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医院核医学科发展困境及应对措施.doc
7页基层医院核医学科发展困境及应对措施摘要:核医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内容包括核医学影像诊断、 核医学体外检测和核医学治疗,目前我国核医学发展和欧美 相比普及程度还很低,核医学专业基本上都集中在省会城市 的"三甲”医院在基层医院开展核医学从很多方面来说存 在很多困难,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希望对同仁有 所启发关键词:基层医院;核医学;发展0引言我国核医学发展经历了 50余年的艰难发展历程,现已 具有相当规模但是,由于核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发展很不 平衡,该学科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的"三甲”医院,核医学 专业是'‘大医院”的代名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整体水 平的提高和基层医院实力的增强,许多基层医院也尝试成立 核医学科以下就基层医院核医学科发展的若干问题提出一 些看法1基层医院成立核医学科的目的我国“三甲”医院评定标准规定,晋升“三甲”必须有 核医学科或者同位素室,因此,基层医院为了顺利通过“三 甲”医院的评审而成立核医学科;有些医院是为了提升医院 在该地区的竞争力而成立核医学科2基层医院核医学科的发展现状从目前运行的情况看,大多数核医学科运行都不尽人 意,据笔者了解,许多基层医院的核医学科运营举步维艰, 业务主要以体外检测和核素治疗为主,核医学影像由于病人 量太少、运作成本太高或者仪器故障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3核医学科发展的主要瓶颈3.1科室建设投入资金量大核医学科是从事开放型放 射性工作场所,房间的装修要符合放射性护标准(GB 16369-1996) [1],故房间装修和防护设备费用较高,另外, 取得所在地区卫生、公安和环保部门的许可并办理相关许可 证明的程序复杂,费用昂贵;ECT等核医学科仪器的价格昂 贵,虽然许多基层医院引进的二手ECT价格相对低廉或甚至 是捐赠的,但是后续搬运、安装、维修及建立工作站等等费 用很高3.2放射性药物及半成品费用昂贵一般基层医院距离 大城市较远,不能和其他医院的核医学科共享放射性药物, 也不能从“奶站”购得,所有费用必须独自承担放射性药 物近年来价格连续上涨,使得运营成本连年上升3.3仪器的故障率高ECT是核医学科的核心设备,对于 环境温度、湿度的要求很高,少有不慎就会引起仪器故障, 由于该仪器属于进口产品,国内缺乏必要的配件,设备大部 分配件需要从国外进口,故维修成本很高3.4学科本身的问题核医学影像主要反映的是脏器功 能状态,对于解剖结构的定位则很有限近年来,随着超声 医学、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和CT在反映脏器功能状态上的快 速发展,核医学许多特色检查项目逐渐被其他影像医学所代 替。
比如肝血管瘤曾经是核医学的优势项目,但现在完全已 经被超声检查替代但是应当看到,目前核医学在甲状腺显 像、全身骨扫描、肾功能检测、心肌代谢断层显像、脑功能 显像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是其他影像学望尘莫及的3.5缺乏专业技术人才[2]基层医院的核医学科医务 人员,大多数是由本院的其他专业调整过来,到大医院进行 短期学习后从事核医学专业的核医学专业科班出身的很 少,所以,专业技术相对较低,对核医学影像诊断缺乏系统 了解,也不能给临床提供准确的、有价值的诊断,长期以往, 会逐渐失去临床的信任和支持,核医学会逐渐被边缘化4解决办法4. 1人才问题科室发展,人才为先,没有高水平专业人才驾驭,再先 进的仪器都是废铜烂铁作为核医学科主任,掌握着可是发 展方向,肩负着科室发展重担,所以一定要勤奋好学,不断 进取科室人员要轮流到水平较高的医院学习深造,也可以 外请专家来院进行学术讲座,要不断提高本科室人员的专业 水平科室内要定期进行学术讲座,对科室工作人员要明确 学习任务,定期考核学习成果,建立一支水平较高的专业技 术队伍对疑难病例要组织科室人员讨论,并请相关临床科 室会诊,做好登记工作,建立特殊病例随访制度。
4. 2仪器的保养和维修[3]仪器的操作由专人负责,定期对仪器进行除尘工作环 境的温度和湿度要控制在所要求的范围,操作要按照常规进 行要和有信誉的工程师签订维修合同,定期进行质量控制, 检查硬件的工作状态,把仪器的故障率降低到最低4.3增强科研实力,提升科室形象[4]作为科室带头人,科主任应该率先担负起科研任务,在 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报刊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要和相关科室 医生经常沟通,给他们分发核医学宣传资料,让他们了解核 医学,了解核医学检查和治疗的意义和优势对于一些优势 显像项目,如甲状腺显像、肾动态显像、骨扫描等,要对相 应的科室做重点宣传,争取让他们把这些检查项目列为诊断 常规对典型病例,应该下科室给主管医生多做解释,从而 使他们逐渐产生对核医学的兴趣、信任和依赖4.4形成特色项目核医学是一门边缘学科,核医学影像、体外检测和核素 治疗是学科的三大内容,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力争在 某一方面有所突出和突破,形成地区特色,找到学科存在的 价值核医学影像方面,除了要紧紧抓住本院的市场外,特 别要和本地区没有核医学显像仪器的医院加强联系,定期通 过会诊、学术交流和授课的方式,让他们了解和掌握核医学 影像知识,取得他们的支持和信任;体外检测方面,要对本 院医护人员进行宣传,人手一册宣传资料,让他们知道核医 学科能进行哪些检测项目,对外院不能开展的检测项目,一 定要作为重点加大宣传力度,必要时要和相关医生私下交 流,宣传检测项目的意义和适用范围;核素治疗方面,要针 对本地区市场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核素治疗项目,并在短 期内形成特色,比如甲亢的碘131治疗就是一个很好的项目, 很容易形成地区特色,要积极动员本地区内外科的力量和社 会力量来支持你,科室人员要不断提高甲状腺疾病的诊疗水 平,提高一次治愈率,并尽可能降低并发症,对患者要提倡 '‘女儿式”服务,要定期随访,及时了解疗效和有无并发症 的出现。
总之,科室的兴旺发达需要病人量的支持,增加病 人数量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要从一点一滴做起4.5科室发展,宣传为先当前医疗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新设备新技术和新的诊疗 理念不断产生,科室要获得长足发展,除了要形成“特色” 外,加强对外宣传是核医学专业的制胜法宝,众所周知,没 有患者的科室一切都空谈作为基层医院,医院本身的“品 牌效应”相对较小,再加上核医学专业诊疗范围相对较狭 窄,因此,依靠本院病人量远远不能满足科室发展的需要 要把科室看做是医疗市场的一部分,想法设法增加'‘人 气”,坐在办公室里等病人的医疗模式已经过时,注定要失 败,要走出去想法设法"找”病人对外宣传的重点是医院 的内外科,宣传范围要延伸到本地区市、县、乡、镇甚至村 一级基层医疗单位通过举办学习班、到基层讲课、分发宣 传资料来加强宣传,必要时要利用网络、电视或广播等媒介 进行宣传基层医院核医学科的存在和发展,对基层医院的医生和 群众是一件“新鲜事”,有诸多困难,也有不少机遇,限制 科室发展的客观因素我们无法避免,但在主观上,我们只能 付出比其他学科更多的劳动才能获得丰厚的回报,要善于发 现和充分利用在基层开展核医学专业的优势,因地制宜,找 出一条适合科室发展的特色道路。
参考文献:[1] 刘秀杰,马寄晓,田嘉禾等•核医学诊断与治疗规范, 第1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4-28.[2] 赵义刚,勾正兴,甘红灵•关于中小型医院核医学科 发展的思考,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 19(7):419.[3] 赵长河,刘兰英•核医学仪器在核医学发展中的作 用,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97, 17(5):399-401.[4] 叶维新.核医学发展道路的探讨•国外医学(放射医 学核医学分册),1995, 19(5):229-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