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带的分布规律知识讲解.docx
9页自然带的分布规律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一、主干知识解析:1•陆地自然带的存在是地理环境差异性的体现,其形成是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2•自然带的形成,如下思维简图:3•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分布对照图,如下图:冰原带苔康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冰原气唉苔原气侯热帝沙漠气膜热蒂草庾气候丨|担带季軌气僮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廉带丨|迪帶季雨林帶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① 一种气候类型形成一种自然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带、苔原气候----苔原带、濕带海洋 性气喉温带 大陆 性气候溟带季风 .气帙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11荒漠地中海式 气牍亚热带季 风气候亚热带常錄硬叶林带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落叶 阔叶林帯熱芾常绿叶林帯冰原气候—冰原带② 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荒漠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内部是温带荒漠带,其外侧是温带草原带;热带草原带又叫萨瓦纳带;③ 气候相同但因地势高低和降水量的不同而不同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热带季雨林带,但地势低、降水多的地区为热带雨林带(如:恒河平原、印度半岛西海岸等);地势高、降水少的地区为热带草原带(如:德干高原等)。
④ 同一气候类型对多种自然带,该种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两个自然带分别是温带荒漠带(内部)、温带草原带(外部);亚寒带针叶林带(中高纬)⑤ 两种气候类型对应同一个自然带,温带季风气候(大陆东岸)和温带海洋气候(大陆西岸),对应的是同一自然带一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⑥ 亚欧大陆的中纬度自然带东西方向呈现阔叶林、草原和荒漠的对称分布;⑦ 亚欧大陆同为亚热带,东西两岸的自然带植被叶面存在差异:东岸是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西岸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4•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如下结构图:由京這商两极的地境坯畀c热量>“水平地带性规律由沿炬购内咗的实分异1水分)■垫亘地蒂性规律水热状况16海拔面受北|L眾世稱性规总-目魅幫分布规律自然带分布规律的地区差异①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也叫纬度地带性),在低纬和高纬表现明显,自然带南北更替,东西方向沿伸如: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 林带;热带雨林带--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针 阔叶混交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②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也叫经度地带性),在中纬度表现明 显,自然带东西更替,南北方向沿伸。
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 林带(沿海 内 陆 沿海)③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也叫垂直地带性),在中低纬的高山表现明 显山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与山地所处的纬度、山地海拔高度、坡向等因素有 关山麓自然带与当地水平分布的自然带相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 似于该地到两极的变化规律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析与判读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 随着水热状况的变化,形成了相应的自然景观,自然带呈现垂直地带性的分布 规律这种规律与从赤道到两极的纬度地带性规律相似一、 影响山地垂直带的因素分析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数量多少的因素(1)纬度若海拔相当,纬度越低,山地垂直带谱越多;纬度越高,山地垂直带谱越少2) 海拔若纬度相当,海拔越高,山地垂直带谱越多;海拔越低,山地垂直带谱越少3) 相对高度若纬度相当,山顶与山麓的相对高度越大,山地垂直带谱越多;犬相对高曉相对高度越小,山地垂直带谱越少鬲1 ►少垂直一度底 带厝—r 1151大 于相对高虔2、影响山地同类自然带海拔高低的因素(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低,水热状况越好,同类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高;纬度越高,同类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低。
2)坡向同一山体,同类自然带在阳坡分布的海拔更高;在阴坡分布的海拔更低二、山地垂直带的判读方法1、通过山地基带名称确定所处的温度带基带是指高山山麓的自然带,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如某山地的基 带是常绿阔叶林,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2 、通过山地带谱数量多少判定所处纬度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处的纬度越低;带谱数量越少,山地所处的纬度 越高3 、通过南坡与北坡同类自然带的高低判断南北半球 如果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说明南坡热量更充足,为向阳坡,则该山 位于北半球;反之,则为南半球4 、通过南坡与北坡自然带谱的数量判断南北半球 一般情况下,山地向阳坡热量充足,自然带谱的数量多于阴坡如果南坡 自然带谱数量多于北坡,说明南坡热量更充足,为向为阳坡,则该山位于北半 球;反之,则为南半球雪线及其影响因素地球上各地区雪线的分布高度起伏多变,主要取决于气候与地貌因素的综 合作用大气环境改变等因素也会对其产生影响1.气候上的气温与降水都与之有关① 雪线的分布高度与气温成正相关,气温高时雪线也高由于地表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例如,雪线高度在热带非洲为 4500 ——5200米,到阿尔卑斯山降至 2400——3200米,北极圈内在200米以下,② 雪线的分布高度与降水量成负相关: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 小,雪线越高例如,我国的天山—祁连山一线,水汽来源主要受西风带控制,所以由天 山西段向东段雪线达 5000米以上,再向东到祁连山东段,由于来自太平洋的水 汽增多,雪线反而降低。
2 .地貌因素对雪线高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山势和坡向上① 从山势上看,陡峻的山地,积雪易下滑,不利于保存,雪线偏高;坡度 较小的山地,有利于积雪沉积,雪线偏低② 在海拔高度相同的山坡两侧,向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融化较快,雪线位置较高;背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气温偏低, 雪线位置也较低③ 对于北半球而言,南坡日照多,冰雪消融量大,雪线偏高,而北坡的雪 线位置较低例如,我国天山南坡雪线高度为3500——4200米,而北坡雪线高 度为 3500——3900米3.具体到某一山区,主要看气候与地貌两方面对其影响的强弱① 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 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降水量丰富的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干燥少雨的北坡雪线海 拔高度要低其南坡面向印度洋,夏季西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年降水量在 2000——3000毫米,在同等气温(低于零摄食度)情况下,南坡空气易达到过 饱和,形成降雪,雪线高度在4500米左右;北坡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受喜 马拉雅山的阻挡,印度洋的水汽难以达到过饱和,必须海拔升高,气温继续降 低,才可能形成降雪,雪线高度大多在6000米左右,个别地区达6200米。
② 青藏高原境内雪线海拔高低相差很大,大体上有从边缘向内部、自东南 向西北增高的趋势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雪线高度为 4500——5000米,至高原内部,中喜马拉雅山北翼、冈底斯山等雪线高度为 5800——6000米,珠峰北侧东戎部冰川以及羌塘高原西部昂龙冈日雪线高度达 6200 米③ 阿尔卑斯山北坡为背阳坡,蒸发弱;北坡又是迎风坡,大西洋水汽在此产生了大量的降水因此阿尔卑斯山北坡雪线较低,南坡雪线较高④ 天山南坡为向阳坡,气温比北坡高,且南坡降水量比北坡少,故天山南 坡雪线比北坡高温带地区南北走向的山脉,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4.雪线的升降变化还受大气环境改变的制约 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 沙尘暴等因素均可对雪线高度产生影响三、巩固练习。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