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经典物理学发展史.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453109383
  • 上传时间:2023-09-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2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经典物理学发展史古希腊时代的阿基米德已经在流体静力学和固体的平衡方面取得辉煌成就,但当时将这些 归入应用数学,并没有将他的成果特别是他的精确实验和严格的数学论证方法汲入物理学中 从希腊、罗马到漫长的中世纪,自然哲学始终是亚里士多德的一统天下到了文艺复兴时期, 哥白尼、布鲁诺、开普勒和伽利略不顾宗教的迫害,向旧传统挑战,其中伽利略把物理理论 和定律建立在严格的实验和科学的论证上,因此被尊称为物理学或科学之父伽利略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仅就力学而言,他以物体从光滑斜面下滑将在另一斜面上升 到同一高度,推论出如另一斜面的倾角极小,为达到同一高度,物体将以匀速运动趋于无限 远,从而得出如无外力作用,物体将运动不息的结论他精确地测定不同重量的物体以同一 加速度沿光滑斜面下滑,并推论出物体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及其运动方程,驳倒了亚里士多 德重物下落比轻物快的结论,并综合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垂直地面方向的匀加速运动得出 抛物线轨迹和45°的最大射程角,伽利略还分析“地常动移而人不知”,提出著名的“伽利 略相对性原理”(中国的成书于1800年前的《尚书考灵曜》有类似结论)但他对力和运动 变化关系的分析仍是错误的。

      全面、正确地概括力和运动关系的是牛顿的三条运动定律,牛 顿还把地面上的重力外推到月球和整个太阳系,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以上述的四条定 律并运用他创造的“流数法”(即今微积分初步),解决了太阳系中的二体问题,推导出开普 勒三定律,从理论上解决了地球上的潮汐问题史称牛顿是第一个综合天上和地上的机械运 动并取得伟大成就的物理学家与此同时,几何光学也有很大发展,在16世纪末或17世纪 初,先后发明了显微镜和望远镜,开普勒、伽利略和牛顿都对望远镜作很大的改进法国在大革命的前后,人才辈出,以P.S.M.拉普拉斯为首的法国科学家(史称拉普拉斯 学派)将牛顿的力学理论发扬光大,把偏微分方程运用于天体力学,求出了太阳系内三体和多 体问题的近似解,初步探讨并解决了太阳系的起源和稳定性问题,使天体力学达到相当完善 的境界在牛顿和拉普拉斯的太阳系内,主宰天体运动的已经不是造物主,而是万有引力, 难怪拿破仑在听完拉普拉斯的太阳系介绍后就问:你把上帝放在什么地位?无神论者拉普拉 斯则直率地回答:我不需要这个假设拉普拉斯学派还将力学规律广泛用于刚体、流体和固体,加上W.R.哈密顿、G.G.斯托克 斯等的共同努力,完善了分析力学,把经典力学推进到更高阶段。

      该学派还将各种物理现象 如热、光、电、磁甚至化学作用都归于粒子间的吸引和排斥,例如用光子受物质的排斥解释 反射,光微粒受物质的吸引解释折射和衍射,用光子具有不同的外形以解释偏振,以及用热 质粒子相互排斥来解释热膨胀、蒸发等等,都一度取得成功,从而使机械的唯物世界观统治 了数十年正当这学派声势煊赫、如日中天时,受到英国物理学家T.杨和这个学派的后院法 兰西科学院及科学界的挑战,J.B.V.傅里叶从热传导方面,T.杨、D.F.J.阿拉戈、A.-J.菲涅 耳从光学方面,特别是光的波动说和粒子说(见光的二象性)的论争在物理史上是一个重大 的事件为了驳倒微粒说,年轻的土木工程师菲涅耳在阿拉戈的支持下,制成了多种后以他 的姓命名的干涉和衍射设备,并将光波的干涉性引入惠更斯的波阵面在介质中传播的理论, 形成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还大胆地提出光是横波的假设,并用以研究各种光的偏振及偏振光 的干涉,他创造了“菲涅耳波带”法,完满地说明了球面波的衍射,并假设光是以太的机械 横波解决了光在不同介质界面上反射、折射的强度和偏振问题,从而完成了经典的波动光学 理论菲涅耳还提出地球自转使表面上的部分以太漂移的假设并给出曳引系数。

      也在阿拉戈 的支持下,J.B.L.傅科和A.H.L.菲佐测定光速在水中确比空气中为小,从而确定了波动说的 胜利,史称这个实验为光的判决性实验此后,光的波动说及以太论统治了 19世纪的后半世 纪,著名物理学家如法拉第、麦克斯韦、开尔文等都对以太论坚信不疑另一方面,利用干 涉仪内干涉条纹的移动,可以精确地测定长度、速度、曲率的极微细的变化;利用棱镜和衍 射光栅产生的光谱,可以确定地上和天上的物质的成分及原子内部的变化因此这些光学仪 器已成为物理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天体物理学中的重要实验手段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热学的发展,18世纪60年代在J.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同时,他的 挚友J.布莱克区分了温度和热量,建立了比热容和潜热概念,发展了量温学和量热学,所形 成的热质说和热质守恒概念统治了 80多年在此期间,尽管发现了气体定律,度量了不同物 质的比热容和各类潜热,但对蒸汽机的改进帮助不大,蒸汽机始终以很低的效率运行1755 年法国科学院坚定地否决了永动机1807年T.杨以“能”代替莱布尼兹的“活力” ,1826 年J. V.彭赛列创造了 “功”这个词1798年和1799年,朗福德和H.戴维分析了摩擦生热, 向热质说挑战;J.P.焦耳从19世纪40年代起到1878年,花了近40年时间,用电热和机 械功等各种方法精确地测定了热功当量;生理学家J.R.迈尔和H.von亥姆霍兹,更从机械 能、电能、化学能、生物能和热的转换,全面地说明能量既不能产生也不会消失,确立了热 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

      在此前后,1824年,S.卡诺根据他对蒸汽机效率的调查,据 热质说推导出理想热机效率由热源和冷却源的温度确定的定律文章发表后并未引起注意 后经R.克劳修斯和开尔文分别提出两种表述后,才确认为热力学第二定律克劳修斯还引入 新的态函数熵;以后,焓、亥姆霍兹函数、吉布斯函数等态函数相继引入,开创了物理化 学中的重要分支一一热化学热力学指明了发明新热机、提高热机效率等的方向,开创了热 工学;而且在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冶金学等方面也有广泛的指向和推动作 用这些使物理化学开创人之一 W.奥斯特瓦尔德曾一度否认原子和分子的存在,而宣扬“唯 能论”,视能量为世界的最终存在但另一方面,J.C.麦克斯韦的分子速度分布率(见麦克 斯韦分布)和L.玻耳兹曼的能量均分定理把热学和力学综合起来,并将概率规律引入物理学, 用以研究大量分子的运动,创建了气体分子动力论(现称气体动理论),确立了气体的压强、 内能、比热容等的统计性质,得到了与热力学协调一致的结论玻耳兹曼还进一步认为热力 学第二定律是统计规律,把熵同状态的概率联系起来,建立了统计热力学任何实际物理现 象都不可避免地涉及能量的转换和热量的传递,热力学定律就成为综合一切物理现象的基本 规律。

      经过20世纪的物理学革命,这些定律仍然成立而且平衡和不平衡、可逆和不可逆、 有序和无序乃至涨落和混沌等概念,已经从有关的自然科学分支中移植到社会科学中在19世纪20年代以前,电和磁始终认为 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因此,尽管1600年W. 吉伯发表《论磁性》,对磁和地磁现象有较深入的分析,1747年B.富兰克林提出电的单流 质理论,阐明了正电和负电,但电学和磁学的发展是缓慢,1800年A.伏打发明伏打电堆,人 类才有能长期供电的电源,电开始用于通信;但要使用一个电弧灯,就需联接2千个伏打 电池,所以电的应用并不普及1920年H.C.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实验,开始了电和磁的综合, 电磁学就迅猛发展,几个月内,通过实验A.-M.安培建立平行电流间的安培定律,并提出 磁分子学说,J.-B.毕奥和F.萨伐尔建立载流导线对磁极的作用力(后称毕-萨-拉定律), 阿拉戈发明电磁铁并发现磁阻尼效应,这些成就奠定了电磁学的基础1831年M.法拉第发现 电磁感应现象,磁的变化在闭合回路中产生了电流,完成了电和磁的综合,并使人类获得新 的电源1867年W.von西门子发明自激发电机,又用变压器完成长距离输电,这些基于电 磁感应的设备,改变了世界面貌,创建了新的学科一一电工学和电机工程。

      法拉第还把场的 概念引入电磁学;1864年麦克斯韦进一步把场的概念数学化,提出位移电流和有旋电场等假 设,建立了麦克斯韦方程组,完善了电磁理论,并预言了存在以光速传播的电磁波但他的 成就并没有即时被理解,直到H.R.赫兹完成这组方程的微分形式,并用实验证明麦克斯韦预 言的电磁波,具有光波的传播速度和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等一切性质,从而完成了 电磁学和光学的综合,并使人类掌握了最快速的传递各种信息的工具,开创了电子学这门新学科直到19世纪后半叶,电荷的本质是什么,仍没有搞清楚,盛极一时的以太论,认为电 荷不过是以太海洋中的涡元oH.A.洛伦兹首先把光的电磁理论与物质的分子论结合起来,认 为分子是带电的谐振子,1892年起,他陆续发表“电子论”的文章,认为1859年J.普 吕克尔发现的阴极射线就是电子束;1895年提出洛伦兹力公式,它和麦克斯韦方程相结合, 构成了经典电动力学的基础;并用电子论解释了正常色散、反常色散(见光的色散)和塞曼 效应1897年J.J.汤姆孙对不同稀薄气体、不同材料电极制成的阴极射线管施加电场和磁场, 精确测定构成阴极射线的粒子有同一的荷质比,为电子论提供了确切的实验根据。

      电子就成 了最先发现的亚原子粒子1895年W.K.伦琴发现X射线,延伸了电磁波谱,它对物质的强 穿透力,使它很快就成为诊断疾病和发现金属内部缺陷的工具1896年A.-H.贝可勒尔发现 铀的放射性,1898年居里夫妇发现了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一一针和镭,但这些发现一时尚 未引起物理学界的广泛注意20世纪的物理学到19世纪末期,经典物理学已经发展到很完满的阶段,许多物理学 家认为物理学已接近尽头,以后的工作只是增加有效数字的位数开尔文在19世纪最后一个 除夕夜的新年祝词中说:“物理大厦已经落成,……动力理论确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方 式,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出现两朵乌云,一朵出现在光的波动理论,另一朵出现在麦 克斯韦和玻耳兹曼的能量均分理论前者指的是以太漂移和迈克耳孙-莫雷测量地球对 (绝对静止的)以太速度的实验,后者指用能量均分原理不能解释黑体辐射谱和低温下固体 的比热恰恰是这两个基本问题和开尔文所忽略的放射性,孕育了 20世纪的物理学革命1905年A.爱因斯坦为了解决电动力学应用于动体的不对称(后称为电动力学与伽利略 相对性原理的不协调),创建了狭义相对论,即适用于一切惯性参考系的相对论。

      他从真空光 速不变性出发,即在一切惯性系中,运动光源所射出的光的速度都是同一值,推出了同时的 相对性和动系中尺缩、钟慢的结论,完满地解释了洛伦兹为说明迈克耳孙-莫雷实验提出 的洛伦兹变换公式,从而完成了力学和电动力学的综合另一方面,狭义相对论还否定了绝 对的空间和时间,把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提出统一的相对的时空观构成了四度时空;并彻 底否定以太的存在,从根本上动摇了经典力学和经典电磁学的哲学基础,而把伽利略的相对 性原理提高到新的阶段,适用于一切动体的力学和电磁学现象但在动体或动系的速度远小 于光速时,相对论力学就和经典力学相一致了经典力学中的质量、能量和动量在相对论中 也有新的定义,所导出的质能关系为核能的释放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准备1915年,爱因斯坦 又创建广义相对论,把相对论推广到非惯性系,认为引力场同具有相当加速度的非惯性系在 物理上是完全等价的,而且在引力场中时空是弯曲的,其曲率取决于引力场的强度,革新了 宇宙空间都是平直的欧几里得空间的旧概念但对于范围和强度都不很大的引力场如地球引 力场,可以完全不考虑空间的曲率,而对引力场较强的空间如太阳等恒星的周围和范围很大 的空间如整个可观测的宇宙空间,就必须考虑空间曲率。

      因此广义相对论解释了用牛顿引力 理论不能解释的一些天文现象,如水星近日点反常进动、光线的引力偏析等以广义相对论 为基础的宇宙学已成为天文学的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另一方面,1900年M.普朗克提出了符合全波长范围的黑体辐射公式,并用能量量子化假设 从理论上导出,首次提出物理量的不连续性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光量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