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人咏月趣联.doc
2页名人咏月趣联 据传说,北宋时的苏东坡,有一年与家人中秋赏月至夜半,吟出一上联,“半夜二更半”,要三个儿子对出下联虽然只有五个字,难度却很大:“首尾必须同字,前后意思要一样结果第三个儿子苏过最聪明,对曰:‘中秋八月中’”有一年中秋之夜,苏小妹随苏东坡及佛印和尚在湖中泛舟赏月才学非凡的苏小妹吟出上联:“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 此时,佛印和尚仰望皎洁的圆月,脱口而出下联:“一个美人映月,人间天上两婵娟”明末清初,作家、戏曲理论家李渔游览扬州桃花庵,庵中方丈好客,与李渔同登绎经台赏月二人兴致勃勃,边赏月边作对方丈道:“有月即登台,无论春夏秋冬”,李渔对:“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东西”方丈又出上联:“天尽山头,到了山头天又远”,李渔对:“月浮水面,撬开水面月还深”普普通通的自然现象,一经诗化,便使人感到分外优美《三笑姻缘》中,华太师与唐伯虎对句更妙,华太师出联曰:“十口心思,思君思民思社稷”唐伯虎对句曰:“八目尚赏,赏星赏月赏秋香”联中“思”和“赏”分别用“十口”加“心”、“八目”加“尚”叠成(赏的繁体字为賞)顶真拆字,构思精妙清代,有李北水和张南月于中秋登楼赏月李北水眼望北斗出上联:“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上联巧妙嵌入“北水”之名张南月忽见楼顶孤雁飞过,对出下联:“南楼一雁,月中带影一双飞下联嵌入“南月”之名异曲同工,回味无穷江苏扬州瘦西湖中小金山岛上,有清代初年建的供人们月夜赏景的“月观亭”有一年中秋,清代著名诗、书、画家郑板桥游于此,手书一联:“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此联形象、贴切、充满诗情画意后人把它刻在柱子上,为瘦西湖增添了秀丽的风景当代大文豪郭沫若,在童年时就很有才气,而且又调皮,常与友童去偷摘桃子有一年中秋节与友童在一起赏月时,其友童吟一上联戏笑他道:“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文思敏捷看看中秋圆月即反驳道:“他年攀桂登月宫必定有我对句针锋相对,浅显明快,工整自然每逢佳节倍思亲那又圆又亮的中秋月,常使游子望月思乡据说台湾知名人士俞大维先生,在一年的中秋之夜,摆好传统赏月供品,点燃清香一束,在明月下遥望故土即挥笔作联道:“母亲泪落吴江冷,望月魂归蜀道难抒发了台湾同胞思乡念亲和渴望海峡两岸盼团圆回故里的强烈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