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希雍的外感及杂病治疗经验课件.ppt
26页中中 医医 各各 家家 学学 说说缪希雍 ---外感及杂病治疗经验 中中 医医 各各 家家 学学 说说一、生平与著作一、生平与著作l 缪希雍,字仲淳,号慕台,明代江苏常熟人,缪希雍,字仲淳,号慕台,明代江苏常熟人,缪希雍,字仲淳,号慕台,明代江苏常熟人,缪希雍,字仲淳,号慕台,明代江苏常熟人,生活于公元生活于公元生活于公元生活于公元15461546----16271627年(明嘉靖年(明嘉靖年(明嘉靖年(明嘉靖3131年至天启年至天启年至天启年至天启7 7年)缪氏家境清贫,少时多病,曾随高僧紫柏老人学佛习缪氏家境清贫,少时多病,曾随高僧紫柏老人学佛习缪氏家境清贫,少时多病,曾随高僧紫柏老人学佛习缪氏家境清贫,少时多病,曾随高僧紫柏老人学佛习儒,后从师于当时无锡的名医司马铭鞠,学识大进儒,后从师于当时无锡的名医司马铭鞠,学识大进儒,后从师于当时无锡的名医司马铭鞠,学识大进儒,后从师于当时无锡的名医司马铭鞠,学识大进l l 缪氏临证体验丰富,搜集秘方甚多,中年后游 缪氏临证体验丰富,搜集秘方甚多,中年后游 缪氏临证体验丰富,搜集秘方甚多,中年后游 缪氏临证体验丰富,搜集秘方甚多,中年后游历四方,寻师访友,切磋学问,与王肯堂、汤显祖等历四方,寻师访友,切磋学问,与王肯堂、汤显祖等历四方,寻师访友,切磋学问,与王肯堂、汤显祖等历四方,寻师访友,切磋学问,与王肯堂、汤显祖等交往密切。
明末时期,政治腐败,一些仕人常于无锡交往密切明末时期,政治腐败,一些仕人常于无锡交往密切明末时期,政治腐败,一些仕人常于无锡交往密切明末时期,政治腐败,一些仕人常于无锡东林书院利用讲学议论朝政,人称东林党其父尚志、东林书院利用讲学议论朝政,人称东林党其父尚志、东林书院利用讲学议论朝政,人称东林党其父尚志、东林书院利用讲学议论朝政,人称东林党其父尚志、兄昌期因东林党祸毙于牢狱,缪氏亦受牵连而辗转逃兄昌期因东林党祸毙于牢狱,缪氏亦受牵连而辗转逃兄昌期因东林党祸毙于牢狱,缪氏亦受牵连而辗转逃兄昌期因东林党祸毙于牢狱,缪氏亦受牵连而辗转逃避,迁居金坛避,迁居金坛避,迁居金坛避,迁居金坛中中 医医 各各 家家 学学 说说中中 医医 各各 家家 学学 说说中中 医医 各各 家家 学学 说说l《《《《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四卷,为好友编辑其四卷,为好友编辑其四卷,为好友编辑其四卷,为好友编辑其常用方剂和部分治验,后其作增补一至三卷常用方剂和部分治验,后其作增补一至三卷常用方剂和部分治验,后其作增补一至三卷常用方剂和部分治验,后其作增补。
一至三卷记载临证心得、验案效方,著名的记载临证心得、验案效方,著名的记载临证心得、验案效方,著名的记载临证心得、验案效方,著名的“ “吐血三要吐血三要吐血三要吐血三要法法法法” ”即在其中卷四即在其中卷四即在其中卷四即在其中卷四“ “炮炙大法炮炙大法炮炙大法炮炙大法” ”按按按按《《《《雷公炮雷公炮雷公炮雷公炮炙论炙论炙论炙论》》》》加以增删,论述炮炙及成药加以增删,论述炮炙及成药加以增删,论述炮炙及成药加以增删,论述炮炙及成药l《《《《神农本草经疏神农本草经疏神农本草经疏神农本草经疏》》》》三十卷,载药物三十卷,载药物三十卷,载药物三十卷,载药物490490种,种,种,种,主要为主要为主要为主要为《《《《本草经本草经本草经本草经》》》》和和和和《《《《名医别录名医别录名医别录名医别录》》》》的药物主治的药物主治的药物主治的药物主治进行详细注疏,其中有医论数十篇,卷三以下进行详细注疏,其中有医论数十篇,卷三以下进行详细注疏,其中有医论数十篇,卷三以下进行详细注疏,其中有医论数十篇,卷三以下各部药物及有关方药,最后为补遗药品各部药物及有关方药,最后为补遗药品各部药物及有关方药,最后为补遗药品。
各部药物及有关方药,最后为补遗药品l《《《《本草单方本草单方本草单方本草单方》》》》十九卷,药方多采录于其他书十九卷,药方多采录于其他书十九卷,药方多采录于其他书十九卷,药方多采录于其他书籍世传《《《《医学心传医学心传医学心传医学心传》》》》四卷,内容除缪氏学说四卷,内容除缪氏学说四卷,内容除缪氏学说四卷,内容除缪氏学说外,还杂有不少后人笔墨,虽为伪托之书,但外,还杂有不少后人笔墨,虽为伪托之书,但外,还杂有不少后人笔墨,虽为伪托之书,但外,还杂有不少后人笔墨,虽为伪托之书,但尚有一定参考价值尚有一定参考价值尚有一定参考价值尚有一定参考价值中中 医医 各各 家家 学学 说说二、学术贡献二、学术贡献1、本草学成就1、本草学成就1、本草学成就1、本草学成就 缪氏精研本草三十余年,对前人本草学说缪氏精研本草三十余年,对前人本草学说缪氏精研本草三十余年,对前人本草学说缪氏精研本草三十余年,对前人本草学说继承阐发,纠误创新,其著作为继继承阐发,纠误创新,其著作为继继承阐发,纠误创新,其著作为继继承阐发,纠误创新,其著作为继《《《《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又一名著又一名著。
又一名著又一名著1)(1)(1)(1)注疏以致实用注疏以致实用注疏以致实用注疏以致实用 缪氏对 缪氏对 缪氏对 缪氏对《《《《本经本经本经本经》》》》和和和和《《《《别录别录别录别录》》》》的药物功效主的药物功效主的药物功效主的药物功效主治详细注疏,相互参照语义,朴实详尽,使读治详细注疏,相互参照语义,朴实详尽,使读治详细注疏,相互参照语义,朴实详尽,使读治详细注疏,相互参照语义,朴实详尽,使读者能执简驭繁,便于掌握和临床运用者能执简驭繁,便于掌握和临床运用者能执简驭繁,便于掌握和临床运用者能执简驭繁,便于掌握和临床运用中中 医医 各各 家家 学学 说说(2)(2)(2)(2)主治参互主治参互主治参互主治参互 为了详尽论述药物主治功用,缪氏设立了 为了详尽论述药物主治功用,缪氏设立了 为了详尽论述药物主治功用,缪氏设立了 为了详尽论述药物主治功用,缪氏设立了 “ “主主主主治参互治参互治参互治参互” ”,阐述药物的临床配伍运用如菊花,其,阐述药物的临床配伍运用如菊花,其,阐述药物的临床配伍运用如菊花,其,阐述药物的临床配伍运用如菊花,其就有下列配伍:就有下列配伍:就有下列配伍:就有下列配伍: 配地黄、黄柏、枸杞、白蒺藜、五味子、山萸 配地黄、黄柏、枸杞、白蒺藜、五味子、山萸 配地黄、黄柏、枸杞、白蒺藜、五味子、山萸 配地黄、黄柏、枸杞、白蒺藜、五味子、山萸肉、当归、羚羊角等肉、当归、羚羊角等肉、当归、羚羊角等肉、当归、羚羊角等————治疗肝肾两虚之目痛;治疗肝肾两虚之目痛;治疗肝肾两虚之目痛;治疗肝肾两虚之目痛; 配黄连、玄参、生地黄、川芎、羌活、荆芥、 配黄连、玄参、生地黄、川芎、羌活、荆芥、 配黄连、玄参、生地黄、川芎、羌活、荆芥、 配黄连、玄参、生地黄、川芎、羌活、荆芥、柴胡、连翘、桔梗、决明、甘草等柴胡、连翘、桔梗、决明、甘草等柴胡、连翘、桔梗、决明、甘草等柴胡、连翘、桔梗、决明、甘草等————治疗风热头治疗风热头治疗风热头治疗风热头痛;痛;痛;痛; 配川芎、细辛、藁本、当归、生地黄、麦冬、 配川芎、细辛、藁本、当归、生地黄、麦冬、 配川芎、细辛、藁本、当归、生地黄、麦冬、 配川芎、细辛、藁本、当归、生地黄、麦冬、白芍、甘草等白芍、甘草等白芍、甘草等白芍、甘草等————治疗血虚头痛;治疗血虚头痛;治疗血虚头痛;治疗血虚头痛; 配地丁、益母草、银花、半支莲、贝母、连翘、 配地丁、益母草、银花、半支莲、贝母、连翘、 配地丁、益母草、银花、半支莲、贝母、连翘、 配地丁、益母草、银花、半支莲、贝母、连翘、生地黄、白芷、白芨、苍耳、夏枯草等生地黄、白芷、白芨、苍耳、夏枯草等生地黄、白芷、白芨、苍耳、夏枯草等生地黄、白芷、白芨、苍耳、夏枯草等————治疗疔治疗疔治疗疔治疗疔疮。
疮中中 医医 各各 家家 学学 说说2、外感热病研究2、外感热病研究2、外感热病研究2、外感热病研究(1)(1)(1)(1)伤寒时地议伤寒时地议伤寒时地议伤寒时地议 缪氏认为外感热病是 缪氏认为外感热病是 缪氏认为外感热病是 缪氏认为外感热病是 “ “关乎生死之大病关乎生死之大病关乎生死之大病关乎生死之大病 ” ”,对其十分重视但认为自从,对其十分重视但认为自从,对其十分重视但认为自从,对其十分重视但认为自从《《《《伤寒论伤寒论伤寒论伤寒论》》》》以以以以来历时千年,时气变异,方土有殊,古今人体来历时千年,时气变异,方土有殊,古今人体来历时千年,时气变异,方土有殊,古今人体来历时千年,时气变异,方土有殊,古今人体禀赋亦不相同因此对仲景虽禀赋亦不相同因此对仲景虽禀赋亦不相同因此对仲景虽禀赋亦不相同因此对仲景虽“ “其意可师,其其意可师,其其意可师,其其意可师,其法不可改法不可改法不可改法不可改” ”,而,而,而,而 “ “其药有时而可改其药有时而可改其药有时而可改其药有时而可改” ”他在《《《《经疏经疏经疏经疏》》》》中提出中提出中提出中提出 “ “伤寒古今时地不同因之六经伤寒古今时地不同因之六经伤寒古今时地不同因之六经伤寒古今时地不同因之六经治法宜异治法宜异治法宜异治法宜异” ” 的观点,即的观点,即的观点,即的观点,即《《《《广笔记广笔记广笔记广笔记》》》》中的中的中的中的 “ “ 伤伤伤伤寒时地议并六经治法寒时地议并六经治法寒时地议并六经治法寒时地议并六经治法” ”,从时地人三方面论述,从时地人三方面论述,从时地人三方面论述,从时地人三方面论述了伤寒、热病不同治疗方法,使得其在外感热了伤寒、热病不同治疗方法,使得其在外感热了伤寒、热病不同治疗方法,使得其在外感热了伤寒、热病不同治疗方法,使得其在外感热病方面有所创见。
病方面有所创见病方面有所创见病方面有所创见中中 医医 各各 家家 学学 说说(2)(2)(2)(2)邪入口鼻,证多阳明邪入口鼻,证多阳明邪入口鼻,证多阳明邪入口鼻,证多阳明 缪氏以脏象学说为依据,从口鼻与阳缪氏以脏象学说为依据,从口鼻与阳缪氏以脏象学说为依据,从口鼻与阳缪氏以脏象学说为依据,从口鼻与阳明胃腑的关系,探讨了伤寒、温疫的病机明胃腑的关系,探讨了伤寒、温疫的病机明胃腑的关系,探讨了伤寒、温疫的病机明胃腑的关系,探讨了伤寒、温疫的病机特点,为后世温病学的发展创新,作出了特点,为后世温病学的发展创新,作出了特点,为后世温病学的发展创新,作出了特点,为后世温病学的发展创新,作出了贡献 “ “ 伤寒温疫,三阳证中往往多带阳明伤寒温疫,三阳证中往往多带阳明伤寒温疫,三阳证中往往多带阳明伤寒温疫,三阳证中往往多带阳明者,以手阳明经属大肠,与肺为表里,同者,以手阳明经属大肠,与肺为表里,同者,以手阳明经属大肠,与肺为表里,同者,以手阳明经属大肠,与肺为表里,同开窍于鼻;足阳明经属胃,与脾为表里,开窍于鼻;足阳明经属胃,与脾为表里,开窍于鼻;足阳明经属胃,与脾为表里,开窍于鼻;足阳明经属胃,与脾为表里,同开窍于口。
凡邪气之人,必从口鼻,故同开窍于口凡邪气之人,必从口鼻,故同开窍于口凡邪气之人,必从口鼻,故同开窍于口凡邪气之人,必从口鼻,故兼阳明证者居多兼阳明证者居多兼阳明证者居多兼阳明证者居多 ”中中 医医 各各 家家 学学 说说三、治疗经验三、治疗经验1、1、1、1、外感最重阳明,清热护胃存津外感最重阳明,清热护胃存津外感最重阳明,清热护胃存津外感最重阳明,清热护胃存津 缪氏在胃、肺与上窍关系及缪氏在胃、肺与上窍关系及“外感之邪外感之邪必从口鼻必从口鼻”的辨证思想指导下,充分重视阳的辨证思想指导下,充分重视阳明证候的辨证论治在经腑两证又独重前者明证候的辨证论治在经腑两证又独重前者在辨证上注重邪热伤津,在用药上强调散逐在辨证上注重邪热伤津,在用药上强调散逐热邪,清泄阳明,护养脾胃,保存津液,临热邪,清泄阳明,护养脾胃,保存津液,临床多用白虎汤和竹叶石膏汤加减床多用白虎汤和竹叶石膏汤加减 中中 医医 各各 家家 学学 说说 缪氏善用石膏,认为其缪氏善用石膏,认为其缪氏善用石膏,认为其缪氏善用石膏,认为其“ “辛能解肌,甘辛能解肌,甘辛能解肌,甘辛能解肌,甘能缓热,大寒而辛则能除大热,能缓热,大寒而辛则能除大热,能缓热,大寒而辛则能除大热,能缓热,大寒而辛则能除大热,”“”“又为发又为发又为发又为发斑、发疹之要品,起死回生,功同金液斑、发疹之要品,起死回生,功同金液斑、发疹之要品,起死回生,功同金液斑、发疹之要品,起死回生,功同金液” ”,,,,在临床大量使用。
在临床大量使用在临床大量使用在临床大量使用中中 医医 各各 家家 学学 说说2、2、2、2、调理脾胃,善补脾阴调理脾胃,善补脾阴调理脾胃,善补脾阴调理脾胃,善补脾阴 缪氏把脾胃比喻为饷道,提出缪氏把脾胃比喻为饷道,提出缪氏把脾胃比喻为饷道,提出缪氏把脾胃比喻为饷道,提出“ “论治论治论治论治阳明诸虚病皆当以保护胃气为先阳明诸虚病皆当以保护胃气为先阳明诸虚病皆当以保护胃气为先阳明诸虚病皆当以保护胃气为先” ”在治疗原则上,总结出四大禁忌:益阴宜忌苦疗原则上,总结出四大禁忌:益阴宜忌苦疗原则上,总结出四大禁忌:益阴宜忌苦疗原则上,总结出四大禁忌:益阴宜忌苦寒;益阳宜防泄气;祛风勿过燥散;清暑寒;益阳宜防泄气;祛风勿过燥散;清暑寒;益阳宜防泄气;祛风勿过燥散;清暑寒;益阳宜防泄气;祛风勿过燥散;清暑毋轻下气临床上其治疗多用甘平柔润之毋轻下气临床上其治疗多用甘平柔润之毋轻下气临床上其治疗多用甘平柔润之毋轻下气临床上其治疗多用甘平柔润之剂,他把剂,他把剂,他把剂,他把人参、茯苓、山药、扁豆、苡仁、人参、茯苓、山药、扁豆、苡仁、人参、茯苓、山药、扁豆、苡仁、人参、茯苓、山药、扁豆、苡仁、芡实、莲肉芡实、莲肉芡实、莲肉芡实、莲肉等作为等作为等作为等作为 “ “补脾胃上药补脾胃上药补脾胃上药补脾胃上药” ”,创制,创制,创制,创制了不少名方。
了不少名方了不少名方了不少名方中中 医医 各各 家家 学学 说说 脾胃分治脾胃分治脾胃分治脾胃分治———— 胃虚胃虚胃虚胃虚宜益气,以甘平、甘淡、甘酸之味,如人宜益气,以甘平、甘淡、甘酸之味,如人宜益气,以甘平、甘淡、甘酸之味,如人宜益气,以甘平、甘淡、甘酸之味,如人参、茯苓、山药、扁豆、石斛等;参、茯苓、山药、扁豆、石斛等;参、茯苓、山药、扁豆、石斛等;参、茯苓、山药、扁豆、石斛等;脾虚脾虚脾虚脾虚宜温养,以宜温养,以宜温养,以宜温养,以甘温佐以辛香、酸平之味,如人参、白术、大枣、甘温佐以辛香、酸平之味,如人参、白术、大枣、甘温佐以辛香、酸平之味,如人参、白术、大枣、甘温佐以辛香、酸平之味,如人参、白术、大枣、黄芪、砂仁、蔻仁、酸枣仁、藿香、木瓜等黄芪、砂仁、蔻仁、酸枣仁、藿香、木瓜等黄芪、砂仁、蔻仁、酸枣仁、藿香、木瓜等黄芪、砂仁、蔻仁、酸枣仁、藿香、木瓜等中中 医医 各各 家家 学学 说说胃阴虚胃阴虚病机病机——热病伤津热病伤津症状症状——消谷善饥,纳食不佳,口渴欲饮,胃胀消谷善饥,纳食不佳,口渴欲饮,胃胀满,呕恶,嗳气吞酸,舌光红而干,脉虚数满,呕恶,嗳气吞酸,舌光红而干,脉虚数。
治则治则——清热生津清热生津选药选药——石斛、沙参、麦冬、葛根、生地、花粉、石斛、沙参、麦冬、葛根、生地、花粉、乌梅、芦根、梨汁、藕汁、冰糖(沙参麦冬汤、乌梅、芦根、梨汁、藕汁、冰糖(沙参麦冬汤、益胃汤)益胃汤)中中 医医 各各 家家 学学 说说脾阴虚脾阴虚病机病机——内伤阴血内伤阴血症状症状——纳食不佳,食后腹胀,倦怠,手足烦热纳食不佳,食后腹胀,倦怠,手足烦热 ,,口干不欲饮,大便干结口干不欲饮,大便干结 ,舌淡红少津,脉濡微数,舌淡红少津,脉濡微数治则治则——健脾养阴健脾养阴选药选药——山药、茯苓、苡仁、芡实、莲子、扁豆、石山药、茯苓、苡仁、芡实、莲子、扁豆、石斛、玉斛、玉 竹、黄精、乌梅、酸枣仁(参苓白术散、资竹、黄精、乌梅、酸枣仁(参苓白术散、资生丸生丸 ))中中 医医 各各 家家 学学 说说3、3、3、3、治气三法,降气为要治气三法,降气为要治气三法,降气为要治气三法,降气为要 缪氏认为,升降是治疗气机失常的大缪氏认为,升降是治疗气机失常的大缪氏认为,升降是治疗气机失常的大缪氏认为,升降是治疗气机失常的大法,升剂为东垣的升阳益气之剂,降剂为法,升剂为东垣的升阳益气之剂,降剂为法,升剂为东垣的升阳益气之剂,降剂为法,升剂为东垣的升阳益气之剂,降剂为其独创。
其所适应病证的病机主要是其独创其所适应病证的病机主要是其独创其所适应病证的病机主要是其独创其所适应病证的病机主要是阴虚阴虚阴虚阴虚火升火升火升火升,证见咳痰、吐衄、烦躁、头痛、失,证见咳痰、吐衄、烦躁、头痛、失,证见咳痰、吐衄、烦躁、头痛、失,证见咳痰、吐衄、烦躁、头痛、失眠、胸骨痛、口干、舌苦等,治法当降气眠、胸骨痛、口干、舌苦等,治法当降气眠、胸骨痛、口干、舌苦等,治法当降气眠、胸骨痛、口干、舌苦等,治法当降气益阴,用药有苏子、橘红、枇杷叶、降香、益阴,用药有苏子、橘红、枇杷叶、降香、益阴,用药有苏子、橘红、枇杷叶、降香、益阴,用药有苏子、橘红、枇杷叶、降香、郁金、槟榔、沉香、乌药、麦冬、芦根汁、郁金、槟榔、沉香、乌药、麦冬、芦根汁、郁金、槟榔、沉香、乌药、麦冬、芦根汁、郁金、槟榔、沉香、乌药、麦冬、芦根汁、白芍、五味子等除治肾阴虚损、上盛下白芍、五味子等除治肾阴虚损、上盛下白芍、五味子等除治肾阴虚损、上盛下白芍、五味子等除治肾阴虚损、上盛下亏外,还用于肝实气逆或其火上逆及肺虚亏外,还用于肝实气逆或其火上逆及肺虚亏外,还用于肝实气逆或其火上逆及肺虚亏外,还用于肝实气逆或其火上逆及肺虚或实的肺气上逆、胃气上逆等证。
或实的肺气上逆、胃气上逆等证或实的肺气上逆、胃气上逆等证或实的肺气上逆、胃气上逆等证中中 医医 各各 家家 学学 说说4、4、4、4、理血三法理血三法理血三法理血三法 即即即即“ “血虚补之血虚补之血虚补之血虚补之” ”、、、、“ “血热宜清之凉之血热宜清之凉之血热宜清之凉之血热宜清之凉之” ”、、、、“ “血瘀宜通之血瘀宜通之血瘀宜通之血瘀宜通之” ” 缪氏对血瘀尤为重视,指出诊断上应以 缪氏对血瘀尤为重视,指出诊断上应以 缪氏对血瘀尤为重视,指出诊断上应以 缪氏对血瘀尤为重视,指出诊断上应以 “ “有形可见,有色可察,有证可审有形可见,有色可察,有证可审有形可见,有色可察,有证可审有形可见,有色可察,有证可审” ”为大法,为大法,为大法,为大法,发热、发黄、肿胀作痛、痞积结块是最常见发热、发黄、肿胀作痛、痞积结块是最常见发热、发黄、肿胀作痛、痞积结块是最常见发热、发黄、肿胀作痛、痞积结块是最常见的症状,用药必以辛味的症状,用药必以辛味的症状,用药必以辛味的症状,用药必以辛味 中中 医医 各各 家家 学学 说说 他认为,活血与破血在程度上有很大不 他认为,活血与破血在程度上有很大不 他认为,活血与破血在程度上有很大不 他认为,活血与破血在程度上有很大不同,应降气清热、凉血益阴,忌用升提发散、同,应降气清热、凉血益阴,忌用升提发散、同,应降气清热、凉血益阴,忌用升提发散、同,应降气清热、凉血益阴,忌用升提发散、补气闭气及破血,常用郁金、五灵脂、乳香、补气闭气及破血,常用郁金、五灵脂、乳香、补气闭气及破血,常用郁金、五灵脂、乳香、补气闭气及破血,常用郁金、五灵脂、乳香、没药、当归、延胡索、赤芍等,忌三棱、姜没药、当归、延胡索、赤芍等,忌三棱、姜没药、当归、延胡索、赤芍等,忌三棱、姜没药、当归、延胡索、赤芍等,忌三棱、姜黄、水蛭、桃仁、红花等。
黄、水蛭、桃仁、红花等黄、水蛭、桃仁、红花等黄、水蛭、桃仁、红花等中中 医医 各各 家家 学学 说说5、5、5、5、治疗吐血三要法治疗吐血三要法治疗吐血三要法治疗吐血三要法 缪氏认为,当时吐血大多属阴虚火旺,缪氏认为,当时吐血大多属阴虚火旺,缪氏认为,当时吐血大多属阴虚火旺,缪氏认为,当时吐血大多属阴虚火旺,苦寒、甘温皆非所宜,惟有甘寒得当苦寒、甘温皆非所宜,惟有甘寒得当苦寒、甘温皆非所宜,惟有甘寒得当苦寒、甘温皆非所宜,惟有甘寒得当中中 医医 各各 家家 学学 说说l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行血不宜止血———— “ “血不行经络者气逆上壅也行血则血血不行经络者气逆上壅也行血则血血不行经络者气逆上壅也行血则血血不行经络者气逆上壅也行血则血循经络,不止自止止之则血凝,血凝则发热循经络,不止自止止之则血凝,血凝则发热循经络,不止自止止之则血凝,血凝则发热循经络,不止自止止之则血凝,血凝则发热恶食,病日痼矣恶食,病日痼矣恶食,病日痼矣恶食,病日痼矣 ” 失血皆源于血不循经,失血皆源于血不循经,失血皆源于血不循经,失血皆源于血不循经,由于由于由于由于“ “ 气逆上壅气逆上壅气逆上壅气逆上壅 ” ” ,壅者宜行,逆者宜降,,壅者宜行,逆者宜降,,壅者宜行,逆者宜降,,壅者宜行,逆者宜降,行血降气为治本之法,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行血降气为治本之法,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行血降气为治本之法,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行血降气为治本之法,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血液不得归经而复出。
缪氏常用药物为:生地、血液不得归经而复出缪氏常用药物为:生地、血液不得归经而复出缪氏常用药物为:生地、血液不得归经而复出缪氏常用药物为:生地、当归、郁金、白茅根、丹皮、小蓟、棕榈炭、当归、郁金、白茅根、丹皮、小蓟、棕榈炭、当归、郁金、白茅根、丹皮、小蓟、棕榈炭、当归、郁金、白茅根、丹皮、小蓟、棕榈炭、藕节、蒲黄等藕节、蒲黄等藕节、蒲黄等藕节、蒲黄等中中 医医 各各 家家 学学 说说l宜补肝不宜伐肝宜补肝不宜伐肝宜补肝不宜伐肝宜补肝不宜伐肝———— 肝为将军,主藏血,喜柔润养肝益阴肝为将军,主藏血,喜柔润养肝益阴肝为将军,主藏血,喜柔润养肝益阴肝为将军,主藏血,喜柔润养肝益阴则肝气平和而血有所藏,反之则肝不藏血而则肝气平和而血有所藏,反之则肝不藏血而则肝气平和而血有所藏,反之则肝不藏血而则肝气平和而血有所藏,反之则肝不藏血而血不止故忌用香燥辛热之品耗劫肝阴常血不止故忌用香燥辛热之品耗劫肝阴常血不止故忌用香燥辛热之品耗劫肝阴常血不止故忌用香燥辛热之品耗劫肝阴常用:芍药、甘草、枸杞、枣仁等,以甘酸化用:芍药、甘草、枸杞、枣仁等,以甘酸化用:芍药、甘草、枸杞、枣仁等,以甘酸化用:芍药、甘草、枸杞、枣仁等,以甘酸化阴。
阴中中 医医 各各 家家 学学 说说l宜降气不宜降火宜降气不宜降火宜降气不宜降火宜降气不宜降火———— 气有余便是火,降气即是降火,火降则血气有余便是火,降气即是降火,火降则血气有余便是火,降气即是降火,火降则血气有余便是火,降气即是降火,火降则血不妄行反之过用苦寒降火,中气受伤则脾失不妄行反之过用苦寒降火,中气受伤则脾失不妄行反之过用苦寒降火,中气受伤则脾失不妄行反之过用苦寒降火,中气受伤则脾失统血,于治疗不利此法一则治气以降火而使统血,于治疗不利此法一则治气以降火而使统血,于治疗不利此法一则治气以降火而使统血,于治疗不利此法一则治气以降火而使气调火平,血能循经;二则免致脾胃损伤,血气调火平,血能循经;二则免致脾胃损伤,血气调火平,血能循经;二则免致脾胃损伤,血气调火平,血能循经;二则免致脾胃损伤,血失所统常用:苏子、降真香,炒山楂等常用:苏子、降真香,炒山楂等常用:苏子、降真香,炒山楂等常用:苏子、降真香,炒山楂等中中 医医 各各 家家 学学 说说6 6 6 6、、、、内虚暗风论内虚暗风论内虚暗风论内虚暗风论 缪氏对于中风颇有研究,认为缪氏对于中风颇有研究,认为缪氏对于中风颇有研究,认为缪氏对于中风颇有研究,认为南方人体南方人体南方人体南方人体质素禀有质素禀有质素禀有质素禀有异异异异北方北方北方北方人人人人,,,,中风病机往往是中风病机往往是中风病机往往是中风病机往往是 “ “真阴既亏,内热弥甚,真阴既亏,内热弥甚,真阴既亏,内热弥甚,真阴既亏,内热弥甚,煎熬津液,凝结为痰,壅塞气道不得通利,热极生风煎熬津液,凝结为痰,壅塞气道不得通利,热极生风煎熬津液,凝结为痰,壅塞气道不得通利,热极生风煎熬津液,凝结为痰,壅塞气道不得通利,热极生风而致猝然僵仆。
而致猝然僵仆而致猝然僵仆而致猝然僵仆 ” 因而他将类中风称为因而他将类中风称为因而他将类中风称为因而他将类中风称为 “ “内虚暗中内虚暗中内虚暗中内虚暗中 ” ”治疗有标本先后之分,先宜清热顺气开痰以救其治疗有标本先后之分,先宜清热顺气开痰以救其治疗有标本先后之分,先宜清热顺气开痰以救其治疗有标本先后之分,先宜清热顺气开痰以救其标;次用养阴补阳以治其本清热多用:标;次用养阴补阳以治其本清热多用:标;次用养阴补阳以治其本清热多用:标;次用养阴补阳以治其本清热多用:天冬、麦冬、天冬、麦冬、天冬、麦冬、天冬、麦冬、甘菊、白芍、茯苓、天花粉甘菊、白芍、茯苓、天花粉甘菊、白芍、茯苓、天花粉甘菊、白芍、茯苓、天花粉等;顺气常以:等;顺气常以:等;顺气常以:等;顺气常以:枇杷叶、枇杷叶、枇杷叶、枇杷叶、苏子、橘红、郁金苏子、橘红、郁金苏子、橘红、郁金苏子、橘红、郁金等;开痰多用:等;开痰多用:等;开痰多用:等;开痰多用:贝母、白芥子、竹贝母、白芥子、竹贝母、白芥子、竹贝母、白芥子、竹沥、栝楼仁沥、栝楼仁沥、栝楼仁沥、栝楼仁、、、、竹竹竹竹沥沥沥沥;;;;益阴多用益阴多用益阴多用益阴多用二冬、生地、甘菊、白二冬、生地、甘菊、白二冬、生地、甘菊、白二冬、生地、甘菊、白芍、芍、芍、芍、枸杞、枸杞、枸杞、枸杞、阿胶、白蒺藜、牛膝等;阿胶、白蒺藜、牛膝等;阿胶、白蒺藜、牛膝等;阿胶、白蒺藜、牛膝等;补阳用补阳用补阳用补阳用人参、黄人参、黄人参、黄人参、黄芪、鹿茸、巴戟、大枣。
芪、鹿茸、巴戟、大枣芪、鹿茸、巴戟、大枣芪、鹿茸、巴戟、大枣中中 医医 各各 家家 学学 说说四、学术评议四、学术评议l 缪希雍尊崇经典,重视医学理论的研究,同缪希雍尊崇经典,重视医学理论的研究,同缪希雍尊崇经典,重视医学理论的研究,同缪希雍尊崇经典,重视医学理论的研究,同时又勇于在前人基础上批判创新,其论伤寒温时又勇于在前人基础上批判创新,其论伤寒温时又勇于在前人基础上批判创新,其论伤寒温时又勇于在前人基础上批判创新,其论伤寒温疫从口鼻而入,论治独重阳明,既发展了仲景疫从口鼻而入,论治独重阳明,既发展了仲景疫从口鼻而入,论治独重阳明,既发展了仲景疫从口鼻而入,论治独重阳明,既发展了仲景学说,又启发了后世温病学家学说,又启发了后世温病学家学说,又启发了后世温病学家学说,又启发了后世温病学家l 缪氏在临床论治上创立了不少有效法则,其缪氏在临床论治上创立了不少有效法则,其缪氏在临床论治上创立了不少有效法则,其缪氏在临床论治上创立了不少有效法则,其治吐血三法对血证治疗有创新意义;补脾阴、治吐血三法对血证治疗有创新意义;补脾阴、治吐血三法对血证治疗有创新意义;补脾阴、治吐血三法对血证治疗有创新意义;补脾阴、降气法及内虚暗风等治疗经验为后世医家所宗。
降气法及内虚暗风等治疗经验为后世医家所宗降气法及内虚暗风等治疗经验为后世医家所宗降气法及内虚暗风等治疗经验为后世医家所宗l 缪氏的缪氏的缪氏的缪氏的《《《《经疏经疏经疏经疏》》》》为注疏为注疏为注疏为注疏《《《《本经本经本经本经》》》》之佼佼者,之佼佼者,之佼佼者,之佼佼者,其阐隐发微,将本草理论与实践结合其在用其阐隐发微,将本草理论与实践结合其在用其阐隐发微,将本草理论与实践结合其在用其阐隐发微,将本草理论与实践结合其在用药上轻清灵动、甘寒柔润,开临床用药之新风,药上轻清灵动、甘寒柔润,开临床用药之新风,药上轻清灵动、甘寒柔润,开临床用药之新风,药上轻清灵动、甘寒柔润,开临床用药之新风,对江南医学有很大影响对江南医学有很大影响对江南医学有很大影响对江南医学有很大影响中中 医医 各各 家家 学学 说说[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1.缪希雍对外感病病因病机的见解.缪希雍对外感病病因病机的见解及临床辨治的特点及临床辨治的特点缪希雍吐血三法是什么缪希雍吐血三法是什么?其学术其学术观点如何观点如何?中中 医医 各各 家家 学学 说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