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边跨现浇段施工作业指导书(共10页).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文库****9
  • 文档编号:209865218
  • 上传时间:2021-11-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17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边跨现浇段施工作业指导书1.目的明确箱梁支架现浇施工工艺、操作要点和质量标准,规范和指导现浇箱梁施工作业2.编制依据《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2-2010《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603-20153.适用范围支架法施工适用于无通航和通行要求的桥跨,墩高在15米以内,地基条件较好的地区施工在地势平坦起伏不大地方宜采用满堂支柱式支架,在起伏较大的埂、堤段宜采用梁柱式支架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昌赣客专CGZQ-2标边跨现浇梁段施工4.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基本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地基处理→支架位置放线→支架校验调整→铺设纵横方木→安装支座→安装底模板、侧模板→底模板调平→支架预压→支架及底模调整→绑扎底板、侧板钢筋→安装波纹管→安装内模板→安装端模板→绑扎顶板钢筋→自检、报检→混凝土灌筑→混凝土养护→拆除边模和内模板→预应力张拉→压浆、封堵端头→养护→拆除底模板和支架→桥面铺装防水层及保护层→桥面系安装4.1支架、模板的设计4.1.1支架设计支架工程设计分为:基础工程、支架、纵梁三个部分,要进行基底承载力、强度、刚度、挠度和稳定性检算,从而确定基础的形式、杆件的间距、数量和预留起拱度。

      支架强度安全系数大于1.4,稳定性安全系数大于1.5首先根据现场地质情况、桥跨结构,本着施工方便、安全、经济的原则选用支架类型⑴支架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因素:①地基处理方式及地基承载力;②荷载:模板和支架自重;梁体重量;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机具等行走运输或堆放的荷载;风力、水流冲击荷载等③支架搭设方式;④支架的变形、沉陷等⑤预应力施工后支点反力的变化⑵支架设计主要检算以下因素:①强度检算:支架各构件按其计算图式进行强度计算,容许应力可按临时结构予以提高②挠度验算③预拱度计算:包括梁体自重所产生的挠度、支架受荷载后产生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支架基础的沉降量等强度、刚度、稳定性必须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4.1.2模板的构造与设计现浇梁的模板由侧模、内模、底模和端模组成侧模板优先采用大块整体钢模板加工而成;底模可采用大块钢模或胶合板;内模及边角处的异形模板也可采用刨光处理的木模板或复合模板模板在设计制造应满足以下要求: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时,特殊部位模板要制作特型模板,模板排列规则有序,线条美观,模板缝隙严密平整,不漏浆,支撑牢靠,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模板的全长及跨度要考虑反拱度及预留压缩量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能够承受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及震动作用。

      确保梁体各部位结构尺寸正确及预埋件的位置准确,且具有能经多次反复使用不致产生影响梁体外形的刚度构造和制造力求简单,拼装方便,提高装、拆速度和增加周转次数按缝严密、紧密,保证在强烈振捣下不漏浆,模板表面平整、光滑4.2.支架施工4.2.1支架基础施工支架现浇梁施工前,先对施工现场进行场地平整,对搭设支架的场地进行加固处理,在软基位置用碎石换填或做混凝土基础,确保地基承载力达到满布荷载的要求,使梁体混凝土浇筑后不产生沉降对处理好的施工场地进行放线同时须做好地面的排水处理,周边设置排水沟当采用沉桩、承台基础时,先按放设的桩心位置打设管桩,再施工混凝土承台或型钢承台浇筑混凝土基础时注意支架连接用的预埋件的正确安装4.2.2支架搭设碗扣式支架搭设支架结构的搭建要稳固,杆件连接牢靠碗扣式支架均采用外径Φ48mm标准杆件进行组装,每根立杆下端均设定型圆盘支座或木垫板,并按要求设置剪刀撑立杆顶端安装可调式U形支托,现在支托内安装横向方木,再按设计间距和标高按照高压部分纵向方木及楔木垫块钢管的整体稳定性是由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支架结构的稳定性控制横桥向按照支架的拼装要求,严格控制竖杆的垂直度以及扫地杆和剪刀撑的数量和间距。

      顺桥向支架和墩身连接,以抵消顺桥向的水平力同事碗扣式支架通过钢管与军用墩支架连成一体,确保混合支架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性4.2.3支架的堆载预压支架搭设好后,铺设底模,进行预加载试压,以检查支架的承载能力,减小和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和地基不均匀沉降,从而确保混凝土梁的浇筑质量加载材料使用砂袋,预压荷载应不小于最大荷载的1.1倍预压加载可按最大施工荷载的60%、100%、110%分三次加载,每级加载完毕1h后进行支架的变形观测,加载完毕后宜每6h测量一次变形值预压卸载时间以支架地基沉降变形稳定为原则确定,最后两次沉落量观测平均值之差不大于2mm时,即可终止预压卸载4.2.4支架施工满足以下要求:⑴支架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⑵要有简便可行的脱模措施;⑶预压重量大于浇筑混凝土的重量;⑷根据预压时支架产生的弹性和非弹性变形,设置预拱度⑸支架基础有完好的排水系统4.3现浇梁施工4.3.1模板安装模板的安装要结合钢筋及预应力管道的埋设依次进行安装前检查:板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凹凸变形及残余粘浆,模板接口处要清除干净;所有模板连接端部和底脚有无碰撞而造成影响使用的缺陷或变形,振动器支架及模板焊接处是否有开裂破损,如有均要及时补焊、整修。

      铺设底模:采用人工为主机械配合的方式施工底模板安装前要考虑支架的预留拱度的设置调整、加载预压试验及支座板的安装侧模安装:先使侧模滑移或吊装到位,与底模板的相对位置对准,用预压杆调整好侧模垂直度,并与端模联结好侧模安装完后,用螺栓联接稳固,并上好全部拉杆调整其它紧固件后检查整体模板的长、宽、高尺寸及不平整度缝,并做好记录不符合规定者,要及时调整内模安装:内模安装要根据模板结构确定,当内模为拼装式结构时,可采用吊装方式安装内模内模安装完后,严格检查各部位尺寸是否正确端模安装:将胶管或波纹管逐根检查是否处于设计位置端模安装要做好位置准确,连接紧密,侧模与底模接缝密贴且不漏浆安装模板时要主要预埋件的安装,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确保每孔梁上预埋件位置准确无误,无遗漏4.3.2支座、支座板安装安装支座前复测桥墩中心距离及支撑垫石高程,检查锚栓孔位置及深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支座安装要保持梁体垂直,支座上下板水平,不产生偏位支座与支撑垫石间及支座与梁底间密贴、无缝隙支座四角高差不大于2mm支座水平偏差不得大于2mm在模板安装前详细检查支座位置,检查的内容有:纵、横向位置、平整度,同一支座板的四角高差,四个支座板相对高差。

      支座安装后即按规定锚固支座螺栓,灌浆固定4.3.3现浇梁梁体施工现浇梁施工必须保证保护层强度和布置密度,钢筋加工和安装要准确,顶面高程要严格控制砼浇筑是由低向高处进行,注意对称浇筑在施工过程中应派专人负责支架和模板的变形及沉降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现浇梁的浇筑最好安排在白天进行,现浇梁的养护设备和设施必须事先准备妥当,制定详细的养护方案,确保梁体的砼质量其它要求和施工方案与预制梁相同4.3.4模板拆除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混凝土芯部与表层、箱内与箱外、表层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均不大于15℃,且能保证构件棱角完整时方可拆除侧模和端模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进行拆模作业⑴内模、侧模及端模拆除拆模时,严禁重击或硬撬,避免造成模板局部变形或损坏混凝土棱角模板拆下后,要及时清除模板表面和接缝处的残余灰浆并均匀涂刷隔离剂,与此同时还要清点和维修、保养、保管好模板零部件,如有缺损及时补齐,以备下次使用并根据消耗情况酌情配备足够的储存量4.3.5预应力施工⑴孔道成型①预应力管道成型采用符合设计要求金属波纹管,在使用前要逐根检查,不得使用有锈包裹及沾有油污、泥土或有撞击、压痕、裂口的波纹管②波纹管接缝数量尽可能保持最少,预应力管道连接必须保证质量,其接头采用套接法,套管长约30cm,管纹互相转接吻合。

      ⑵下料与编束:钢绞线的下料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割按设计尺寸下料后,编束后用20号铁丝绑扎,间距1~1.5m编束时应先将钢绞线用梳溜板理顺,并尽量使各根钢绞线松紧一致⑶穿束方法:人工穿束预应力成孔采用预埋波纹管、内穿塑料管的方法施工预应力钢绞线安装,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张拉要求后进行⑷预应力施工采用ZB4-500油泵供油,用YCW250B千斤顶进行纵向张拉,张拉油表不低于1.0级千斤顶标定有效期不超过一个月或张拉次数不大于200次,以及出现不正常现象时重新校验油表检验与千斤顶视为一个单元进行检验,千斤顶在张拉作业前必须与油表配套校正,其校正系数不大于1.05⑸预应力按10%张拉应力,20%张拉应力,100%张拉应力三个阶段进行张拉前,应清除管道内杂物和积水⑹当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95%、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100%后进行,且必须保证张拉时混凝土的龄期不小于5d竖向预应力筋应左右对称单端张拉,宜从以施工端顺序进行⑺采用四台千斤顶左右对称、两端同步进行张拉,按设计张拉顺序施工按均衡对称,交错张拉的原则进行张拉时根据测试的管道摩阻及喇叭口摩阻试验数据,调整张拉力,实行张拉力和伸长值指标双控,张拉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以钢束伸长值进行校核。

      ⑻张拉操作程序:0→初始应力(终张拉控制应力的10%~20%,测钢绞线伸长值并作标记,测工具锚夹片外露量)→张拉控制应力(各期规定值测钢绞线伸长值,测工具锚夹片外露量)→静停5min,校核到张拉控制应力→主油缸回油锚固(油压回零,测总回缩量,测工作锚夹片外露量→副油缸供油卸千斤顶⑼张拉完成24小时后检查确认无滑丝、断丝现象,即可切割锚外多余钢绞线,用角磨机切割4.3.6孔道压浆孔道压浆应符合设计要求孔道压浆应在预应力筋终拉24h内完成,特殊情况时必须在48h内完成,并应按先纵向、再竖向、后横向顺序进行施工,竖向预应力孔道应从最低点开始压浆孔道压浆顺序应自下而上竖向孔道压浆,应由下端进浆孔压入,压力应达到0.3MPa~0.4MPa,上升不宜太快,待顶部出浆槽口流出浓浆后,堵死槽口,然后关闭压浆阀水泥浆终凝后,方可卸拔压浆及出浆阀门5)压浆用的胶管一般不超过30m,若超过30m则压力增加0.1MPa水泥浆搅拌结束至压入管道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40min4.3.7支架及底模的拆除⑴待混凝土强度、弹模达到设计要求后,外侧模、端模和内模可拆除5.质量要求及验收标准5.1支架5.1.1基础施工先清除表面松碎石块、淤泥、苔藓,表面平整干净:倾斜地段,将地表整平或挖成台阶。

      易风化的岩层基底,按基础尺寸凿除已风化的表面岩层5.1.2基础地质情况和承载力应满足设计承载力要求5.1.3支架搭设完后,节点连接牢固,整体稳定可靠5.1.4支架预压后,达到消除支架整体的非弹性变形,准确测出支架的弹性变形5.2模板及钢筋模板与钢筋的安装符合表1、表2的规定表1 模板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侧、底模全长10尺量检查各不少于3处2底模板宽+5,0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3底模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2拉线量测4桥面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55腹板中心位置偏差10尺量检查6隔板中心位置偏差57模板垂直度每米高度3吊线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8侧、底模板平整度每米长度21m靠尺和塞尺检查各不少于5处9桥面板宽度+10,0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10腹板厚度+10,01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