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安全微生物ppt课件.ppt
84页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1,实验室生物安全之微生物 -总论,张革 中山大学药学院 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2,历史上的实验室微生物感染著名事件,(1)1979年前苏联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炭疽菌泄漏事件 医生秘密日记:至1979年4月20日,350人发病,45人死亡,214人濒临死亡 高级官员从莫斯科赶来消毒队用氯对医院进行了彻底消毒,房屋也被清洗野狗被打死街道的表层被推土机挖走然后重铺 1992年之前,政府统一的说法是有少数人食用了遭炭疽菌污染的肉制品而致病克格勃拿走了尸检报告.,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3,死亡数字依旧没有解密 1992年,叶利钦曾公开承认这件事是“我们的军事研究出了问题”. 前苏联设在叶卡捷琳堡的国防微生物实验室的地下试验场在试验武器时发生了事故(可能是武器爆炸),从而导致了炭疽菌的泄露 1979年到1989年十年间对叶卡捷琳堡的人口统计表明,该地区的人口呈明显下降趋势,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新生儿中有中枢神经问题的达80%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4,(2)1967年德国马尔堡病毒实验室感染事件,1967年德国马尔堡,法兰克福和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三个实验室使用来自乌干达的猴子用于脊髓灰质炎疫苗研究。
实验室人员,医务人员等37人感染马尔堡出血热,1/4的人死亡原发性感染发生在实验室工作人员中继发性病例涉及2名医生、一名护士、一名尸检助理和一名兽医的妻子 . 马尔堡出血热是一种恶性病毒传染病,主要通过体液传染,能引起高烧、恶心、腹泻和呕吐等各种紧急病症,5至7天后会出现严重的出血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病人会在一周内死亡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5,3个月后德国专家才找到罪魁祸首:马尔堡病毒,一种由猴类传染给人类的危险的新病毒马尔堡病毒,与埃博拉病毒为同一家族,却比埃博拉病毒厉害得多 埃博拉也是一种十分罕见、极度恐怖的病毒,属于已知感染人的最烈性病原体.这种病毒因其1976年首先在刚果的埃博拉河地区被发现而得名,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全世界已有1100人感染了这一病毒,其中793人死于该病毒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6,,埃博拉-马尔堡病毒病又叫做非洲出血热、马尔堡病毒病、埃博拉病毒出血热 这两种疾病均无疫苗或有效治疗,尽管延续几年涉及检测数百种动物、昆虫和植物的强化调查,但是尚未查明该病毒的动物储主或其它环境源。
猴子易受感染,但未被认为是可生存的有效储主,因为几乎所有受感染动物太快死亡以至于不能维持该病毒的生存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7,(3)3起严重的实验室SARS病毒感染事件,1.新加坡的实验室sars感染事件 2003年9月新加坡国立大学27岁的研究生在环境卫生研究院实验室中感染SARS病毒该研究生是被确诊前已经与多人有过接触 原因调查:实验室安全程序不当该研究生在实验室做西尼罗河病毒研究工作的,这个实验室同时也做具有活性的SARS冠状病毒研究实验室内西尼罗河病毒与SARS病毒交叉污染是这次的传染源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8,第一,环境卫生研究院只具有P2的生物安全设备,却在院内设立了用来进行更具危险性病毒研究的实验室 第二,研究院同一时间处理多种不同的活性病毒研究,增加了生物安全方面的复杂程度,因处理程序不当,冠状病毒与这名研究生研究的西尼罗病毒交叉感染 第三,其他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也可利用研究院的设备,而每一个科研人员的安全意识都不同 环境部长就此事件事件,向新加坡人民致歉,事故结论及处理:,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9,2、中国台湾地区的实验室感染事件,2003年12月一名台湾的SARS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感染SARS病毒。
台湾这名感染的研究人员工作的“国防预防医学研究所”属台湾军方研究单位,设立在山洞中,以两层阻绝设施与外界隔离这所实验室拥有全台最顶尖的实验设备,实验室等级列为P4,是台湾唯一的“第4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超过“卫生署疾病管制局”及“ 台大医院”等P3等级的实验室,被誉为台湾生化资源重镇当时在亚洲仅有日本拥有同等级的生物实验室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10,事故结论及处理:,詹中校从实验室操作到后来发病的处理过程,包括在实验室清除废弃物时出现疏失,没有主动通报,后来还跑到新加坡去开会,出现发烧症状也没有第一时间告知、通报,有一连串的错误,以致造成民众心理的冲击、甚至影响经济 此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台湾SARS实验室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人手不足,科研人员常常单独工作,提高了发生意外和错误被忽视的风险世卫组织人员强调科研人员不应单独在实验室工作,至少应有两人在一起世卫组织人员指出,台湾实验室人员虽接受安全程序的教导,但他们缺乏足够的监督以确保他们真正遵守规章 给予詹中校停权处分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11,3、中国大陆的实验室感染事件,2004年4月安徽、北京先后发现新的SARS 病例,经证实传染源为中国CDC病毒实验室的两名研究生。
安徽出现两例SARS病例:安徽医科大学的学生宋某和她的母亲 北京患者李某则是曾护理宋某的护士另一患者为中国CDC病毒实验室工作的博士生杨某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12,疫情源于实验室内感染,2004年4月非疫情的专项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宋某和杨某两个原发病例发生在同一实验室该实验室有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科研工作 2.封锁病毒所后,未再出现任何SARS病人 3.从二代病例魏某(宋某之母)胸水分离到SARS-CoV,其全基因组序列与该室用于实验的毒株高度同源 4.没有发现宋某和杨某与野生动物接触感染的证据 5.宋某和杨某发病潜伏期内没有任何其他SARS病例报告,没有实验室外接触其他SARS病人而被感染的可能 6.杨某与宋某最后一次接触,到杨某发病相距15天,仅在走廊碰面,杨某发病不可能是宋某传染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13,事故结论及处理:,卫生部、科技部联合调查组调查认定,这次疫情源于实验室内感染,是一起因实验室安全管理不善,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技术人员违规操作,安全防范措施不力,导致实验室污染和工作人员感染的重大责任事故。
中国CDC病毒所腹泻病毒室跨专业从事SARS研究,采用未经论证和效果验证的非典病毒灭活方法,在不符合防护要求的普通实验室内操作非典感染材料,发现人员健康异常情况未及时上报 中国CDC主任李立明、副主任杨晓光等因对病毒管理不善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引咎辞职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14,微生物基本知识: 分类,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15,(2)微生物基本知识-病原微生物,霍乱弧菌,流感病毒,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16,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17,黄曲霉,白色念珠菌,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18,(3)微生物与疾病,病毒感染,真菌局部感染,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19,细菌全身感染,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20,中毒,肿瘤,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21,(4)微生物与传染病,蚊虫传播,飞沫传播,垂直传播,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22,与传染病相关的微生物,G(+),G(-),细菌,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23,超级细菌,(1)MRSA,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所有ß-内酰胺类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碳头孢烯类和含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报告为耐药,并常表现为对其他类抗生素的多重耐药。
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24,,目前国内未发现耐万古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但是万古霉素用于体内治疗MRSA亦有失败的病例报道 实验室使用耐万古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要备案并且在安全实验室进行,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25,(2)超广谱ß-内酰胺酶(ESBLs),产ESBLs的代表菌株为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如奇异变形杆菌、产酸克雷伯菌等也能产生 这种酶能水解新一类ß-内酰胺类药物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三嗪等及氨曲南等单环类,抗生素,并介导细菌对这些抗生素耐药的β-内酰胺酶,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26,(3)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和奈瑟菌,奈瑟 式菌,肺炎链球菌,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27,(4)耐糖肽类和多种抗生素耐药的肠球菌属,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28,病毒:肝炎病毒、EBV、CMV、 HSV、 HZV、 HIV等,EBV,HSV,肝炎病毒,HIV,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29,真菌,隐球菌,,组织胞浆菌,念珠菌,曲菌,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30,其他原核微生物,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31,(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2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1989年2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5号公布自1989年9月1日起施行),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32,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第三条 本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33,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34,丙类传染病是指: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国务院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者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者减少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35,第二章 预防,第十五条 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和从事致病性微生物实验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医院内感染、实验室感染和致病性微生物的扩散。
第十六条 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保藏、携带、运输,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严格管理2019/2/21,中山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实验室 张革,36,第十七条 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