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容易读错的古代人名和地名.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10908190
  • 上传时间:2023-05-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0.66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容易读错的古代人名和地名 吐谷浑:(古国名) tu yu hun 龟兹:(汉时西域国名)qiu ci或jiu ci 大宛:(汉时西域国名)da yuan 康居:(汉时西域国名)kang qu 身毒:(古时称印度)juan du 先零:(汉代羌族的一支)xian lian 荤粥:(上古时西方种族名,即秦、汉时的匈奴)xun yu 龙兑:(战国时赵国地名)16ng duo 卷县:(汉代县名) quan xian祝其:(汉代县名) zhu ji阳夏:(汉代县名) yang jia涡河:(上流在河南,下流在安徽)guo he 逻些:(唐时吐蕃都城,即今拉萨市)lu6 suo 杰坝:(镇名,在江西省崇义县)tie ba 阿房宫:(秦时宫名)e pang gong 华不注:(山名) hua fu zhu 夫差:(春秋时吴王名) fu chai 伍员:(即伍子胥,春秋时楚国人) wu yun 禽滑厘:(战国时人,墨翟的学生)qin gu l^ 郦食其:(西汉人) li yi ji审食其:(西汉人) shen yi ji呼韩邪:(汉代匈奴单于的名字) hu han ye 冒顿:(汉代匈奴单于的名字)mo du 尉缭子:(古书名) yU liao zi 亢仓子:(古书名,据说是唐代王士元所编)geng sang zi 牺尊:(古代酒器名) suo zun 毋追:(夏代冠名) m6u zhui 仇矛:(古代有三叉的矛)qiu mao等衰:(等级递降) deng cui且月:(古代称阴历六月)jH yue般桓:(即盘桓) pan huan1.语文一词的由来“语文”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长。

      1905 年,清朝在废除科举制度以后,开始开办新学堂 当时的课程以至教材几乎都是舶来品,全都是从西方引进只有语文一科,教授的仍是历代 古文,当时称为“国文”课不久,“五四”运动爆发,白话文运动随之兴起人们开始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国 文课首当其冲受到了冲击于是,小学改设“国语”一科,教材具有鲜明的口语特点,选用的 都是一些白话的短文,或者儿歌、故事作为教材读本,中学虽然仍设“国文”课,但白话文的 数量也有了明显的增加,加进了鲁迅、叶圣陶等新文学作家的一些作品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丏尊二人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 “语文”,并尝试编写新的语文教材不久,日本侵华战争爆发,计划被迫搁浅新中国成立以后,叶圣陶又一次提议改革“语文”科这一提议被华北政府教育机关采纳, 随后推向全国从此,语文便成了中小学教育中的主要课程语文”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口头的谓之“语”,书面的谓之“文”;口头的 包括听和说,书面的包括读和写使用“语文”这个名称,表明了要进行全面的语言训练,纠正旧时长期遗留下来的书面语 言和口头语言分家,教学里只管读文章、写文章,不管口语训练的弊病 1.汉语拼音的由来为了便于认字,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知道了用符号给生字注音的方法。

      最早的注音法是产生于汉代末年的反切法,这种方法是汉语拼音的萌芽所谓反切,就 是用两个字将另一个字的音拼合出来,反切上字与所切之字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切之字 韵母和声调相同即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如“练,郎甸切就是用“郎”的声母和“甸” 的韵母“ ian ”和声调拼成“练”的音而采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其历史则只有400 年公元1605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 窦来到中国后,最先采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另一法国传教士金尼阁为了方便西洋人学习 汉语,写了一部《西儒耳目资》,也是用西文为汉字注音后来,又陆续出现过多种以拉丁 字母为基础的汉语拼音方案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鸦片战争后曾任驻华公使等职的英国人威 妥玛所拟定的“威妥玛式”在近代,我国曾一度想实行拼音文字替代方块字早在1892 年,近代汉语拼音字提倡 者卢戆章,仿拉丁字母笔形创造了一种“切音新字”1926 年,钱玄同、黎锦熙、赵元任等人又制定了“拉丁化新文字”,为后来创立“汉语拼 音方案”起来积极的推动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在过去拼音研究基础上,从1952 年起从事自创字 母工作,后因效果不好,又决定采用拉丁字母 1956 年文字改革委员会发表了“汉语拼音草 案”,经广泛讨论,多次修订,于1957 年 11月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60次会议通过,于次年 2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推行。

      1977 年,在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上,通过了按照《汉语拼音方案》来拼写中 国地名的决议从此我国自定的《汉语拼音方案》登山国际文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