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二战后印度教育政策.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32041299
  • 上传时间:2022-09-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12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I=J展特点与趋势摘 要:印度经济以信息服务业为先锋, 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高等教育在其中功不可没 文章在对二战后印度高等教育政策综述的基础上,考察和梳理了印度高等教育政策演变及其 制度变迁过程;并对印度高等教育政策的呈现方式、内容的规定性予以概括和总结,并阐述 了印度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与趋势关键词:印度;教育政策;高等教育;特点与趋势一、二战后印度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考察(一)“计划经济”时期(20 世纪 50-80 年代 )1947年8月 15日,印度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独立之后的印度百废待兴,但印度第一 届尼赫鲁政府最先想到的仍然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率先成立由拉达克里希南领导的“大学教育委员会”(简称“UEC”),负责制定国家大学教育发展规划该委员会在调查研 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印度高等教育发展的建议,其中包括:大学经费的拨款形式、大学教 育的组织和管理结构、高等教育的目的、教学标准和语言使用以及大学教师任命和工资标准 等该报告是印度独立后第一个高等教育政策建议,表达了新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设想尤 其需要强调的是,它正式向政府提出成立UGC的政策建议,并被新政府和议会所采纳20世纪50和60年代,在教育部和UEC的领导下,印度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取得初步 的成就。

      高等院校的数量从1950年的606所发展到1965年的 2370所,但在整个教育体制 方面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印度政府于1964 年成立了历史上第六个 “教育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就是结合国家发展需要,制定全面教育发展与改革政 策 1968 年,印度国会讨论并通过了由该委员会提交的题为《教育与国家发展》的报告, 正式形成“国家教育政策”(简称“NEP”)报告是印度独立后颁布的第一个综合性国家教 育政策,全面阐述了印度国家教育发展问题,其中包括了大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研 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等问题的具体建议这些建议大部分内容为“国家计划委员会”(简称 NPC)所吸纳,成为国家“第四个五年规划”以及之后“五年规划”的组成部分1978年,印度又专门制定了《高等教育发展:一个政策框架》,对大学系统在国家发展 中的作用、入学限制、大学标准改进措施、课程建设、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学术自由和 分权控制等问题作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1985 年,负责国家高等教育教师事务的专门“委员会”提交了一份题为《教育的挑战; 一个政策框架》的正式报告报告分析了印度大学教育,尤其是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上存在 的问题。

      1986年,印度议会批准了根据《1979年国家教育政策》文本制定的一个由12个章 节构成的“国家教育政策”,其中第5、6、7、8、10和 11部分对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等问 题予以了专门阐述为保障国家政策顺利实施, 1986年印度又第一次制定了由24个章节构 成的“行动计划”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高等教育政策基本上是围绕印度经济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需要而 制定,其显著的特点是:第一,系统地制定和描绘印度高等教育发展的蓝图,许多政策既体 现了对殖民时期高等教育传统的继承,也反映出对传统的改造和扬弃,它们都是针对印度经 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制定的,发展目标明确而具体;第二,高等教育政策全面阐述了教育,尤 其是高等教育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属性;第三,许多政策规定了印度高等教 育制度和权力结构这一时期高等教育政策为独立的印度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奠定了法律依 据二)“市场化和全球化”时代(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 )伴随 90 年代的来临,印度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往数十年发展进程中日积月 累的量变到 90 年代达到了局部性的质变”1992 年印度政府颁布了《国家教育政策修正案》及新的《行动计划》,新政策和新行动 计划提出了“成立各邦高等教育咨询委员会;发展自治学院,以及促进教师和学生流动”等 措施。

      此外,伴随90 年代高等教育的急剧扩充,高等教育作为“公共产品”的属性发生变 化,私立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了应付新的变化,1993 年,印度政府成立了由安 巴尼(Mukesh Ambani)和伯拉(Kumarmangalam Birla)领导的特殊问题小组,专门负责制 定有关私人投资高等教育的政策框架1995年著名的《莫卡希安巴尼一伯拉(Birla)报告》强烈呼吁政府大力支持私立高 等院校的发展根据这份报告的建议,政府向国会提交了《私立大学(草案)法案》(a Private University (Bill) Act),提出在科技、管理和其他实用商学领域设立“新型私立大学”的 政策建议但是草案并未获得通过2000 年,工作小组对报告进行修改,重新明确“政府 的责任、外资直接引入、财政拨款和建立海外市场”等问题尽管新的报告提案仍然没有完 成立法程序,但在实际中已经发挥了指导作用2005 年 6 月,印度政府成立了一个总理高级咨询机构,即“国家知识委员会”(简称 “NKC”) NKC 的主要使命就是针对国家核心领域,例如教育、科学技术、农业、工业 和电子政府等帮助政府制定政策和指导实施。

      目前该委员所颁布的报告已经成为印度高等教 育改革与发展的最重要的政策依据这个时期高等教育政策主要是为配合印度经济社会从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化模式转变 需要而制定的,其特点是:第一,许多政策是对原有的高等教育政策进行修订和调整;第二, 许多政策是针对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和新情况制定的新政策,例如私立院校和跨国办 学等政策;第三,许多政策是对直接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热点问题所作出的规定二、 印度高等教育政策的分类及其规定性在印度,高等教育政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其表现形式和内容规定也十分多样和丰 富根据文本形态判断,印度高等教育政策可以分成两大类型:一种是以法律形式呈现的政 策产品,如宪法、教育法规等;另一种是非法律形式呈现的政策产品,如政府及其所属委员 会颁布的规划报告或建议等就内容而言,前者一般属于强制性和原则性的,所涉及的问题 一般比较宏观和全面;而后者一般属于建设性的,所涉及的问题也比较具体和单一当然, 有时两者之间的界限并非十分明显在印度,所有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工作程序基本是:成 立专门委员会,起草和制定政策建议,交付政府决策,最后形成法律文本一) 法律形态的高等教育政策法律形态的高等教育政策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针对整个教育系统所作的法律规定;一 种是针对高等教育系统所制定的法律。

      前者将高等教育作为其部分内容加以规定;后者则对 高等教育的全部内容加以规定在印度,法律形态的高等教育政策主要是指宪法和教育基本 法它们分别属于国家大法和教育母法,是教育政策的基础尽管宪法和教育基本法并不是 针对高等教育的专门立法,但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规定构成了高等教育政策的组成部分二) 非法律形态的高等教育政策这类政策产品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另一类是政府所属教育委员 会的建议前者体现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国家发展“五年规划”中,后者体现在政府成 立的专门教育委员会报告中三、 《十一五规划》与未来印度高等教育的发展2006/07年,NPC、UGC和NKC都分别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规划》的制定工作 尽管这三个委员会提交的报告侧重点不同,但其中有关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投入以及其他 相关问题的表述和规定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些政策性的阐述可以比较全面地折射出印度高 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具体如下:(一) 印度《十一五规划》的基本原则有三点: 第一,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印度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扩大入学机会,争取2015 年之前增建 1500 所新大学,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15%和在校生人数争取达到 2100 万 的目标。

      此外,印度还将动员政府和民间资本,重点建设50 所国家大学(第一批10 所争取 在三年内建成),使之成为其他大学的样板这些国家大学将在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科学 商学和其他专业领域承担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的任务第二,追求教育质量提升和卓越;印度提出:(1)要完成对现存的大学的改造任务,尤 其是本科附属学院的重构新建本科院将具有明显的社区学院的性质,并具有更多的办学自 主性2)要努力减小不同院校之间的质量差距,提高高等教育整体水平3)为了实现在 “十一五”期间“成为全球性知识的中心”的目标,印度政府提出要建设14 所世界一流院 校建设过程既注重制度创新,如实行新的人才招聘和办学模式,同时也要考虑原有院校的 基础,如声誉度和实验室条件第三,发展全纳性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强调,所有高等院校都应该采取“无障碍 入学”,确保所有考取大学的青年人都不因经济困难而无法升学此外,《十一五规划》还将 继续坚持“保留教育政策”,决定在中央院校和私立高等教育机构中单独为“落后阶级”和 其他弱势人群增加 27%的保留名额,从而使“落后阶级”的名额总体比例达到49.5%二) 高等教育发展的保障性措施 第一,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制定高等教育改革的详细方案和议程。

      第二,改变大学现有的治理结构,扩大大学办学自主性 第三,增加公共经费投入,实现经费来源的多元化 第四,改革教学制度,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第五,制定特殊扶植计划,保证全纳性高等教育目标的完成四、 高等教育政策的特色和模式首先,印度是一个高等教育政策资源比较发达,政策产品产出频繁家其次,高等教育政策产品的产出过程程序化和模式化,其制度逻辑可以概括为:成立专 门教育委员会——起草和提出专家报告和建议——政府或议会采纳或通过——形成正式的 政府文告和教育法律第三,尽管印度高等教育政策产品的形态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性,但其核心价值和思想精 神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五、 印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和趋势(一)印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1. 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多种途径国际援助 由于长期遭受英国的殖民统治,印度高等教育的发展被深深地打上了英国传统高等教 育模式的烙印如果仔细审视印度高等教育的现状,我们就会发现殖民地时代的高等教育制 度,直至今日仍存在于最优秀人士的头脑之中国际化”遗产对印度高等教育的影响可以 说是无所不在,特别是影响到印度高等教育的人学考试制度、中学后教育结构、大学的宗旨 等印度经济并不发达,她之所以具有世界公认的学院和顶尖人才,是与UNESCO、世界 银行以及发达国家的资助与合作分不开的。

      印度当初决定创建世界一流的理工大学时,就先 后接受苏联、德国、美国、英国等国的技术援助,创办或合作发展了印度理工学院孟买分校、 马德拉斯分校、坎普尔分校和德里分校由此,印度理工学院与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及其最 顶尖的大学建立了学术、人员、研究等各方面广泛、密切、深人的联系;况且世界科技发展 的最新成果、国际高等教育的最新动态也随之为印度理工学院所掌握、了解和吸收同时, 印度有许多大学和研究所的研究项目也得到国外的援助印度还与许多国家签订了交换留学 生的计划,除学校推荐和自费留学外,大财团也有资助优秀学生出国深造的计划比尔拉教 育基金是印度最大的教育基金之一,印度两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C"V •拉曼和他的侄子 钱德拉•塞卡尔赴美国留学时,都得到比尔拉财团的资助2. 庞大的高等教育系统和多种办学模式 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印度拥有一个规模庞大而且结构复杂的高等教育系统和多种多样的办学模式在印度高等教育系统中,既有公立学校,也有私立学校;既有正规教 育机构,也有非正规教育机构;既有学术型机构,也有专业教育机构这一巨大的高等教育 系统既适应了印度运用多种策略实现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的多种需要提供了高度专业 化的培训。

      在印度,每年差不多有 1,00(!万的学生进人大约 16,00()所高等教育机构,包括 108 所远程教育机构和 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