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科学第八版第59章上肢骨、关节损伤.ppt
138页第五十九章 上肢骨、关节损伤 第一节 锁骨骨折 clavicle fracture 解剖概要 锁骨是上肢与躯干的连接和支撑装置,呈 S形近端与胸骨柄形成 胸锁 关节,远端与肩峰形成 肩锁 关节,外侧有 喙锁 韧带固定锁骨参与上肢运动 , 保持肩关节悬吊位置 , 保护臂丛神经与锁骨下动脉 . 病因与分类 为常见骨折 ( 2.2% ) , 多发于青少年 间接暴力 横断或短斜骨折 直接暴力 横断或粉碎性骨折 骨折片向下移位 压迫或刺伤锁骨下神经和血管 ,胸腔 , 纵隔 骨折片向上移位 穿破皮肤 开放骨折 幼儿多为横断或青枝骨折 部位及移位 锁骨中 1/3及中外 1/3连接处骨折最常见,占锁骨骨折 97% 近侧向上后移位 , 远侧向前下移位 , 重叠移位 喙锁韧带断裂加重移位 内 1/3少见,移位较少,仅占 3% 临床表现和诊断 外伤史 痛苦表情 、 头偏向伤侧 、 健侧托扶患侧 局部肿痛 、 瘀斑 、 肩关节活动障碍 扪及骨折端 、 压痛 、 骨擦感 , 注意桡动脉 ,神经功能检查 , 及肺部 、 纵隔检查 。
X-ray 治 疗 1.儿童青枝骨折及成人无移位骨折仅用三角巾悬吊患肢, 3-6周即可开始活动, X线片示骨折线消失者,去除三角巾悬吊 2. 有移位的中段骨折采用手法复位, “8” 字绷带固定 …… 或双圈固定法 3. 切开复位内固定: ① 病人不合作; ② 复位失败; ③ 合并神经 、 血管损伤; ④ 开放性骨折; ⑤ 骨折不愈合; ⑥ 锁骨外端骨折 , 合并喙锁韧带断裂 据骨折部位、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选择钢板(预弯)螺钉、或克氏针固定 第二节 肩锁关节脱位 dislocation of the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概 述 临床上常见 多见于年轻人的运动创伤 脱位机制 直接 暴力 肩峰 受力 , 致肩胛骨 下沉 , 肩锁韧带破裂 暴力过大 , 连及锁骨上斜方肌 、 三角肌止点和半月软骨撕裂 , 甚至喙锁韧带断裂 间接 暴力 , 跌倒时肩与肘均处于 90度屈曲位 ,肱骨头 顶住肩胛盂与肩峰 , 向后上 传导的暴力使肩锁韧带和喙锁韧带破裂 。
分 类 Ⅰ 型 肩锁关节囊与韧带部分韧带断裂 , 无移位 Ⅱ 型 肩锁关节囊与韧带破裂 , 锁骨外侧端 “ 半脱位 ” Ⅲ 型 肩锁韧带与喙锁韧带均破裂 , 锁骨外侧端“ 完全 脱位 ” 临床表现 Ⅰ 型 局部轻度肿胀和压痛,无畸形(隆起), X线片阴性 Ⅱ 型 局部轻度肿胀和压痛, 锁骨外端隆起,按压有弹性,上举受限, X线片示“半脱位” Ⅲ 型 局部肿胀和压痛,锁骨外端明显隆起,肩关节功能障碍 X线 检查可以显示肩锁关节半脱位或真性脱位,必要时拍对侧比照 在 应力 下摄片(患手提 4~ 6kg重物),此时锁骨外侧端上移情况更为清楚 治 疗 Ⅰ 型 不必特殊处理,三角巾悬吊 4周 Ⅱ 型 ① 按 Ⅰ 型处理 , 理由 : 不是每例都 “ 疼痛 ” , “ 疼痛 ” 再手术也不迟 ! ? ② 采用压垫与吊带强迫锁骨外侧端复位 , 只适用于儿童 ③ 电视透视下闭合复位经皮固定:局麻下 , 助手按压锁骨外端作闭合复位 , 术者在电视透视下经肩峰插入一枚 克氏针 至锁骨髓腔内 。
④ 切开复位及 张力带 法固定 Ⅲ 型 手术治疗:①切开复位与张力带法固定;②锁骨 -喙突 拉力螺钉 固定术 锁骨钩钢板 第三节 肩关节脱位 dislocation of the shoulder joint 肩关节脱位 =盂肱 关节脱位 临床上最多见的一种脱位,占全身关节脱位 50% 正常盂肱关节面对合 解 剖 概 要 肱骨 头 大、肩胛 盂 浅,占肱骨头关节面1/3~1/4 关节囊 /韧带松弛 主要靠周围肌肉维持关节稳定 活动范围 大 ,骨性稳定 差 人类直立行走后关节囊弱化 病 因 间接暴力 外展外旋伤力作用在肱骨头,冲破关节囊前方,脱位于喙突下 直接暴力 外力冲击肱骨头后方,致前脱位,常见 损伤病理:关节囊破裂、肱骨头移位、肱骨大结节骨折、神经血管损伤 分 类 (方向和位置 )略过 盂 下脱位 前脱位 盂 上脱位 后脱位 前脱位 ( 95%) 外展外旋;后方暴力 分型: 喙突下脱位 盂下脱位 肩胛盂 前下 方 锁骨下脱位 胸腔内脱位 前 脱 位 后脱位 ( 1.5%~ 3.8%) 内收内旋位 分型 : 肩峰下脱位 ( 98%) 盂下脱位 肩胛盂 后下 方 肩胛冈下脱位 后脱位 半脱位? 临床表现和诊断 外伤史 肩部肿痛、活动障碍 方肩畸形、 肩胛盂空虚、上肢弹性固定 Dugas征阳性 X线检查 治 疗 1. 复位 以手法复位为主 , 采用局部浸润麻醉 。
多采用 Hippocrates法复位 2、固定 三角巾悬吊 3周 大结节骨折延长 1~2周 搭肩位胸肱绷带 ( Dugas位) 注意 桡神经 压伤 3. 康复锻炼 固定期间 腕部、手指 解除固定后 主动肩关节活动 理疗 按摩 4、手术治疗 闭合复位失败,软组织嵌入(肱二头肌腱) 合并骨折不能复位(大、小结节骨折) 陈旧性脱位 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第四节 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外科颈骨折 fracture of the surgical neck of the humerus 解剖概要 肱骨外科颈在肱骨大 、小结节与肱骨干交界处 ,是松 、 密质骨移行处 ,解剖颈下 2~ 3cm, 内侧有神经血管束经过 ,骨折可合并损伤 临 床 表 现 及 诊 断 病史症状 外伤史、痛、活动受限 体征 肿胀 畸形 功能障碍 压痛 异常动度 骨擦音 骨传导音减弱 辅助检查 X线片 ①合并大结节或小结节骨折;②合并肱骨头碎裂骨折;③合并肱骨头脱位④外科颈骨折端有碎裂骨片 Neer( 1970) 据 Codman( 1934)四部分骨块(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肱骨上端)分类法,结合 移位 >1cm或 成角 > 45° 的标准进行分类,分为 6个基本类型。
肱骨近端粉碎骨折 Neer分类法 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 T形钢板),术后 4~ 6周开始肩关节活动 第 Ⅰ 型 :四部分之一或全部骨折,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稳定,软组织破坏少,愈合快,亦称“ 一部分骨折 ” 肱骨外科颈、大结节或小结节骨折 移位< 1cm,成角畸形< 45° 第 Ⅱ 型 :某一部分骨折,移位大于 lcm或成角大于 45° ,又称“ 二部分骨折 ” 肱骨 解剖颈 骨折,肱骨头血循环受到破坏,常发生肱骨头缺血坏死; 肱骨 外科颈、大结节、小结节 骨折 第 Ⅲ 型 :在第 Ⅱ 型基础上,合并 大 结节或 小结节移位骨折,又称“ 三部分骨折 ” 如合并两个结节骨折,移位均大于 1cm,肱骨上端分成四个分离的骨块,即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和肱骨干上端归属 “ 四部分骨折 ” 治疗 Ⅰ 型和要求不高的 Ⅱ 型,三角巾固定 4周 对于大部分 Ⅱ 、 Ⅲ 型,适合螺钉固定,钢板固定 Ⅳ 型,高龄,人工肱骨头置换 第五节 肱骨干骨折 fracture of the shaft of the humerus 解剖概要 肱骨外科颈下 1~ 2cm至肱骨髁上 2cm段内的骨折称为肱骨干骨折 。
肱骨干中下段骨折易合并桡神经损伤 肱骨干下段骨折易发生骨不连 病 因 直接暴力 打击伤 横行骨折 挤压伤 粉碎骨折 火器伤 开放骨折 多段骨折 肱骨中 1/3 病 因 传导暴力 跌倒 (地面反击暴力) 跌倒 (体重) 斜行骨折 螺旋形骨折 中下 1/3 病 因 旋转暴力 投掷手榴弹 标枪 掰腕 中下 1/3 螺旋形骨折 移 位 三角肌止点以上 ,胸大肌止点以下 胸大肌 背阔肌 大圆肌 近折端向内 向前移位 三角肌 喙肱肌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远折端向外 向近端移位 移 位 三角肌止点以下 三角肌 近折端向前 向外移位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远折端向 近端移位 移 位 肱骨干下 1/3骨折 暴力作用方向 前臂肘关节位置 成角、短缩及 旋转畸形 三、 临 床 表 现 及 诊 断 病史症状 外伤史、痛、活动受限 体征 肿胀 畸形 功能障碍 压痛 异常动度 骨擦音 骨传导音减弱 辅助检查 X线片 ★若合并桡神经损伤,出现垂腕,手指掌指关节不能背伸,前臂旋后障碍,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 治疗 大多数肱骨干横形或短斜形骨折可采用 非手术方法治疗。
(一 )手法复位 , 外固定 1. 麻醉 局部麻醉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2. 体位 在骨科牵引床上仰卧位 3. 牵引 助手握住前臂 , 在屈肘 90度位 , 沿肱骨干纵轴牵引 , 在同侧腋窝施力作反牵引 4. 解剖复位或功能复位 手 法 整 复 治 疗 5. 外固定 复位成功后 , 中度牵引力维持对位 , 选择小夹板或石膏固定 (1) 小夹板固定: 成人 6~8周 儿童 4~6周 (2) U形石膏固定: 肱骨干骨折夹板固定方法 (二 )切开复位 , 内固定 1. 手术指征 (1) 手法复位失败 (2)骨折分离移位 , 骨折端有软组织嵌入 (3)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4)陈旧骨折不愈合 (5)影响功能的畸形愈合 (6)同一肢体有多发性骨折 (7)8—12小时以内的污染不重的开放性骨折 交锁髓内钉固定 钢板螺钉固定 (三 ) 康复治疗 术后抬高患肢 , 早期康复 , 主动握拳 2~ 3周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