷6、矿井井下有计划停、送电时,必须坚持停风先停电,送电先送风,10并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7、巷道贯通时,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报总工程师批准,在穿过距离小于 20m 时,必须派专职瓦检员,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措施有关规定8、根据《安全规程》中第 154 条规定,由一通三防领导组制定出严格的瓦斯检查制度,并报请矿安委会和安全领导组批准,并认真贯彻9、一通三防领导组值班人员,必须认真审阅瓦斯班报,掌握井下各工作地点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重大通风瓦斯问题,通风部门应立即向矿安委会汇报,制定措施,报总工程师批准后处理10、通风瓦斯日报,必须同时送矿长、一通三防领导组、矿长、安全矿长、总工程师审阅11、瓦斯检查员要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在指定的地点,确定时间交接班,上班期间要严守岗位,严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