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矿大《工业工程基础》教案.pdf
21页工业工程基础教案章节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第一章第一章 工业工程概述工业工程概述工业工程的发展简史,工业工程定义、目标和功能,工业工程学科的范畴、特点与性质,工业工程意识工业工程定义、特点工业工程意识1、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理论教学;2、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中老师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方法的欲望,激发思维,师生互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3、承上启下课前老师或请学生对上节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课后布置下节预习内容及相关参考资料、章节教学目标通过本节教学,能够了解工业工程的发展简史、工业工程学科的范畴、特点与性质、工业工程意识,重点掌握工业工程定义、目标和功能以及工业工程的特点1、时间安排:第一节课:1)课程定位、课程体系分析、参考资料介绍(25分钟)2)课程内容介绍、引言(5分钟)3)工业工程发展简史(15分钟)第二节课:4)工业工程的定义、目标和功能(15分钟)5)工业工程学科的范畴与性质(10分钟)6)工业工程的特点和意识(15分钟)6)布置课外作业和参考资料(5分钟)2、师生互动课堂讨论:简述你心目中的工业工程。
3、板书设计课堂组织生产率=产出/投入IE与其它学科的关系:1、什么是工业工程?工业工程的特点?2、工业工程的内容体系?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方面的内容,请你查阅相关的资料,作业布置提出你的建议和想法预习第二章工业工程的应用1、基础工业工程,易树平、郭伏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年,第一版,主要P21-35参考资料2、基础工业工程(IE),范中志、张树武、孙义敏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P1-13备注工业工程基础教案章节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第二章第二章 工业工程的应用工业工程的应用工业工程的常用技术、工业工程技术人员、企业中的工业工程活动、我国工业工程的应用与发展工业工程的常用技术、制造业中的工业工程工业工程部门的职能1、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理论教学;2、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中老师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方法的欲望,激发思维,师生互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3、承上启下课前老师或请学生对上节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课后布置下节预习内容及相关参考资料、章节通过本节教学,能够了解工业工程的应用领域、制造业中的工业工程活动、工教学目标业工程人员的职责及知识结构、我国工业工程的应用与发展情况,重点掌握工业工程的常用技术、工业工程部门的主要职能。
1、时间安排:第一节课:1)工业工程概述部分知识回顾()2)本章课程内容介绍()3)工业工程的应用领域和常用技术()4)工业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与知识结构()第二节课:5)企业中的工业工程活动()6)我国工业工程的应用与发展()7)课后小结,布置课外作业和参考资料()2、师生互动课堂讨论:探讨工业工程在学习生活中应用课堂组织3、板书设计IE 的组织形式有以下几种:1、集中式组织结构 IE 人员集中属 IE 部管理,被指派到各部门服务参2 P19 图 2-4)2、分散式组织结构 IE 人员固定在低层次部门工作,他们同高层次的IE 经理只是保持业务上的联系,接受指导和监督参2 P20 图 2-5)3、矩阵式组织结构IE 人员集中为 IE 部的成员,但根据需要,不同的 IE 人员被指派到工厂或车间、部门工作,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参2 P20 图 2-6)1、制造业中的有哪些常用的IE 知识和技术?(课内)作业布置2、工业工程可应用于哪些领域?解释为什么有如此广泛的适用性3、预习第三章 生产率概述(参 1 第一章、参 2 第三章)1、基础工业工程,易树平、郭伏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年,第一版,主要P33参考资料2、基础工业工程(IE),范中志、张树武、孙义敏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P14-25备注台资电子企业中的工业工程活动为补充内容工业工程基础教案章节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第三章第三章 生产率概述生产率概述企业生产运作、生产率及提高生产率的意义、生产率管理与测定、影响生产率的因素、提高生产率的途径。
生产率测定生产率测定1、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理论教学;2、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中老师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方法的欲望,激发思维,师生互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3、承上启下课前老师或请学生对上节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课后布置下节预习内容及相关参考资料、章节生产率是工业工程及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提高生产率是工业工程的出发点和奋斗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大家能够了解典型企业生产运作的主要教学目标模式、生产率的概念及提高生产率的意义、影响生产率的因素及提高生产率的途径,重点掌握生产率测定的基本方法1、时间安排:第一节课:1)课前知识回顾(5 分钟)2)本章课程内容介绍(5 分钟)3)企业生产运作(20 分钟)4)生产率及提高生产率的意义(15 分钟)第二节课:5)生产率管理与测定(30 分钟)6)影响生产率的因素及提高途径(10 分钟)7)课后小结,布置课外作业和参考资料(5 分钟)2、师生互动课堂讨论:1、你了解的提高生产率的途径有哪些?课堂组织3、板书设计1)静态生产率(某一个时期的生产率)noQi单要素生产率 Pi 1IQinQio1多要素生产率 PimQiIi1测定期产出量/测定期投入量 2)动态生产率指数=基准期产出量/基准期投入量1、企业生产运作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作业布置2、什么是生产率测评?生产率测定和生产率评价有何关系?3、生产率测定的基本步骤有哪些?4、预习第四章 方法研究概述(参 1 第 3 章、参 2 第 4 章)。
1、基础工业工程,易树平、郭伏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年,第一版,主要P1-19参考资料2、基础工业工程(IE),范中志、张树武、孙义敏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P26-41备注工业工程基础教案章节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第四章第四章 工作研究与方法研究工作研究与方法研究工作研究概述、方法研究概述、工作研究的实施程序工作研究的内容和分析技术、方法研究的内容和层次性工作研究的分析技术、方法研究层次性1、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理论教学;2、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中老师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方法的欲望,激发思维,师生互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3、承上启下课前老师或请学生对上节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课后布置下节预习内容及相关参考资料、章节IE 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而工作研究是 IE 程序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技术工作研究包含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两大部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学目标要求大家能够了解工作研究的起源、对象、特点,了解工作研究的实施程序,理解方法研究的概念和方法研究的层次性重点掌握工作研究的内容和分析技术、方法研究的内容和层次性。
课堂组织1、时间安排:第一节课:1)课前知识回顾(5 分钟)2)本章课程内容介绍(5 分钟)3)工作研究概述(35 分钟)第二节课:4)方法研究概述(30 分钟)5)工作研究的实施程序(10 分钟)6)课后小结,布置课外作业和参考资料(5 分钟)2、师生互动课堂讨论:1、列举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应用工作研究的哪些内容?3、板书设计柔性制造、又叫敏捷制造工作研究内容体系:1、工作研究的内容和分析工具是什么?2、方法研究的概念是什么?解释方法研究的层次性?作业布置3、工作研究的实施程序是什么?4、预习第五章 程序分析(参 1 第 4 章、参 2 第 5 章)1、基础工业工程,易树平、郭伏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年,第一版,主要P36-46参考资料2、基础工业工程(IE),范中志、张树武、孙义敏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P42-49备注工业工程基础教案章节第五章第五章 程序分析(一)程序分析(一)教学内容程序分析概述、工艺程序分析、流程程序分析、布置和经路分析、管理事务分析教学重点工艺程序分析、流程程序分析教学难点工艺程序分析、流程程序分析1、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理论教学;2、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中老师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思维,师生互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方法3、案例教学结合生产现场实际案例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分析现场问题的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4、承上启下课前老师或请学生对上节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课后布置下节预习内容及相关参考资料、章节。
程序分析主要是以整个生产过程为对象,研究分析一个完整的工艺程序,从第一个工作地到最后一个工作地全面研究、分析有无多余或重复的作业,程序是否合理,搬运是否太多,等待是否太长等,进一步改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通过本节教学目标课的学习,要求大家能够了解程序分析的基础知识、工艺程序分析、流程程序分析、布置和经路分析、管理事务分析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序分析的方法、工艺程序分析及流程程序分析的方法;熟练绘制工艺程序图、流程程序图、线路图、线图、管理事务流程图课堂组织1、时间安排:第一节课:1)课前知识回顾(5 分钟)2)本章课程内容介绍(5 分钟)3)程序分析概述(35 分钟)第二节课:4)工艺流程分析概述(30 分钟)5)工艺流程分析案例(10 分钟)6)课后小结,布置课外作业和参考资料(5 分钟)2、师生互动课堂讨论:1、选取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工艺流程分析?3、板书设计程序分析的方法:一个遵守遵守动作经济原则两个手法“5W1H”技术和鱼骨图三个核心降低成本,保证质量,提高效率四大原则“ECRS”四大原则(取消、合并、重排、简化)五个方面加工、搬运、等待、储存和检验讲稿中例题 1:绘制工艺流程图1、程序分析的步骤和常用工具是什么?2、工艺程序图有哪几种基本形式?作业布置3、教材 P105 页第 12 题,绘制工艺流程图。
4、预习第五章 流程程序分析部分(参 1 第 67-84 页、参 2 第 58-80 页)1、基础工业工程,易树平、郭伏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年,第一版,主要P47-67参考资料2、基础工业工程(IE),范中志、张树武、孙义敏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P50-58备注工业工程基础教案章节第六章第六章 作业分析作业分析教学内容作业分析概述、人机作业分析、联合作业分析、双手作业分析教学重点人机作业分析、双手作业分析教学难点人机作业分析、双手作业分析1、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理论教学;2、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中老师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思维,师生互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方法4、案例教学结合生产现场实际案例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分析现场问题的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4、承上启下课前老师或请学生对上节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课后布置下节预习内容及相关参考资料、章节作业分析是指通过对以人为主的工序的详细研究,使作业者、作业对象、作业工具三者科学地组合、合理地布置和安排,达到工序结构合理,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作业的工时消耗,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为目的而作的分析。
本章系统讲解人教学目标机作业分析、联合作业分析及双手作业分析的分析方法、作业分析图画法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作业分析技巧,熟练绘制人机作业图、联合作业分析图及双手作业分析图1、时间安排:第一节课:1)课前知识回顾(10 分钟)2)本章课程内容介绍(5 分钟)3)作业分析概述(30 分钟)第二节课:4)人机作业分析概述(30 分钟)5)人机作业分析案例(10 分钟)6)课后小结,布置课外作业和参考资料(5 分钟)2、师生互动提问 1、流程程序分析和工艺程序分析的区别?课堂组织提问 2:通常情况下,为什么把流程程序图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