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二轮 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措施.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438230239
  • 上传时间:2022-09-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7M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气象灾害(一)台风(热带气旋、热带低气压、热带风暴、飓风)1、台风的形成条件:A.广阔的暖洋面(海水温度在26.6°C以上),B、地转偏向力(纬度大于5°的地区),2、时间:夏秋季节3、影响:不利:台风带来狂风、暴雨巨浪和风暴潮灾害,狂风会掀翻巨轮、损坏地面建筑物和通信设施;暴雨会导致河口决堤、水坝崩溃、洪水泛滥、淹没农田村镇、山区还会加剧滑坡与泥石流的可能性;风暴潮会破坏海堤,淹没岛屿;有利:有时也有利于解除我国伏旱地区的旱情(降温降水)4、防御措施:①建立健全台风预警监测系统;②修建防灾工程,提高抗灾性能;③进行防灾减灾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④制定应急预案,采取科学有效的应急措施二)旱灾—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次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1、形成原因:(1)(来水少)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降水少的天气系统控制);(2)(去水多)气温高,蒸发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用水量大;(3)水污染严重2、我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华北(春旱)、华南(夏秋)、西南(四季均可发生旱灾)和江淮地区(伏旱)1)华北春旱:(1)自然原因:春季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多大风,加速蒸发;(2)人为原因:冬小麦返青需水量大;人口密集;水资源浪费。

      3、〔思考〕干旱和和旱灾是不是一回事呢?4、旱灾危害: ①河流断流、水库干涸 ②作物歉收,有的甚至绝收 ③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定;④干旱发生的季节往往与当地作物的生长发育季节相吻合,加重了农牧业灾情引发的次生灾害:森林火灾,蝗灾5、防御措施: ①建立干旱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系统; ②提高节水意识;③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发展节水农业;④防治水污染;⑤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农业防御干旱的措施:①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②培育抗旱品种,合理灌溉,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③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抗灾减灾能力;④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三)、寒潮(天气系统:冷高压(源地),冷锋)1、概念:是由于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过程2、多发季节与地区:多发生在冬半年,以春秋两季危害最大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易受寒潮侵袭,(受地形及路途远近影响,青藏高原、云贵高原西部、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一带寒潮影响较小) 3、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①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

      ②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③我国青藏高原的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上界,因此很少受到寒潮影响4、寒潮的危害 大风、降温、大雪、冻雨大风、降温天气使农作物遭受冻害,破坏牧场和基础设施 (秋季和春季危害最大,在牧区形成白灾) 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 大雪、冻雨使交通、通信、和建筑受到很大影响(电力、交通、通信中断,供水困难、压倒房屋、食物供应紧张)寒潮有利方面:(1)减少病虫害(2)带来雨雪,缓解旱情(3)带来风力资源(4)减轻酸雨危害5、防御措施:加强监测预报 农作物、牲畜的防寒防风工作 建立应急机制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6、防寒措施:培养耐寒作物良种,种植耐寒作物 调整种植制度采取保暖措施(浇水、燃烧秸秆)(四)沙尘暴 (冷锋天气影响,锋前暖空气干燥)1、成因: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小;春季大风日数多;地面多沙质沉积物;④地表植被稀少等 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破坏植被2、时间分布:冬春季,春季是沙尘天气的高发期(原因)3、空间分布:我国西北地区、华北地区我国沙尘暴的沙源分布:主要分布在的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乌兰布和沙漠、黄河河套的毛乌素沙地周围。

      尤其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腾格里沙漠是我国沙尘暴的主要沙尘源区4、沙尘暴的危害 生态环境恶化(草场退化:导致土地沙化,使荒漠化面积扩大,加剧气候进一步干旱,从而使风蚀作用加强,土地沙化更加严重,恶性循环的结果是环境的恶化) 农牧业减产、生命财产损失破 ④坏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影响交通安全5、利处:促进降水,形成土壤,减弱酸雨,为海洋生物提供营养6、措施:建立沙尘暴的预报体系;加强环境治理与保护(如: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发菜等五)、气象灾害多发地区----华北地区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春旱严重;冬季风的通道;接近沙源地蒸发强烈,植被覆盖率低人为原因: 是主要农业生产基地,灌溉用水增加;人口、城市密集、人均水资源匮乏地质灾害(一)地震1、直接灾害: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 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2、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 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 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

      3.地震灾情:(1)影响因素:烈度、发生时间、人口密度、经济水平、建筑物的抗震系数、人的防震意识等2)灾情的变化趋势:在地震死亡人数减少的同时,经济损失有加重趋势原因是:我国防震、抗震设施趋于完善,抗震能力大幅度提高,使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有减少的趋势,但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资产密度增大,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4.地震预防:(1)防御措施:①加强地震监测与预报;②建立健全减灾的政策法规体系,制定防灾应急预案;③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防御设施) ④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二)滑坡、泥石流1.滑坡诱因:地震、人类活动使岩石松动或暴雨时间分布特点:一年四季有,春季冰雪消融和多雨季节多发自然因素:①地形:山区陡坡②地质:(地震多)断层发育多断裂构造(岩层的倾斜方向与山坡一致),岩层不稳定③(雨水下渗使)深层岩层松软或(地震、人类活动使)岩石松动(破坏了山坡的稳定性):(诱因)④植被覆盖率低人为因素:①开发山区破坏植被②大型工程破坏山体2、泥石流诱因:暴雨或春季冰雪消融时间分布特点:多雨季节或春季冰雪消融时自然因素:①地形:山区陡坡深谷②地质:(多地震或风化作用强)山坡岩石破碎,多松散物③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或春季气温回升快冰雪融水多④植被覆盖率低人为因素:①开发山区破坏植被②大型工程破坏山体③人类活动堆放大量碎屑物质3、滑坡、泥石流的危害:①破坏城镇村庄、农田、工矿企业、道路等,②造成人畜伤亡,③加速地表侵蚀,造成水土流失4、泥石流的成因类型(动力性质和地表物质组合不同): 冰川泥石流、降雨泥石流5、防治滑坡泥石流的措施:非工程措施:(1增强人们对灾害的认识,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2)减少大型工程对山体的破坏。

      (3)迁出高危险区工程措施:(1)实施护坡工程,疏排水工程,防止滑坡、泥石流的发生(2)植树造林,生态退耕,提高地表植被的覆盖率水文灾害(一)洪涝----来水多(快),去水少(慢) (也可以归为气象灾害)1、形成原因(注意区别洪涝与洪灾的原因,洪灾要分析受灾体状况)(1)气候(天气)条件(气候特征)----雨量大且集中气候: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夏季风强弱不一,降水变率大;降水异常多天气系统:降水的天气系统(锋面,锋面气旋,气旋,台风等)持续时间较长造成连续的暴雨(2)河流条件:(1)河网密集,支流多,流域面积大,汇水量大;(2)河道弯曲或淤积,或扇形水系入海河道少,排水不畅3)春季和初冬有凌汛 ,造成河水泛滥3)地形条件: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积水(涝渍)(山区:地势起伏大,汇水速度快,易引起山洪)(4)人为原因上游滥伐森林、陡坡开荒造成水土流失,河道淤积(植树造林),排洪能力下降;中游围湖造田和湖泊淤积使湖泊萎缩,蓄洪能力降低(退耕还湖,修建水库),加剧洪灾洪水的形成原因:强降水,冰雪融化,冰凌堵塞河道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可以形成洪水,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堤坝溃决也可以形成洪水。

      2、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1)上游(山区):(原则:调蓄洪水)植树种草,保持水土;兴建水库(2)中游:(原则:分洪、蓄洪)①修水库(退耕还湖,疏浚湖泊),提高蓄洪能力 ②修建分洪区;(3)下游(平原):(原则:泄洪、束水):加固大堤,疏通河道;开挖新河;(4)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涝渍的防御措施)非工程措施(1)加强监测、预报,建立洪水预报系统;(2)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3)严禁乱砍滥伐、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4)制定防灾应急预案(5)实行防洪保险(6)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3、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的环节:防洪准备(更重要);洪水应急;洪水中的救助二)风暴潮(受向岸风影响)1、概念:风暴潮是由海洋强风引起的浪涌海岸现象2、分布、类型:热带、亚热带:台风风暴;温带:温带气旋(选修5 P42)成因3、危害: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4、减灾对策 (1)加强风暴潮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2)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和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1、我国地理条件复杂,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a阴影表示哪种气象灾害的多发地区,分析形成该气象灾害的共同原因。

      2)阐释图b发生的地理现象及原因2、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是(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主要的人类活动有: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3、干旱是我国最常见、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全国各地均可能发生干旱,每年因干旱造成的粮食减产约占气象灾害造成粮食总损失的50%左右下图为我国1951-1991年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⑴我国干旱频次最高的地区是 , , ⑵中国干旱灾害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⑶图中A、B、C三地什么季节旱情最严重?并分析其成因4、自然灾害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防灾、减灾已成为人们研究的主要课题读下图回答问题1)甲为我国 能源丰富区;乙为我国某时期平均降水pH<5.6的地区,防治该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2)甲、乙分布区几乎不重叠,说明了两地区自然和社会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即( )。

      A.降水量悬殊较大 B.工矿、人口分布稠稀明显C.热量条件差异大 D.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大小不同(3)简述丁气象灾害造成的主要危害及减轻该种气象灾害的重要措施4)图中丙气象灾害名称是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人教精通版(2024)新教材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Lesson 1 教学课件.pptx 沪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课时3教参课件.pptx 人教精通版(2024)新教材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Lesson 1 教学课件.pptx 沪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课时3教参课件.pptx 沪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6 课时2教参课件.pptx 人美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1 宣纸的故事》精品课件1.ppt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素养课件(第二课时).pptx 人音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唱歌 打花巴掌》精品课件.ppt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品课件(第一课时).pptx 沪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8 课时3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小小歌唱家 小放牛》精品课件.pptx 鲁教湘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Module 1 Unit 1 课时1 教学课件.pptx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素养课件(第一课时).pptx 沪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复习课件.pptx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精品课件.ppt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新课标课件(第三课时).pptx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教学课件(第一课时).pptx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4 大自然里的风》精品课件.pptx 人教精通版(2024)新教材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Lesson 3 教学课件.pptx 沪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课时4教参课件.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