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判断10种常见古诗题材分类.docx
13页怎样判断10种常见古诗题材分类怎样判断10种常见古诗题材分类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 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 常见的题材如下1、 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 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 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2、 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 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 代从未消失如《硕鼠成《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 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3、 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 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 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 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 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故又称山水送 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 等5、 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 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 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6、 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唐代著名的边 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 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 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7、 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 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咏史为题的 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 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与之 曾唱反调)、温庭筠的《经五文原》等,均为名篇。
8、 咏物诗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 拟是其常用手法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 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9、 咏怀诗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 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 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10、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诗就是怀 古诗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 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怀古诗如杜甫 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 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次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 古山水诗、田园诗因为读者熟知,故不作介绍了。
此外,还有题画诗、宫怨诗、无题诗等, 因其题材或与其他题材相容,或要依诗的内容确定,也不再赘述不少教高三的老师有个共同的感受: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诗歌鉴赏的复习该从何 入手?笔者代尝试过各种方法,觉得分类复习法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照不同的标准,诗歌有不同的分类这里笔者着重介绍按以题材为主划分的分类归纳 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借景抒情诗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通过对景色的描绘 来表现感情具体到诗歌中,有因情造境和见景生情两种形式咏史怀古诗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 等目的这一类诗多用典故,手法委婉伤春伤别诗借对春光消逝的记叙描写来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或表达对心 上人的无限思念之情羁旅行役诗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 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对故里的无穷思念山水田园诗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一种田园牧歌式的 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高蹈情怀托物言志诗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 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
即事感怀诗指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这类诗往往兴之所至, 妙手偶得,多有一些佳句边塞征战诗诗人或以雄浑的笔墨描写边塞风光,抒写自己报国立功的壮志和宽广胸怀, 或借征战之事表现征夫思妇对心上人的思念,对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予以辛辣的讽 刺与委婉的劝谏谈禅说理诗诗人把自己对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或以似 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境取胜,或以深邃绵密的哲理流传千古闲适隐逸诗某些诗人看惯了官场的勾心斗角,世俗社会的浑浊不堪,退居田野乡间, 与乡人为伍,与明月作伴,借以表达自己光辉峻洁的品性反映这些生活的诗歌,往往有不 少独得之作赠友送别诗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作为至情至性的诗人,面临与挚友分别时,心中 会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激情因此,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主要题材悼亡游仙诗诗人多有神奇的想象力,在心爱的人儿离自己而去或自己的理想壮志得不 到实现之际,他们往往借助于睡梦游仙等形式,或与心上人相会,或在仙境中实现自己的远 大抱负还有其它一些题材,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展开,下面我们就这些形式的诗歌各编写一题 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诗,按题后要求答题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 此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望,且层次清晰,试作简要分析2) 明人莫如忠评价首尾下句说:齐鲁到今诗未了,题诗谁能继杜陵,认为这句诗无 人能继,你怎么看?(3) 后人以其深刻的思想意义把此诗誉为绝唱,请就此作简要分析2、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题后要求答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 词首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有何言外之意?在结构上起何作用?(2) 下片前半部分,极力称赞孙权有何用意?(3) 末句用了什么典故?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意思?3、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题后问题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离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 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1) 试分析上片草色山光残照里一句的意境2) 请说说此词在行文结构上的特点4、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题后问题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 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1) 试分析上片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的表达效果2) 你认为这首词的情韵怎样?请结合词作谈谈你的理解5、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题后问题渭川田家王维斜光照虚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1) 此诗的核心字是什么?围绕此字共写几幅画面?(2) 结句用了什么典故?其作用是什么?6、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题后问题菊花黄巢待到今秋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1) 试析待到二字中蕴含的感情2) 诗人称菊花为我花,有何深刻用意?(3) 前人评述此诗,多下奇字按语,认为此诗有奇语和奇想,试结合三四两句谈谈你 的看法7、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题后问题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1) 试分析此诗所蕴含的感情2) 请分析此诗的艺术特色8、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题后问题子夜吴歌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时平胡虏,良人罢远征?(1) 是如何层层铺写玉关情的?(2) 有人认为此诗应删去末两句作绝句,更觉浑含无尽,你的看法怎样?9、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题后问题。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 请分析诗的前两句写景上的特点2) 试阐述结句所蕴含的深刻哲理10、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题后问题清平乐辛疾弃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 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1) 试赏析结拍句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展示的形象2) 请分析此词在构思上的特色11、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题后问题江城子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 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 月夜,短松冈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瞬十年,过去的美好的情景当然是自难忘,可是为什么在自 难忘之上加了不思量呢?这不是矛盾吗?请说说你的理解12、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题后问题送梓州李使君王维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1) 试分析首联的修辞表达及其效果2) 诗的尾联用了文翁的典故,有何用意?附[参考答案]:1、 (1)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思想将来 的登岳。
首联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 接着自我作答颔联两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 脚颈联两句是写细望,细望中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尾联两句写望岳而产生的登 岳的意愿2)齐鲁青未了是经过诗人一番揣摩后得出的答案,可谓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 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那样用崔峨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 地写出自己的体验一一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 之远来衬托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写出了地理特点,写 其它山岳时不能移用3)后人把此诗称为杜诗的绝唱,是由于此诗最后一联诗从这两句 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 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不可缺少的 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