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体格生长和评价技术规范标准详.doc
8页儿童体格生长及评价一、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1、身长
4、胸围
同时囟门也是观察婴儿颅内疾病的一个窗口,当小儿患脑炎、脑膜炎而颅压升高时,前囟会变得饱满,而婴儿因腹泻致脱水时,会出现前囟凹陷8、牙齿 人有两副牙齿,即乳牙
4.个体存在差异 儿童生长发育虽按一定规律,但每个人的生长轨道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因此,儿童生长发育正常值包括一定的范围三、儿童体格生长趋势与增长模式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种族和民族、不同性别儿童体格生长增长值不相同,但生长的趋势基本相同随年龄的增加,儿童体格生长指标的变化都有一定的模式,如身高、体重、心率、肺活量等儿童体格的增长常用生长速率表达,即指单位时间内生长增长的数值,各儿童期生长速率是不相同的四、体格生长的评价体格生长评价
由于参照人群不同,所制订评价标准也不同主要分为以下两类:1.理想标准 理想标准选择的参照人群是生活在最适宜的环境中的儿童,即这些儿童的喂养、膳食安排合理,能得到足够营养素,有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可以得到及时、良好的医疗保健服务即在适宜环境中,这些儿童的生长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所以体格生长较理想椐此制订出的生长评价参考标准为"理想标准"我国自1996年以来普遍采用的理想标准,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美国国家健康统计中心〔NCHS参照人群值制订的标准2.现状标准 制订现状标准时不严格限制参照人群的条件,代表某一国家或地区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水平我国目前应用的是中国儿科工作者在1975、1985、1995年分别于中国九大城市获得的儿童生长发育衡量数值而制订的标准〔二生长评价方法体格生长的评价,包括体格生长水平、生长速度和身体匀称程度三方面常用评价方法有离差法、百分位数法、指数法、曲线图法1. 均值离差法
此方法适用于评价正态分布状况但儿童体重、身高等体格测量数值并不完全呈正态分布,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常以中位数〔M代替均值根据离差范围的不同,常将X±1SD和X±2SD作为界值点,评价分为六等级、五等级和三等级均值离差法分级标准见图2-6-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D -1SD M +1SD +2SD六等分: 下 中下 中低 中高 中上 上五等分: 下 中下 中 中上 上三等分: 下 中 上 图2-6-1 均值离差法分级标准 常用评价指标有以下三种:(1) 按年龄的体重
2.中位数百分位法这是近年来常用的体格生长评价方法,适用于正态分布,也适用于偏态分布百分位法是将参照人群体格测量值按大小顺序排列,求出与某些百分位相对应的值以第50百分位〔P50为中位数,其余百分位数为离散距,以此来划分儿童体格生长的等级常用百分位数等级有第3、10、25、50、75、90、97百分位,也有用第3、20、50、80、97百分位划分者其中P50相当于离差法中的均值,P3相当于离差法中的均值减2个标准差,P97相当于离差法中的均值加2个标准差P3~P97包括了全部样本的95%,属正常范围百分位法数值分布较均值离差法精细,更能准确分级评价在评价儿童体格生长状况的同时,常对其营养状况也作出判断目前通常采用WHO推荐的评价儿童营养状况的三项主要指标,可以综合反映儿童近期和远期营养状况此评价以低于P20为"低",P20~P80为"中",高于P80为"高"三项指标综合评价表按身高的体重按年龄的身高按年龄的体重评价意义高低高肥胖++高中高目前营养好,有营养过度倾向高低中目前营养好,过去营养不良中高高高个子,营养正常中中中营养正常中低低过去营养不良,目前营养正常低高中瘦高体型,目前轻度营养不良低中低目前营养不良+低高低目前营养不良++3.身体指数法
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及性别的群体,体格生长中所存在的某些差别用单项指标很难反映,如果用某些相对值将这些差别突出,使不同对象间形成某种可比性,就能更清楚地进行比较分析。因此,派生出身体指数法此法是根据人体各部位间的比例关系,借助一定数学公式,将两项及两项以上指标结合成指数,以评价儿童营养、体型等状况表2 常用的身体指数名称体块指数〔Kaup指数身高体重指数身高胸围指数Body Mass Index〔BMIQuetelet Index公式体重
儿童生长监测图的横坐标是年龄,每月一格纵坐标是体重图中有2条及2条以上参考曲线,一般最上端一条为第97百分位,最下端一条是第3百分位若小儿体重在上下两条参考曲线间,且生长曲线与参考曲线走向平行,说明生长水平在正常范围如果儿童生长曲线与参考曲线不呈平行走向,而与横坐标平行,为体重不增儿童生长曲线与参考曲线走向相反,即本次体重与上次体重之差为负数,示体重下降若本次体重减上次体重虽为正数,但其增长值低于该月龄增长的最低值,即为体重低偏5.骨龄评价法骨龄〔bone age是指生长过程中的钙化成熟度长骨生长主要由骺端软骨逐步骨化形成,骨化从胎儿期开始,随儿童年龄增长而加多,至成人期完成通常采用X线检查儿童某部位骨化中心的多少及干骼端融合情况来测定骨龄最常检查的部位是腕骨,多通过计数儿童手腕部骨化中心数目和骨骺愈合数目,与各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