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口糖立案调查解读未来进口关税提升.pdf
11页请阅读最后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1 / 11 •研究报告• 农产品行业 2016-9-23 行业研究(点评报告) 进口糖进口糖立案调查立案调查解读解读::未来未来进口关税提升进口关税提升 和走私打击趋严和走私打击趋严并行,并行,将将提振国内糖价提振国内糖价 评级 看好 维持 分析师 陈佳 862765799811 chenjia2@ 执业证书编号:S0490513080003 联系人 梁晗 (8627)65799773 lianghan@ 联系人 杨靖凤 (8621)68751636 yangjf@ 分析师 市场表现对比图(近 12 个月) -18%-9%0%9%18%27%36%2015/92015/122016/32016/6农产品沪深300资料来源:Wind 相关研究 《长江农业疫苗专家会议:技术实力将促优 秀动保企业脱颖而出》2016-9-21 《长江农业基因工程疫苗专题:明日之星逐渐崛 起》2016-9-18 《全球糖产业跟踪报告十五:巴西产量增速预期 下调,或加剧 16/17 榨季全球食糖供需短缺》 2016-9-18 报告要点 今日今日商务部发布公告, 对进口食糖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商务部发布公告, 对进口食糖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 糖价闻讯大涨。
糖价闻讯大涨针对上述事件本篇报告主要分析以下针对上述事件本篇报告主要分析以下 4 个问题:个问题:1、食糖进口量为何如此、食糖进口量为何如此巨大?巨大?2、大量进口糖是否确对国内糖业造成冲击?、大量进口糖是否确对国内糖业造成冲击?3、未来、未来进口糖关税是进口糖关税是否会上调否会上调??4、若未来进口糖关税上调将对糖价造成什么影响?、若未来进口糖关税上调将对糖价造成什么影响? 我们认为,由于国外食糖生产成本远低于国内,即使加上关税,进口糖售我们认为,由于国外食糖生产成本远低于国内,即使加上关税,进口糖售价也要低于国产糖,在较大利润空价也要低于国产糖,在较大利润空间驱动下,食糖进口量快速增长间驱动下,食糖进口量快速增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糖进口国 (占比 10%) , 2015 年进口糖占国内总消费量的比重为 29%产糖成本中,甘蔗原料占比近 70%,15/16 榨季广西、云南甘蔗收购价为 440、420 元/吨,而印度、泰国收购价仅为 230、180 元/吨,优势较大我们测算,巴西糖生产成本约为 2508 元/吨,而 15/16榨季广西、云南产糖成本为 5412、5242 元/吨 我们认为,大量的食糖进口不利于国内糖业的健康发展,产业遭受冲击的我们认为,大量的食糖进口不利于国内糖业的健康发展,产业遭受冲击的最直接表现就是甘蔗种植面积的下滑。
最直接表现就是甘蔗种植面积的下滑15/16 榨季国内外食糖减产的最大区别是:国内减产因甘蔗种植面积下滑,而国外减产大多是受极端季候的影响从糖业发展角度看,气候变化是外因,而甘蔗种植面积是内因,其下滑将影响糖业生产能力进口糖的低售价蚕食国内糖厂利润,农民甘蔗款得不到及时兑付,打击其种蔗积极性,15/16 榨季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的甘蔗种植面积分别下滑 18.6%、17%、8%、 12% 我们认为,进口糖调查结案后,未来进口关税提高和走私打击的趋严,会我们认为,进口糖调查结案后,未来进口关税提高和走私打击的趋严,会加剧国内食糖的供需短缺,国内糖价将受益上涨加剧国内食糖的供需短缺,国内糖价将受益上涨供给端,进口关税提高打压进口糖利润空间,食糖进口量减少促国内食糖供给进一步收缩按国际糖价 22 美分/磅,国内糖价 6000 元/吨计算,配额内进口关税提升至27.5%则配额内进口糖也无利可图,届时食糖进口量会大幅减少,进口糖的减少必将促国内供给下滑若进口关税提高和走私趋严,外来糖供给减少,国内供需必将常年呈现缺口,国内糖价必将受益上涨 我们认为,糖价步入我们认为,糖价步入 2 年上涨周期,且不排除未来中国进口糖关税上调和年上涨周期,且不排除未来中国进口糖关税上调和走私趋严,届时外来糖供给大幅减少,国内供需短缺的情况或将加剧,糖走私趋严,届时外来糖供给大幅减少,国内供需短缺的情况或将加剧,糖价上涨或超预期。
现阶段,国际糖价突破价上涨或超预期现阶段,国际糖价突破 25 美分美分/磅已是大概率事件,国磅已是大概率事件,国内现货价格年内或可涨至内现货价格年内或可涨至 6500 元元/吨,据国际主流分析机构预测,吨,据国际主流分析机构预测,16/17榨季全球食糖平均供需缺口为榨季全球食糖平均供需缺口为 681 万吨,今年仍是趋势性买入糖业股阶万吨,今年仍是趋势性买入糖业股阶段,重点推荐南宁糖业,关注贵糖股份、中粮屯河段,重点推荐南宁糖业,关注贵糖股份、中粮屯河 请阅读最后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2 / 11 行业研究(点评报告) 成本优势是国外糖进口量大的主因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糖进口国, 其进口数量占全球进口糖数量的比重为 10% 进口糖是中国国内糖消费量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 年进口糖占国内总消费量的比重为 29% 我们认为,我们认为,由于国外食糖生产成本远低于国内,即使加上关税,进口糖售价也要低于国由于国外食糖生产成本远低于国内,即使加上关税,进口糖售价也要低于国产糖,在较大利润空间驱动下,食糖进口量快速增长产糖,在较大利润空间驱动下,食糖进口量快速增长糖的完全成本来自糖料、制糖和销糖三个环节,糖料成本是指榨糖所需甘蔗的种植成本或收购成本,制糖成本主要是运输成本和加工成本,销糖成本包括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和税金。
其中,糖料是生产成本中最主要部分,占比约 70%,国外主产国甘蔗收购价仅为中国的 50%甚至更低,这是国外糖生产成本相较于国内有巨大优势的根本原因15/16 榨季,广西甘蔗收购价为440 元/吨,云南甘蔗收购价为 420 元/吨,同期印度和泰国的甘蔗收购价仅为 230 元/吨和 180 元/吨 糖料成本主要受甘蔗单产、土地、劳动力、机械化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单产方面,尽管中国甘蔗单产逐步提高,巴西、印度等主产国的单产有所下滑,但整体上,国外甘蔗单产要高于国内,2001 年至今,巴西、印度、中国的甘蔗平均单产分别为 74.3、67.4、67.3 吨/公顷,国外甘蔗种植效率较高,也是其甘蔗成本较低的原因之一土地及劳动力方面,国外主要产糖国的土地及劳动力较充足,而中国面临人多地少的局面,再加上中国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食糖生产成本进一步上移整体上,如果采用机械化收割,一吨甘蔗的收割成本为 80 元左右,而人工收割的成本则达到 150 元,相差近一倍 我们测算,巴西中南部地区的产糖成本约为 2508 元/吨,而 15/16 榨季中国广西、云南的产糖成本则高达 5412、5242 元/吨,由于国外糖巨大的成本优势,其进口到国内具有较大利润空间, 中国糖进口量由 2010 年的 176.56 万吨增长到 2015 年的 485.49 万吨,增幅达 175%。
图 1:中国进口糖占比全球糖进口量的 10% 图 2:2015 年进口糖占国内糖消费总量的比重为 29% 10%6%6%2%76%中国美国欧盟印度其他0%5%10%15%20%25%30%35%中国糖进口量占总消费量的比重资料来源:Wind,长江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长江证券研究所 图 3:食糖生产成本构成——甘蔗原料成本占比近 70% 请阅读最后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3 / 11 行业研究(点评报告) 甘蔗成本 69%运输费用 4%加工成本 9%销售、管理、财 务费用 8%应交税金 10%资料来源:公开信息, 长江证券研究所 图 4:中国甘蔗收购价显著高于印度、泰国 0100200300400500600广西甘蔗收购价(元/吨)泰国甘蔗收购价(元/吨) 印度甘蔗收购价(元/吨)资料来源:公开信息, 长江证券研究所 图 5:巴西甘蔗单产高于中国 556065707580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巴西甘蔗单产(吨/公顷)中国甘蔗单产(吨/公顷)资料来源:Wind, 长江证券研究所 请阅读最后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4 / 11 行业研究(点评报告) 图 6:2010 年到 2015 年中国糖进口量增长 1.75 倍。
0100200300400500600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E中国糖进口量(万吨)资料来源:Wind, 长江证券研究所 表 1:巴西产糖成本测算 分项成本分项成本 占比占比 甘蔗收购价(美元/吨) 35.8 吨糖耗蔗量 7.33 糖料成本(美元/吨) 262.2 69% 运输成本(美元/吨) 15.2 4% 加工成本(美元/吨) 32.57 9% 三项费用(美元/吨) 29.64 8% 税金(美元/吨) 39.62 10% 总成本(美元总成本(美元/吨)吨) 380 折合人民币(元折合人民币(元/吨)吨) 2508 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所 表 2:广西、云南 15/16 榨季产糖成本测算 广西广西 云南云南 甘蔗首次收购价(元/吨) 440 420 吨糖耗蔗量 8 8 甘蔗成本(元) 3520 3360 进项增值税率 13% 13% 进项增值税 405 387 运输加工成本(元) 650 650 糖企三项费用(元) 850 850 白砂糖均价(元/吨) 5483 5290 销项增值税率 17% 17% 销项增值税(元) 797 769 应交税金(元) 392 382 合计(元合计(元/ /吨)吨) 5412 5242 请阅读最后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5 / 11 行业研究(点评报告) 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所 进口糖确对国内糖业造成冲击 我们认为,大量的食糖进口不利于国内糖业的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大量的食糖进口不利于国内糖业的健康发展,产业遭受冲击的最直接表现就,产业遭受冲击的最直接表现就是甘蔗种植面积的下滑是甘蔗种植面积的下滑。
15/16 榨季国内外食糖减产的最大区别是:国内减产因甘蔗种植面积下滑,而国外减产大多是受极端季候的影响从糖业发展角度看,气候变化是外部因素,随着气候条件改善,国外食糖产量恢复较易;而甘蔗种植面积下滑将对整个糖业生产能力造成较大影响,且种植面积恢复并非易事,这是影响糖业发展的内部要素由于国外糖业具备较大的成本优势,即使算上关税,进口糖的售价依旧低于国产糖,国产糖市场份额被挤压,糖厂利润被蚕食,因此农民的甘蔗款得不到及时兑付,打击其种蔗积极性,中国四大主产区的甘蔗种植面积已连续 3 年下滑,15/16 榨季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的甘蔗种植面积分别下滑 18.6%、17%、8%、 12% 就国内食糖供需角度来看,大量进口糖是造成国内供给过剩的罪魁祸首,在供大于求的影响下,糖价出现下跌,而糖价下跌周期中国内外食糖的价差会扩大,进口糖的优势更加显著,这会使国内糖厂的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如此陷入恶性循环,不利于中国糖业的健康发展从进口糖的市场份额情况来看,2011~2013 年其占比分别为 21.3%、26.69%、30.42%,而这期间糖价处于持续下跌阶段,国内糖厂出现亏损,到今年 1 季度,糖价开始回升,国内外食糖价差缩窄,进口糖的市场份额下滑至 15.23%,国内糖厂的经营状况也得以改善,成本控制较好的企业开始扭亏为赢。
预计 16/17 榨季国内主产区甘蔗种植面积将出现小幅回升需求端,由于国内食糖消费增速慢于进口增速,进口糖的需求无法被消化,而进口糖得益于成本价格优势的支撑,有能力去抢占国产糖的消费量,因此国产糖销售亦受影响由此可见,进口糖数量的多少对国内糖业发展影响较大,进口糖数量过多必将对糖产业造成冲击 图 7:广西甘蔗种植面积连续 3 年下滑,降幅 22% 图 8:云南甘蔗种植面积。
