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对李唐万壑松风图基于六法论的解析毕业论文.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3006680
  • 上传时间:2022-01-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43.25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十團/、氏欠罟论文编码:RUC-BK-150-050404-05501036中国人民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对李唐《万壑松风图》基于六法论的解析作 者: 学 院: 艺术学院专 业:绘画(中国画)年 级: 2005级学 号: 05501036指导老师: 论文成绩: 日 期:2009年05月11日中文摘要李唐位于南宋四家之首,而《万壑松风图》是李唐南渡前山水画的最具代表 性的作品之一笔者用将近一年的时间临摹完成了《万壑松风图》,本文即是笔 者通过临摹后的体会,对此作品从六法的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文章介绍了《万 壑松风图》的创作背景,探究了李唐早期的崇古思想,重点从气韵生动、骨法用 笔、经营位置、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传移摹写六方面并结合笔者的临摹体会对 《万壑松风图》进行解析阐述对了解《万壑松风图》和李唐前期绘画风格有很大帮助,以及研究李唐后期 作品风格的转变提供线索依据,并对南宋甚至后世产生重大影响关键词崇古六法南渡AbstractLiTang at the head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whereas the WanHeSongFeng figure is Li Tang immigrated before crossing the landscape is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works. The author used nearly one year to copy completed WanHeSongFeng graph,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copy of this work experience, after from six aspects of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anHeSongFeng graph background, explores the LiTang early advocate the ancient, mainly from the lively, bone, location, etc. mean while method should be FuCai classes, with images, remove the six aspects and describing the experience of photorealism WanHeSongFeng graph paper makes analysis.To understand the WanHeSongFeng figure painting style and LiTang early helps a lot, and studies the change LiTang later work style, and provide clues to southern even later. Even in southern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later generations.Key WordsChong Gu Six Nandu李唐,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北宋末南宋初画家。

      徽宗赵佶朝 补入画院南渡后流亡至临安(今浙江杭州),经太尉邵渊推荐,授成忠郎画院待 诏,时年近八十擅画山水人物,尤工画牛①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合称“南 宋四家”其山水画对后世影响甚大,且李唐流派的形成,主要表现在他的山水 画上李唐的山水画分为两个时期,以“南渡”为界,北宋、南宋各为前后期 其中,南渡后的作品体现了他的独创精神,对南宋以至后世影响深远在对李唐 的关注过程中,我注意到几乎所有论及宋朝美术史方面的书籍中,都会提到李唐, 而且必然会提到他的一幅巨作一《万壑松风图》(图一)从意义上讲,《万壑松风图》是李唐南渡前山水画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对我们了解李唐南渡前山水画的风格和特点有极大的帮助之所以说它是南渡前 的作品,是根据这幅画左面远峰上的一行隶书题款:“皇宋宣和甲辰春,河阳李 唐笔图二)得出,甲辰是龙年,即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北宋对李唐山 水画的创作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是宋哲宗赵煦和宋徽宗赵佶两个时期,而《万壑 松风图》正是李唐在北宋时期创作水平的一个代表一《万壑松风图》一李唐早期崇古山水画的体现李唐的“崇古”思想,从其名字中就可以看出来,《国绘宝鉴》中说:“李唐, 字晞古”,另作“希古”②,即对古的怀念和敬仰。

      李唐早期作品是在崇古的气 氛中创作出来的,和李唐同时期及其前后的画家有郑希古、刘宗古、马宗古、张 宗古、侯宗古、李崇古、王希古、宋复古、李遵古,其后还有贾师古等③,从他 们的名字可见当时有一股崇古的风气事实正是如此,李唐学画时正处于哲宗好 “古图”的时代,《画继》卷十有这样的记载:“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熙作, 上(指宋哲宗)即位后,易以古图④可以看出在神宗时代,郭熙的画在画院中 地位最高,而哲宗赵煦替代神宗当上了皇帝以后,绘画对古意的追求更浓烈了, 郭熙的画在画院中失去了昔日的地位宋哲宗好“古图”,对画院的创作影响很 大画院画家就是宫廷御用画家,所以必须按皇帝的旨意去创作在这样的崇古 之风下,李唐崇古是必然的《画继》卷十记载:“图画院,四方召试者源源而来, 多有不合而去者,盖一时所尚,专以形似,苟有自得,不免放逸,则谓不合法度, 或无师承,故所作止众工之事,不能高也⑤因此,哲宗好古、崇古,带动了画 院画家的崇古的潮流凡是准备考试的画家,就必须取法古人,方能求一试李 唐在进入画院前临摹古画就有一定成就,据《广川画跋》记载,曾经有一位毕文 简公得到一幅唐本的名画《邢和璞悟房次律图》,画中“和璞神宁示悟,房瑁沉 思如真”,很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毕文简公的后人心《国绘宝鉴》卷四,见《印景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第814册,,第600页 @同上《国绘宝鉴》3;参见《国绘宝鉴》《画继》《画继补遗》等*《画继》卷十,见《印景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第813册,第549页 "《画继》卷十,见《印景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第813册,第550页 要把此图复制为别本以藏,就去请当时年仅37岁左右的李唐临摹,李唐出色的 完成了这一难度较大的工作①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了当时崇古摹古的风气 以及李唐临摹古画的功力宋徽宗当政后对画院的过问更多了,由于宋徽宗对花鸟画情有独钟,而对于 山水画兴趣并不是很大,理所当然干涉花鸟画特别多,对山水画过问不多这导 致哲宗时代崇古的风尚继续延续,古意直追唐初李思训的青绿山水,使从五代到 宋初几乎无人问津的青绿山水再一次复兴现存的山水画中,属于哲宗、徽宗时 代的院画有《千里江山图》、《江山秋色图》、《万壑松风图》、《江山小景图》等, 皆是着色山水画,而非水墨画《千里江山图》是在徽宗直接指导下的学生王希 孟所创作的巨幅大青绿设色山水画,山石不见勾皴墨骨(图三)。

      《江山秋色图》 正是当年复古气氛下的产物,亦巨幅,青绿设色,全似李思训画法(图四)《江 山小景图》画面中,山石皆以细劲、浓重的墨线勾勒出轮廓,石面施以斧劈皴, 再以青绿、赭石薄设色(图五)《万壑松风图》是李唐在徽宗画院时所作,浓墨 重色,上面的大青绿颜色很重(下文详解)此外,还有李唐的《长夏江寺图》, 为绢本青绿重彩,勾勒挺健而多断折,皴笔横劈竖砍,墨笔和青绿着色相结合(图 六)从这些画迹中可以印证当时青绿山水的繁盛,以及崇古、复古的气氛需要说明的是,李唐的崇古、希古,并不是一味的摹古正如郭熙所说的: “必兼收并览,广议博考,以使我自成一家李唐的画既不是单纯的青绿,也 不是单纯的水墨,而是二者的结合,这在画史上是少见的《万壑松风图》既体 现出李唐在崇古之风下对青绿山水画题材的延续,又能揭示李唐作为一代宗师, 开启南宋画风的重要性研究它,也可对北宋至南宋画风的转变有着不可忽视的 管窥的作用二六法在《万壑松风图》中的体现根据画史的实际情况分析,谢赫的六法,可能是基于人物画的考虑提出的, 据《历代名画记》记载,魏晋时期的山水画,“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细饰 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②表明当时绘画以人物为主,而山水只是作 为背景衬托人物。

      但发展到后来,便具有了普遍意义,适用于中国画的各个门类 下面具体分析《万壑松风图》中所蕴含的六法一)气韵生动在绘画中,中国自古追求“气韵生动”,所绘人物或景物,要传神写照,奕 奕生动气”是中国艺术所追求表现的超乎笔墨之上的东西,表现活泼的动感 在画中气运之间还须更加注重节奏之美,微妙与整体的完美统一,因此引入了 “韵”的概念,最后形成了 “气韵生动”,成为六法中的重要法则唐志契《绘 事微言》说:“画山水贵与气韵气韵者,非烟云雾霭也,是天地间之真气也1《广川画跋》卷二,《印景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第813册,第457页 ◎《历代名画记》卷一,《印景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第812册,第290页 凡物无气不生……然有气则有韵,无气则板呆矣”已然将气韵生动的评价引入 山水画中《万壑松风图》用双幅绢本、略高的方形巨幅来画,纵18& 7厘米,横139. 8 厘米,气势已经先声夺人看这幅画不仅在于其方位、龙脉,更应重在气势、韵 律其气势又在于构局、笔墨、声情全幅画得非常厚重、饱满,密不透风,给 人以震撼力高山大壑,顶天立地,屏障天汉,密密层层,却又疏松透气,四面 风生。

      其山势分左中右三路,中局为主而左右作辅助烘托中局巨大雄浑的主峰 傲然屹立,周围有数座挺立奇峭的峰尖削出其间,似乎烘托出主峰的博大、坚实、 雄强其水势分左右两支,悬泉参差相向,从树头挂越而下,向画的左下角涌为 流泉溪瀑,汇为水口涧水穿石过,如闻声响,打破了深山的寂静,使大自然充 满着无限生机山高林密,而水流淙淙,其气透于全幅近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 松树,远处山麓至山顶,也是一片青翠的松林到处是坚岩峭壁,满山松风,组 成了一个宁静的世界如一阵风拂来,仿佛能听到松风的声音妙的是李唐用白 云来作映衬满山的云气,分左中右从山后岩顶悠悠升起,涌出山头,映现于松 林之上,透于山峰之间松须与云来掩映,方更见其美、其高洁画中云气的留 白,极为自然,又深具匠心,不仅把群山的前后层次感划分出来,还使画面有了 疏密相间的效果,也使整个气氛上有柔和调剂的一面,不会因为太密、太实而给 欣赏者造成窒息的感觉右上一片白云,将山头、松阴与后面的峭峰隔开,有层 次、有映藏,更见松之青、云之白、山之峻这片白云是画中最明亮处,是画眼, 引人注目这片云之腾起,将右上与左下的挂泉溪流呼为一气,全幅的山气、水 气、青松气,与云气皆融贯于新春的生机活力之中。

      这是全幅的气韵,动静相生, 一派活色当然,画家的“气”“气息”、个人的独特性,并不是独立隔绝的,而 一定会渗透、体现在画中,在画面的空间里、笔墨内、流动的节奏气势之间宋画不同于唐代和元代的绘画之处,主要在其空间感宋画的这种空间美, 极为融合、静谧看似很平易,不知不觉间,已可令欣赏者走进画幅深处今道 友信在分析“气韵生动”时解释为:“第一流的绘画,应该在画面中活生生地表 现自然的神韵,它必然将观者自然而然地引入一种境界,即身不由己的感受自然 神奇的高声和澎湃①《万壑松风图》正是李唐对自然流连万象、沉吟视听、感 物会心的再现,体现了其精神和自然融为一体二)骨法用笔在笔墨上,李唐的《万壑松风图》也是造诣独绝白云的自然留白,流泉 轻快地勾描,与满幅高山峻石和松林繁复千笔万笔的皴写形成了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