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文学类文本阅读教案之小说阅读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下册).pdf

22页
  • 卖家[上传人]:缘***
  • 文档编号:344022195
  • 上传时间:2023-02-0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673.90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教案之小说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教案之小说阅读 教案教教案教学设计学设计(人教版高三下册人教版高三下册)【小说的基本知识】1、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2、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3、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待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感情等4、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有的还包括序幕、尾声5、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等;侧面描写包括环境描写及对其他人物的描写等6、小说中叙述故事情节,有顺叙、倒叙、插叙等方法顺叙是最基本的叙事方法倒叙是把故事的结尾或其中某一重要部分提前,作品的主体部分还是顺叙故事情节插叙是在顺序故事情节当中,插入叙述一些相关内容也可以说,倒叙、插叙,是顺叙故事情节中配合使用的叙述方法7、小说的题目命题方式多种多样:以主要人物形象命题:我的叔叔于勒以故事发生的环境命题:边城故乡以小说主要情节命题: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范进中举董师傅游湖以小说线索命题:项链药(情节、结构)以作品主题命题:洗澡子夜红与黑以悬念命题: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吸引阅读兴趣)【小说命题角度】1、理情节: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这一情节在文中起什么什么作用2、析人物: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并说明好处或者作用;简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3、看环境:文中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就指定的环境描写分析其对人物或表达主题的作用4、谈构思:说说作品在材料安排有何特点,分析其好处;这句(段)话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联系全文,指出某某物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5、讲方法: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从语言运用角度,鉴赏文中画线句子本文人物语言有哪些特点?请分别举例说明6、明主题: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作品的主题;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为什么?前后说法,是否有矛盾,为什么?阐释小说的社会意义在这六方面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是理情节、析人物、看环境、明主题,仍然是以三要素为主第一课时理情节【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特点2、鉴赏小说故事情节 3、学习并掌握小说阅读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教学重点】把握故事情节的作用教学过程】一、考纲要求:小说阅读与散文阅读在考纲要求上是一样的散文与小说的区别:1、散文重在抒情,小说主要是叙事;2、散文一般比较真实,小说多数是虚构;3、散文以第一人称为多,小说多种人称均有;4、小说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重在刻画人物形象,而散文没有这么突出。

      二、故事情节小说的主题思想需要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有的小说甚至有多条线索多种矛盾相互交错,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线索和情节分析情节,要善于把握故事发生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环节,并能概括各部分的要义,为提炼主题思想做准备同时,我们还须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鉴于小说的情节在表现主题和刻画人物方面的重要性,命题者往往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一)、情节概括答题模式 1、【常见题型】(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3)、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概括回答4)、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2、【常见回答】(1)、一句话概括情节式答案主要用概括性的语句表述小说的主要情节,一般形式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情如有必要,可再加上该事情的结果和产生的影响。

      2009 安徽高考董师傅游湖)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解题思路:这篇小说情节较为简单,就是标题-董师傅游湖,不过里面还有一个人物-小翠,所以其主要情节可以概括为:董师傅领小翠游湖参考答案:董师傅领小翠游湖2)、分点概括情节(2010 广东,沃尔夫冈博歇尔特面包)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答:妻子发现丈夫偷拿面包丈夫撒谎掩饰妻子替丈夫圆谎第二天晚餐,妻子多分了面包给丈夫解析:仔细梳理整个事件,便可发现整个事件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这里不好用一句话来概括主要情节,就可采用针对每个阶段进行概括的方式,认真组织语言,答案即出2011 题 11: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答案示例一:做好鸟笼,拒卖鸟笼给老大夫,送鸟笼给彼贝,台球房醉酒事件发展脉络)答案示例二:期待好价钱,信守与彼贝的约定,不忍孩子失望决定送鸟笼,送鸟笼后兴奋与失落交织主人公心里变化脉络)【试题解析】答案不拘一格概括小说脉络,既可从事件发展脉络来概括,也可从主人公心里变化脉络来概括,有一定宽泛性二)、情节作用答题模式情节是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件,它是生活片断的有机剪辑,又是矛盾发生、发展的过程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

      可抓住小说的事、物、人、情、时间、空间等线索,理清小说的矛盾冲突,体会情节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及主题的揭示所起到的作用1、【常见题型】(1)、小说叙写某一情节,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2)、简要分析小说情节的特点(双线交织、悬念、曲折性、合理性等)及作用3)、作者反复写某一情节,有什么作用?作者写某一段,对展开情节有什么作用?2、【常见回答】从结构上:设置悬念;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伏笔;照应前文;推动情节发展或转折;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从内容上:点明人物活动的环境;表现了(突出了)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了主题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 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08 江苏 12 题: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这道题虽然与情节相关,但实际上是“作用好处类题目”问:作用好处类题目如何回答?析:结构-不同的位置在结构上的不同作用:开启下文、承上启下、收缩全文、卒章显志这些专业术语的使用实际上就是现代文简答题解题方法之一的“随俗顺时法”,即答案中的用语要尽量采用语文专业术语和习惯说法如结构方面的可考虑“承上启下、过渡自然、首尾呼应、结构严谨”等词语;内容、主旨方面可考虑“强化、深化、升华、画龙点睛”等词语情节方面的可考虑“悬念、铺垫、反差”等词语写作手法方面的可考虑“欲扬先抑、欲擒故纵、象征、虚实结合、寓褒于贬”等词语。

      除了“随俗顺时法”,还有“要点满足法”“沙里淘金法”“组装焊接法”(针对整个文本阅读的,不赘述)内容-要考虑怎么呼应的?要考虑到在三要素中,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小说的主要任务是塑造人物,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首先要分析第二段的相关情节展现了人物的什么?(整体提问)突出了侯菊的能干,突出了父女俩相依为命这些是如何照应下文的?答案就不言而喻了答案:从父女相依为命着眼,为下文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在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这些情节提供依据顾按,此题答案似不甚通顺,方家宜斟酌之)从突出侯菊的精细能干着眼,为写侯菊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成为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依据08 江苏 15 题: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6 分)这是探究题,较难,表面上看考查的是对小说作品结构的把握,对小说情节安排作用的分析,但实际上解答此题时需要把握的是人物,需要仔细分析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间的正面和侧面、明和暗的关系,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答案: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

      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以有形写无形,更有情趣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解析】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所以小说的主旨一定是在侯银匠身上,但却写了女儿,则是运用了正侧描写、实写暗写等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既然能够以情节为载体考查人物,同样可以以情节为载体考查环境如:祝福中作者在开头、中间、结尾安排了三次祝福的场景,多不多余?为什么?这主要就是鉴赏环境描写的作用2010 全国课标,11 莫泊桑保护人)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哪些作用?(6 分)答:补充叙事,集中揭示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使情节的内在逻辑更加合理加速情节发展,为下文玛兰的言行提供依据,使小说进入高潮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强化情节平中见奇的效果三)小说开头作用(1)、小说的开头如果是设疑法或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其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

      答题角度为:引起读者的思考引出下文的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说的主题2)小说的开头如果是写景法,答题角度为: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四)、小说结尾作用(1)、小说的结局如果如果出人意料,(欧亨利式结尾)答题角度为: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2)、小说的结局如果是令人伤感的悲剧,答题角度为: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3)、小说的结局如果是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答题角度为: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4)、小说的结局如果是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答题角度为: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微型小说(我没有病)第19 题请简要分析小说是如何通过奇特的情节设置悬念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答:(1)小说开头没有交代“他”的身份,而是写“他”来到办公室安排工作,接待来访的人,怒斥企图行贿的人,接听,制造了“他”是不是局长的悬念。

      小说最后点明“他”不是局长而是病人2 分)(2)这样设置悬念的好处:使故事扑朔迷离,情节曲折;使主人公这个人物形象更具传奇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 分)三、小结分析情节作用的题目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作答或者扣住情节、人物、主题、环境来作答四、课后习题小说阅读专题第二课时析人物【教学目标】1.掌握人物形象鉴赏的基本方法 2.学习人物形象鉴赏题的切入点 3.提升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教学重点】1.掌握人物形象鉴赏的基本方法 2.学习人物形象鉴赏题的切入点【教学过程】:一、高考命题分析从近年来安徽卷命题来看,概括人物形象特点是安徽卷主要命题方式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因此小说人物形象鉴赏应成为文学类阅读复习的重点二、在人物这个考点上常见的考查方向有以下三种:1、对人物形象塑造的考查:2009 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