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基础、建平台,大投资促进大发展.doc
7页1“打基础、建平台”,大投资促进大发展直辖以来,重庆市抓住直辖和库区移民以及西部大开发等历史机遇,充分应 用“ 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 ”提供的广泛发展空间,集中力量加快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确保了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在投资规模逐年扩大的同时,投资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 “打基础、建平台、增后劲”初见成效,固定资产投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直辖以来,重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2006 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451.84 亿元,是直辖前 1996 年的 7.6 倍直辖十年,重庆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1234.69 亿元,为 1949—1996 年投资总量的6.9 倍,年均增长 22.6%其中,城 镇固定资产 投资累计完成 9931.27亿元,年均增长 25.9%,占全社会投资的 88.4%;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累计 1303.42 亿元,年均增长 5.7%,占全社会投 资的 11.6%直辖以来重庆新增固定资产 7120.51 亿元,是直辖前的 6.1 倍图 1:直辖十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情况 单位:亿元05001000150020002500300019971998 19992000200120022003 2004200520062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投资对重庆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逐渐加大。
直辖以来,重庆投资率逐年提高,由 1997 年的39.7%提高到 2006 年的 70.3%,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 74.7% 直辖十年重 庆经济年均增长 10.2%,其中投 资拉动经济增长 7.8 个百分点另据测算, 1997—2006 年经济总量与固定资产投资相关系数高达 0.9969 二、投资结构逐步改善,促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直辖以来,重庆紧紧围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大力调整投资结构,投资三次产业间的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1997-2006 年,全市一、二、三次 产业累计完成投 资分别为 211.88 亿元、2954.71 亿元、 8068.10 亿元,年均增长 36.5%、20.7%、23.3%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 1996 年的 0.7:36.1:63.2 调整为 2006 年的 2.1:30.8:67.1,一、三产业投资明显加强直辖十年,重庆第一产业累计完成投资 211.88 亿元,年均增长 36.5%,增速最快;第二产业累计完成投资 2954.72 亿元,年均增长 20.7%;第三产业累计完成投资8068.09 亿元,年均增长 23.3%投资结构的调整为加大第一产业投入、加强第二产业、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直辖前的 24.2:39.9:35.9 向 2006 年的 12.3:43.0:44.7 转变。
图 2:直辖十年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构成图直辖后直辖前3第 一 产 业0.7%第 二 产 业36.1%第 三 产 业63.2%第 二 产 业30.8%第 三 产 业67.1%第 一 产 业2.1%三、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民间投资快速增长直辖十年也是重庆投资重要转型期,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及市场准入政策的进一步放宽,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各种所有制投资热情竞相迸发,民间投资不断壮大,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 年全市民间投资达 1287.82 亿元,是直辖 前 1996 年的 9.7 倍直辖以来民间投资累计完成投资5623.06 亿元,年均增长 25.5%,高于同期全市和国有投 资 2.9 和个5.1 百分点在民间投资速度加快的同时,其投资份额迅速扩张,从 2002 年开始超过国有投资,民间投资和国有投资之比也由 1996 年的41.5:58.5,演 变为 2006 年的 52.5:47.5,标志着重庆投资增长由国有经济主导向民间经济主导的转变在民间经济投资中,联营、股份制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是最活跃的因素,直辖十年年均递增 42.5%,其投资总量逐渐赶超集体和个体投资,占民间投资的比重由 1996 年的16.5%提高到 2006 年的 58.7%,在民间投资中处于领先地位。
四、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增长, “瓶颈”制约明显缓解直辖十年是重庆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时期,为增4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面貌,重庆致力于以交通、能源、城市基础设施及邮电通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1996 年-2006 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3875.12 亿元,以年均 30.5%的速度快速增 长,比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 7.9 个百分点其中,以高速公路、县级公路、铁路为主的交通建设投资 1491.35 亿元,占基础设施投入总量的 38.5%,年均增长 26.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 850.33 亿元,占基础设施投入总量的 21.9%,年均增长 29.8%;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业投资 423.83 亿元,占基础设施投入总量的 10.9%,年均增长14.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 1109.60 亿元,占基础设施投入总量的 28.6%,年均增长 53.1%在国债资金的投入和带动下,重庆多条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直辖十年,重 庆新增高速公路 12 条,形成了 绕主城区和以主城区为圆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呈放射状的 “一环六射”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
实现了重庆最边远的区县能够在 8 小时以内到达主城区外环路口, 结束了过去要一天甚至近两天时间才能抵达主城区的历史交通“瓶颈”制约得到缓解,重庆市交通骨架网络逐步形成在解决城市道路交通的同时,综合整治了沿江地质灾害、防洪护岸、航道泊位、沿江垃圾和排污口等,极大地改善了城市风貌和形象,区县和重点城镇基础设施抓紧实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六、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房地产投资是全市投资增长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直辖以来重庆房地产开发企业由 1996 年的 635 家增加到 2006 年的 1936 家,十年来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 2739.86 亿元,年均增长 27.5%,高5于同期全社会投资增速个 4.9 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总量的比重由 96 年的 17.3%上升到 2006 年的 25.7%,提高 8.4 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也从 2.1%上升为 4.5%,逐渐确立了其支柱产业的地位 从房地产市场供求方面看,直辖以来,随着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快速增长,重 庆商品房施、竣工规模呈快速扩张态势,累计施工面积44603.91 万平方米,年均增长 20.1%,其中住宅 31360.93 万平方米, 年均增长 22.8%;商品房累计竣工面积 12637.91 万平方米,年均增 长20.3%,其中住宅 9486.63 万平方米, 年均增长 20.0%;累计销售商品房 10342.44 万平方米,年均增长 29.6%,其中住宅 9031.37 万平方米, 年均增长 30.3%。
房地产开发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建设进程,改善了城镇居民居住环境七、三大经济区投资全面增长都市发达经济区投资占据主导地位,直辖市十年来,该区域累计完成投资 5421.81 亿元,平均增长 24.7%,占全市固定 资产投资总量比重由 96 年的 43.9%上升到 52.2%,占据全市投资的半壁江山渝西经济走廊投资大幅度提高,直辖十年累计完成投资 2402.70 亿元,年均增长 24.8%,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比重由 96 年的 17.2%上升到20.6%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 区 19 县共完成投 资 3329.75 亿元,平均增幅为 21.7%八、融资渠道逐步拓宽,自主投资能力显著增强6直辖十年来,重庆投资累计到位资金 11582.59 亿元,资金来源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投资 903.27 亿元,年均增长31.1%;国内 贷款 2805.03 亿元,年均增长 24.3%;债券 82.26 亿元,年均增长 49.9%;利用外资 265.76 亿元,年均增 长-2.6% ;自筹资金4405.83 亿元,年均增长 25.0%;其他资金 3120.44 亿元,年均增长19.6%。
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占据主 导地位,比重分别由1996 年的 22.5%、32.3%上升到 26.5%和 40.1%,已成为最重要的投资资金来源, 这充分说明,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好转和企业活力的增强,企业自主投资能力进一步提升今后一段时间内,重庆将继续围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科学把握宏观调控政策,坚持在发展中顺应调控,在调控中谋求发展以城乡统筹为突破口打好直辖牌,大力争取国家在项目、资金等方面对重庆的支持以建设重庆 1 小时经济圈、加快建设以主城为核心的城市群为契机,带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更要注重投资项目的投入产出效益,促进投资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项目引进、启动时,以循环经济发展为思路,在投资运行过程中切实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尽量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重庆市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